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搞笑樂翻天"關注,你懂的!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這些神奇的動物你是否聽說過呢?
來跟二伯一起一睹他們的真面目吧~
1.皺鰓鯊
只生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深海裡,因其相似於古生代的鯊魚而被稱為活化石。十分罕見,2007年在日本附近的海面捕獲過一隻瀕死的皺鰓鯊。
2.Promachoteuthis sulcus (註:據說剛剛發現,通俗名稱還沒有)
像是夢魘中的奇怪生物。可以看到類似人類牙齒的東西,但其實只是部分皮膚。這是唯一的一個被發現的標本。於2007年發現與南大西洋2000米的深海裡。
3.南極冰魚
其血液中沒有血紅蛋白,所以呈白色。有著幾近透明的身體,可以通過皮膚直接從周圍水中吸收氧氣。
4.透翅蝶/透明蛇目蝶
翅膀呈透明或半透明,主要分布在蓋亞那,巴西,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等南美地區。
5.手槍蝦/鼓蝦
據說在所有海洋生物中可以發出最響的聲音,足以蓋過鯨魚的聲音。事實上,它們鉗子發出的聲音有時候甚至能夠幹擾軍隊和科研用的聲納(以前潛艇常用它們的棲息地來隱藏自己)。
6.獅鬃水母
世界上最大的水母。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之前它們就存在於北冰洋海域,是世界上最老的物種。它們的帽直徑可達到8英尺,數百條觸手可達120英尺長。不過,水母裡只有6%的固體,其他都是水。
7.藍腳鰹鳥
主要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亮藍色的腳是繁殖選擇的結果。雄性的腳越藍就越吸引雌性。在求偶時,它們會用獨特的舞蹈來展示自己的藍色腳趾。
8.雌雄嵌體北美紅雀
這種照片可不是PS的。這是一隻雌雄嵌體的北美紅雀。它的一半是雌性(淡色),一半是雄性(紅色)。
9.墨西哥鈍口螈
它不是魚,而是兩棲動物,俗名「六角恐龍」。
10.亞馬遜牛奶樹蛙
11.玻璃蛙
有著半透明的皮膚,主要棲息地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它們的整個內臟,包括心肝和消化系統都可透過皮膚直接看到。
12.雪人蟹
2005年被發現。生活在南太平洋海域,可長至15cm長。多生活在2200米的深海熱泉附近。因發現後無法分入當時存在的任何科或屬中,因此暫獨自構成同名的科和屬,直到後來2011年才發現第二個同種。多毛的鉗子包含很多絲狀細菌,雪人蟹可能就是通過它們將熱泉附近的含碳物質轉化為養分。這個叫做化能合成作用。也可能它以這些細菌為食。
13.笑臉蜘蛛
笑臉蜘蛛(學名Theridion Grallator)是美國夏威夷一種身上生有笑臉花紋的蜘蛛。它的腹部有彩色的斑點,酷似一張人臉。科學家認為這個獨特的圖案是用來阻嚇其它獵食動物的,並稱這種蜘蛛是無毒的
14.警報水母
警報水母的防禦機制很獨特。受到攻擊時,它們會通過生物螢光作用放出耀眼的光線並逃走。發光的目的是造成捕食者的迷惑和互相攻擊。
15.雞冠多角海蛞蝓
西印度洋發現的海蛞蝓。體長50mm左右,黑色的身體上點綴著綠色的螢光斑點。它們可以蟄人,但自己沒有刺細胞,主要通過捕食水母將其毒素據為己用。
16.橡皮龜
世界上最大的海龜,體重可達900公斤。雖然是海龜,但它其實沒有龜殼。類似龜殼的部分其實是骨頭支撐起的皮膚。
17.粉色寬吻海豚
這個是亞馬遜河豚亞馬遜河豚(又作亞馬遜淡水豚或粉紅河豚、粉紅淡水豚,英文俗稱boto,學名Inia geoffrensis)是亞馬遜河及奧裡諾科河(Orinoco)流域特有的物種,是體形最大的淡水豚。器質特徵 亞馬孫河豚的體表顏色並不限於粉紅色一種,還可以是暗褐色、灰色、藍灰色或者乳白色[3]。成體的典型體長為2.5米,體重為150千克。
18.紫蛙
紫蛙(Purplefrog)自然界中堪稱活化石的動物,迄今只發現的紫蛙.2003年在西印度被發現,專家認為,紫蛙之所以遲遲沒被人發現,是因為它們生活於地下,只會在雨季的時候現身兩周,其它時間一直過著隱身的生活。
19.撒旦葉尾壁虎
撒旦葉尾壁虎(拉丁學名 Uroplatus phantasticus)可長到9釐米,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的中部偏東地區。這種蜥蜴能逼真地模仿乾枯的樹葉,可以像一片捲曲的樹葉一樣藉助自己的葉尾捲起自己的整個身體。撒旦葉尾蜥蜴看上去好像長著「角」一樣,有些品種有紅眼而得名。
白化動物雖然很漂亮,但在自然界是很危險的,它們沒有與生俱來的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當然,有些動物本來就有純白色的物種,比如小白兔。
20.白化鱷魚
一隻在水池中遊泳的身患白化病的短吻鱷,名叫「白色鑽石」。這隻罕見的短吻鱷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曾參加過2008年4月舉行的一次爬行動物展。
21.白化海龜
海龜壽命很長,但是海龜在年幼的時候死亡率很高。白化海龜身體表面顯眼的白色使它更容易受到傷害。
22.一半白化的孔雀
白化病是一種遺傳性黑素合成障礙,特徵為眼部、皮膚和頭髮缺少部分或者全部黑色素,相比之下,單是眼部白化的情況更為少見。白化病由隱性等位基因遺傳導致
23.完全版
同上孔雀
24.一半白化的蛇
簡介同上
25.白化鯨魚
白化鯨鯊是指一種通體為白色的鯨鯊,是由於鯨鯊皮膚裡缺乏天然的色素而導致的,但日益增多的黑色素會讓他變回原來普通的顏色,再也不會再有白化症狀。
26.白化獅子
