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這裡說的是《銀河護衛隊》第一部。
漫威宇宙在經過《復仇者聯盟》的整合進入第二階段後,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鋼鐵俠3》雖不比第一部的教科書表現,但相比昏昏欲睡的第二部已經大幅回升;《雷神2》較之漫威墊底的第一部也大為提升,《美國隊長2》飛躍為最好也最有深度的漫威電影;票房也都比前作猛漲甚至翻倍。而作為第二階段新開發的角色系列,《銀河護衛隊》的登場更是亮眼,帶來了最有特色的漫威電影之一。
影片的漫畫素材來自2008年的第二批銀河護衛隊,也就是第一部《鋼鐵俠》上映的漫威宇宙元年,可以說就是為電影宇宙所準備的。相比第二階段的其他作品皆是續集且有豐厚的漫畫歷史,《銀河護衛隊》可以說是最接近原創的漫威電影。
這個之前從來沒聽過的團隊,在沒有角色人氣加成的情況下,北美和全球的票房竟然都壓過了口碑質變的《美隊2》和祭出全家福的《X戰警:未來昔日》,年度全球第二,第一是在中國開掛的《變4》,無疑是超出意外的大捷。口碑也屬上佳,豆瓣目前只有本片和第一部《復仇者聯盟》是8分(剛上映的銀護2還沒退熱不予計入),當然個人的排位還是美2、復1、鋼1,銀1,但也絕對是漫威電影的第一梯隊。
還是多嘴一下,這裡比較的範圍是漫威影業自己出品,從2012年開始歸入迪士尼旗下的電影系列,世紀初他們還很窮,所以賣了一部分角色的電影版權,X戰警歸福克斯,蜘蛛俠歸索尼。超人蝙蝠俠他們則屬於另一家漫畫公司DC,歸華納。看清楚了,以免碰到一些低級反駁,比如我在說《鋼1》之於漫威電影的開拓意義時,就有英勇的讀者質問過怎麼把2000年的老《蜘蛛俠》給吃了……
老套外煥然一新
宇宙海盜星爵結識了綠皮女戰士卡摩拉,賞金僱傭兵火箭乾脆麵與樹人格魯特,兄貴毀滅者,一起打敗了反派羅南,拯救了山達爾星球,奪回了擁有毀滅性力量的魔球。
影片的故事再俗套不過,展開很簡單,A-B-C-A的RRG式劇情模塊。在星爵從廢棄星球盜取原石球體的引子之後,情節就是在由山達爾星球首都、太空監獄、天神組頭骨這三張大地圖輾轉。星爵在首都碰到卡魔拉和乾脆麵、樹人,一起被捕投入監獄,又碰到了毀滅者,五人組湊齊,成功越獄,來到黑市找收藏家售賣球體,被毀滅者豬隊友招來的羅南搶走,五人組返回首都,進行最後大戰。
類似模式的電影可見同樣有卡魔拉姐姐出演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約拿城-星球-約拿城的ABA結構,但在兩部影片的觀感,《銀河護衛隊》顯然要好太多,無論橋段的趣味性還是視聽奇觀的燦爛。前者大體上是一部把美國肌肉車換成曲速飛船的老式動作片,樂不起來,又苦大仇深不下去,後者則是一場色彩斑斕的星際冒險,遠航但不迷茫,灑滿歡聲笑語。
其實《銀河護衛隊》也不是沒有老式動作片的痕跡,球體就是核彈,羅南就是原教旨主義的極端組織頭目,星爵是城中大盜,卡魔拉是良心叛徒,乾脆麵和樹人是僱傭兵,毀滅者是退役軍人,五個失意人陰差陽錯聚在一起,成為了反恐英雄。故事一樣成立。但同樣置換為太空背景,《銀河護衛隊》卻是妙趣橫生,無外乎三板奇工鬼斧,世界觀,美術,喜劇解構。
世界觀與美術執行
不同於《雷神》系列對宇宙空間高高在上的的宏觀框架展示,以及自帶的神話仙氣,《銀河護衛隊》通過一群小人物的奔波旅途,更加細緻地展現了漫威世界觀在地球以外的星際圖景,真正讓人看到了一個生機繁榮,充滿煙火氣的科幻太空世界。這個看似名氣最小的新生支線,實則將漫威宇宙的版圖延伸到了更遙遠的地方。
本片也正式介紹了六顆無限寶石的設定,第三階段,也是整個漫威宇宙第一世代的最終BOSS滅霸,也在《復仇者聯盟》後再度現身,正面露出了那淫蕩的紫色笑容。
以往出現的宇宙魔方(空間寶石)、以太粒子(現實寶石),由於角色的巨大人氣,顯得存在感有些稀薄,甚至很多觀眾都沒注意到寶石收集這條連接電影宇宙的線索。《銀河護衛隊》帶有奪寶片的屬性,總算讓裝容力量寶石的球體當了一回核心麥高芬。
