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投下信任票

2021-01-15 房天下

2021年01月13日09:42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最近多家國際經濟組織紛紛發布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測,世界銀行更是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至7.9%,對中國發展投下「信任票」,今年中國仍將是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主引擎。

「中國經濟將實現比預期更為強勁的復甦」「中國經濟持續加快恢復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中國將在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縱觀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字裡行間都表露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一年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衝擊時的表現可圈可點,所取得的成績十分亮眼。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控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再過幾天,2020年GDP數據就要出爐,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2%左右,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三個率先」的背後即體現出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潛力,也為全球提供了有益經驗——疫情可以被控制,經濟可以得到恢復。

中國經濟較早恢復,對全球經濟復甦來說是個好兆頭。中國追求的從來不是「風景這邊獨好」,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過去一年,中國憑藉製造業優勢成為全球應對疫情衝擊的最可靠後勤基地,為各國源源不斷地提供各類生產生活及抗疫物資,既幫助了全球抗擊疫情,又為世界經濟貿易合作注入活力。同時,中國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為全球減貧進程增添動力。

今年中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會更快。「十四五」開局之年,相關規劃和政策的紅利將逐步釋放,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激發強大內需潛力,企業進入主動補庫存的階段,這些因素都將為經濟穩步增長提供支撐。

從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到2021年「將是全球經濟增速最高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在世界經濟復甦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世界銀行所說:「今年全球經濟可能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基於對中國經濟反彈的預期,不然全球經濟復甦程度將會非常緩慢。」

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今年這一引擎的動力有望更為強勁,按照經合組織預測,到今年底,世界經濟有望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

