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歌曲記憶 說說你心中的經典

2021-01-09 央廣網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流行歌曲伴隨著文化的發展獲得了空前的繁榮,留給了幾代人難以磨滅的印象,每當人們回憶起那些年代時,心中都會不由自主的唱起那些伴隨他們成長的歌曲。這些歌曲的誕生和傳唱激發了人們創業的精神,尤其是開始時期的80、90年代的歌聲更是改革開放的音樂記憶,這些流淌在歲月長河裡的旋律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更迭而失去色彩,它們蕩漾在每個人的耳畔,永遠年輕。下面小編就帶您一起回憶幾首80、90年代的經典老歌以及歌曲背後的故事。

  

  1981年《在希望的田野上》

  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中國的改革從農村掀起的同時,一首記錄這偉大歷史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也營運而生,唱響全國。那一年彭麗媛還不滿20歲,但卻在青歌賽上,用她甜美脆亮、質樸醇厚的嗓音,把這首歌曲唱的端莊大氣,很多年後,她更是成為了民歌的一種高度。

  

  1982年《我的中國心》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這首歌一開始就打動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引起了中華同胞的強烈共鳴。它唱出了中華兒女的心聲,更讓眾多海外遊子為此改變了選擇,紛紛回歸故裡。生活中沒有永遠的困難,只要你在努力,每一個拐彎處或許都有成功的碼頭在等待著你!

  

  1984年《酒幹倘賣無》

  酒幹倘賣無是一句閩南語,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同時也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講述一個退伍老兵因撿回棄嬰致使妻子別他而去,靠拾破爛既當爸又做媽含辛茹苦將棄嬰養大成人的故事。這是體現人世間真、善、美的一首勵情勵志的國語歌曲。此後被多次翻唱,並於1984年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1985年《萬裡長城永不倒》

  萬裡長城永不倒 千裡黃河水滔滔……伴隨著雄壯激越的旋律,唱出了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全國齊心,外敵不侮的豪情壯志;讓我們手牽手,肩並肩,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奮鬥目標,勇往直前!

  

  1986年《一無所有》

  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也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它引領著一代年輕人不斷追求「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其實,每一首搖滾樂的背後,都有著獨特的故事,有些在歌裡,有些在歌外。這些歌裡可能柔和了歷史,可能折射了現實,隱藏在背後的深意,給了這些歌更多的神秘色彩,和更深的寓意。

   

  1987年《冬天裡的一把火》

  《冬天裡的一把火》這首歌成為1987年那屆「春晚」的標誌性節目,它不但讓大陸同胞認識了這位出生於臺灣的歌手費翔,更是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我們的黨和政府一直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做為自己的神聖使命,根據國內外的形勢變化不斷調整對臺政策,目的只有一個,統一全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988年《大約在冬季》

  這首歌曲是八十年代流行一時的臺式作品,是華語流行樂壇最經典的浪漫約會。不僅委婉動聽而且流傳度廣泛,無論旋律、歌詞、還是創作背景,《大約在冬季》都是一首讓人動容的歌曲。這首歌唱惜別深情,嘆相會無期,把戀人離別在即的那份依依難捨的複雜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歌中說不完的別離悽迷,唱不盡的真情之意,讓人為之感動 。

  在這首歌曲裡,編曲也很見功力, 能夠給齊秦個性十足的音樂塗抹上更合適大眾接受的外形。《大約在冬季》被陳志遠編曲後既保留了歌手原汁原味的音樂味道,又有著更平易近人的樣子 。

  

  1989年《愛的奉獻》

  《愛的奉獻》創作於1988年,韋唯在198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將其深情演唱,這首歌曲憑藉其淺顯易懂的歌詞、舒緩溫暖的旋律以及高尚大氣的主題而廣為流傳,《愛的奉獻》也成為春晚當中的經典歌曲之一。 歌曲洋溢著人間最美的溫情,不僅膾炙人口,更成為公益歌曲的標籤;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溫暖和感動的時候,這首歌的旋律總是會響起。

  