儘管《銀河護衛隊》卡通式的格調,既跟跟正經科幻電影打不到一塊,也撐不起【太空歌劇】的氣象,但在天體場景的串聯展示上,卻可以同年的《星際穿越》並列為近年來最精彩的太空旅行題材電影(《普羅米修斯》、《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的故事主體都只有一張大地圖,更靠攏密室逃生,遂不予計入比較),兩者一軟一硬,一火熱一冷峻,一娛樂一學術,用兩種完全不同的美學風格呈現了電影對星辰大海的無窮遐想。
這部漫威佳作,最為冠絕系列宇宙的,莫過於美術。色彩使用與道具設計,紛繁不亂,堪稱最好【看】的漫威電影。
卡通動畫般的七彩色調,並未給真人電影帶來失真。星爵的絳紅皮衣,毀滅者的灰皮紅紋,乾脆麵和樹人的棕色,卡魔拉的綠皮,羅南、勇度、星雲的藍人系列,囚服的明黃,力量原石與滅霸的紫色,星爵炮友、收藏家等一批粉紅妹子……如此種類繁多又差別巨大的顏色湊在一部片子裡,是一項冒險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會攪出中二又豔俗的異味,參見老謀子的《三槍》和《長城》裡的五色軍隊,《英雄》拍得好也是單元單色。
但是《銀河護衛隊》做出來的搭配效果,雖談不上藝術,但似乎也沒有哪裡令人覺得不適,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只能說好看,真好看。
場景的營造上,也是酷炫奇妙。以冷色調和淨風格為主的山達爾首都,呈現出溫和的繁華;克林監獄封閉卻不陰冷,如同哄亂的奇葩派對,紅色箱子形狀的懸浮安保機,帶有強烈的遊戲感。
而天神組頭顱的礦區黑市,更是全片最驚豔的場景,天神組這個漫威世界觀裡的高階生命群體也初露出存在。從小時候看《變形金剛》裡宇宙大帝的那顆大頭繞著塞伯坦轉啊轉開始,對於這種天體即生命體的蓋亞式設定就一直有著謎樣的超級吸引力。《銀河護衛隊》則用CG特效,在真人電影中又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表現效果。
相比於宇宙大帝的純機械,天神的遺骸頭骨,生體的概念更加鮮明。各種族聚集在顱骨內部,開採骨頭、腦組織、脊髓液,製作各種稀有產品,形成了別有洞天,鱗次櫛比的礦廠、黑市,周邊生活區,匯集三教九流。工業的黃光,星空的綠光,交融出一種帶有破敗荒涼感的金碧輝煌,幽深而不冷寂,讓這個本是建立在死屍骸骨上的宇宙宇宙角落,呈現出奇異的熱鬧喧囂,也是這部太空電影中煙火氣最重的地方。
最後大戰中,山達爾空軍聯合攔截羅南戰艦的金光大網,科幻創意中又頗有神話鬥法的味道,當屬全片最佳大場面。勇度的口哨穿雲箭,一度有那麼點莫名讓人想起《三體2》的水滴秒殺艦隊。其實《銀河護衛隊》的動作打鬥中規中矩,但仰仗場面創意和美術設計,成了視聽奇觀最出彩最有新鮮感的漫威電影,雖然是爆米花,卻不會看完就忘。
喜劇解構,迷影金曲
世界觀與美術炫彩繽紛,不過《銀河護衛隊》身上最大的標籤,最受用的大眾招牌,還是逗比喜劇。漫威一直非常注重影片中的幽默笑料,在視聽轟炸之餘讓觀眾發笑,在這部影片中,則是徹底發揚光大,索性推出了一部超級英雄喜劇,把拯救世界的故事拍得雞飛狗跳。
起初的聚首是一場連環烏龍,中途生變是豬隊友腦抽,邊打邊罵,一路上總有岔子,這個思路其實和成龍電影差不多,打一拳喊下疼,跳一下摔個跤,一邊樹立英雄形象又一邊解構。
五個通緝犯拯救星球,用的也是【小壞人做大英雄】這種套路。一群雞鳴狗盜之輩也想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又是星際題材,星戰外傳《俠盜一號》非常類似,但兩部電影的氣質完全不一樣,《俠盜一號》是苦悶壓抑後爆發的悲壯,《銀河護衛隊》則是嬉笑怒罵,也如同很多出色的小人物喜劇一樣,笑聲下面是鋪著一點淡淡的傷感。
星爵是孤兒出身的嬉皮大盜,在表現逗比的另一面也是一種地球鄉愁。毀滅者是酸書生的靈魂鑽進了兄貴身軀,提供錯位的喜感,負責豬隊友的闖禍,卻也有腦筋不會急轉彎的煩惱。乾脆麵和樹人負責毒舌和賣萌,但作為受折磨的實驗產物,刻薄只是內心渴求關懷的表徵。卡魔拉因為過於正經的戰士,時常不能理解其他四人的逗比,所以為觀眾代言,提供蒙圈表情和彈幕解說。同時有著被仇人收養傳功的武俠身世,一身綠色,但沒有選擇原諒滅霸。
