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段時間又開始流行一個梗,「全靠同行襯託」。
說的是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鋼鐵直男陳嶼後續在渣男許幻山的襯託下,整個人都可愛到發光(陳嶼之前的人設是很討厭)。
借用這個梗,今天來聊聊另一檔綜藝---《未知的餐桌》。
《未知的餐桌》是檔飲食觀察類節目,節目口號是「有幸和你一起吃飯」。
具體流程,是明星嘉賓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年齡、不同生活環境的家庭隨機約飯,通過一餐飯的時間,把無數個普通家庭最真實的狀態和喜怒哀樂,呈現給觀眾。
聽起來挺有意思對不對?
但,隨機約飯這個設定,對於平時高高在上慣了的明星們來說,不但考驗心理素質,還考驗臉皮厚度——鑑於此,已有為數不少的明星在此前的同類節目中暴露出過水土不服。
比如:之前的同類節目中——
約飯期間因為沒被路人認出來,自己跟自己生氣的。
這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也不知是誰給慣出來的。
在主人家展示廚藝失敗,光速甩鍋的。
幹啥啥不行,甩鍋第一名,原來是你。
強行輸出價值觀的。
女生不穿高跟鞋就沒有魅力?
等等,讓這些明星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路人緣,幾乎被一夜敗光。
那麼,同樣是「蹭飯」,《未知的餐桌》憑什麼能在網友們的火眼金睛中風生水起甚至一騎絕塵?
還得回到開篇那句話,全靠同行襯託——有了上述這些前車之鑑,《未知的餐桌》對嘉賓的選擇及對細節的把控,是下足了功夫的。
嶽雲鵬和沙溢,一個觀眾認可度高,一個國民熟臉,都是到哪哪就喜慶的存在。
而且,風格迥異的兩人在跟人的溝通和互動中,也各有各的優勢。
沙溢的特點是能聊、會聊。
拿最近一期節目舉例。
飯桌上,沙溢問男主人,父母平時會介入到你們管孩子這事嗎?
男主人表示,不會。
沙溢就此拉開話匣,從隔代教育,說到(自嘲)自己在家裡的地位,再說到對兒子們的期許。
在對待孩子問題上,沙溢的某些觀點確實有一定道理。
比如這種,適當在孩子面前示弱,培養他們的責任心,能看出是經過思考和總結的。
聊完育兒經,沙溢又把話題轉移到了孩子爺爺奶奶身上。
沙溢問老兩口:叔叔阿姨是怎麼認識的?
老人起初有點害羞,支支吾吾說是媒人介紹。
沙溢不依,一臉八卦地繼續追問:(倆人)是誰先動的心?
旁邊的老頭終於憋不住了,忍不住一臉得色地鬆了口:我當初很高冷的。
就這樣,在沙老師循循善誘的引導下,老兩口塵封了幾十年的愛情,首次在鏡頭面前爆了光。
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喜聞樂見又熟悉的煙火氣。
然而,沙溢自己真有那麼八卦嗎?
肯定不是。
採訪中,沙溢曾被問到過,在節目中如何跟不善溝通的家庭化解尷尬?
沙溢的回答是,找話題。
在沙溢看來,即便是進入一個陌生家庭,人家家裡的擺設、裝修、房子格局、孩子、老人...等等,可聊的話題都很多,怎麼會尷尬呢?
所以,如果說沙溢跟人聊育兒經是出於同好(每個父母的通病),那麼後續無傷大雅的八卦,純粹就是為了搞氣氛和節目效果。
這種走到哪都能跟人聊到飛起,還不會讓人覺得討厭的綜藝咖,放眼一望,國內明星中還真的不多見。
然後是嶽嶽。
在跟人拉近距離這件事情上,嶽嶽最常用的方式還是玩梗(抖包袱)。
比如每次到有孩子的家庭,嶽嶽基本都會問小孩,幾歲了?
