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幾個情人節 男士大呼「劫」不起
進入5月份後,各種節日接踵而至,剛送走母親節又迎來了514、520、521、527……而商家也是盯住這些情人節商機,開始大搞活動。「情人節太多了,真的消受不起。」最近,一些男性市民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吐槽」情人節太多,給自己帶來負擔。而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每個月光過節日,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2月14日情人節,要給女朋友買禮物表示一下;3月8日婦女節,要送花吃飯給女朋友表示一下;5月12日母親節,要對母親表示一下;時隔一周,5月20日,又要我表示……這年頭談個戀愛不容易!你要不過,別人過,面子上都過不去。」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現在的節日太多了,聖誕節、情人節、七夕節、生日、交往紀念日、結婚紀念日……每個月都有,每個節日都送禮物和吃飯,簡直是要破產了。
記者仔細數了一下,發現現在的情人節是越來越多,其中很多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人造」節日。1月14日,日記情人節;2月14日,傳統情人節;3月14日,白色情人節;4月14日,黑色情人節;5月14日,黃色與玫瑰情人節;6月14日,親吻情人節;7月14日,銀色情人節;8月14日,綠色情人節;9月14日,音樂情人節與相片情人節;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節;11月14日,橙色情人節與電影情人節;12月14日,擁抱情人節。如果再加上中國傳統的七夕節和「520」,一年光跟情人節有關的節日就有14個之多。如果再加上三八婦女節、三七女生節、父親節、母親節、六一兒童節、男女雙方的農曆和陽曆生日、結婚紀念日,全年和愛情、親情相關的節日能有25個。
過一個節至少花五六百
情侶們過節並不單單是過節,更重要的還有表達心意的禮物。「禮物是肯定要準備的,哪怕就是去商場逛逛買個衣服或者吃個飯,但是我得經常想送什麼禮物,這個最頭疼了。」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想「略過」這些節日,但又怕女朋友不高興,覺得自己太小氣。
「她經常說朋友圈中又有朋友收到表白禮物了,這給了我很大壓力,到了這些日子我肯定也得表示到位。」李先生算了一筆帳,情侶過節像樣的晚餐總要有吧,禮物、鮮花和蛋糕,一個都不能少,如果那天不是工作日,還得計劃白天去哪裡玩,挑選禮物和想去哪裡吃飯也花費不少心思。這樣一個節日下來,至少要花個五六百塊錢,2月、3月、5月、12月這種節日多的月份,花銷都特別大,他這幾年都要提前存錢作為過節預算。
過節本來是為了分享愛
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每次遇到節日她就想購物,因為現在電商遇到節日搞促銷,看到促銷她就停不下來。記者看了一下李女士的網站購物車,有洋參含片、蜂膠膠囊等禮品盒,另外一網站是一些零食等食品。「昨天我還買了幾種海鮮、醬油、醋等調味品。」李女士說。
近年來,記者發現很多人都認同節日過成「劫日」的說法,其實,每個節日都有特殊的來歷,有其特定的季節、國別、民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特徵。過節不過是過日子的一種特別時間概念,一種異於平日的方式,一種文化態度,一種特殊行為。「很多情侶之間會爆發意想不到的衝突,而把節日過成了負擔。」心理專家張泮民告訴記者,平淡如水的生活確實需要一些情調,而節日正好給了大家表達愛意的機會,但每個人擅長的方式不同,有人喜歡高調地玩浪漫,有人則覺得真正的愛就是波瀾不驚細水長流。情侶之間應多點理解少點衝突,特別是在節日。像情人節這種本是證明愛的存在的節日,現在卻被物質的東西所代替,其實過節時最重要的是和最親密的家人朋友分享彼此的愛,其他不必過於苛求。