來源:上海證券報

精彩推薦:2020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暨2021中國房地產市場趨勢報告會

相關焦點

  • IMF上調今年韓國經濟增長預期至-1.9%
    韓聯社華盛頓10月13日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3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韓國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1.9%,較6月的預期提升0.2個百分點。IMF表示,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小於預期,且主要發達國家第二季度GDP表現並不消極,第三季度更是出現了明顯的復甦跡象,中國復甦態勢比預期更為強勁。但預計世界經濟恢復至疫情以前的水平仍需較長時間。
  • 國際機構上調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美媒:遠超增長潛力預期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北京街頭(路透社)海外網12月11日電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日前發布最新報告,上調有關2021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0日報導稱,中國政府有力控制新冠疫情,帶動了國內經濟復甦,發展勢頭大大超出各界預期,同時也有望促進全球經濟環境改善。據CNBC報導,惠譽9日發布報告,預計中國2021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8%,高於9月份時預測的7.7%。
  • 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後,高盛上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後,高盛上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① 在民主黨獲得參議院掌控權後,高盛經濟學家上調了對2021年美國的增長預期。 ② Jan Hatzius等經濟學家在周三晚發給客戶的報告中,預測2021年美國經濟將增長6.4%,快於此前預期的5.9%。
  •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火熱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新增長級投出的信任票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安寧在新發展格局下,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資本市場最火的風口!12月21日,新能源汽車板塊指數收盤大漲4.5%,其中,國內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大漲12.07%,市值達到7571億元,成為創業板首個市值超過7000億元的公司,同時超過中國石油,躋身A股公司市值前十;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漲停,成交額超120億元,居A股首位。
  • 國際銳評丨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12月16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要求,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為世界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預期與共贏機遇。
  • 中國2035年或成世界第一大國,39國投下「信任票」
    早在1820年,亞洲人口就佔全球人口的2/3,亞洲的經濟收入佔全球一半以上。此後,在全球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擴張的背景下,亞洲逐漸衰落。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亞洲重新崛起蓄勢待發,重返全球經濟舞臺的中心。在此形勢下,不少國家都將「信任票」投給了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寫下結語: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  國家智庫和分析機構紛紛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回到正常運行軌道。  「今年經濟抗住了疫情的壓力,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說,中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蘊含著巨大需求,明年經濟增長有望超過8%。
  • 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上調增長預期 然後向韓元多頭髮出警告
    來源:新浪財經儘管疫情正在惡化,但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說,國內經濟今年的萎縮幅度可能會小於之前的預期,不過也發出了韓元快速上漲可能會破壞經濟復甦的警告。該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周四全體一致同意把7天期回購利率維持在0.5%不變並上調了增長預期,李柱烈在隨後新聞發布會上說,「疫情反撲帶來的負面影響仍然很大,但出口可能會克服這種影響。」雖然對經濟復甦力度持謹慎樂觀看法,但是李柱烈說,如果任何像羊群效應的行為迫使韓元匯率急劇變化,那麼央行隨時準備出手穩定外匯市場。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世界銀行最新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美國增長3.5%,中國達7.9%
    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低於去年6月時預測的4.2%,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7.9%,比去年6月時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周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稱,隨著疫苗接種的加速,大多數發達國家應該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恢復正常。Gopinath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黑暗和困難的冬天,但隧道盡頭有光,今年的開端要比我們對2020年的預期要強一些,這是一件好事。」  IMF在去年10月發布的最新預測中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去年收縮4.4%之後反彈5.2%。
  • 「國際銳評」破百萬億大關!超預期增長的中國經濟正助力全球復甦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大關,達到101.6萬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中國官方18日發布的2020年經濟成績單,被許多外媒評價為超出預期。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定恢復,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實屬來之不易。這對全球來說也意義重大。彭博社稱,中國的增長正在幫助全球經濟回升。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中國經濟在2020年實現的三個「率先」,令世界印象深刻。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整個亞洲的專利申請量佔世界總量的近2/3,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逆風增長,引來外國投資機構廣泛關注。經合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
  • 2020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前景會如何?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國內經濟出現負增長,但是在二季度國內全面復工復產之後,中國經濟開始迅速反彈,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對此,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專家朱利安·普裡查德分析稱:「6月份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更快復甦,以及建築施工活動的持續強健,加速了中國經濟增長,且這種復甦將在接下來數月裡保持穩健勢頭。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 河青新聞網——河北...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國際專家:2021,中國經濟穩健增長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2020年,全球經濟遭到新冠疫情重創。不過,隨著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進展,人們對全球增長產生樂觀預期。儘管全球疫苗推出速度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是2021年社交距離方面的限制預計將持續放鬆,因此全球經濟活動必然會反彈。
  • 中國經濟預期增速上調至2.1% 新經濟力量不容小覷
    來源:時刻頭條回望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顯示出了令世界矚目的巨大生命力和活力。二季度開始,隨著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的恢復,創投市場逐漸復甦。三季度,中國投資案例數量已超2019年同期。根據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已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新經濟的發展是經濟增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新技術、新消費、新場景的出現和進化加速了消費生活、企業服務、在線教育、汽車交通與出行、遠程醫療、房產家居等新經濟領域的發展,誕生了完美日記、泡泡瑪特、小鵬汽車等一批上市企業。
  • 消息簡報:泰國中央銀行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2011財年美國赤字將接近1.3萬億美元,具體表現為稅收收入繼續減少而聯邦政府開支維持高位;減少稅收以及增加開支是為了刺激經濟(此消息來自華盛頓記者站)。    法國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並公布緊縮措施    法國周三下調了今明兩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並公布了一系列緊縮措施,力圖在經濟增長放緩之際控制預算赤字。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世界經濟「疫變」下艱難求生
    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代表的多個機構預計,疫情影響下,2020年世界經濟將萎縮超過4%。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展為控制疫情帶來曙光,2021年世界經濟有望進入修複式增長,預計2021年世界經濟將強勁反彈5.2%。
  • 泰國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上調今年經濟預測
    泰國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上調今年經濟預測中新社曼谷12月23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央行23日舉行議息會議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的低點不變。同時,該行上調了今年經濟的預測。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泰國央行在今年的2月、3月和5月曾3次降息各0.25個基點,之後一直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不變。央行在會後發布的聲明中表達了對泰銖升值的擔憂。最近在美國財政部將泰國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後,泰銖升破30泰銖兌1美元大關,達到29.83泰銖兌1美元,為過去7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