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辰宇 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霍格沃茨」「盜夢空間」「鏡面迷宮」「未來主義」,如果這些詞形容的都是一家書店,你會想去打卡嗎?
近日,「成都一書店似魔法城堡」的話題在網絡上引來眾網友吃瓜。與如山似海的書籍相比,書店因其設計造型獨特似乎更加吸引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書店造型的關注度蓋過了書店本身的功能性,因此在評論區,質疑的聲音也屢屢不斷。「書店到底是幹什麼的?」「想看書的人會被拍照的人打擾吧?」「被網紅救活的書店是顏值大於一切嗎?」……
看書VS拍照,誰才是書店主場?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某點評網成都書店熱門榜Top2——同有「最美書店」之名的鐘書閣融創茂店和新山書屋。
高顏值:魔幻城堡vs安逸木屋
位於都江堰市融創茂商場二樓的鐘書閣,延續了各地鍾書閣的網紅路線,自從開業以來持續刷屏各大社交媒體和分享平臺,甚至曾因人數過多而採取限流措施,它有什麼魔力?
鍾書閣
走進鍾書閣的字幕牆玻璃門,眼前的場景令人炫目。胡桃木色的片狀書架呈環形排列,在鏡面天花板的作用下,書架牆蔓延向上,異常高聳。針對網友提出的「特別高處的書如何拿到」這一疑問,記者觀察到,高處實際是貼紙做的「假書」,營造出宏大的空間感。
在工作日下午,鍾書閣的人氣仍然十分火爆,商場大部分人流匯集於此。開闊的休息區坐滿一桌桌聊天休閒的人,兒童閱讀區有小朋友在玩鬧,旋轉樓梯上凹造型的人絡繹不絕,二樓欄杆處正有人舉著攝像機尋找最佳拍攝角度。環顧四周,少有讀書的人。
鍾書閣
新山書屋是一家年輕的書店品牌,成都店是其第二家門店,開業一周年以來熱度不減。
推開新山書屋斑駁的木門,看到完全不同的一番場景。書店內部為簡約古樸的裝修風格,一樓是餐廳,二樓是書店,鏤空階梯縱橫交錯,實木書架高度適中,行走間舊木地板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
店內也有一些人在拍照,咖啡區有一些人在輕聲交談,但不乏閱讀和自習的人。書架深處的閱讀區域較為私密,只容兩人坐在一起,書店整體氛圍相對安靜。
高流量:遊客vs讀者
據店家介紹,鍾書閣目前每天的客流量是3000多人,新山書屋的高峰期人數大約有1700多人。
眾多客人中,既有將書店作為觀光景點的遊客,又有將書店作為閱覽室的讀者,閃光燈和翻書聲共存,他們之間會有衝突嗎?
新山書屋 攝影 閆辰宇
很多人表達了對高顏值書店的喜愛。
一位閒逛的男士直言,自己平時幾乎不進書店,到網紅書店「觀光」後覺得體驗不錯。一位攝影愛好者稱,鍾書閣的視覺效果很有特色,對很多攝影圈的朋友都有很大吸引力。一位路過鍾書閣進來瀏覽書籍的男士說,閱讀是否能靜心不在環境,在於個人,自己很願意在裝修精美的環境裡買書看書。
還有一些人表示,主打設計的書店是拍照首選,不適合閱讀或買書。
專門從成都坐車到都江堰鍾書閣拍寫真的湯舒雯女士承認拍照時發出的聲響會影響其他人,她雖然喜歡這裡的設計,但作為讀者和圖書消費者,她表示不會考慮這裡。
正在給朋友拍照的杜勤是一個經常泡圖書館的人,他同樣認為這家鍾書閣沒有考慮客人的閱讀需求,單純是打卡勝地,對此,他有很開放的態度。「要尊重社會多元發展,想讀書的人會到適合讀書的地方去,想拍照的人要在這個場景體驗形式上的讀書也是好事,不應該相互排斥。」
對網紅書店的文化氛圍有一定要求的人也不在少數。
邱婷是出版專業的大學生,曾對館店融合進行過研究。她堅持新興書店在創新的同時要承擔文化功能,重視提供閱讀和圖書服務。「有些書店營造的過於休閒、喧鬧的環境非常影響我的體驗感,一般不會選擇。」
作為鍾書閣常客的都江堰居民Elin去過很多網紅書店,她認為書店的高顏值和學習環境的營造並不衝突。她向記者示意正在書店裡聊天吃東西的遊客,表示不解和無奈。
在微博上「如何看待網紅書店」的投票中,1.4萬參與的網友裡,贊同「是拍照好地方,與讀書沒啥關係」的和贊同「能吸引讀者看書買書」的比例約為2:1。
書店回應:拍照沒有問題
鍾書閣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只來拍照,買書的客人能佔到大約三分之一。對於拍照打卡的行為,店員表示,商拍一般不被允許,遊客拍照則不會幹涉。
鍾書閣
店員特別提到,在這家鍾書閣開業之前,都江堰沒有類似的書店和文化環境,雖然一開始就被稱作網紅打卡點,但不排除一些喜歡書想買書的人或者想喝咖啡辦公的人需要這樣一個地方。對於書店來說,大量來觀光的人中,總有一部分能轉化為消費者。
在新山書屋,此時正在進行「最美書店·最美閱讀」的線上攝影活動,讀者可以通過分享書店照片和自己與書店的故事參與活動。品牌總監卞真真對書店鼓勵讀者拍照做了解釋:「我覺得拍照是一種記錄,書店場景的拍照,也是在呈現和傳播正在發生的美好與善意,拍照本身的方式是否文明很重要。」
卞真真認為,店內大部分讀者都尊重消費秩序,如果有長時間、多人數的商業攝影,書店會採用預約和收費制度,來平衡拍照和閱讀氛圍的衝突。
專家觀點:流量轉化值得肯定
當前,越來越多網紅書店成為新興打卡地。在由四川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主辦的「2020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大型網絡評選活動中,成都市有6家書店上榜文化生活類打卡地前50。
新山書屋咖啡廳 攝影閆辰宇
對於各家網紅書店打造出的不同氛圍,四川大學編輯出版學教研室研究實體書店的段弘副教授表示,出於經營者目的,有的書店偏離原有的圖書和閱讀,走向觀光和打卡,有的試圖以閱讀帶動觀光,再以流量反哺書店,滿足了不同受眾的需求,都有其合理性。
段弘進一步闡釋道,她在調查部分高顏值書店時發現,很多書店的書與非書業務佔比已基本持平,以設計、觀光、打卡為「賣點」的書店,適應了當前閱讀市場的變化,突破原有單純售書的功能,成為構建文化空間的主體。
「運營者意識到打卡拍照為書店成為社交場所提供了流量與共識,」她說,如果能結合書店最核心的競爭力,即閱讀交流與文化活動,將流量沉積下來,轉化為書店自身或者相關產業的價值,就是值得肯定的。
書店,究竟是重看書還是重拍照?對於這一現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