商場大打愛情牌
昨天,記者在市區的幾大商圈逛了一下,看到不少商家都打著「520」的噱頭,做起了「文章」。他們紛紛打出「愛TA就給TA送鑽戒吧」「520大聲說愛你」等宣傳語來吸引消費者。
在一家百貨商場,消費滿520元即贈送禮品,還有一些飯店推出了過節「520套餐」。在採訪中商家告訴記者,「520」雖然比不上情人節時的銷售熱潮,但珠寶、化妝品和香水之類的禮物依然成為來逛商場的消費者的首選商品。
除了珠寶和香水之外,鮮花在「表白日」也必不可少。記者走訪市區部分花店時看到,已經有不少年輕人陸續前來訂花,其中玫瑰花人氣最旺,價格比平時略有增長,雖然價格漲了,卻沒有影響到銷量。有商家稱,這幾天的預訂量持續增加,人均消費150元左右的很常見。除了送花,還有不少人選擇在「520」的日子裡求婚。
節太多隻好商議著過
雖然過情人節能夠增進感情,但是頻繁過節,讓財力有限的學生和打工族們捉襟見肘。王先生告訴記者,女孩子都愛浪漫,一年有14個「情人節」,雖然這些節日不一定都過,但至少得過三五個。最後他和女友協商,定下來一年下來至少會共同度過7個節日,分別是元宵節、2月14日西方情人節、3月8日婦女節、「520」、七夕、聖誕節和元旦。「其他的節日,有些要和家人一起度過,有些則完全沒必要過。」王先生說。
有些市民表示和愛情相關的節日不一定都過,但也有不少年輕人表示,他們「逢節必過」。記者了解到,隨著朋友圈的流行,很多人喜歡隨時隨刻都要在朋友圈記錄甜蜜。每逢這些和愛情有關的節日,不少仍是單身的男女就要開始被各種「別人的」禮物、美食、告白轟炸。
「朋友圈裡全部都是好友收到的男友禮物啦,一起去玩的照片啊,雖然和我沒啥關係,但對照起來,心裡就不開心了。」單身的王女士說,每逢這樣的節日,自己備感孤單。
花錢未必令女友開心
有趣的是,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男士比女士更重視過節。「這幾個節不下本錢表現好一點,怎麼追女朋友?」市民孫先生說,礙於面子也得咬牙把節日過了。不過,女士們未必這麼想。「平時大家工作都忙,要到外面大肆慶祝只能是偶爾為之,每逢節日吃飯排隊、逛街被人擠,怎麼會開心?」市民劉女士認為,過節花錢是對男士智商的考驗,怎樣才能哄女友開心,而不是讓商家開心,這很值得研究,而她認為,湊熱鬧過節「性價比低」,因為每逢節日吃飯看電影都比平時貴,全城堵車,吃飯排隊,確實挺遭罪。
很多節日電商「造」
「517」諧音「我要吃」,近年來百度糯米順勢推出的「吃貨節」也成了一個固定節日,今年美團、大眾點評紛紛加入「吃貨大戰」;「518」諧音「我要發」,幾大金融理財網站又造出一個「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節」;「520」就更不用說,諧音「我愛你」,商家從諧音出發做文章。密集的造節運動讓消費者眼花繚亂,有消費者調侃道,「世上本沒有節,過的人多了,就成了節。」
說起電商造節,最出名的就是雙11了,現在每年雙11都成了一場購物大狂歡。而京東的「618大促」也是一個重要的電商節,本來是京東在自己的生日搞促銷慶生,但隨著其它商家的參與,逐步成為了一大電商節。有業內人士介紹,無論「618」還是「雙11」,商家在時點選擇上比較巧妙,分別是廠家和商家上半年、全年結算日前夕,清庫存變現的壓力使得他們更願意配合商家的促銷活動。
記者了解到,商家對這些「數字造節」頗為看好。但是一些消費者表示,厭倦了電商造節。「類似的促銷節日太多了。」白領小鄭告訴記者,「而且也沒有感覺比平時便宜多少,所以沒必要湊熱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