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HKDA環球設計大獎GDA 獲獎作品(Graphics 平面)

2021-03-02 包東西

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於1972年成立,是首個同類型由香港執業設計師和設計管理人員合組的協會,旨在提升設計從業員的地位,並推動社會各界善用和鑑賞優質設計。

自1975年創辦第一屆比賽以來,「香港設計師協會獎」逐漸成為亞太區其中一個最具規模的跨設計界別比賽。為支持設計工業的蓬勃發展及表揚全球各國的卓越設計,更於2011年首次接受亞太區以外其他國家的參賽作品,從而邁向國際化,並正式更名為「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HKDA GDA)。

本屆環球設計大獎經過來自14個國家評審團的嚴格審查後,共評出510個獲獎作品,含12個金獎,6個香港最佳獎。頒獎典禮於27日在香港舉行。

《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雙年鑑》是環球設計大獎的年度總結,展示了全球傑出的設計人才,一連串的作品亦反映了這個亞太地區的跨設計界別比賽,如何保持其優秀水平。在過去的42年,《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雙年鑑》發行至多個國際城市,為各機構、設計工作室和設計愛好者提供了全球設計趨勢的參考指標。

Graphics 平面

 金獎 

周偉偉:「嘔吐袋之歌 The Sick Bag Song」

another design:「Guangzhou Image Triennial 2017」

702design:「Hong Shi Ban Farmer's Market」

餘子驥設計事務所:「Y.STORE OPEN EXHIBITION」*金獎及評審之選

Young & Innocent:「A to Z: The Untold Stories of Our Names」*金獎及香港最佳

TGIF:「Encountering Practice」 *銀獎及香港最佳  

Sun Xiaoxi (PAY2PLAY) :「Che Pi-Interview with Zuoxiaozuzhou」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 C Plus C Workshop:「Projects Twenty」

XXL Studio:「11×16 XXL Studio」 

曲閔民 & 蔣茜:「井上有一 Yu-ichi Inoue, 棟方志功 Shiko Munakata, 八木一夫 Kazuo Yagi」

Milkxhake:「Design 360° Concept and Design Magazine - 2015 Issues」 *銀獎及香港最佳

702design:「ZUCZUG head office sign design」

STONES DESIGN Lab.:「Museum of Zhang Zhidong in Wuhan」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Emotion Thermometer」 *銀獎及香港最佳

84000 Communications Limited:「Old Master Q Too Wonderful for Words Solo Exhibition (I am Ellsworth Kelly from the East / Old Master Q) 」 *銀獎及香港最佳

C Plus C Workshop Ltd.:「Paper Fantasia」 *銀獎及香港最佳

POROROCA:「DEAN M.2016-17 AW Collection Advertising (Black White)」

POROROCA:「DEAN M.2017-18 AW Collection Advertising [DEMENSIONS]」

HODIDI Production Limited:「CHAI WAN FIRE STATION」 *銀獎及香港最佳

Shinnoske Design:「2018, 2020, 2022, ‒ PyeongChang, Tokyo, Beijing.」 *銀獎及評審之選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Touch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oster Triennial 2017 Call for entries」 *銀獎及香港最佳

Shinnoske Design:「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Students」

杜瀟瀟:「Foundertype Launch Event 2018」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New 9 Sins」 *銀獎及香港最佳

Lau Hing-Cheong:「Death of Pole」

POROROCA:「Perspective of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趙超:「No deforesting and Protect animals」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AGI in China 」 *銀獎及香港最佳

84000 Communications Limited:「Buddhist Chants in Scent and Life 2016」

STONES DESIGN Lab.:「ELEGANCE」

TGIF:「Hong Ko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Black Cover Design:「pidan視覺識別系統」 *銀獎及評審之選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Touch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oster Triennial 2017」 *銀獎及香港最佳

C Plus C Workshop Ltd.:「Paper Fantasia」

Untitled Macao:「16TH MACAO CITY FRINGE FESTIVAL」

銳奧品牌設計機構:「設計的可能 - 2018深圳設計週主題展」

潘焰榮:「Graphic Design in China 2015」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Emotion Thermometer」 *銀獎及香港最佳

BLOW:「Make Cakes Not War」

84000 Communications Limited:「Thin As Air 薄如空氣」

SenseTeam:「Shenzhen Case」

UNDESIGN 聯合設計:「(IN) VISIBLE CITIES」

南京瀚清堂設計有限公司:「永痕 — 世界名人手稿」 

薛冰焰:「Hiii Typography 2013-2016」

Studio 10 Design:「HK Taxi 」 *銅獎及香港最佳  

Grand Deluxe:「Yasuoka Fishery Rebranding with Swordlike Chinese Character」

Takahisa Hashimoto Illustrations:「Voices of Creatures」

Pengguin:「#msssg」*銅獎及香港最佳

SenseTeam:「Fragments of Time」

Milkxhake:「"40 WORKS, MOMENTS 40" - Polytrade Paper 40th Anniversary Brochure」 *銅獎及香港最佳

