我市農業生產「快馬加鞭」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三農」支撐

2020-11-19 中國江門

  近日我市印發的《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保障春耕備耕農資儲備供應,今年完成春耕播種面積197萬畝;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種植蔬菜面積105萬畝;合理布局全市240萬頭的生豬產能,加快溫氏、新希望、康達爾等大型養豬公司落地投產;加強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打造3萬畝水產高效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區,推動農業生產「快馬加鞭」,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三農」支撐。

  做好「三穩三增」

  3月5日,江門市2020年春耕生產現場會在臺山市海宴鎮南豐村舉行。空中,多架植保無人機實施播種和精量施藥飛行作業;地面,旋耕機、水稻直播機等機械無縫對接,聯合進行春播作業。疫情防控當下,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推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江門抓好春耕生產的重中之重。

  我市主動加緊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指導各級技術人員深入春耕生產一線,通過三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推廣良種良法;落實落細國家糧食生產保險、地力補貼及農機購置等政策,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組織農機服務春耕生產工作,提高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現在全市機耕率達99.1%,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89%。

  2020年江門全市計劃春耕播種面積197萬畝,其中水稻計劃播種面積125萬畝,比去年增加4.8萬畝。截至3月27日已辦田約122.665萬畝,完成計劃面積98.132%;插秧面積約125.616萬畝,完成計劃面積100%;已插秧約103.7萬多畝,完成計劃面積82.96%。

  另一方面,我市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推動全年種植蔬菜105萬畝。當前,我市蔬菜種植面積約30萬畝,基本與上年持平。「接下來,我們一方面積極引導農戶及時採收已成熟蔬菜上市,做好產銷銜接,保證市場供給。引導農戶搶種補種速生類葉菜,加強田蔬菜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提高產量,延長上市時間;另一方面優化蔬菜區域布局和結構調整,統籌安排好品種結構和生產布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合理布局生豬產能

  合理布局生豬產能,儘快穩定和恢復生豬生產,是當前亟須解決的重要命題。

  我市根據土地承載力和本地實際情況,出臺《江門市種養循環發展規劃(2019—2025年)》,更科學、合理地布局全市生豬產能,優化生豬產業結構,統籌全市生豬養殖指標,確保完成省「菜籃子」考核目標。

  鶴山市綠湖農莊有限公司是一家自繁自養的大型現代化畜牧企業,近年來堅持創新健康生態養殖模式,化廢為寶,把豬糞和豬尿等廢料投入沼氣處理系統,發酵處理後作為飼料和有機肥料;另一方面利用沼氣進行發電,創造經濟效益,成為立體式環保生態養殖場。「去年我們新增3億元投資改擴建兩個養殖場,建成後年產商品豬約30萬頭。接下來,我們將加快推動地方生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保護生豬基礎產能。」該公司總經理黃祖康說。

  我市主動對接引進康達爾、溫氏、新希望等養豬企業投資大型生豬產業項目,建設高標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並及時了解企業困難,加快項目落地投產。

  與此同時,我市以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抓手,大力發展綠色清潔養殖;出臺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種養循環發展規劃,整縣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目前,全市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達87.7%、98.1%,達到省規定的年度任務目標。

  推行生態健康養殖制度

  連日來,市、縣兩級動物疫控部門對全市37家活禽經營市場、12家屠宰場、3300多家養殖場實行全覆蓋不間斷抽樣監測,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加強動物基礎免疫,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發生的有效措施。1月份以來,全市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2400萬羽,口蹄疫免疫34萬頭,應免畜禽免疫密度達到100%。

  此外,我市正著力打造萬畝水產高效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區,貫穿綠色發展理念於水產養殖生產全過程,推行生態健康養殖制度。該示範區主要分布在臺山市廣海鎮烽火角,成片養殖魚塘面積達3萬畝。廣東遠宏水產集團有限公司是示範區主要成員之一,籤約拿地8000多畝用於日本鰻養殖。「所有魚塘改造已經完成,目前已經投入3500萬尾日本鰻。」該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徐愛寧說。此外,江門年豐生態漁業有限公司已籤約拿地1.25萬畝,主要養殖烏鱧、鯽魚、斑點叉尾鮰等名優水產品;中洋漁業江門有限公司已籤約拿地9200多畝,主要養殖東方暗紋豚、斑點叉尾鮰等品種,目前已逐步投苗生產。

  (文/江門日報見習記者 畢松傑)


