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妹子尖叫,日本把蟑螂改造成了喪屍!
比如鐵線蟲和螳螂、螞蟻和偏側蛇蟲草菌、T病毒和人類......而如今,愛好搞重口味的日本又在這份喪屍名單上加了一對。——「蟑螂和晶片」。只是將其替換成了晶片植入蟑螂的大腦,從而控制蟑螂的行動。其實準確點說,這根本就是個「生化機器人」,半生物半機械。研究這個項目的團隊,來自於日本筑波大學的 Digital Nature Group。按照他們的說法,這個改造後的蟑螂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家居......
-
鋼鐵俠馬斯克對手出現,最硬核的蟑螂機器人!
鋼鐵俠馬斯克對手出現,最硬核的蟑螂機器人! 警告:這篇文章包含了蟑螂被植入控制論改造的圖片,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不適。一旦您忘記了這些是蟑螂的事實,它們就會或多或少地受到改造和折磨以服從人類的命令。毋庸置疑,該項目的道德規範在網絡領域受到質疑,人們也在開玩笑。
-
日本人把蟑螂改造成半機械生物,然後用來做家務?
你肯定很介意家裡出現蟑螂,但如果蟑螂要是能夠幫你「做家務」,你會選擇收留它嗎?最近日本有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將蟑螂改造成了半機械生物,並且擁有多種用途,甚至能夠成為居家小幫手。但結果,並沒有,它真就是一隻活生生的大蟑螂。人類開始遙控後,可以控制它的行走路線,讓它幫忙推東西:這聽著就離譜,到底誰會為了這些事在家養一群機械化蟑螂?
-
日本科學家將蟑螂改造成「家政小能手」
遇見蟑螂你會怎麼辦?踩死還是趕走?作為「宇宙最強」物種之一的蟑螂來說,你又了解多少?據了解,蟑螂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衍最成功的昆蟲類群之一,目前蟑螂大約有6000種左右,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由於蟑螂生命力頑強,也就得到了「打不死的小強」稱號。
-
把蟑螂改造成半機械生物做家務,你願意用嗎?
提起蟑螂,有人會立馬在腦海中浮現角落裡爬動的髒兮兮小動物,也有人會聯想到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小強」。 與小白鼠類似,蟑螂在科學領域能否「發光發亮」?日本筑波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
為何協作機器人能夠興起?「協作機器人-激烈的市場誰能殺出重圍」
機器人大講堂特邀作者包文濤先生以「協作機器人——誰能在激烈的市場殺出重圍」為主題,為大家帶來系列深度文章。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腦電波|遙控器|機器人|安德烈亞...
按斯託科的說法,右手動作不受他本人意志控制,感覺像是神經正在「痙攣」。拉奧的同事戲稱,這次試驗首次實現了「瓦肯人式心靈融合」。拉奧則說:「看到自己大腦想像的動作被另一個大腦轉換成實際動作,這讓人感覺既興奮又詭異。」
-
節卡機器人獲協作機器人行業最大單筆融資,開啟全球新格局
在汽車行業,節卡機器人已成為豐田、本田、大眾等汽車巨頭的全球協作機器人供應商;在3C電子行業,節卡被全球行業頭部企業引入,助力小批量多品種類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智能化改造和升級。節卡機器人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被客戶認可,也因此被眾多國際客戶評價為「協作機器人最佳實踐者」。 通過不斷地深耕,節卡機器人已奠定協作機器人行業領導地位,為終端客戶和廣大集成商提供精準協作機器人落地方案。
-
科學家把蟑螂送到了火星,對火星環境改造,蟑螂進化成了超級戰士
在未來世界人類越來越多地球根本無法容納那麼多人類,為了尋找生存空間,科學家決定開發火星,他們把苔蘚植物和蟑螂送到了火星,對火星環境開始改造。鏡頭一轉500年過去了,火星的環境被改造完成了,但火星上卻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蟑螂進化成了超級戰士,只有殺死這些蟑螂戰士。人類才能去火星生存。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5期:光搞笑不掙錢!軟銀想10億美元賣掉...
柯馬的綜合產品組合包括用於電動、混合動力和傳統車輛製造的技術和系統、工業機器人、協作和可穿戴機器人等。5臺MiR500自主移動機器人助力諾和諾德天津製藥工廠優化內部物流名傲移動機器人(以下簡稱為MiR)為諾和諾德天津工厂部署了5臺MiR500自主移動機器人,提高其倉儲物流效率。
-
「鋼鐵俠」之協作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作為新興機器人種類,目前如此受資本的追捧主要得益於其具備的各項優點,概括起來主要有安全、低成本、人機協作(替代人工)、柔性生產等。但協作機器人究竟是未來的趨勢,還是終將變成一個過度的概念,這個不得而知。但小編相信未來所有的機器人都應該像鋼鐵俠的盔甲一樣,具備與人類一起安全協同工作的特性,並且能賦予人類「更強大」的能力。
-
日本的機器人技術怎樣?為什麼日本人:特別喜歡機器人?
