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環球影業重磅打造的奇幻巨製《多力特的奇幻冒險》7月24日正式登陸大銀幕,成為影院復工後首批上映的好萊塢新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好萊塢新片背後的配音團隊是上海電影譯製廠。前不久,上譯廠配音老藝術家、「銀幕後的公主」劉廣寧逝世,不少人懷念曾經造就一代人童年回憶的經典譯製片之聲。影院重啟後,你會去重溫銀幕上的譯製味嗎?
抓住人物感覺,不怕觀眾「跳戲」
「可愛的中國朋友和粉絲們,我很期待能看電影,很高興《多力特的奇幻冒險》終於要上映了。」日前,「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向中國觀眾發來問候視頻,為自己的新片吆喝。影片中,他化身能與動物溝通交流的怪醫多力特,並和動物朋友們上演了突破想像、笑料不斷的故事,為其「獻聲」的是上海電影譯製廠知名配音演員張欣。
張欣
「他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很有個性。」張欣表示,此前曾看過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卓別林」「福爾摩斯」,為他配音還是第一次。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小羅伯特·唐尼最為人熟知的角色莫過於漫威系列中的「鋼鐵俠」了,而在該系列電影中,張欣一直擔任「蟻人」一角的配音。儘管「英雄惜英雄」,但兩者卻反差明顯,「蟻人」來配「鋼鐵俠」,聲音能否適合?「他雖然演過『鋼鐵俠』這樣的超級英雄,但他個子不太高,跟我差不多,這樣距離感會小一些。雖然音色上有些差距,但我更喜歡抓人物的感覺,努力去貼近他塑造的人物。儘管做得不是很完美,但這是我對待角色的一貫態度。」
《多力特的奇幻冒險》也是小羅伯特·唐尼從「鋼鐵俠」退休後的首部影片,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鋼鐵俠的犧牲讓許多觀眾惋惜流淚。可以想見的是,會有許多「漫威迷」來欣賞他的這部新片。聽到「蟻人」配的「鋼鐵俠」,會讓「漫威迷」跳戲嗎?張欣並不擔心。在他看來,「蟻人」只是自己在配音上遇到的眾多人物中的一個,而小羅伯特·唐尼在這部新片裡扮演了一個完全不同於「蟻人」的人物。「人物性格不同,聲音的運用也會有所不同,我不會因為他因鋼鐵俠更被中國觀眾所知,而去模仿鋼鐵俠的配音,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徵應該用不同的方法演繹。」
這兩天,張欣正忙著排練話劇《無人生還》。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他對於表演有著專業的理解,也有過拍戲經驗,了解演員的創作過程。在他看來,配音雖然屬於二度創作,但沒有辦法過多脫離原片演員的表演。「演員通常會花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與角色共同生活,而配音演員可能只有一天,我不認為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會超過原片演員。」也因此,他不會為角色注入太多個人發揮,而是更多還原、貼近演員本來的表演,儘量靠得近些。就像上譯廠老廠長陳敘一曾經說的,「演員要『有神』」,他用這種方式儘可能多地抓住「神」。
配音版排片太少,觀眾看不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上海電影譯製廠出產了許多優秀譯製片,老一輩配音演員如蘇秀、邱嶽峰、畢克、童自榮、劉廣寧、丁建華等用他們的精彩演繹和傳神配音,讓國內觀眾感受到國外影片的魅力。談到「佐羅」,耳邊立刻響起童自榮華麗優雅的聲線;看到《魂斷藍橋》中純真美麗的瑪拉開口,人們覺得自然就該是劉廣寧那樣清新甜潤的嗓音。他們的演繹,讓這些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生動,許多原版影片的主演如格裡高利·派克、高倉健、慄原小卷等明星,都對上譯的配音演員讚不絕口。