影片氣質最精華的縮影,體現在大戰的尾聲,羅南即將用力量原石毀滅山達爾星球,星爵用跳舞唱歌制止了其行動。這個突如其來的反高潮處理,造就了最哄堂大笑的高潮,也將影片的嬉皮士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而隨後星爵搶下原石後,在能量風暴中,卡魔拉伸出援手,輝映出童年母親臨終前伸出的手,可以說牽強,也可以說將人物的情感弧線圓得微妙。
這部驚豔的漫威大法,無形中卻用星爵的隨身聽宣揚了索尼大法好。播放磁帶中的80年代歐美金曲,將影片鋪上一層別樣的懷舊氛圍。在電影的序幕,童年星爵被外星人飛船帶走,就此離開地球,有丁點史匹柏早期科幻片《第三類接觸》的影子。正片中,藏有許多迷影的臺詞與場景。
比較遺憾的是,個人除了星爵吐槽羅南手下的一句忍者神龜,其他的梗都沒摸到,相信大部分的中國觀眾也差不多,接收不到太多片中暗含的老情懷。何況《銀河護衛隊》在大陸上映的字幕,來自著名的翻譯粉碎機賈秀琰大師,箇中失誤紕漏,網上已經盡數羅列。
當然即使這樣,當年在影院也是賞心悅目,也側面反映了影片的視效音樂美術有多棒。
漫威最後的活力之作
第二階段之所質量全面上升,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超級英雄人設與適應類型的結合更加深入與精準,鋼3的機甲科幻與總裁大亨,雷神2的太空冒險與北歐神話,美隊2的動作間諜與政治驚悚,均產生了極好的化學反應。而基礎最空的《銀河護衛隊》則恰恰是雜揉類型最豐富的一部,或許也正因為是一張比較空白的紙張,所以才抹上了最絢爛的圖畫。
漫威狀態最好的這個階段,在這部電影中達到了頂峰。通過多種類型與套路的包裝疊加,世界觀設定,美術設計,音樂使用,搞笑段子之間的配合,讓一段聽起來了無興致的故事情節愣是妙趣橫生,魅力繽紛。一定程度上,這也是一部頗為展現電影魅力的影片,從中可證幾分鐘聽完劇情概述的傷害。
當年在看完《銀河護衛隊》後,在豆瓣如是寫道:漫威這門子良心生意已經做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在精熟的框架模式下根據角色屬性做點變體花樣,行雲流水打造一桶爆米花,完了塞兩個彩蛋,推銷下一桶,鈔票滾滾來,觀眾也樂呵呵回家,實乃電影工業大成境界。
或許也是盛極轉衰(創作層面),在這部電影之後,漫威電影就進入了瓶頸期,宇宙的聯動開始束縛影片的敘事,《復仇者聯盟2》,《美隊3:內戰》兩部大作都被過多的角色撐壞了節奏和結構,《蟻人》和《奇異博士》兩個首部曲也都敘事平淡,劇力缺乏,靠著獨特性強的奇觀奪目。
漫威連著四部影片,都呈現出一種有佳句無佳章的塊狀感。很顯然,影片自身的獨立延伸性已經被愈發龐大漫長的階段計劃給框住,變得更像一集大型頂配電視劇集。
因此《銀河護衛隊》也就成了目前最後一部充滿活力與個性的漫威電影,新上映的第二部雖略有不及這驚豔的首作,但也算是近三年來最有趣味的漫威電影,走進影院,你不會失望的。
其他漫威大法:
《鋼鐵俠》.漫威電影宇宙的奇點丨《奇異博士》.夏洛克與漢尼拔齊飛
隔壁DC大法:
《蝙蝠俠大戰超人》院線版丨導演剪輯版
X戰警全解:
狼叔三部曲:《金剛狼》1-2.戰爭與浪人丨《金剛狼3》.再見阿狼
正傳三部曲:X戰警丨X戰警2丨X戰警3
前傳三部曲:第一課丨未來昔日(上)、(下)丨天啟
時間線:《X 戰警》電影宇宙時間線,有關狼叔的日子
===往期回顧區===
近期影片:
記憶大師丨攻殼機動隊丨嫌疑人X的獻身丨金剛:骷髏島
速度與激情:第五部丨第七部丨第八部
ACG專題:
數碼寶貝:文化形象元素丨和田光司周年祭丨歌曲回憶指南
柯南劇場版:1-4丨5-7.巔峰三部曲丨8-10丨11-13丨14-20
FATE: Zero上丨ZERO下丨06FSN丨UBW
迪迦奧特曼:幻想創意丨特攝文化丨基督隱喻丨宗教戰爭丨克蘇魯
變形金剛之超能勇士:科幻文化、世界觀、主角、配角、群像
點擊片名,查閱往期文章:
金剛1933與2005丨長城丨羅曼蒂克消亡史
奧斯卡2017丨愛樂之城丨爆裂鼓手丨歡樂好聲音
西遊降魔篇丨伏妖篇丨仙劍奇俠傳丨後會無期
星戰:新希望丨俠盜一號丨太空旅客丨降臨
血戰鋼鋸嶺 丨 薩利機長丨 半場無戰事
想讓文章給更多的朋友看到,歡迎分享。想看我的更多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