  1990年《亞洲雄風》

  《亞洲雄風》這首歌之所以廣受歡迎,一個原因是歌曲本身的吸引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所蘊含的團結奮進的精神,鼓舞人心、振奮人心,而作為當時全國最為當紅的實力唱將,劉歡的激情演唱也為這首歌增色不少,這首歌也差點成為北京亞運會的主題曲,雖然劉歡那會兒還沒有「亞洲雄風」般的體魄,但是中國確實因此在亞洲一舉雄起,衝向了世界。

  

  1992年《我不想說》

  這首歌原本是陳小奇與李海鷹受邀為一部音樂故事片創作的插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電視劇《外來妹》的導演成浩聽到了《我不想說》,感覺與電視劇表現的精神非常契合,便選作了主題曲。該劇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六個從窮山溝趙家坳到廣東打工的女性的命運。改革開放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這一決策,使中國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催生了很多在之前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職業稱呼,打工妹就是其中一個。

  

  1993年《濤聲依舊》

  《濤聲依舊》是一首帶有古色古香味道的經典歌曲,這是一首可以引起很多人共鳴的好歌,它以張繼的詩歌《楓橋夜泊》為藍本,將古詩詞的神韻意境完美地融入到了現代人的口吻和情懷中。「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既是歌詞,也是古今結合的現代詩。它開創了20世紀90年代流行音樂的高峰 。這首歌曲的成功,宣告中國唱片業成功起航,走向了相對的成熟期 ,自問世以來便風靡國內外,成為一首廣為傳唱的經典作品。

  

  1994年《縴夫的愛》

  《縴夫的愛》作者崔志文創作風格通俗直白,生活氣息濃鬱,深受廣大聽眾喜愛。為了表達三峽縴夫與峽江妹子那種濃烈質樸的情愛,從1988年春就開始醞釀這方面的歌詞創作,用音樂的形式表現了縴夫們的情愛、生活、理想與追求,完美的將民歌和通俗歌曲結合在一起,這首歌也圓了他從事歌詞創作以後的一個願望和夢想。

  

  1995年《彎彎的月亮》

  很多人在欣賞美好作品的同時,都希望能聽到一個美好的故事,美其名曰「典故」或「佳話」。作品被放到這些「底色」上,似乎能夠平添幾分感人的魅力。很多人也追問過李海鷹,《彎彎的月亮》的背後是不是也有一個特別的故事,而李海鷹只是搖頭一笑,其實當年這首歌寫出來後,剛開始時沒有一家音樂公司肯接受,沒有一個歌手肯演唱,認為旋律與歌詞都太「土」。後來,事業正走下坡路的呂方,在把歌詞中的「阿嬌搖著船」改成「你我搖著船」的前提下,勉強同意唱這首歌,就此鹹魚翻身。不僅呂方藉助它在當時登上一線歌手的位置,這首歌也在中國流行歌曲史上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1996年《青藏高原》

  創作這首歌的音樂人張千一自述,當時寫這首歌曲的時候,還從來沒有到過西藏。但從小對於西藏的嚮往和對藏族題材的音樂作品非常痴迷,令他每當聽到那些藏族音樂,都能想像得出,西藏這塊土地是那麼的神秘、那麼的空遠,那裡有著很高很藍的天空,有著神秘高貴的布達拉宮……

  《青藏高原》這首歌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通俗歌曲的一貫看法,讓大眾認識到,原來通俗歌曲一樣可以很大氣、很高雅。由於這首歌的跨度較大,曾一度成為通俗、美聲、民族等各類歌手展現實力的必選歌曲。

  

  1997年《心太軟》

  1997年,《心太軟》這首歌好像鮮花一樣盛開在大街小巷,它通過很簡單的旋律,唱出一位痴情漢為愛毫無保留的付出,並在夾敘夾議間呈現出一些愛情的小哲理,堪稱都市文化的代表。一首看似簡單的小情歌,就在這一深一淺的平衡中,盡顯創作過程中的難度。它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它不只讓這個社會的耳膜振蕩,更加深入到這個社會的心臟中,隨著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至今。

  