此後,日本專家一直致力於研發仿人機器人和娛樂機器人。後來催生出本田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這樣一批機器人。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日本研發過的一些機器人。可端茶倒水還會講外語的機器人Asimo日本本田集團推出的新一代的服務機器人Asimo,不僅能端茶倒水,還會說日語和英語,是酒吧和咖啡店的好幫手。
-
...倉儲物流機器人公司「Syrius炬星」完成逾千萬美元A+輪融資
36氪曾對Syrius炬星有過詳細報導,公司創立於2018年5月,主要為倉儲物流市場提供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動機器人)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於2018年7月獲得天使輪融資,2018年底發布樣機,2019年初獲得A輪融資。據了解,炬星主打AMR機器人產品已經與2019年中實現量產。
-
René de Koster:倉庫總體績效並取決於員工和機器人協作效果
Rene De Koster 和裡昂商學院教授在機器人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方向開展合作緊密,和裡昂商學院合作發表學術論文18篇。本文由【首席數字官】提煉嘉賓的精華觀點編輯而成,歡迎閱讀和分享。倉庫機器人技術如今已日益盛行,人們也一直在討論機器人的性能和速度多麼接近人類水平,機器人能否完成一些普通任務。
-
與人共融機器人的神奇:用眼打字、舌頭控制滑鼠,還能煎蛋掃廁所
譚建榮說,共融機器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家居、醫療、汽車、金融等領域,並出現了使用者用自己舌頭前後移動輸入信號控制的「舌套滑鼠」,可產生觸覺、應用於燒傷等嚴重皮膚創傷皮膚修復的「電子皮膚」等新應用。」喻洪流介紹說,由日本松下和WHILL株式合社聯合研發的智能輪椅,具有無人駕駛功能,專為機場等擁擠環境設計,並能夠利用傳感器檢測附近的障礙物,可自動停止避免相撞。「這些都是康復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喻洪流說,針對臥床病人位移困難的情況,他們研發了分體式智能護理床。通過現場視頻,記者看到分體式智能護理床具有站、坐、躺、翻身四種變位。
-
解讀獵豹移動「智能服務機器人」和「AI賦能」
2019WRC現場,獵豹移動攜獵戶星空推出「機器人超級工廠」作為近幾年在機器人領域崛起的新銳勢力,獵豹移動攜其投資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推出了「獵豹機器人超級工廠」主題展覽。不僅展示了旗下多款機器人產品,發布新一代機器人開發平臺「獵戶星空Robot OS」及技術白皮書,同時還將正在發力的AI賦能業務帶到大會現場,向外界傳達獵豹移動在AI和機器人領域的「躍遷」野心。
-
擁有豹的速度,應用前景廣闊的微型機器人,其實是受到了蟑螂的啟發?
[釘科技編譯] 根據《spectrum.ieee》網站消息,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受到蟑螂的啟發設計了一款微型四足機器人
-
機器人「豹變」
今年疫情發生後,醫護場景的機器人應用得到了重視,代替人去完成對患者的簡單護理、消毒機器人、咽拭子檢測的遠程人機協作機器人等等,此外,政務大廳的服務機器人,地鐵、小區、辦公樓宇的測溫機器人也是常見的幾個應用領域。北京海澱醫院就配置了這樣的智能疫情防控機器人,1臺機器人能幫助14位患者進行遠程診斷服務,實現醫生與患者間的「遠程雙向視頻問診」。
-
哈佛開發目前最小最快爬蟲機器人:能跑能跳,只有蟑螂小腿高
上次探訪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是在2018年,儘管當時就有「微型機器人」的新聞,回到現在,就「昆蟲級」機器人看的話,5釐米長3克重的HAMR還是比較大的。這周在國際機器人自動化大會(ICRA)上,我們看到了HAMR最新版本——HAMR-Jr。它明顯更小巧,重量只有蟑螂的十分之一,和蟑螂的小腿一樣高。
-
協作機器人在2020年的3大標籤
很多人感嘆,魔幻的2020即將過去,經歷過種種刻骨銘心的歷史時刻,我們還有什麼戰勝不了? 2020年是協作機器人爆發的大年,從2018年初大約只有15家主流協作機器人廠商,一夜之間市場已經出現了超過75家協作機器人本體企業進入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