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瀏覽公考文章時,總是看到有夥伴留言說考試遇到黑幕了,也有不少的人表示贊同,那我們平時公考時真的會遇到黑幕嗎?今天想從自己多次參加公考的教訓與經驗裡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考公的類型分為國考、省考、事業單位、遴選等,各有各的特點,我們逐一來說一下。
首先是國考。國考全稱叫國家公務員考試,是由國家公務員局統一組織的招考,招錄的是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招考要求相對於其他公考來說相對比較嚴格,是公考中級別最高的考試。在國考中,筆試和面試出現黑幕的情況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如果要製造不公平競爭,需要活動到國家層面。大家要知道,越在上層的領導,黨性和政治覺悟更高,考慮和在意的事情就更多,所以,在國考上遇到不公平競爭的情況不太可能。
其次是省考。省考是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在相關要求下,由各省公務員局牽頭統一組織的省級招考,招錄的是省及以下各級黨政機關、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包含人民警察、選調生、公檢法系統等等,範圍覆蓋省、市、縣、鄉四級。雖然省考的崗位中有許多是基層崗位,但是要在其中活動造成不公平競爭也十分困難,畢竟是由省級部門組織,所以這種情況也是微乎其微。
再次就是遴選等內部選拔招考。遴選等內部選拔方式相對來說也比較公開透明,因為參加考試的都是體制內的年輕人(一般遴選幹部都要求在35歲以下),比較熟悉考試流程和各項規則,一旦出現不公平競爭情況,就會被參試者一追到底並進行曝光,所以遴選也較少出現不公平競爭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遴選單位在整個招聘環節有較大的發言權,所以可能會出現「蘿蔔崗位」等情況,在後續體檢、政審等環節也有可能會有變數,但是這種情況也是屈指可數。
最後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招考級別可高可低,高可至部委、廳局級單位下屬的事業單位招考,低可至縣區事業單位招考。部委級別的招考出現不公平競爭的概率可參照省考,但是縣區級的事業單位招考就很難說,因為招考組織部門是縣區人社局,很多科級、處級及以上領導都可以想辦法爭取機會,在招考時尋求活動空間,所以在縣區級別的事業單位招考上,不公平競爭的情況還是有的。
綜上,級別越高的公考,不公平競爭的情況就越少;招考級別越低,出現的可能性就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的力度和決心日益增強,每個幹部都在監管之中,黨員幹部的規矩、紀律的意識進一步提升,工作生活更加謹慎,所以很少很少有領導幹部在公考的事情上動手腳。因為公考環節一環套一環,要把每個環節不漏聲色全部打通十分困難,且好需要面對上級部門、紀委監委全過程的監督,還要面對數萬考生雪亮的眼睛,一旦事情敗露,將會對參與人員給予嚴厲的處理,這種處理的後果是不可逆且代價十分高昂的,所以在現在高壓的態勢下,是不會有領導幹部貿然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的,公考中的黑幕也就更少了。
從本質上說,這個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備考,成功上岸,面對不公平競爭要勇敢地披露,盡最大努力保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