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名作回到原生文化語境 「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

2021-01-07 瀟湘晨報

張肇銘 芍藥 1962年 中國畫 69.8×36.4cm

張振鐸 紫藤雙雀 1975年 中國畫 105×59.5cm

徐勇民、李全武 連環畫月牙兒 之九 1982年 54×38cm

王霞宙 紫藤 1964年 中國畫 179×48cm

唐一禾 七七的號角(畫稿) 1940年 油畫 33.3×61.2cm

唐小禾、程犁 大壩的兒女 1984年 油畫 140×157cm

尚揚 爺爺的河 1984年 油畫 100.5×149.5cm

許奮 花開的時候 2014年 版畫 90×120cm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12月13日,「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展。中國美術館將館藏的100件湖北藝術家最具代表性和最高水準的作品送到湖北展覽。經典之作家鄉聚首,吸引了眾多家鄉人觀展。

「這些作品回到故裡,面向家鄉人民,既是反哺,也是尋根,還是對原生文化語境的禮敬!」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展覽作序。他寫道,湖北大地,曾經是華夏先祖的活動之域,先賢智慧的生發之處和赤忠深情的醞釀之地。今天,一個戰勝疫魔的英雄湖北,更是成為中華民族在面臨劇變之際所體現出來的承受力、感召力、凝聚力、執行力和責任感、使命感的縮影,得到全世界的欽佩與敬重。這片富於智慧、深情和堅韌的熱土,為國家、民族、人民孕育了無數的優秀藝術家,他們用畫筆、塑刀為民族解放、為社會主義建設、為改革開放、為新時代留影、畫像、立碑、評傳,創作了無數精彩的作品。

展覽中,有湖北「三老」張肇銘、王霞宙、張振鐸的作品。他們三人因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生涯,共同匯聚於荊楚之地,成為現代湖北中國畫的重要推動者。其中,王霞宙作品《紫藤》長179釐米,寬48釐米,徐悲鴻曾評價「雄才絕倫,除倉石、白石二家外,罕見如此奇筆」。

唐一禾作品《七七的號角》(畫稿)是1940年為創作巨幅油畫而製成的草圖,表現一支由青年學生組織的宣傳隊奔赴城鄉進行抗日宣傳的情景。儘管因教學的繁重和生活的不安穩,此畫沒有最終完成,但就遺存的草圖來看,畫中人物既有個性特徵,又揭示出那個時代熱血青年的共同氣質,隊列的行進感和樸實無華的暖色調很好地表現了這一主題,極有號召力。

唐一禾之子唐小禾和夫人程犁共同創作的《大壩的兒女》也在參展中。這幅油畫作品是兩人創作的《葛洲壩人》三聯畫《大壩中堅》《大壩的兒女》《工地上的母親》中的一幅,生動質樸地表現了三峽大壩建設者們的豐功偉績。

油畫作品《爺爺的河》是畫家尚揚的代表作。在這幅作品中,作者以有力的筆觸,洗鍊而簡括的造型,通過對黃河、爺孫二人及一條小木船的刻畫,傳達了他對黃河、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思考。

1984年,湖北畫家徐勇民和李全武聯手創作的連環畫《月牙兒》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金獎。這是兩人年僅27歲時的作品,繪畫精細,手法嫻熟,主人公月牙兒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令人動容,兩人用連環畫的藝術形式完整地敘述了作家老舍的中篇小說《月牙兒》。

一堆枯萎的葉子中還盛開著花朵,植物世界的這一過程讓人思考生命的規律和價值。湖北美術學院院長許奮的版畫作品《花開的時候》通過8個印版的繪製並進行疊加套版印刷完成,採用了油墨、紙本材料。具象而細膩的平板繪製,表現出人們熟悉的對象。

據了解,參展的多件作品都曾參加過「偉大曆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等大型展覽。

此次作品展,既是湖北美術學院慶祝百年華誕系列展覽中的一項內容,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的組成部分。湖北豐厚多樣、絢麗浪漫的荊楚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千湖之省的靈秀、九省通衢之地勢,積澱與滋養出融匯南北、異彩紛呈的湖北美術及其不斷創新、發展的繁榮態勢。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也是湖北美術學院各個歷史時期任教藝術家的代表作,再現了學校在百年美育之路上的思考探索及努力成果,也全景式反映出湖北美術的豐厚成果和文脈延續。

