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要經歷過挫折,要經受過暴風驟雨的考驗,要經歷過烈日嚴寒的洗禮。
如同溫室大棚裡的花,放到野外生存就會失去生機,而你仔細去看外面的野花野草,無論露天的氣候多麼惡劣依然會好好的頑強生存下來。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所以成長一定會遇到坎坷不平之路。
只有親自體驗一下,飽受挫折以後才知道會去怎樣面對。
從小到大,我們回顧一下成長的艱辛旅程。
0——10歲,記憶朦朧,就像是一張白紙,什麼也不懂,純潔高貴的心靈,接觸到什麼就會學什麼,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小孩子的內心世界裡是沒有好壞、貧富之分的,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單純。
孩子到什麼學什麼,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童言無忌。
所以說,小孩子的話比大人還要真實、耐聽。
10——20歲,正是人生吸收增長知識階段。
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和渴望。
這一時期的年輕人,青春萌動,心懷夢想。
正是人生最最美好的時光,對未來的憧憬寄予厚望。
告別孩童時期,進入了長身體漲知識的快速增長階段,青春期桀驁不馴,性格突變,逆反心理加強。
成長是要經受風雨的考驗,經過環境的變遷。
心理上的快速成長和身體上的成長同樣重要。
20歲——40歲,正是人生巔峰時刻,無論是身體健康還是精力投入方面都是最優秀的。
這個年齡段,正是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的打拼時節。
感情上的挫折會讓人警醒,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才會奮不顧身地去愛其他人。
成長的成熟標誌就是從現在感恩過去,在當下懷念過去的體驗。
生命中的愛情之花無論開得多麼美麗,總會有凋零的一天,而成長的足跡就是收穫每一天的幸福與快樂。
工作中的成長是讓我們學會了社交,學會了為人處事,學會了包容理解,學會了相互尊重,相互友愛。
40歲——60歲。人生已經過半,大好時光都已經遠離,這時候的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挫折的洗禮。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怎麼活下去,而是在活著的時候懂得了活下來的意義。
60歲——100歲,是思考人生和回憶人生的總結階段。
多少往事,多少青春,還有一大部分被浪費掉的時光,這些都是年老體衰後時常想起,時常留戀不舍的永恆記憶。
成長中的挫折貫穿我們一生,令人敬畏感嘆。
說起成長中遇到的挫折,今中外,有多少名人不是通過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敗的磨鍊,才逐漸地成長起來的,最後成為名人。
我們都知道,「炸藥之父」諾貝爾在研究炸藥時,父親被炸死,弟弟被炸殘,自己被炸藥炸得血肉模糊。
經過千百次的試驗,經歷了一次次的痛苦失敗,最後他成功了。
試想 ,沒有這千百次的失敗,也沒有他最後的成功。
坦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不管別人說成長路上有多少挫折,都要勇敢的走下去。」
愛迪生是擁有最多發明成果的大科學家。
她的每一次的發明創造都消耗掉他無數的心血。
他在研究蓄電池「短命」的問題時,意志堅強。
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夜以繼日地在實驗室裡做著千萬次的實驗。
實驗大約耗盡了三年多的時間,用了幾千種的材料,前前後後一共做了四萬多次的實驗,可依然沒有一點點收穫。
這時,一些冷言冷語開始向愛迪生襲來,可愛迪生並沒有理會,依然堅持對當初實驗的信心。
正是憑著這種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拼搏精神,愛迪生終於在1904年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鎳鐵鹼電池,為人類的未來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
我們有愛迪生「四萬次實驗」的恆心與毅力,還有什麼事情會做不成的呢?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說挫折應該是成長之父。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小結:人的成長需要風雨和挫折,沒有挫折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
遇到人生低谷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勇於面對,不敢面對現實。
挫折只能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更加成熟,更加穩健。
其實挫折也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種財富,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懂得珍惜。
(原創作者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專為百家號獨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