相關焦點

  • 堅決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堅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重慶「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十三五」時期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最具戰略指引意義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重慶視察並對重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 縣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振興
    會議強調要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振興,真抓實幹,攻堅克難,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縣委副書記陳飛庭出席,副縣長龍友松主持,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部分企業代表參加,各鄉鎮設分會場。會議指出,要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
  • 市統計局負責人談我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相關工作
    張金國:目前孝感正在進行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農業普查是一項全面了解「三農」發展變化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普查是按照國家規定的統一方法、時間、表式、內容,主要通過普查人員直接到戶、到單位訪問登記的方法,把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基本情況摸清楚。農業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每十年進行一次的重大普查。之前在1996年和2006年已經進行過兩次普查。
  • 張恩亮: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原標題:張恩亮在綏濱縣調研指導工作時強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月23日、24日,鶴崗市委書記張恩亮深入綏濱縣調研指導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興邊富民、鄉村旅遊、基層黨建等工作。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樂清專場。樂清是溫州大都市區北翼副中心,作為民營經濟的先發地,樂清打造了溫臺地區首個千億級電氣產業集群,綜合實力居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第16位,4家企業位列中國民營經濟500強。在奮進徵程中,樂清人民敢打敢拼,開拓創新,奮勇爭先,完成了從一窮二白的農業小縣到GDP上千億級的歷史性跨越。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今年前10個月,烏鎮網際網路相關經濟指標全面超過去年全年。從總量上來說,企業營收增長1.7倍,稅收增長1.3倍,與2014年相比,年均增長213%和256%;從結構上來說,軟體及信息服務業佔比為43%,數字經濟製造業投資佔生產性投資的比重為60%。  數字背後,離不開創新路徑的有力支撐。
  • 新建區推動農業生產邁向高端
    南昌市新建區是傳統農業大區,農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品種豐富。該區聚焦「集約集聚、品牌創建、融合發展」三大主攻方向,加速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一是堅持市場導向、深挖資源優勢,實行建園區和優主體「兩條腿走路」,著力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持續壯大現代農業園區,堅持用抓工業園區的理念抓農業園區,充分發揮鄉鎮主體作用,全面布局、梯次推進、錯位發展。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乘勢而上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奏響幸福東海讚歌
    五年來,東海縣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東海」總體目標,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創新實幹,譜寫了建設「強富美高」新東海的嶄新篇章。 綜合實力在爭先進位中 躍上新臺階 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兩個百億元臺階、預計實現568億元,先後入選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創新能力等5個「全國百強」,累計獲批國家和省部級榮譽50餘項。
  • 我市舉辦「大道康莊」威海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朗誦音樂會
    12月18日,「大道康莊」威海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朗誦音樂會在威海市大劇院舉行。「大道康莊」威海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朗誦音樂會,共分為「脫貧宣言」「致富路上」「錦繡小康」三個篇章,主體部分精選了新時代經典詩文以及威海優秀原創作品。
  • 2020年,決勝全面小康這樣幹——安順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市扶貧...
    脫貧攻堅再戰再捷,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一縣一業」主導產業格局形成,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鄉風文明蔚然成風......2019年,黔中大地安順「三農」工作可圈可點,決戰脫貧攻堅捷報頻傳,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如何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沙安勤:創新耕耘希望田野 農技致富小康生活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為全面展現人大代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使命擔當,「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人大發布、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特別策劃「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活動,面向全省五級人大代表徵集相關稿件,並將擇優精選100篇同步推出。今天推出第九十三篇,敬請關注!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報告摘要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 工作的總抓手,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數字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 劉春生:持續鞏固脫貧成效 確保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6月4日,株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春生帶領市人大農業委、市委小康辦、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赴天元區調研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天元區區長姚永告,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提名人選周琪等相關領導參加調研活動。
  • 加快推進十一個 「三農」重點領域「補短板」
    經濟日報北京7月10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
  • ...屆江門農博會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振興「交響曲...
    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看到農業農村發展潛力,為鄉村振興吸納人才、科技、資金等,匯聚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澎湃活力和強勁動能,最終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業成為令人嚮往的產業、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 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
    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今年全省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
  • 【產業引領·智贏未來】平湖市第四屆農業經濟洽談會隆重舉行
    我們聚焦產業化,勇做產鄉融合發展領跑者,堅持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像重視城市建設一樣重視農村建設。我們聚焦智慧化,勇立數字農業時代大風口,加快推動農業農村數位化轉型,奮力打造數字鄉村發展先行區。祁海龍說,我們真誠歡迎,更多有農業情懷的朋友來平湖考察、交流、合作,聚力實現「強農夢」,讓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   農業招商投資環境推介
  •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乾乾淨淨迎小康
    主持人 2020-11-10 10:3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什麼要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漳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 葉綠保 2020-11-10 10:3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2020年是全面小康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