然後無論對方回答多少歲,嶽嶽都會裝模作樣把十二生肖念一遍,給人算屬相。
還有最近這期。
說到個人特長,佟麗婭說她文藝好,嶽嶽則表示自己算數快。
於是立馬現場展示一遍。
果然,對方剛一出完題,嶽嶽馬上就給出了答案。
不明真相的丫丫還在掰著指頭質疑:你這算得不對啊?
嶽嶽:我說我算「數」快(沒說算得對)。
這猝不及防的包袱,愣是讓人沒反應過來。
你看,沒有孫越和大林的嶽嶽,一個人多寂寞~。
除此,嶽嶽的必殺技之二是實誠。
每次到人家裡,勤快的嶽嶽不是忙著給老人按摩,就是陪人孩子寫作業、玩玩具。
實在不行,嶽嶽也會根據需要,簡單表演一些大家熟悉的節目或玩個遊戲啥的。
說實話,這些特點要擱平常人身上,其實也不算啥大事,但經嶽嶽一本正經地「演」出來之後,你就是會覺得很好笑啊。
發現沒有?
作為一名職業嘮嗑選手,嶽嶽私底下最擅長的,居然不是聊天。
這一點,嶽嶽跟他師父還真是一脈相承。
同樣是敲門約飯。
先來看看之前的同類節目:
王祖藍和範湉湉在人家小區,因為樓道門進不去,就在電子門禁上一通亂按。後來碰巧有個阿姨接起了電話,倆人迫不及待自報身份之後,就開始大喇喇地隔空約飯,」阿姨,我們想到來你家吃飯行嗎?」
對方......當然不知道這隔空要飯的是誰。
但還是很禮貌地拒絕,「我家裡現在沒人」。覺得被冒犯到了的王祖藍立馬大聲質問,「沒人?那你呢?」一副「我這麼大咖,都屈尊來你家吃飯了,你還拒絕」的表情,這個蹭飯也太理直氣壯了。
再看《未知的餐桌》:
每次敲開人家門,嘉賓都小心翼翼,先自報身份,然後說明來意,再詢問對方是否方便,最後才視情況提出約飯請求。
即便是被冷漠拒絕,還是會保持禮貌,簡單寒暄後再離開。
到了人家裡,從積極幫忙參與到餐桌禮儀(自帶碗筷這一點考慮得很周到),嘉賓的個人素質在這一餐飯時間內,也能從中略窺一二。
別的不說,來看嶽嶽提醒佟麗婭這一次。
進門打好招呼之後,丫丫習慣性地先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打算跟小朋友開啟聊天模式。
雖然當時也沒人在意這件事,但嶽嶽還是輕聲提醒佟麗婭,「丫丫,你就這樣...(意思是主人還沒讓坐)?」
反應超快的丫丫馬上get到了嶽嶽的意思,趕緊一臉歉意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笑著化解了尷尬。
這個細節,並不僅僅是出於對主人一家的尊重和凸顯嶽嶽自己的個人素質,最重要的,是因為嶽嶽心裡清楚,他和佟麗婭都是公眾人物。
試想,如果沒有嶽嶽的友情提醒,這期節目播出之後,指責明星沒素質沒禮貌的口水,指不定排山倒海就來了。
看到沒?無論什麼節目,找對嘉賓才是王道。
說了這麼多,《未知的餐桌》也並非完全沒有槽點。
比如:約飯期間,個別飛行嘉賓因為拘謹,敲完門之後立馬跑開。
又比如:正值疫情,做這類陌生人聚在一起吃飯的節目是否合適。
再比如:每期節目結束前,都一定要強行上價值(觀)或煽煽情,等等。
都是節目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但總體來看,節目的宗旨和立意,「通過一餐飯,尋找被忽略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在嘉賓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效果基本還是達到了導演和觀眾的預期。
所以,除了感謝同行襯託,三觀正、接地氣、有看點,其實才是《未知的餐桌》沒被淘汰的真正原因。
畢竟節目中那些家長裡短的故事,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也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啊。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不以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