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生活默契,精神投契的伴侶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但如果發現這是一段不合適的婚姻,有勇氣,也有實力,成功離婚,不能不說是另一種幸運。
在離婚已經司空見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的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單身媽媽/爸爸。這個群體正在逐漸擴大,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單身媽媽/爸爸不再是一個非主流的群體,可以更加坦蕩地說出自己的身份,不被評判,沒有標籤,而僅僅是一個狀態。
2019年,我們曾經報導了一篇《單親媽媽,一個偉大而隱秘的群體》(點擊閱讀)。到了2021年,明顯的感受是,這個群體已經不再隱秘,越來越多的單身媽媽願意在我們的公號上po出她們燦爛的笑容,她們用力且精彩地活著。
這真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想討論單身媽媽在情感上的探索,單身媽媽談戀愛難不難?她們如何去發展下一段親密關係?因為把所有的標籤都撕掉,她們和所有人一樣,對歸宿感、愛與陪伴的渴望,從未停歇。
伊登(Eden)
25歲的時候工作不順利,又和留在上海的媽媽無法相處,嗨姐一個人跑到北京找工作。冥冥之中或許是因為有個人在那裡等著,她遇到了大十歲的先生。沒有什麼磕磕絆絆,很順利地結婚,第二年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
先生出生在南方的一個大家庭,自己又很喜歡小孩子,非常懂得和別人相處和照顧人,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雖然兩人年齡的差異會帶來思維模式和節奏上的落差,但相愛的人在一起滿滿都是幸福。2011年的一場意外先生突然離世,一切戛然而止。
先生離開的第一年,嗨姐走不出來,或者說是很不甘心。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她想不通,在繁忙的路上走著這麼多人,為什麼她那麼在乎的一個人,在裡面找不到他。她從來都不是一個花錢奢侈的人,那段時間開始買買買,一副太陽眼鏡2000多塊錢,一部自行車兩三萬地買。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也只能說要堅強要如何,具體每一天還是要嗨姐自己去面對。嗨姐就像失去了一件珍寶一樣失魂落魄。
之後的幾年裡,嗨姐也曾結交過異性朋友。有比較聊得來的信佛的同事,用佛教的一套的理論來幫她開解先生的突然離世,然後很頻繁地來往,跟著他很虔誠地去做一個盡責的在家居士,似乎這樣能讓自己睡得踏實;也曾在地鐵上遇到神似先生的男孩子,鼓足勇氣上去要了微信。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在付出。似乎覺得因為年輕的時候向先生索取太多的虧欠,會通過向另一個人付出來彌補。但一廂情願的感情,就像一層層扒開了皮的洋蔥,讓她難受地眼淚直流,最後卻發現對方是沒有心的。
跑步是從結束這些關係之後開始的。嗨姐有一段時間在公司上班,每天都是坐著的,身體狀態特別差。一個人安靜的時候,會慢慢地、不斷地把過去和先生的相處碎片如同放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在腦海裡展開。記得先生曾經跟她說過一些大學跑步的趣事,於是她也嘗試著開始跑起來。跑步的時候好像經常聽到先生在身邊說「怎麼樣?加油!」 從五公裡開始,到半馬、全馬、到幾十公裡越野跑,嗨姐不斷探索去發現身體的很多變化。原來人可以把自己跑得那麼遠,可以跑那麼累,可以累得倒下就睡。睡醒之後,整個人都是嶄新的。
▲ 跑步,健身,從軟妹子變成女漢子,身體越來越強壯,人也越來越自信。
能夠自己讓自己開心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覺得充實了就不需要向外去尋求一種幫助,或者說尋找一些可以填滿內心的東西。這個過程很微妙的,今天做改變,明天做改變,每天都能發現很多的小小驚喜。
父母、身邊熱心的朋友都會關心嗨姐的個人問題,希望她能找個伴侶,或者委婉地勸說她不要在朋友圈發那么女漢子的照片,多點女人味。不過,嗨姐並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
▲ 參加跑群的訓練,大家互相學習鼓勵,是個溫暖的大家庭。
「首先我不是屬於那種條件特別好的:年齡條件,家庭條件,所以我也不想通過結婚或者說找比自己更優越的人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我覺得很累。因為我想要的是一種平靜安穩的生活。」
