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演卡梅隆挑戰深海潛水 3小時潛至10898米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美國導演卡梅隆挑戰深海潛水 3小時潛至10898米

  經美國《國家地理》確認,關島當地時間7時52分,即北京時間昨日早晨5時52分,美國導演卡梅隆駕駛其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者」號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他此次下潛的深度是35756英尺 (約合10898米),這是全世界海洋無可比擬的深度極限。該海溝位於太平洋關島西南方向200英裡(約322千米)左右,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卡梅隆在海底進行數據採集,收集樣本,並進行大量的拍攝工作,這些工作在1960年人類首次抵達這裡時是無法想像的。當時,一個兩人小組駕駛深潛器抵達這裡並稍作停留,他們只目睹了這裡被深潛器泛起的陣陣泥沙而已。

  據《國家地理》雜誌稱,當地時間他用了3個多小時就潛到深達35756英尺(約10898米)的溝底,隨後僅用時70分鐘就返回到了海面。與此同時,此次遠徵隊的科學支持小組正在他上方11公裡的海面上停留的「藍寶石美人魚」號和「巴拉庫達」號考察船上等候卡梅隆的上浮。

  當下潛開始之後,卡梅隆的第一個目標是尋找在此之前數小時放置在海底的一個電話亭般的不載人「著陸器」。這個著陸器上搭載有化學餌料,卡梅隆將利用聲納探測找到這個著陸器。他告訴《國家地理》:「我將嘗試找到那個設備,這樣我就能觀察被誘餌吸引過來的生物。 」儘管由於電池功率和超遠的水下距離限制了他和海面上隨船科學家之間的通訊,但是看起來他仍然非常有信心。為了到達這一深淵,卡梅隆和他的團隊已經謀劃了整整7年用來設計一款能夠完成這項使命的深潛器,這些努力的結果便是這臺長24英尺(約合7米)的「深海挑戰者」號。

  這臺深潛器專門被設計成「直上直下」——它一頭扎向海溝底部,然後直直的上升,下潛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500英尺(約合150米)。根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海洋地質學家羅伯特·斯特恩的說法,這一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在下潛之前進行的估算認為整個下潛至海淵底部的過程將需要大約90分鐘。而斯特恩表示,一般那些不載人的遙控水下機器人 (ROV)的下潛速度僅有每分鐘40米。

  這一點正是工程師們當初設計的目的:只要卡梅隆能儘快抵達海底,那麼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留給科學工作。

  特約記者 張凱卡梅隆正「蝸居」在他的深潛器那個狹小的駕駛艙內。

  這是計算機模擬顯示的「深海挑戰者」號潛艇兩側的側視圖,可以看出其燈光布置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一盞2.4米長的LED燈。