白獅子是由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所致的毛色變異成白色的獅子,白獅子並非得了白化病的獅子,有科學家研究表明,白獅可能是一種遠古的品種,生活在北極等較為寒冷,被冰雪覆蓋的野生環境中,白色是獅子的保護色。大多數倖存的白色獅子都生活在南非低地草原30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是一種稀有動物
27.白化老虎
白老虎其實是華南虎的 它是因為基因變異 才會導致變成白色的老虎的
28.白化哈士奇
純白的哈士奇,下圖那樣的,普遍稱之為:「雪哈」。比所謂的三火藍眼更加好看,更難出現
29.白化刺蝟
刺蝟通常生活於歐洲、亞洲、非洲和紐西蘭等地。在英國,刺蝟也非常普遍。圖中這些小小的非洲迷你刺蝟已成為一種溫順的寵物,白化病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奇特。這些可愛的白化刺蝟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小「雪球」
30.白化烏鴉
這種烏鴉的體型和人們通常所見的黑烏鴉沒什麼兩面三刀樣,只是它全身羽毛雪白,眼睛、嘴和兩隻爪子均呈粉紅色,樣子非常可愛。它喜歡吃生魚,喜歡玩水,大澤實義把它當作寶貝養在家裡,經常有一些好奇的人前去參觀,一睹這隻「白烏鴉」的風採。
據鳥類專家說,這隻烏鴉之所以「與眾不同」,可能是由於它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而造成的。據報導,在我國的新疆 阿爾泰山和湖北 神農架也有這種全身雪白的烏鴉。
31.白化斑馬
這是一隻叫ZOE的斑馬,非常罕見的白化症變異斑馬,她除了有金色的條紋,還有一對憂鬱的藍色眼睛。
32.白化長頸鹿
非洲有一名研究人員發現了稀有的白色長頸鹿。為尋找這種動物,他一直在非洲生活了12年,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他終於找到了,而且以示證明。
33.白化企鵝
非洲企鵝出現白化症的概率僅有1百萬分之一,如圖所示,這隻小非洲企鵝2002年出生於英國布里斯托動物園。這隻小企鵝被命名為「雪花蓮」,與它一起出生的還有一隻黑白相間的同胞兄弟。該動物園管理員猜測這可能是第一隻在動物園內出生的白化症企鵝
34.白化松鼠
白化變種松鼠繼承父母的一系列特定基因使得它們缺乏黑色素,所以它們沒有正常色彩。
35.白化袋鼠
白袋鼠的祖先並不是白色的,出現白袋鼠的原因是由於其基因突變白化,再通過人工培育而成,因而白袋鼠比其它袋鼠更為珍貴。白袋鼠實際是赤頸袋鼠基因突變的結果。
36.白化黑猩猩
「雪花」大猩猩先天性白化症,這種基因突變導致它的皮膚和毛髮色素損失,2003年它死於皮膚癌,壽命40歲。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它的白化基因源自父母,它的父母是近親交配,DNA具有12%的相似性,很可能它的父母是「叔父和侄女」的關係
37.白化梅花鹿
最近,在義大利和英國人們發現了罕見的全身雪白的鹿,這種情況是由於白化病而出現的
38.白化喜鵲
這張照片是由英國多佛的46歲攝影愛好者布萊恩·霍普拍到的。「這隻小鳥跟其他喜鵲表現一樣好,不過它可能很想知道其他喜鵲是不是躲著它。」
39.白化幾維鳥
這隻十分罕見的幾維鳥徹底顛覆了它的「純黑」血統,因為它的羽毛雪白,沒有一絲雜色。
40.白化狼獾
貂熊是現存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貂熊在身體外形上介於貂與熊之間,身體和四肢粗壯像熊,但有一條長尾則象貂。白色的貂熊很是罕見。
41.吸血鬼鹿
吸血鬼鹿,是主要分布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麝香鹿,為小型鹿種,公鹿高60釐米,長有向下彎曲的犬齒,因為瀕危非常罕見。
42.長頸龜
長頸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屬於龜鱉目-蛇頸龜科-長頸龜屬的一種。又名蛇頸龜。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體較小,一般甲長15~25釐米。
43.大王具足蟲
大王具足蟲,或稱為巨型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體積最大的節肢動物門等腳目漂水蝨科動物。一般認為大王具足蟲大量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裡。
44.鸚嘴魚
鸚嘴魚是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的珊瑚礁海域,鸚嘴魚與隆頭魚是完全不同的大型魚。
45.海豬
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深海海底,以海底泥土裡的食物殘渣為食。
46.㺢㹢狓
僅存於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是長頸鹿的近親。
47.澳洲魔蜥
迷彩色,頸部有個肉瘤,低頭時肉瘤抬起可以作為「假頭」來迷惑捕食者。
48.人齒魚
又稱帕庫食人魚,喜歡襲擊男人的襠部。
49.熊貓螞蟻
是黃蜂的一種,形似螞蟻,其實是無翅的雌性黃蜂。發現於智利,其毒刺可殺死一頭母牛。
50.歐氏尖吻鮫/哥布林鯊
棲息於深海,對人類無害。
51.紅唇蝙蝠魚
發現於加拉帕戈斯群島,可在海底漫步。
52.水熊蟲
緩步動物門,除了外形炫酷,還是出名的多重嗜極生物。嗜極生物就是可以在極端物理地理條件下生存的生物有機體。
(本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