上海電影譯製廠廠長張拯表示,譯製片永遠是上譯重要的作品。「上譯之所以有這麼多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因為我們始終把它當成二度創作。老藝術家在創作時,都是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賦予影片角色以生命,這才是配音藝術最高的階段和要求。上譯也是國內獨立建製做譯製片唯一的國有企業,肯定要把這一事業堅持下去。」
然而,這些年譯製片市場起起伏伏。前些年外來文化衝擊嚴重,再加上「看電影學英文」觀念的流行,年輕觀眾形成了看原版電影的風尚。以往誇張、戲劇化地模仿外國人說話腔調的配音方式漸漸難以跟上時代審美。「哦,我的老夥計」「看在上帝的份上」,有人總結了所謂「譯製腔」,常常成為網友吐槽和惡搞的對象。在市場上,也存在流程簡略、幾個人配完一部大作的情況,讓一部分觀眾對中文配音失望。如此種種,讓譯製片一度走向沒落。儘管不少國外進口大片還會做配音版,但在排片場次、觀看人群都遠遠不如從前。
「經常有觀眾問我,哪裡能看到配音版?其實,觀眾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到。」張拯說。在網絡上,經常有觀眾發起詢問某部影片是否由上譯譯製,甚至會跑到各個影院尋找配音版本。記者在「淘票票」查詢發現,《多力特的奇幻冒險》7月24日僅天山影院龍之夢影城、東方漁人碼頭華夏影城等少數幾家影院排了配音版。一位院線經理向記者坦言,配音版排片近年來有下降趨勢,特別是在一線城市,除了動畫片、兒童片之外很難找到。「不過,如果觀眾有需求,肯定會增加配音版的排片量。」
用好的譯製作品,傳播中國語言之美
其實,所謂原版影片只是原聲字幕版,大部分觀眾還是需要依賴字幕來理解影片內容。以字幕取代配音,並不是國際上的通例。巴西「UP主」羅百思曾在自己的視頻中科普,大部分巴西人不喜歡看字幕,一方面在觀影時難以兼顧畫面和字幕,也因為從小就沒有養成這種習慣。「巴西的外國電影聲譯非常優秀,選擇的聲音跟原演員的聲音很像,有時候你感覺真的就是那個人。」
「很多非英語系國家對自己的語言保護做得非常好。」張拯介紹,德國、法國等國家進口電影只放本國母語配音版本,這是出於文化保護目的的政策。「譯製片配音文化說到底是語言文化,漢語的語言、語音、文字都是很優美的,並不是說放到外國人臉上就會顯得違和,只是要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符合藝術規律。這樣呈現出來的作品,也是中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產物,相信真正的藝術作品能夠被大眾接受。」
張欣認為,國語配音觀眾的流失不能怨觀眾,只能怨從業人員。「要怪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細、不夠精。」網上也有不少喜愛上譯配音的觀眾。B站上有粉絲專門剪輯了張欣配的各個角色做成視頻,許多年輕觀眾喜愛他細膩的表演,也感嘆他多變的聲線,不知不覺間承包了自己的「童年回憶」。「我不希望粉絲聽出和關注我的聲音,更希望大家能喜歡我完成的角色,如果大家能在看配音版時忘掉我,那是我最高興的事了。」張欣說。
最近幾年,張拯欣喜發現,想看配音版的觀眾有增加的趨勢。最近,上譯為愛奇藝的線上電影做了中文配音版,給家庭觀影的觀眾提供選擇,海外流媒體平臺奈飛也會為很多片子做中文配音,服務海外華人群體。很多兒童、老年觀眾群體看字幕版有障礙,更傾向于欣賞配音版本。「隨著國家文化自信的提升,許多年輕觀眾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逐漸提升,相信這個潮流會慢慢扭轉。」張拯認為,關鍵要看配得好不好。上譯成立以來,已經生產了1300多部譯製片,許多老一輩藝術家留下的藝術精髓,需要繼續傳承下去。「擦亮品牌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用好的譯製作品傳播中國語言文化之美,吸引觀眾回到影院中看國語配音版,我們有信心。」
記者從聯和院線獲悉,《多力特的奇幻冒險》首日排片率約在29%。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喋血戰士》也在7月24日上映。
連結:《多力特的奇幻冒險》譯製主創人員
配音導演:黃鶯主要配音演員:張欣、李元韜、劉欽、程玉珠、周帥、徐翔翻譯:夏恬錄音:鐘鳴混錄:關睿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上海電影譯製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