參觀者認為,經典之作走進基層,走進校園,不僅是對湖北傳統歷史文化尤其是湖北繪畫史的一次「活化」與普及,亦是藝術惠民的有力舉措。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在漢開展,走,一起欣賞經典
    張肇銘 芍藥 1962年 中國畫 69.8×36.4cm 中國美術館藏12月13日,「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展。中國美術館將館藏的100件湖北藝術家最具代表性和最高水準的作品送到湖北展覽。經典之作家鄉聚首,吸引了眾多家鄉人觀展。「這些作品回到故裡,面向家鄉人民,既是反哺,也是尋根,還是對原生文化語境的禮敬!」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展覽作序。他寫道,湖北大地,曾經是華夏先祖的活動之域,先賢智慧的生發之處和赤忠深情的醞釀之地。
  • 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
    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3日——2021年3月13日展覽地點湖北美術學院曇華林校區美術館1-2層展廳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北美術學院作品精選
  • 湖北美術館活動回顧 | 十全十「美」 經典館藏
    這個秋天,一群觀眾匯聚在湖北美術館的展廳,在此即將舉行的是「小康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湖北9+1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的特別活動「館長導覽日」,這期由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先生帶領大家解讀作品背後的故事。
  • 湖北近期部分藝術作品展,每一個都想去!
    ▲ 姚古平作品《物失景非-火》通過舉辦「江漢繁星計劃」以及其他青年藝術家相關展覽,武漢美術館這幾年共收藏了近200件具有代表性的青年藝術家作品。中午12:00-13:00為場館消殺時間)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諮詢電話027-88928086*具體安排詳見場館公告6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
  • 「百名藝術家進百村繪小康,迎接建黨一百年」大型美術作品採風創作...
    「百名藝術家進百村繪小康,迎接建黨一百年」大型美術作品採風創作活動正式啟動 2020-11-04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美院 生日快樂!
    2020年4月的湖北美術學院 圖片來源:湖北美術學院回望百年前,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們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新紀元。楊立光《穿皮大衣的老人》1942年劉依聞《景頗少女》這個時期,楊立光正迎來藝術創作的燦爛時期,其油畫作品《穿皮大衣的老人》在當年的全國美展上,獲得了由徐悲鴻、呂斯百、吳作人、傅抱石等評審評定的展覽最高獎——科技文化成就獎。
  •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為進一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美啟迪智慧、以美扶持地方文化發展,2020年8月11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作品550餘件(套),表現了脫貧致富,生產建設,教育醫療,扶貧救災,抗疫與復工等主題,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覽選展了部分來自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作品。
  • 孔奇——湖北美術界的名片
    著名畫家孔奇這樣說到:「高格調的作品才是藝術家終身追求的目標。只有不斷的探索、尋找自己的情感歸宿,才能形成創作意識的自由,形成風格的自然」。如《自然空間》、《春夢》、《西域神韻》等,他的多幅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山水畫作品展、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並獲獎,許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臺灣國父紀念館、北京國際藝苑、中央電視臺和一些國家藝術館等權威機構和海內外知名藝術機構收藏。
  • 《中國文藝評論》2020年第12期目錄與篇目摘要
    本文在這一語境下,從哲學、人文關懷、民族性、「善」與「惡」等方面出發,對中國的作曲家以及中國小提琴音樂進行一系列文化思考與探索,以期為進一步理解中國小提琴音樂提供有益視角。關鍵詞:小提琴音樂 發展脈絡 文化特徵 音樂評論■民營美術館的公共價值與發展策略管窺/李盡沙 張瑜內容摘要:社會文化的變遷對藝術組織的存續提出新挑戰,美術館在其中也面臨著專業化和社會化的困境,民營美術館則面臨更嚴峻的運營問題。
  • 醫者身影,中國美術館館藏中的醫者作品
    趙延年 白求恩大夫 1987年 44cm×32.5cm 版畫 黑白木刻 藝術家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1939年11月12日凌晨 因手術中被細菌感染轉為敗血症 醫治無效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中國美術館館藏紀念白求恩的作品有好幾件 有雕塑,有版畫,有攝影
