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在去年10月就把《工作細胞》刷完了。作為一個生物愛好者,除了欣賞萌噠噠的血小板以外,從中提取生物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
《工作細胞》大部分講的是免疫,免疫學極其複雜,反正高中黨的我學的免疫學知識幾乎連皮毛都不算。
反正據說免疫學是這樣的:
白哥在故事中發揮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先後與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腸炎弧菌(副溶血弧菌),杉樹花粉,蠟樣芽孢桿菌等病原體作戰。立下汗馬功勞。
在人體中,白細胞在免疫系統中也承擔著重要角色,主要參加非特異性免疫。所謂非特異性免疫,是指天生就有的免疫。它作用範圍廣,反應較快,具有遺傳性。非特異性免疫有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組成。第一道防線包括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線包括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白細胞就是吞噬細胞的一種。
下面選取部分故事概括科普知識。
第一話主要講述了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又稱為肺炎雙球菌。學過高中生物的童鞋們都知道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這個實驗開啟了人們探究遺傳物質之路。
第二話便是可愛的血小板啦。當人體受傷時,血小板會迅速奮不顧身地聚集起來,釋放凝血物質,形成血栓,從而達到止血的作用。所以我們應當由衷地感謝可愛的血小板。
第三話涉及的免疫學知識頗多。T細胞與B細胞家族都參與的與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戰鬥之中。此時便涉及了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是人體後天通過與抗原的接觸獲得的。特異性免疫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主要由B細胞參加,細胞免疫主要由T細胞參加。體液免疫是指:當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時,會暴露出這種病原體特有的抗原,並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T細胞會向B呈遞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包括白細胞介素,幹擾素等。但少數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這會促使B細胞增殖分化,B細胞大部分分化為效應B細胞(漿細胞),少部分分化為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會產生專門針對這種病原體的抗體,與之結合形成沉澱或細胞集團,抑制其在人體內的增殖和對人體細胞的黏附,最終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當同種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記憶細胞受其刺激迅速增殖分化為大量效應B細胞,效應B細胞產生大量抗體,這便是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具有作用迅速、強烈的特點,可以在人體感染病原體但尚未患病之前殺滅病原體。人患某些疾病痊癒後,可以終身免疫這種疾病,如天花、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這其中便蘊含了二次免疫的道理。
但是很多病原體如病毒以及部分細菌(結核桿菌,麻風桿菌等)會進入人體細胞中增殖。由於抗體不能進入細胞中,這就需要細胞免疫發揮作用了。受到抗原刺激的T細胞會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與記憶T細胞,效應T細胞會與被病原體感染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之凋亡,釋放相應的病原體,效應B細胞此時便可以釋放抗體,殺滅病原體。
第五話是杉樹花粉過敏。過敏反應是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引起的。此外,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還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
第七話講述了癌細胞。癌細胞的產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導致的。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性,並且其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降低,使其彼此之間的粘著性降低,這便是為什麼惡性腫瘤容易發生轉移的原因。正常人每天都會有癌細胞產生,不過會及時被免疫系統清除。
第九話講了胸腺細胞,也就是T細胞的前身。T細胞種類繁多,包括初始T細胞,殺手T細胞(學名細胞毒性T細胞,殺傷性T細胞),效應T細胞,記憶T細胞,輔助性T細胞,調節性T細胞等。T細胞產生於骨髓,但成熟於胸腺。
在《工作細胞》出場的所有病原體中,最強大的要數金黃色葡萄球菌了。這在第十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僅可以攻擊白細胞,還可以攻擊巨噬細胞,血小板。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可以引發敗血症、肺炎、腸炎等疾病。不僅如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也很強,對大部分青黴素均不敏感。但這並不意味著金黃色葡萄球菌沒有弱點。萬古黴素、紅黴素可以用於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以下是我認為《工作細胞》的一些疏漏之處。
首先便是白細胞的壽命問題。白細胞的壽命通常只有幾天,而且通常會在吞噬病原體後死去。而紅細胞的壽命可達120天。所以白細胞和紅細胞是不可能在你的身體裡談戀愛的。不過,這是為了編劇的需要,我們沒有必要糾結。
其次,白細胞殺滅病原體時是通過吞噬作用,而不是用「刀子」。
還有,殺傷性T細胞不能追殺細菌。在第一話中,輔助T細胞曾派出殺傷性T細胞追殺肺炎鏈球菌。但據我所知殺傷性T細胞並不能追殺細菌,只能使人體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或癌變的細胞發生凋亡。
此外,B細胞不能分泌抗體。在第三話第五話中,B細胞都與抗原作戰,分泌相關的抗體。但一般的B細胞其實是不能分泌抗體的,能夠分泌抗體的細胞叫效應B細胞,也就是漿細胞,它由B細胞分化而來(前文中已經講到)。
還有就是,番劇中對於流行性感冒的病情描述有不妥之處: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分為甲、乙、丙(A、B、C)型。可引起38℃以上的高熱及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症狀。其中A型流感病毒內變異性居多,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其中「38℃以上的高熱」有錯誤。高熱是指體溫在39.1℃-41℃。38℃以上不一定是高熱。發熱是人體十分常見的生理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體免疫系統活化。
話說了這麼多,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工作細胞》的,畢竟這種優秀的科普動畫可謂屈指可數。並且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值得推崇。
最後補充一句:你身體所有的細胞都在為你拼命工作,那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本文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