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陳發博稱讚沉默的真相劇組#
廖凡,首位華人柏林影帝。
《隱秘的角落》風頭剛剛吹過去,《沉默的真相》把這股懸疑犯罪熱潮無縫接上了,「好戲不斷」這四個詞成為了今年網劇的一個最大特點,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多好演員被發掘,在當下的網劇時代,以前對網劇製作差,低成本,演員沒演技,沒後期等刻板印象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相比那些傳統的影視作品,根基於網際網路的電視劇更加的方便、快捷,這是能夠迅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同時也證明了一件事,國內從來不缺乏優秀的演員,只有有好的平臺有好的劇本自然也不缺乏好的演員別說那些優秀的演員,很多老戲骨也都願意出演網劇,因為他們是真心熱愛演戲這一份事業,他們不是看到了這部劇有某某重磅明星加盟這部劇能有多少流量,而是看到了一份很好的劇本,然後也很適合自己,他們的演技能夠得到認可,而觀眾也看得大呼過癮,劇組大獲成功,這何嘗不是三贏的局面。
《沉默的真相》豆瓣9.1的評分無疑又是一個信號——「這部劇有點東西」題材與《隱秘的角落》相似都是犯罪懸疑劇情,而這一題材在近年的網劇之中也是最受歡迎的,人們總有獵奇心理,隨著人這麼多年的進化,文明社會的進步,原始的野性慾望已經不見蹤影,所以需要刺激,需要感受刺激,無論是坐過山車,還是笨豬跳傘,或者是近年來全球流行的極限運動,他們都在激發自己的本性,但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是這樣的生活,雖然刑事犯罪案件無時無刻都在上演,但總得來說還是離我們的生活有些遠,所以藝術來源與生活,各類影視作品的創作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藝術,成為了娛樂文化消費品,有些是改編,有些是虛擬創作,如果能夠讓人大呼過癮,接著進一思考,它就從一部影片升華為一部優秀的影片。
無論是《白夜追兇》還是《隱秘的角落》還是《摩天大樓》還是《沉默的真相》此類的犯罪懸疑片不再是以宣揚犯罪暴力美學為主旋律,而是把側重點放在了人性以及人心這一塊,以前很多的犯罪影視作品都是聚焦於殺人犯如何殘忍的作案、如何的打鬥,但是現在更多的是,追求前因後果,他犯罪了,他為什麼這麼做?人性永遠都是複雜的,如果演員不能通過肢體動作語言來表達只能用神情以及眼神,這就是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演得出來了,演員需要沉澱,需要歷練,現在的明星動不動就從一個歌手偶像跨界為演員,還出演男女主角,這不是胡鬧?(如果粉絲硬要尬吹,我不反對)。
一開始,蠻驚訝廖凡會出演網劇,但是看到了題材之後,我便能夠理解他挑選劇本毒辣的眼光,2014年,第64屆柏林電影節,一名來自中國的演員從評委梁朝偉手中接過「銀熊獎」獎盃,成為了首位華人國際影帝,而廖凡主演的電影《白日焰火》也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榮譽,柏林電影節作為藝術電影的殿堂,它的含金量非同小可,而廖凡的問鼎也向世人證明了他不是觀眾眼中叫不出名字的「某某某」而是一名真金白銀的影帝,對於廖凡來講,演戲這條路對他來說異常的坎坷,在《白日焰火》之前廖凡一直都是萬年的綠葉配角,永遠都是角色被人認知,而叫不出自己名字,這是一名演員的成功,也是一名優秀演員的無奈,標誌性的鬍鬚,剛毅硬朗的臉龐犀利的眼神這都讓廖凡渾身充滿著男性的荷爾蒙魅力,特別是與姜文合作的《讓子彈飛》裡的麻匪老三還有《邪不壓正》裡朱潛龍,以及《師傅》裡的陳識,這三個角色就突出一個「天降猛男」(在與姜文合作的兩部戲裡,看他們飆戲,真的讓人直呼過癮)。
在拍《白日焰火》之前,廖凡因拍戲意外受傷,身體植入了12根鋼釘,兩年內都不能做太劇烈的運動,那時候的廖凡迎來人生低谷,演戲這麼多年沒能拿出自己的代表作身體還折騰得傷筋勞骨,廖凡感覺到自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然後我們就在《白日焰火》裡看到了這一幕:廖凡飾演的張自力在飄著大雪的冬日裡喝醉了,倒在路邊,有路人過來問他怎麼樣,看他沒有反應,就把他的摩託車騎走了,在戲裡的張自力徹徹底底的失敗,一無所有,他在哭,他在號啕大哭,看到這一幕,我甚至覺得這是廖凡在為自己的人生哭泣,太具有感染力了,還有另一場幕,張自力決定去抓捕吳志貞時,他在非常具有年代感的東北舞廳裡笨拙地扭動著自己的身體,跳了一場舞,沒人知道他跳了什麼,非常的抽象,但是那一幕就是那麼的吸引人。
粗狂、硬朗、男性荷爾蒙爆表的廖凡如果單憑看他的外表很難想像這個男人會是藝術電影的常客,他是姜文電影裡的快意恩仇的麻匪,他是賈樟柯電影裡的江湖大哥,他也是刁亦男電影裡落魄的中年男人,他是演員,他是優秀的演員,他是影帝廖凡。
回到網劇《沉默的真相》廖凡依舊擔任男主角,雖然豆瓣9.1,但有瑕疵的地方在於廣告植入得太強行以及生硬,在豆瓣上關於廖凡老師的討論也遠不及其他的演員,我不知道是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柏林影帝廖凡行雲流水的演技還是真的不認識廖凡老師,這部劇還在繼續播出,如何評價廖凡?我借用豆瓣的一句話:「廖凡的牛X從廣告就能體現出來了,別人吃莫小仙他嗦面,別人喝三九安慕希他喝豆漿,別人吃良品鋪子他吃油條餛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