  1998年《好漢歌》

  《好漢歌》是由著名音樂家趙季平創作的,歌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趙季平在《好漢歌》創作之前廣泛的鑑賞民間音樂藝術,從90年代的社會中廣泛的汲取了民間藝術的力量,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嶄新的藝術發揮和創造,創作出了這首跨世紀的樂曲。《好漢歌》具有鮮明的旋律,大氣磅礴、樸實的歌詞,盪氣迴腸、情真意切的演唱,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這首主題歌也是電視劇《水滸傳》劇情主題的濃縮,它對於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和感情、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999年《常回家看看》

  1999年,該歌曲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播出,同年獲得第六屆華語榜中榜神州音樂特別推薦獎。《常回家看看》是真性情的歌曲,它所飽含的人間真情,正是它得以流傳的根基。「常回家看看」——這句最樸實的話語對親情做了最真實的表達。它既是父母飽含熱淚的呼喚,也是奔波在外的兒女掛在心頭的期盼;表達了中華兒女對家的那份親情,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心聲,提醒忙碌的年輕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記親情,願多回家看看老人,陪陪父母。

  哼唱著這些時代的印記,我們暫別這場穿越之旅,改革開放的腳步還在繼續。每每聽到這些經典的老歌,人們隨聲附和,感慨萬千,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歌曲本身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不經意的就能觸發人的心弦,它的旋律不會隨著歲月的流淌而消逝,它會幻化成一段段令人回味的記憶,永遠留在人們的心間。

  網友們對此更是有話要說,說說改革開放的這些年裡伴隨著他們成長,成熟,經歷人生中坎坷,看到人生新機遇,為他們指明方向的那些經典的歌曲,有感謝,有激動,有流淚,有喜悅……

  更有些網友認為,一首經典的歌曲之所以擁有靈魂,被一個時代所認可,跟歌曲的演唱者是密不可分的,他們也被奉為一代人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

  不僅如此,在改革開放以後,音樂人在作詞上更加自由奔放。這些經典的歌曲,更是通過歌詞直抒胸臆,折射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直擊人民群眾的喜樂悲歡。

  每個人心中總有些歌曲的記憶是不可磨滅的,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發展最迅速的80、90年代裡,你記憶中的歌曲是哪一首,又帶給你怎樣的回憶?讓我們共同討論起來,為你記憶中的經典點讚!

  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經典的旋律吧!

