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ofo小黃車的CEO戴威還沒進監獄?

2020-12-20 騰訊網

這是古老溼的第73篇原創

ofo 小黃車徹底涼了,失蹤了,人間蒸發了。有報導稱,不僅沒退押金的用戶、被欠了貨款的供應商找不到 ofo 的任何可聯絡渠道,就連法院也找不到 ofo。

當年漫山遍野的 ofo 小黃車,現在整間公司都人間蒸發了。

目前排隊等著退押金的 ofo 用戶,大約有 1500 萬人,押金為 99 元或 199 元。依此計算,待退押金規模在 15億-30億 元之間(這還不包含未申請排隊退押金的用戶)。

以 ofo 小黃車現在的失蹤姿態來看,當年豪言壯語「欠用戶的錢一定要還,就算到了別的公司,也要把電話號碼都記下來」的 CEO 戴威,恐怕終於決定把所有債務扔到 ofo 所屬公司「東峽大通」的身上,自己則低調隱身。

不出意外,在 ofo 小黃車內部莫名其妙失蹤的這 30 億押金,應該構成了中國商業史上最大的「押金失蹤案件」。

那麼,問題來了——

30 億押金不翼而飛,作為 ofo 小黃車最高負責人的 CEO 戴威,居然不用蹲監獄嗎?

一般普遍認為,對於巨額押金失蹤事件,ofo 有可能涉嫌 9 條罪名,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違法運用資金罪、集資詐騙罪、合同詐騙罪、侵佔罪、詐騙罪、挪用資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公款罪。

其實按現行法律,ofo 跟這裡面絕大部分罪名都無關,

1.不符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在 2010 年頒布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最高院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判定製定了 4 個標準,分別是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在小黃車案例中,由於 ofo 向用戶收取押金並未承諾利息與回報,因此不屬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2.不符合「違法運用資金罪」

這一條比較簡單。違法運用資金罪是指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機構、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等公眾資金管理機構,以及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違反國家規定運用資金,情節嚴重的行為。ofo 小黃車顯然不屬於這一罪名的行為主體範圍。

3.不符合「集資詐騙罪」

集資詐騙罪的核心在於 ofo 是否有「詐騙」行為,而中國法律對「詐騙」的定義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ofo 沒虛構什麼事實、或隱瞞什麼真相,也承認用戶退還押金的合理性,並且起碼在失蹤之前還在提供服務和退款,只是速度慢了點。目前雖然公司經營異常導致各類裁決無法執行,但和「詐騙」罪名無關。

4.不符合「侵佔罪」「詐騙罪」

侵佔罪和詐騙罪的主體是自然人,而與用戶籤訂協議的是 ofo 公司,並不是戴威這個自然人。因此,ofo 不涉及此二罪。

5.不符合「挪用資金罪」

挪用資金罪,在客觀行為上是要求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其他相關情形。也就是說,如果把用戶押金用於企業的生產、購買共享單車等等用途,體現的是單位的意志,受益人是單位,那麼,這種行為沒有侵犯單位資金的使用收益權。因此也不構成挪用資金罪。

6.不符合「挪用公款罪」

構成該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

看了以上這麼多,各位是不是心理防線逐漸崩潰——難道按照現行法律,一家公司挪用了用戶的 30 億押金,其公司 CEO 居然不用負任何法律責任?

且慢,由於 ofo 小黃車的人間蒸發,其很可能已經涉嫌「合同詐騙罪」。

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五種情形中,第四種「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正好命中了 ofo 小黃車目前的情況。

押金,是用戶提供的擔保財產,是 ofo 小黃車的負債而非財產或收入,符合「擔保財產」標準;ofo 失聯到連法院都找不到,顯然符合「逃匿」情形。如果說,在 ofo 小黃車蒸發之前,ofo 雖然退押金速度慢、但起碼還在履行退款義務,那麼現在,這家公司的突然消失,則很可能坐實了合同欺詐罪的各個要件!

刑法對合同詐騙罪的處罰也比較嚴厲——「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可以說,多虧了 ofo 小黃車公司的主動失蹤將它自己引向了「合同詐騙罪」,否則整個中國的所有法條,都沒有一條能制裁這樣的企業。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共享單車企業都存在挪用押金的情況——因為沒有任何法律風險!

(ofo 還玩過把用戶押金轉進p2p理財的騷操作,可見當時真是山窮水盡了)

如果 ofo 小黃車公司成為被告,那麼就有不小的可能性會被判處「合同詐騙罪」,CEO 戴威及其他高管也將「難辭其咎」。

但是,如今連法院都找不到 ofo 小黃車這家失蹤公司,這怎麼辦呢?

我替法院出個主意:

先找到戴威,再通過戴威找到 ofo 小黃車。

雖然戴威剛剛卸任了法人,但作為公司創始人和 CEO,幾乎不可能對自己親手創建的公司一無所知。現任法人的微信有沒有?電話有沒有?高管們的 QQ 群微信群還存著嗎?無論如何,總不可能一個人都聯繫不上嘛。所以,找到戴威,很可能就等於找到了 ofo 小黃車公司。

那麼問題又來了:

去哪裡找戴威呢?