潘焰榮:「Graphic Design in China 2017」

BLOW:「More Hugs by Ken Lo Pins」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Pause for Life」

Tsushima Design:「KOZAEMON」

WWAVE DESIGN:「Biscuit Collection Package」

WWAVE DESIGN:「ROCCA Mid-Autumn Giftbox」

陳列觀:「Qishan Longevity Noodles Brand Packaging」

Milkxhake:「An Illustrate Guide - Down & Down to The Hollow Earth」

洪衛:「「未」椅子系列推廣海報 "Wei" Chair Series Generalize Posters」  

A Green Hill Communications Limited:「Noise Shooting 」

BLOW:「Gough Street Neighbourhood Festival (Phase 2)」

Toby Ng Design:「4th Greater China Illustration Awards」

洪衛:「AGI在中國2018 AGI in China 2018」

洪衛:「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 The 9th National Exhibition of Book Design in China」

POROROCA:「Lao-tzu (Tao Te Ching)」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AGI – Coexistence」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Touch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oster Triennial 2017 Call for entries」

Ameba Design Ltd.:「HK Culture ECO Bag」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Touch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oster Triennial 2017」

A Black Cover Design:「那山書店視覺識別系統」

another design:「『Post-Lingnan School' and Pearl River Delta」

another design:「2015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another design:「Guangzhou Image Triennial 2017」