相關焦點

  • 【小億新片Ⅰ】3D《深海挑戰》——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挑戰海底極限
    導演: 約翰·布魯諾 / 雷蒙德·昆特 / 安德魯·韋特編劇: 約翰·加文主演: 詹姆斯·卡梅隆 / 弗蘭克·洛蒂託 / 拉克蘭·伍茲 / 保羅·亨利類型: 紀錄片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02-12(中國大陸) / 2014-08-08(美國)片長: 90分鐘又名: 詹姆斯卡麥隆之深海挑戰3D(臺) / 深海挑戰3D / James Cameron's Deepsea Challenge 3D劇情簡介 · · · · · ·  電影記錄了詹姆斯·卡梅隆駕駛單人深潛器
  • 《深海挑戰》追求3D極致的詹姆斯·卡梅隆(今天上映)
    深海挑戰 Deepsea Challenge 3D (2014)導演: 約翰·布魯諾 / 雷蒙德·昆特 / 安德魯·韋特
  • 3D大型紀錄片《深海挑戰》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親手操刀,帶你深入海底探索神奇世界.
  • 大牌愛潛水,細數好萊塢「中毒患者」
    在這些明星潛水員中包括勞倫.霍頓,桑德拉.布魯克,詹姆斯.卡梅隆,薩爾瑪.馬耶克等。勞倫.霍頓(Lauren Hutton)以出演《美國舞男》而名聲大震,同樣也痴迷於水肺潛水。當卡梅隆享受他在水下拍攝的時候,對他來說休閒大於工作。「無論是《終結者》,《深海異形》,《奪命深淵》,我將會一直繼續我的潛水之旅,拍電影往往會使人失去理智,而海洋會讓我神志清醒。」
  • 「蛟龍」和「深海挑戰者」有何不同?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赴馬裡亞納海溝7000米處科考,而著名導演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戰者號」今年3月已造訪10898米海底。「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詳解——「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隊員出徵,他們將在馬裡亞納海溝接受最大設計水深7000米的考驗。
  • 電影是潛水員的另一片海丨潛水電影盤點
    影片告訴我們:如果遇到冰天雪地、荒無人煙、沒有手機信號、沒有應急預案、心情不好、長期沒潛過、懸崖有落石、遇事慌亂、不會用撬棍、不會開後備箱、沒有飛機經過等等,千萬不要去玩潛水。(這限制也太多了吧餵!)PS:3D的 看完好暈……深海挑戰 Deepsea Challenge 3D (2014)導演: 約翰·布魯諾 / 雷蒙德·昆特 / 安德魯·韋特IMDb連結: tt2332883豆瓣評分:8.3
  • 8年前名導演潛入馬裡亞納海溝,為何在10929米停住了?看拍到了啥
    人類在海洋中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自我。2012年3月26日,世界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代表作《鐵達尼號》《阿凡達》)隻身乘坐「深海挑戰者號」潛入馬裡亞納海溝,最終在10929米處停住了。在潛水過程中,他進行了視頻錄製,你們猜他拍到了啥?又為何突然停住?
  • 為什麼要探索深海?因為那是給勇敢者準備的!《深海異獸》不是怪獸大片,而是對於深海的探索,滿足了你對於深海的所有恐懼
    2012年3月,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乘坐潛艇"深海挑戰者"號,下潛近11千米,探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這是人類第二次探底馬裡亞納海溝,卡梅隆是單槍匹馬潛至這一"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活動合作方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說,卡梅隆於約兩小時後潛至10929米深處,探底馬裡亞納海溝。海溝底部是永恆黑暗,溫度只有幾攝氏度,水壓相當於大約1000個大氣壓。卡梅隆在洋底探險3小時有餘,收集生物和地質樣本、拍攝圖片和視頻。
  • C羅潛入14米深海,阿湯哥無裝備360秒潛水,自由潛水的危險與浪漫!
    在假期期間,C羅發布了一段自己不背氧氣罐深海自由潛水的視頻。還寫道:「今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就很好奇,海裡深處究竟有些什麼東西呢?請叫我海神,我自己潛入到了14米深海一探究竟!不過大家不要模仿哦。」而在這則動態的評論區,有球迷調侃表示你現在不是C羅了,你現在是海螺。
  • 「奮鬥者」號下潛10909米:我們為什麼要做深海探索?
    最早的深潛器是由美國科學家威廉畢比和奧蒂斯巴頓發明的一個空心潛水球,1930年在百慕達首次嘗試成功下潛到水下183米。第二次成功下潛到了923米。這兩次的成功深潛,真正引起了美國社會的關注和社會反響。世界上真正意義的載人深潛器,是在1953年,瑞士人奧古斯特皮卡德設計的深海潛艇「的裡雅斯特」 號。
  • 最後一部要等8年,導演卡梅隆那時74歲
    在這裡,詹姆斯·卡梅隆和西格妮·韋弗回憶了我們的第一次潛水。」 早在2012年3月,他就駕駛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者號」,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下潛深度達到35756英尺 (約合10898米),達到深度極限,令人震驚和欽佩。
  • 最後一部要等8年,導演卡梅隆那時74歲
    但他開玩笑說,如果說太多會被導演卡梅隆「爆頭」,表示再回來演續集的機會太珍貴了。在這裡,詹姆斯·卡梅隆和西格妮·韋弗回憶了我們的第一次潛水。」早在2012年3月,他就駕駛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者號」,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下潛深度達到35756英尺 (約合10898米),達到深度極限,令人震驚和欽佩。
  • 無證潛水還一口氣下47米?!——看看電影《深海逃生》都犯了哪些潛水方面的錯誤
    第一點很簡單,任何潛店都希望你能安安全全的潛水,上船,開開心心的完成所有行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潛店在水面設置了這樣的觀鯊籠子,這樣就可以讓遊客進行浮潛或是使用長管供氣潛水裝備,這種情況下,沒有潛水證件的遊客就也可以體驗了。)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米,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 馬裡亞納海溝可深入探索,為何到10929米就停止了,看他拍到了啥
    蘇聯也探索過馬裡亞納海溝,日本則是耗資5000萬美元研究出了「海溝」水下機器人進行探索,這次探索也是相對安全,日本重新修正了水壓,含鹽度,還拍到了一些水下奇觀,他們也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10903.3米。
  • 一周新片 卡梅隆深潛 Vs. 寶萊塢阿湯哥
    《深海挑戰》原本去年8月有望引進,拖延至今,像卡梅隆一樣的深潛迷早該看過。能夠花多年時間研發深潛器,首先源自進入深淵的個人慾望,這種瘋子式執著,孤獨而危險,還管它有多少人看有多少票房,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卡梅隆拍不了《阿凡達》的原因。
  • 你想知道阿凡達導演卡梅隆,是如何到達深海的呢?
    這裡是我們的地球上最後一片「大陸」,它如此廣袤而深邃,但我們人類還幾乎一無所知,那就是——4000米以下的「深海」!深海中的「黑暗食物鏈」、「火山」細菌、耐壓生命等等神奇現象,關係到生命起源、巨量能源和人類永生等等激動人心的話題。極寒、極壓和極深的環境,讓我們在深海「聽不到、看不見、走不了」,可謂「舉步維艱」。
  • 中國舉國之力造出的潛水器,比不上一個美國導演?
    這裡,堪稱深海探索者心目中的聖地。半個世紀以來,我國一直嚮往,如今,終於通過自己的視角親眼得見。截止11月13日當天,「奮鬥者」號相關短視頻播放量就超過3.5億人次。舉國歡慶。然而,知乎上卻有個提問又被翻出來再次討論:一個電影導演都可以造出萬米深潛器,中國舉國體制才只有蛟龍的7000米?
  • 生命的教訓:潛水獨行俠長眠於深海
    他告訴他的朋友他想單獨去探索沉船深處的內部 – 那裡活動範圍太小,有個潛伴也幫不上什麼忙。 這是Ted這天的第三潛,進入200英尺(60米)深的沉船內部。他熱愛那種探索與世隔絕多年船舶的感覺。他很喜歡那種神秘感,去想像一下當年船上的男女在船下沉時的感受。他也喜歡獨自一人追尋著自己的思緒 - 直到,他意識到他不知道如何回到水面。
  • 自由潛水課程及潛店推薦(菲律賓-邦勞)
    泳池長25米 | 深1.8米 | 4條泳道 | 24小時玻璃水/潛水訓練平靜水域:靜態閉氣熱身/動態閉氣熱身開放水域:測試中性浮力深度/ 自由落體考核標準理論考試:75分平靜水域:靜態閉氣2分45秒/動態有蹼55米/設計並完成動態CO2表/潛伴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