根據公開信息,戴威的父親戴和根,是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央企一把手,副部級高官。找到戴威的父親,就必然能找到的他兒子戴威。

那麼,去哪裡找戴和根呢?

我已經替有關部門找到了。

如果這樣再找不到,那麼可以去蹲點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官網(cncec.cn),上面會把集團一把手的新聞第一時間發出來。

這樣順藤摸瓜,先找到副部級央企一把手戴和根同志,再找到他兒子戴威,最後找到 ofo 小黃車公司,即便不能將幾十億用戶押金完璧歸趙,起碼能處理幾個犯罪分子、給 1500 萬排隊中的用戶一個說法吧?

所以,挪用了 1500 萬用戶的幾十億押金的戴威,到底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呢?

我都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謎底了。

相關焦點

  • 小黃車徹底「黃」了,ofo小黃車APP變成返利網站,戴威也臨陣脫逃
    ofo小黃車如日中天的發展,讓國內外多名投資人紛紛找上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以小米、滴滴、阿里為主要的投資迅速為ofo小黃車注入百億投資,ofo小黃車迅速鋪滿國內各大市場,甚至將ofo推廣至海外市場,ofo小黃車在「共享經濟」概念下實現從零到百億市場估值的跨越。
  • ofo生前的最後一個夏天:小黃車死了,戴威的商業戲劇正式落幕
    這場努力最終沒能改變ofo的命運。ofo進入清退環節:賣掉小黃車、退出公司、撤銷實體辦公室,ofo這齣大起大落的商業戲劇,落幕了。 作者| 馬慧 編輯| 張洋 2019年夏天,戴威還在試圖挽救ofo。
  • ofo小黃車戴威再收限制消費令
    據天眼查APP顯示,12月2日,ofo小黃車的關聯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戴威再次收到限制消費令。限制消費令詳情顯示,申請人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該限制消費令中,戴威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等。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註冊資本約38.52萬,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銷售自行開發後的產品;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體服務等。
  • ofo戴威,官威依舊
    2017年5月,ofo一批150萬元的智能鎖因設計問題無法正常開啟,戴威一進會議室的門就大聲地指名道姓,絲毫不留情面地批評起立致歉的相關負責人。在此之前,國際資本排著隊要投,戴威「從來沒想過自己會缺錢」。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戴威是在意識到軟銀投資無望後才怒而與滴滴決裂,但接近滴滴的知情人士告訴AI財經社,戴威趕走付強只是出於一時意氣,他事後還曾私下找過孫正義,只是沒能挽回這筆融資。
  • 小黃車沒黃!ofo官方出面「闢謠」:有人背後故意抹黑
    其中官方點名了6月4日某知名媒體上發表的文章小黃車快黃了》與另一知名自媒體大號所推送的《任性如戴威,也是江湖罕見啊》一文,對事實均是「拼湊抹黑,甚至無端人身攻擊ofo創始人戴威本人」,和去年謠傳「ofo被14城清退」是同樣的抹黑手段。最後,小黃車高呼口號:「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因為謠言而倒下!
  • 押金要不回來 ofo小黃車卻還在從你手裡拿錢
    中關村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12日,ofo小黃車的押金要不回來了,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不過,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比如很久不用的ofo小黃車還會從你手中往外拿錢。隨後,她又與微信的客服取得聯繫,微信方面稱會與ofo方聯繫,但周女士至今也未收到回復。周女士對於ofo這種仍然在進行扣款的行為也十分氣憤。此前,根據天眼查最新信息顯示,ofo小黃車關聯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戴威接收到了最新一條消費限制令,是由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下發的。據了解,此次消費限制令立案執行申請人為羅歡。
  • ofo小黃車變返利軟體,臉都不要了,你還指望它退押金?
    緊要關頭,ofo小黃車就打響了新年薅用戶羊毛的第一槍。可謂是業界典範,奸商表率。ofo決定發力電商,賺錢「還債」。 這不,春節還沒過完,就給用戶帶來了一個大驚喜:想退押金,先消費。 消費多少?怎麼著都得上千吧。從你的口袋裡掏錢還你的債,聰明啊!1.
  • 戴威為什麼不能當老大?