相關焦點

  • 80、90年代的歌曲和00年代的歌曲,各有各的特色,你更偏愛哪個?
    確認過眼神,你是會點讚的人!80、90年代的歌曲和00年代的歌曲,各有各的特色,你更偏愛哪個?如果說80、90年代的歌曲用經典一詞來形容,那麼00年代的歌曲可以用流行、時尚來形容。當時在學校每次舉辦六一兒童節或者元旦晚會,都會有表演唱歌的節目,有些歌曲還被排練出了舞蹈。最早的楊鈺瑩《輕輕地告訴你》,小虎隊的《愛》,《青蘋果樂園》,鄭智化的《水手》,陳慧嫻《千千闕歌》,張雨生《大海》,張學友的《吻別》,還有喜愛的beyond《海闊天空》,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給人帶來無限回味的老歌。
  • 《老歌不好找》:港臺經典歌曲回味(80年代 - 90年代)
    不過,一些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卻大大不同,它們可以穿越歷史,可以在被無數人喜愛傳唱之後,遺忘之後,若有一天重新聽到,依然感動,依然喜歡,今晚《老歌不好找》繼續為大家帶來「港臺經典歌曲回味(下)」。1974年他發表了第一首創作歌曲,1988年推出了他個人的第四張專輯《愛人同志》。其中《你的樣子》,也是電影《阿郎的故事》中的插曲,他沙啞的嗓音,詮釋了人生充滿無奈和漂泊的感慨。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
    悄悄地,我走過去;走過我,走過你……「」        偶有一天,在一期節目裡看到成名於80年代中期的老歌手張行又在吟唱成名作《一條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旋律,一樣的笑容。也發現,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偶像歌手,面老了,頂禿了,一張已不年輕的臉也滿帶著滄桑,真是歲月不饒人。       喜歡80年代流行的歌,以及那些歌手,曾經的偶像,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倍感親切。
  • 【91音樂】港臺經典歌曲懷舊回味(80年代 - 90年代)
    他的每一首歌都堪稱經典。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自己的李宗盛,因為各自的經歷不同,聽歌的感覺也各異。如今,他起起伏伏的感情生活就像他歌詞裡所寫:「多少男子漢,一怒為紅顏;多少同林鳥,已成分飛燕」。再說歌曲吧,1991年7月,在臺灣發行的專輯《今夜你會不會來》,其中同名歌曲《今夜你會不會來》由謝明訓和林東松為黎明量身定做,黎明的演唱深情款款,圓潤渾厚的嗓音將這首歌賦予了極強的感染力,由簡寧重新填詞後的粵語版本在香港也大受歡迎,獲得1994年度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與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並稱為「香港四大天王」,風靡亞洲以及各大華人社會。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上)
    悄悄地,我走過去;走過我,走過你……「」        偶有一天,在一期節目裡看到成名於80年代中期的老歌手張行又在吟唱成名作《一條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旋律,一樣的笑容。也發現,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偶像歌手,面老了,頂禿了,一張已不年輕的臉也滿帶著滄桑,真是歲月不饒人。       喜歡80年代流行的歌,以及那些歌手,曾經的偶像,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倍感親切。
  •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 青春的記憶!
    悄悄地,我走過去;走過我,走過你……「」        偶有一天,在一期節目裡看到成名於80年代中期的老歌手張行又在吟唱成名作《一條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旋律,一樣的笑容。也發現,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偶像歌手,面老了,頂禿了,一張已不年輕的臉也滿帶著滄桑,真是歲月不饒人。       喜歡80年代流行的歌,以及那些歌手,曾經的偶像,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倍感親切。
  • 港臺經典歌曲回味(80年代 - 90年代)
    羅大佑《你的樣子》談到懷舊歌曲,羅大佑不能不提,他的作品的確令人難忘,其巨大的影響對整個華人樂壇來說是無以倫比的。6歲開始學習鋼琴,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從此開啟音樂演藝活動的腳步。1974年他發表了第一首創作歌曲,1988年推出了他個人的第四張專輯《愛人同志》。
  • 80、90年代記憶中的味道
    關注我,每個夜晚陪伴你後臺回復【晚安】,有話只想對你說 80、90年代記憶中的味道文|Awan音樂| 毛不易 - 南一道街隨著成長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的朋友們也都到了要為懷舊情懷掏錢的年紀,成為當今的消費主力軍,近年來關於青春回憶懷舊電影非常多
  • 80後記憶中的歌曲-「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小編寫「80後記憶中的歌曲」這個主題已經15期了,翻看下之前的發文記錄發現寫的多是港臺歌手。所以,小編決定把目光暫時轉向內地,盤點下記憶中的內地音樂。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就從這裡開始說起吧。
