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三塊寶璣表
Text文:白映澤WilliamBai
一塊是一部分愛表人能觸及的5177(Ba/29/9v6型,中國參考公價RMB178,600),一塊是稍貴些的7787(Br/29/9v6型,中國參考公價RMB234,700),一塊是這輩子只能見那麼幾次但絕對不可能擁有的No.5號古董懷表(曾經創過寶璣表公開拍賣最高價格,現在由寶璣博物館收藏。寶璣近幾年的珍品表拍價最少都在幾百萬人民幣甚至幾千萬人民幣)。
寶璣5177Ba/29/9v6
兩塊腕錶都是白色大明火琺瑯面兒。雖然寶璣的「寶璣紋」名揚天下且幾乎是所有品牌中機鏤雕刻錶盤紋樣最多最豐富的品牌(這些紋樣多是寶璣傳統用了一兩百年的雕刻紋樣),但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錶盤上紋路層層的腕錶。還是中國人的審美傳統,簡單表款喜歡清澈明朗外觀的錶盤,所以5177和7787實際都有機鏤雕刻錶盤的版本,但我仍是第一眼喜歡白色琺瑯面兒的款式。而且要純粹。紅金版或紅金版,絕對不要任何鑽石寶石和多餘點綴(女性佩戴的女表除外)。
寶璣7787Br/29/9v6
黃金殼琺瑯面兒的5177和紅金殼琺瑯面兒的7787給人的視覺第一感就是溫潤、協調、舒適、入眼、蘊含鐘錶傳統的最經典元素,時間指示清晰,又有寶璣最具代表性的特點。
5177簡單明了,讀時最需要的寶璣針時針與分針,讀時之外功能裡最需要的日期窗,然後一根細而瘦削、長長的秒針讓整個表的時間都動起來,而不似最簡潔時分針款的完全沒有動感。所以這樣配置功能的腕錶,是我個人認為最實用、最簡潔的簡單款腕錶。又有如此溫潤清新的琺瑯白面底兒,真是舒爽到家了。
左邊琺瑯盤面版寶璣5177Ba/29/9v6,右邊機鏤雕刻盤面版5177BA/12/9V6
7787的美更加無以復加。它是5177的升級,又比5177更具寶璣經典外觀特色,及傳統腕錶的和諧與曲線之美。那來自200年前寶璣先生創製的品牌月相功能和經典外觀、三根纖細的時分秒寶璣針、以及更加優雅的動儲指針、精細阿拉伯數字結合單向外指箭頭的經典寶璣扇形動儲指示曲線,白色大明火琺瑯錶盤,所有的所有都堪稱完美,入眼無比舒適。
左邊琺瑯盤面版寶璣7787Br/29/9v6 右邊機鏤雕刻盤面版寶璣7787BB/12/9V6
寶璣NO.5古董懷表的盤面是有好幾種寶璣紋的,我雖然不喜歡盤面歐式紋樣,但NO.5可能有種古拙之美(本來也是18世紀末的作品,有超過200年的漫長歷史了。編號5懷表是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專為聖米亞特伯爵製作,於1787年開始研製,直至1794年3月製成),所以我並不覺得那些紋不能接受,反倒覺得很美很和諧。
寶璣在多年後從拍賣市場找回NO.5後,復刻了5塊懷表,價格也奇高異常(好像達到1500萬人民幣之巨);包括根據NO.5復刻的腕錶3137,雖然都很棒,但我始終感覺沒有達到NO.5的那種餘味悠長的錶王神採(我認為一件鐘表作品,因為它的設計或技藝,能影響後世很多年甚至幾百年的鐘表創作,那它就能稱得起錶王。像人類的王一樣,鐘錶的王也可以有多個)。
左邊寶璣古董懷表NO.5,中圖限量5塊的復刻版NO.5懷表,右圖根據NO.5復刻的腕錶3137BB/11/9v6
其實經典的琺瑯盤面5177還有一個異曲同工的兄弟款,就是5140,它的不同只是沒有大秒針,沒有日期,而是特別的在5點位的一個小秒盤。5140琺瑯盤面款的琺瑯色彩和質感仿佛更加突出。
寶璣5140BA/29/9w6。經典的寶璣字時標和寶璣針指針細節。(圖:來自表友「中宋」)
寶璣特有的隱藏式籤名。隱藏籤名指在錶盤上蝕刻只在光線以斜角照射下呈現的隱蔽籤名。今天,這個隱形籤名仍是辨別寶璣表真偽的標記,也是大部份寶璣表錶盤的專有特徵。(圖:來自表友「中宋」)
溫潤可人的大明火白色琺瑯盤面。(圖:來自表友「中宋」)
《鐘錶遊》,最棒的鐘表專業公號。喜歡即加:watchtrave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