    戴威擁戴者反問記者。「程維可以當老大,戴威為什麼就不可以?」ofo一位前員工說。起時,投資人競相追逐眾星捧月;落時,連想賣個好價錢都困難。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ofo的最終命運,將以什麼樣的圖景出現?27歲的ofo創始人戴威大幅度的人生劇變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源起?
  • ofo生前的最後一個夏天
    然而,現實比資本還殘酷,有樁單車嘗試3個月以失敗告終。ofo處理掉小黃車,戴威再次消失。1000多萬用戶還在App上排隊退押金。戴威召集員工開會的消息,是悄悄發送的,還附帶「請注意保密」的特別提示。日子定在2019年6月5日,ofo司慶的前一天,通知裡提到「4年是見證,4年也是新的起點!」
  • 曾經遍地的OFO小黃車不見了,你的押金退了嗎?
    現狀:OFO小黃車已經幾乎消失,共享助力車已取代共享單車最近有個新聞說ofo小黃車的運營公司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因數據傳輸中斷,已被北京市執法總隊約談並立案調查,並要求其限期整改。數據傳輸中斷?這不是已經無法使用了嗎?
  • 鹿晗正式代言ofo:小黃車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網際網路共享單車巨頭的?
    早在幾天前,「ofo共享單車」App內頁,就已經有了鹿晗全新mini專輯和小黃車slogan的插圖,緊接著在4月底到5月3,各大地鐵燈箱和公交站牌,鹿晗作為ofo騎行大使的海報都已出街。在業內都已經知道ofo已經籤下鹿晗作為其代言人的前提下,ofo於5月3號正式官宣,還是在網際網路圈引起了不小的聲浪。其中大部分聲音都集中在這一個問題上:ofo為什麼要籤約藝人作為其代言人?
  • ofo小黃車仍在自動續費?消費者哭笑不得:押金還沒退呢
    幾天前,周女士的微信帳戶突然被扣了52元,她一查,發現竟然是ofo季卡的自動續費。這款扣得讓周女士哭笑不得,因為街頭早已不見小黃車的身影。今年3月份和6月份,周女士就收到過ofo季卡續費的簡訊通知。當時帳戶裡沒有餘額,自動扣款並未成功。
  • ofo創始人戴威發全員信:為欠的每一分錢負責,勇敢活下去
    12月19日,深陷危機的ofo小黃車創始人戴威發布全員信稱,由於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沒能夠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退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維持公司的運營,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
  • ofo小黃車終於被立案調查了
    近日,沉寂已久的ofo小黃車又上新聞了:被監管部門的立案調查。而相對於ofo小黃車被立案調查,廣大市民和網友更加關心的是:押金何時能退還!有網友直言:退押金前是單身,現在閨女都會走路了押金還沒退……事實上,ofo小黃車在近年被催還押金的時間裡,訴訟不斷。
  • 2年7輪融資,20多個投資人,ofo與摩拜瘋狂賽跑,共享單車融資爆表...
    戴威意識到,學校規模增加了,單車數量增加了,但是密度和使用頻率下降了。當時還關在校園運營的ofo,被騎出校門無法收回,一時間變成「海澱小黃車」。投資人的電話打過來,「城市用戶沒有學生證不能註冊認證,在街上看到小黃車不能用,提前投放城市吧。」戴威並未採納這一建議,而是把車堵在校園。
  • 熱點|ofo迷惑操作上熱搜!押金沒退,這筆錢卻還在扣……
    周女士說,早在今年3月和6月,她都收到過ofo季卡續費的簡訊通知。她先是撥打了續費簡訊上留的電話,結果發現這個號碼是空號;她又試圖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聯繫ofo方,也都沒得到對方的回應。最後,她聯繫了微信客服,得知自己ofo季卡的自動續費功能是通過微信開通的,趕緊請客服人員幫自己取消了。「現在的小黃車軟體上,根本找不到能夠解綁自動扣款的埠,而是完全變成了購物軟體。
  • 聽ofo小黃車輕輕對你說
    一對情侶,他們在520來臨之前,會絞盡腦汁的想給對方送什麼禮物;禮物不能太便宜,又不能和之前那麼多節日的禮物相同,還要考慮對方喜不喜歡,通常還要考慮晚上吃什麼,要不要訂個酒店;還沒表白在一起的就更複雜了,要買花、多少朵合適,在什麼樣的場景表白,如果不正式顯得沒誠意,正式點被拒絕又怎麼辦……很可能因為一個環節沒做好
  • 摩拜單車的「體面」與小黃車的「狗血」
    而共享單車的另一大巨頭ofo小黃車早在2019年4月份破產,退出市場。目前遙想當年,ofo小黃車與摩拜兩大巨頭對於市場爭奪十分激烈,後期哈羅單車的加入,最終造就了當時共享單車的三大巨頭。而如今,隨著摩拜的退出,當時的三大巨頭僅剩哈羅單車,令人噓噓。
  • ofo小黃車退押金還要988年
    ofo小黃車已經徹底黃了,不過很多消費者的99元、199元的押金卻始終未能到帳。根據「小黃車」APP更新後的協議,爭議需要提請仲裁,但是仲裁的最低收費為6100元。試問誰會為了99元去花費6100元的仲裁費呢?
  • ofo小黃車徹底人去樓空?人間蒸發後小黃車押金還有希望退嗎?
    來源:江瀚視野據鳳凰 WEEKLY 財經報導,目前 ofo 的官網、App、公眾號,幾乎一切公開渠道中的地址,都已經無法找到 ofo 的蹤影。ofo 的客服電話也已無法接通,其 App 上的機器人客服只是重複回復 「請您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