  • 創意 深秋懷舊季,港臺經典歌曲回味(80年代 - 90年代)(下)
    歌詞:悲傷的眼淚流星,快樂的眼淚是恆星;滿天都是誰的眼淚在飛,那一顆是我流過的淚…… 孟庭葦絕對是80、90年代的標準美女,那個充滿著三毛式對浪跡天涯無限神往的年代,她的出現再合適不過偶像當道的年代,唱片公司敢於推出趙傳,是有著相當的眼光和魄力的,這位外表幾近醜陋的臺灣男人竟然擁有龐大數量的女歌迷(小編就在其中呦),看來歌聲的魅力已經突破外貌的妨礙,而男性歌迷也為其歌中飽滿的雄性特質所折服,深以為知己。《像我一樣驕傲》1990年出自於《我是一隻小小鳥》專輯,這張專輯首首都是經典,這首歌趙傳完美展示了在困境中頑強掙扎、永不放棄的男人身影,讓很多人找到重新抬起頭的信心和力量。
  • 超好聽的80年代90年代經典老歌,據說都是那個時代最火的歌曲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每一首歌都一段回憶,聽膩了快餐式的網絡歌曲,最好的方法就是聽聽經典老歌,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那些經典的老歌,排名不分先後,有什麼遺漏的還要麻煩各位網友補充。一、張雨生 《大海》
  • 經典老歌38首,80-90年代經典流行歌曲!
    拉到最底部,欣賞老歌曲
  • 重溫80年代的經典,走進disco女王張薔的魅力世界
    收羅經典音樂,只為與你分享。 今天換個音樂風格,一起走進disco女王張薔的魅力世界,重溫80年代的經典。 80年代是西方流行音樂開始在中國風靡的年代,新鮮的事物總是會引來一眾熱潮,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也隨之來臨,這也不得不提及一個人物,那就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女星張薔,1985年張薔憑首張專輯《東京之夜》爆火,1986年就登上了《時代周刊》,那年張薔才19歲,其誇張奪目的造型,熱情的音樂風格引領了當時的時尚。
  • 青春記憶| 80年代十大流行歌星(下)
    悄悄地,我走過去;走過我,走過你……「」        偶有一天,在一期節目裡看到成名於80年代中期的老歌手張行又在吟唱成名作《一條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旋律,一樣的笑容。也發現,曾經唱紅大江南北的偶像歌手,面老了,頂禿了,一張已不年輕的臉也滿帶著滄桑,真是歲月不饒人。       喜歡80年代流行的歌,以及那些歌手,曾經的偶像,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倍感親切。
  • 屬於80後、90後年代,紅極一時的「網紅」歌曲
    從2000年後,歌壇可謂是神仙打架,陸陸續續出了很多我們熟知的歌星,以及耳熟能詳的歌曲。屬於80後、90後記憶,紅極一時的歌曲你都記得哪些?用現在的即是「網紅」。至2020年已成功發行七張個人原創專輯以及近四十首原創單曲,所有歌曲由許嵩創作詞曲及音樂製作。
  • 70後、80後90、00後,不同年代的暑假記憶
    時間的沙漏沉澱著無法逃離的過往,記憶的雙手總是拾起那些明媚的憂傷。青春的羽翼,劃破傷痛的記憶;昨日的淚水,激起心中的漣漪。
  • 她們是80、90年代內地的流行音樂風向標,首首都是經典!
    前面我們說的大都是80、90年代的港臺歌手,這些歌手對於整個華語樂壇有著重大的影響,但是在內陸的華語樂壇中,其實也有著許多優秀的歌手引領著內陸的音樂潮流,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競賽中,「杭天琪、毛阿敏、韋唯」這三位歌手出道,在內陸三足鼎立,成為80、90年代內陸音樂的風向標
  • 芳華絕代,還記得香港80、90年代經典女影星,她們陪伴我們的青春
    對於很多60、70、80甚至90、00後來說,大家是看著香港80、90年代的經典電影長大,在那個香港音樂,電影最黃金的年代,留給了我們太多的回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女神。她們美豔絕倫,芳華絕代,穿花蝴蝶般的周旋在周潤發,張國榮,梁朝偉,周星馳,梁家輝,劉德華等一線男明星之間,她們都極具自己的個人魅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 關鍵字:80-90年代,臺灣,國語,歌星.那些青蔥歲月的記憶~~~(信息量巨大,慎入)
    通篇依然有個音樂版權問題,有些經典的曲目實在無法提供,只能各種輾轉迂迴,希望這篇文章依然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一起開啟那段塵封的記憶。曾經看過一個蔡琴的專訪,她說每次演繹同一首經典的曲目,她總是會考慮哪一個小細節應該有所改變。因此儘管她可以每次演唱同一首歌曲,但每次卻有不同的體會,這就是蔡琴,把每一首歌演繹到精緻。記得她和費玉清的合作更是珠聯璧合,非常精彩。這裡送上一首她眾多經典中的一首《你的眼神》
  • 80 90年代經典舞曲你聽過幾首
    一個80年代熟悉的名字,荷東,流行全球的舞曲代表,主導著80年代乃至90年代的舞曲地位,同時代的有猛士的士高,後起的野狼王的士高。荷東是一套舞曲系統,並非指某個人或某個組合,據說是香港,某公司引進海外專輯,經過製作後從新發行,其中流行至今,我們還能經常聽到的,Brother Louie路燈下的小姑娘,是來自德國柏林的一個樂隊Moderh talking(路易絲兄弟)所演唱的其中一首經典舞曲。被國內眾多歌手翻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