  • 「方艙醫院」變身美術館:首屆武漢大藝博用藝術致敬英雄的城市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宣布首屆大藝博(武漢)開幕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席會秘書長蹇宏介紹出席開幕式的校友代表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致辭湖北美術學院院長許奮致辭藍月亮(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玉玲致辭華藝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亦非代表大藝博組委會
  • 湖北郵政戰疫:「擺渡」生命,文化潤心
    伴隨著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撤離武漢,一張張帶著湖北印記的明信片也將送達到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員手中。以文化潤心,用關愛暖心,湖北郵政將用這份特殊的禮物表達對援鄂醫療隊的感激之情。任永信表示,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經營「人心」,重在文化潤心;文化潤心,重在關愛暖心、執行用心。援鄂醫療隊都是英雄,是湖北人民的親人,更要關愛他們。用郵政特有的文化符號,向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4萬多名援鄂醫療隊表達感激之情,祈願春暖花開、國泰民安,這也是設計這套明信片的初衷。
  • 藝術家推介 | 史金淞——一個人的山水
    藝術家們通過多維的視角來「嬗變」他們眼中普通的物象。這些尋常物在新的關係中成為新的日常。一方面,場景被「物」化,成為新的視像;另一方面,物被情「景」化,與日常語境保持距離,促使觀者在不斷發展變化的生活中去領悟和反省生活。此外,「在地」的表達成為本次展覽的另一個思考著力點。作品所呈現的是一種既「在場」同時又「不在場」的語境。
  • 【藝術家推介】展望 Zhan Wang
    成員:方力鈞、胡永芬、魯虹、皮道堅、孫振華、魏光慶、楊小彥、殷雙喜、曾梵志藝術總監:傅中望、劉明行政總監:李和清主辦:湖北美術館、美術文獻藝術中心展期:2017.9.15-2017.10.20地點:湖北美術館、美術文獻藝術中心 「第四屆美術文獻展/應力場「分別以:塑力(塑造事物的促進力、影響力)
  • 湖北,中國的「鑽石樞紐」!
    圖/視覺中國南岸的武陵山區,地處巴、楚相交的文化邊緣,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大舞臺。歷史上,湖北地區曾分布著大量的「蠻」,隨著漢文化不斷南下、西進,這些民族的活動空間逐漸收縮至鄂西南的山地,同這裡謎一樣的天坑、地縫、峽谷、暗河般,散發著神秘氣息。
  • 《武漢感謝您》2020湖北馬麗歌友會籌備重啟
    ( 圖1 著名三棲歌星馬麗 )會上,馬麗闡述了2020湖北歌友會重啟意義,繼續堅定文化自信,當好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者談到重啟系列活動時,馬麗表示,要藉助中國馬麗歌友會平臺,繼續穿上中國元素旗袍,詮釋東方女性之美以及通過傳播中國風原創音樂,把中國馬麗歌友會公益品牌向國際再推進一步。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馬麗說,要感恩疫情中全世界所有關心關注關愛武漢的人們,要在紀念抗疫勝利一周年之際,帶領團隊帶著原創感恩歌曲《武漢感謝您》感恩疫情期間所有曾經關心和幫助過武漢的英雄們!中國馬麗歌友會將帶著武漢人民真誠感恩的心感謝您!
  •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一曲《八百壯士歌》,傳唱八十餘載,唱出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也留下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傳說。
  • 18個國家、82位國際當代藝術家作品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今天開幕的收藏展將為公眾呈現程昕東先生當代藝術收藏中極具代表性的百餘件作品,這些作品出自中國、法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古巴等十餘個國家的藝術家之手,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影像等眾多門類,梳理出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一條特殊路徑。
  • 魂兮歸來——郭志剛作品展 | 西安崔振寬美術館
    (3/4/5/6/7/8/9號廳)主辦單位: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崔振寬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委會協辦單位:西安市水墨長安藝術博物館、水墨記、庫藝術、漫藝術學術支持:西安美術學院 · 學科建設辦公室 · 科研創作處 · 實驗藝術系、張家港市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西安美術館
  • 武漢美術館今恢復開放,用圖像慰藉心靈尋找記憶
    然而,展覽中一幅紙上水彩《黃鶴樓雄姿》的創作者,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壽祥卻在2月因感染新冠肺炎辭世,他的水彩藝術被永遠留在了畫紙上。一周前,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美術館也恢復開放了部分展廳。湖北美術館有「中國姿態·第五屆中國雕塑展」「百年縱橫——20世紀湖北美術文獻展」「周虹:解析與跳轉」等3個展覽在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