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美國《國家地理》確認,關島當地時間7時52分,即北京時間昨日早晨5時52分,美國導演卡梅隆駕駛其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者」號成功下潛至世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海淵底部。他此次下潛的深度是35756英尺 (約合10898米),這是全世界海洋無可比擬的深度極限。該海溝位於太平洋關島西南方向200英裡(約322千米)左右,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卡梅隆在海底進行數據採集,收集樣本,並進行大量的拍攝工作,這些工作在1960年人類首次抵達這裡時是無法想像的。當時,一個兩人小組駕駛深潛器抵達這裡並稍作停留,他們只目睹了這裡被深潛器泛起的陣陣泥沙而已。
據《國家地理》雜誌稱,當地時間他用了3個多小時就潛到深達35756英尺(約10898米)的溝底,隨後僅用時70分鐘就返回到了海面。與此同時,此次遠徵隊的科學支持小組正在他上方11公裡的海面上停留的「藍寶石美人魚」號和「巴拉庫達」號考察船上等候卡梅隆的上浮。
當下潛開始之後,卡梅隆的第一個目標是尋找在此之前數小時放置在海底的一個電話亭般的不載人「著陸器」。這個著陸器上搭載有化學餌料,卡梅隆將利用聲納探測找到這個著陸器。他告訴《國家地理》:「我將嘗試找到那個設備,這樣我就能觀察被誘餌吸引過來的生物。 」儘管由於電池功率和超遠的水下距離限制了他和海面上隨船科學家之間的通訊,但是看起來他仍然非常有信心。為了到達這一深淵,卡梅隆和他的團隊已經謀劃了整整7年用來設計一款能夠完成這項使命的深潛器,這些努力的結果便是這臺長24英尺(約合7米)的「深海挑戰者」號。
這臺深潛器專門被設計成「直上直下」——它一頭扎向海溝底部,然後直直的上升,下潛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500英尺(約合150米)。根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海洋地質學家羅伯特·斯特恩的說法,這一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在下潛之前進行的估算認為整個下潛至海淵底部的過程將需要大約90分鐘。而斯特恩表示,一般那些不載人的遙控水下機器人 (ROV)的下潛速度僅有每分鐘40米。
這一點正是工程師們當初設計的目的:只要卡梅隆能儘快抵達海底,那麼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留給科學工作。
特約記者 張凱卡梅隆正「蝸居」在他的深潛器那個狹小的駕駛艙內。
這是計算機模擬顯示的「深海挑戰者」號潛艇兩側的側視圖,可以看出其燈光布置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一盞2.4米長的LED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