林國勝 & 胡彬:「ZHONGCAOJI 中草集」

BLOW:「Conqueor Design Contest 2015-16 Awards Ceremony」

BLOW:「Gough Street Neighbourhood Festival」

CoDesign Ltd.:「School of Mind」

NOT TOO LATE:「物料對摺 | ORIGAMI X MATERIALS」

SenseTeam:「Fragments of Time」

TGIF:「The Gong Strikes One」

Toby Ng Design:「4th Greater China Illustration Awards」

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Zen Ori」

Untitled Macao:「MACAO DESIGN WEEK 2018」

吳煒晨:「Platinum Originality 2016」

702design:「DOGGY DOG 2018」

BLOW:「More Hugs by Ken Lo Pins」

SenseTeam:「Fragments of Time」

Toby Ng Design:「Superfine Defined」

Toby Ng Design:「The Parable of Jesus」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2018HKDA環球設計大獎GDA獲獎名單公布,超500件獲獎作品收錄本年鑑
    OneToby Ng Design 4th Greater China Illustration AwardsTommy Li Design Workshop Limited Zen OriUntitled Macao MACAO DESIGN WEEK 2018
  • This Month HK 七月香港指南
    02香港設計師協會環球設計大獎4100°K展覽Where: The Qube, 2/F, PMQ, 35 Aberdeen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Details: http://www.hongkongda.com/gda2016/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於1972年成立,今年是環球設計大獎創立40周年,
  • 2021年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大獎公布!獲獎作品看過來
    2月1日,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pan Graphic Designers Association)公布了2021年度的龜倉雄策獎、JAGDA新人獎和JAGDA獎三項大獎。相關連結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2020年度獲獎作品欣賞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344名會員的1804件參選作品,評審委員會從中選出178人的490件作品,入選率是27%。2021年度JAGDA年鑑由柿木原政広主編,並將於2021年6月公開出版。
  • GDC設計獎2019全部獲獎作品揭曉!全場大獎落誰家?
    設計獎2019獲獎作品的誕生。在今晚的頒獎典禮上,備受期待的獲獎名單一一揭曉。在384件入圍作品中,評委們選出的獲獎作品包括:專業組最佳獎8件、提名獎20件,學生組最佳獎7件、提名獎15件,評審獎13件。
  • 2014日本GDA設計大獎LED照明類獲獎作品精選
    【LEDinside訊】近日,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14設計大獎揭曉最終獲獎名單
  • 2018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獲獎作品賞析
    在今年的獎項中共收到7000餘件參賽作品,而最終評選出3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3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群雄逐鹿,百花齊放,競爭非常激烈下面我們沿著獲獎名單,挨個來看一下今年年度設計大獎吧~2018「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產品設計類12件1、Pro-Balance 調重刀
  • 12件2018日本優良設計大獎獲獎作品,真好!
    培瘋按:今天要分享的是「Good Design Award」2018年的獲獎作品
  • 日清設計多個作品榮獲四項2019 GDA 德國設計大獎
    2019年2月8日,日清設計團隊赴德國法蘭克福參加2019 GDA德國設計大獎頒獎盛典。日清設計參選的4項作品獲得德國設計獎Nomination提名獎:天津拖拉機廠融創中心、天津魯能泰山書院、蘇州大家社區中心、上海旭輝企業總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津魯能泰山書院和天津拖拉機廠融創中心兩項作品獲得組委會特別提名獎。
  • 2018艾鼎獎建築設計獲獎作品系列報導——深度空間設計獲獎作品
    二、綜合類1、2019十大年度設計人物評選(歡迎自薦)2、2019十大年度品牌設計機構評選(歷屆和2019屆艾鼎獎獲獎機構均可免費報名)3、2019十大年度新銳設計師評選(80後的歷屆和2019屆艾鼎獎獲獎者均可免費報名)一、作品類每個空間類別設立以下獎項:金獎一枚(獎盃)、銀獎一枚(獎盃
  • 【海報設計】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海報獎獲獎作品B類
    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海報獎獲獎作品B類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海報獎獲獎作品B類:非特定主題:商業、藝文、公益、推廣用途金獎Gold Award設計 Jouri Toreev  白俄羅斯這張海報是為2018年白俄羅斯國家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師文憑作品展創作的。
  • 2018年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獲獎作品賞析!
    2018年「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共收到來自18個不同經濟體的超過1,000項參賽作品,為歷年之冠。
  • 【GDA 100個最佳設計】日本設計大獎 GOOD DESIGN Best100 獲獎作品 多圖
    Good Design Award由日本設計振興會主辦的一項綜合性設計評獎制度。它的前身是」 Good Design評選制度」,於1957年由當時的通商產業部創建。在迄今為止的半個多世紀裡,有將近40000件優秀設計作品獲獎。Good Design Award參賽資格?
  • 北林大錄取通知書獲法國設計大賽金獎|北京林業大學|法國|平面設計...
    2020第七屆法國INNODESIGN PRIZE國際創新設計大賽本周公布了獲獎名單,《信念種子——北京林業大學2018年錄取通知書》摘得平面設計類金獎。INNODESIGN PRIZE大賽是一個綜合性設計大賽,創辦於2014年,由法國梅斯市政廳、法國INNODESIGN PRIZE國際創新設計大獎組委會主辦,分為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紡織設計五大類別。經過嚴格評審,今年共選出平面設計類獲獎作品24件,工業設計類作品4件,產品設計類作品9件,室內設計類作品85件,紡織設計類作品3件。
  • 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活動識別:各種商業性活動等標誌及系列應用作品 全場大獎Grand Prize、
  • 設計鮮報|2018年iF設計獎獲獎作品揭曉(中國區)
    2018年1月30日,有著 「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公布了最終獲獎名單。
  • 2019坎城平面設計獲獎作品大賞
    來源:我們愛廣告  ID:youandmelovead坎城創意節平面類的大獎已經頒出。這套作品是中期選舉將近的美國新聞業的發聲據說是提醒大家注意假新聞(講真我沒怎麼看懂,歡迎留言補充)5海報上都是坐標的這套平面是為了提振大家對於歐洲農產品的信息當你輸入坐標或者掃碼便可以對這些農產品溯源
  • 國際獲獎專業戶設計「天書」海報,你看得懂嗎?唯一華人獲獎作品
    這些從全球6993件有效參賽作品中評選的大作,有一件由中國設計家楊超設計的作品《My Words》。這是本屆大賽唯一獲獎的華人設計師。這也是他今年上半年獲得了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國際競賽金獎之後,又一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
  • GDC 設計獎 2019大獎作品
    2019年12月7日,GDC 設計獎 2019獲獎作品展覽開幕式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院校代表、SGDA會員、GDC參與者、特邀嘉賓及媒體朋友等齊聚,共同見證這場兩年一度的設計界盛事。
  • 【VIS】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活動識別獲獎作品
  • 2019設計界的包裝奧斯卡獎—Pentawards完整版獲獎作品
    一年一度的包裝奧斯卡獎——Pentawards 2019設計大獎獲獎作品揭曉啦話不多說,趕緊來看看今年完整版的獲獎作品:(圖片較多,建議先收藏再慢慢看)微軟的XBOX自適應控制器獲得今年的頂級鑽石獎。該設計可以讓殘障人士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擊敗來自其他兩千多個參賽作品的激烈競爭,贏得最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