「不是一定要結婚,實際上對我這個年紀來說這個不重要。我需要的是有什麼心裡話可以跟他講講,可能他可以很知心、很認真地幫我分擔一下。如果說能幫我解決,那太好了;如果說做不到,或者說不願意,那也不勉強。為什麼?本來就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圖他什麼,然後我也不希望家庭裡我承擔的一些壓力,讓他感到他也需要承擔什麼,給別人造成不便。我希望以朋友這種舒服的相處方式為基礎,然後更深入地去了解。」
「很多東西都會失去的,就像之前孩子爸一樣。他是一個很會賺錢的人,而且很有責任心。因為遇到過這樣很優秀的人,深深被愛過,和他在一起很幸福,所以後面我覺得好像不太可能再遇到了。我已經體會過真正的愛了,那就可以了,後面有的話就是錦上添花。沒有,我現在也蠻好。」
現在的生活,簡單而平靜。女兒懂事聰明,和嗨姐在一起就像朋友一樣。女兒很驕傲媽媽能夠跑馬拉松,也會被嗨姐帶著一起去健身房,跟著一起去跑步越野,還會監督媽媽有沒有按時訓練。周末的時候一起出去找好吃的地方打卡。女兒並不介意媽媽再尋伴侶,偶爾也會和媽媽開玩笑地說「媽媽喜歡都可以,只要不影響我現在的生活。」
「比較好的親密關係,其實往往決定還是在你自己。你身上散發什麼樣的一個氣場,那麼人家就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對你。所以我每天開開心心的,讓我們家小朋友每天也開開心心的就好」。
雪梨從上一段婚姻中走出來是在12年前。現在回想起來,固然對方在其中有過錯,可事情發生終究也不完全只是單方面的原因。如果能夠再成熟一點,用心經營,也許事情會有不一樣的結局。雖然現在雪梨可以很平靜地說出這些話,但當年身處其旋渦中的時候,傷痛與接近抑鬱的情緒幾乎要擊倒了她。
離婚後雪梨一個人帶著孩子,換了公司,生活一切重新開始。
外企的工作非常忙碌。近十年的時間裡,除了家人和親近的朋友同事,雪梨極少主動提及她單親媽媽的身份,潛意識裡「單身女人」這個概念好像也被她自己故意忽略掉了。似乎只要不說起這些,就不會回想起過去的傷痛。直到近幾年,雪梨才慢慢對單身媽媽的身份坦然起來。
只是作為一個獨自帶著女兒生活了十二年的單身媽媽,很長一段時間裡雪梨一直都只是個「媽媽」,常常被人忘了她也是個單身女性。記得以前同事們一起開玩笑說「哎呀,我們部門單身姑娘多,你們要考慮一下。」往往她是不屬於那些「單身姑娘」的。同樣的遭遇也在身邊的朋友中發生。雪梨提起好朋友曾說起她剛離婚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找個男人,還是有嚮往。但現在開始覺得這樣的男人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潛意識裡,一個40歲以上的離異單身母親,會被自動排除在single的行列外,並不覺得她們同樣有著感情的需要。
「單親爸爸再婚似乎更容易一點。男人找伴侶範圍比較大,很多時候甚至是找一個功能性比較強的人就行,有人照顧,就是那種感覺。」但對女性來說精神的需求更高:「理想狀態是說,這個關係你身在其中是很開心的,能讓你覺得自己可以變成更好的人,不會讓你更焦慮,不會讓你更難受。」
和大都市裡年輕的女孩子一樣,雪梨感嘆圈子太小:「我們這種外企的圈子,其實接觸的人是很少的。我感覺我的朋友就是我的同事,要不就是前同事,連你交的朋友也都是跟你工作有關係的,所以你的圈子就這麼大,找不到合適的人戀愛,而看的上眼的男人都結婚了。」
雪梨曾經嘗試過某著名婚戀網站。婚戀顧問推薦的男人,履歷看著還行,但是現場見面的時候就那種第一眼看到馬上就想走的感覺。男方的硬體條件都是真的,但是「一去你就知道他那種生活狀態,他精神層次完全跟你是聊不到一起。相親只能是按照硬體來匹配,但是人的三觀興趣機構是不管的,所以很難。」
有一次雪梨和在加拿大的朋友聊起這個事兒,「他說你來加拿大,這邊單親媽媽或者單親爸爸都很正常,這裡的男生不是特別在乎對方年紀或者是不是帶小孩,而且他們其實是比較注重的是我跟你能不能談得來。」
去年雪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離開了工作了很多年的外企職場。辭職之前的日子,就是上班下班陪伴孩子,自己並沒有什麼興趣愛好。現在終於有時間學習自己一直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和靈性相關的天賦解讀、文案寫作,上聲音演播課。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是否能戀愛或者結不結婚都並不重要。
「我們先要把自己過得非常好,不管是精神上也好,經濟上也好都要獨立。因為你自己過不好,你是吸引不來好的人的。」
雪梨在慢慢地打開自己,去面向更多未知的新事物,也在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過去一直覺得離婚後找不到合適的伴侶,實際在潛意識裡也有不想找或者不配得的念頭。
前公司裡也曾遇到過一個優秀的單身男同事,但以前從來不會有其他想法。「現在我會主動開始約他出來。哈,希望他有機會看到這篇採訪,明白我的心思。」雪梨俏皮的樣子,整個人都在閃閃發光。
孩子,是婚姻的一道分水嶺。
Q這樣形容在孩子出生之後兩個人的狀態:「生孩子前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即使男人很懶,也總能對付過去。但生完小孩以後,孩子要照顧,男人不給力,之前的矛盾就全都藏不住了。只要子宮和胸長在女人身上,女人就沒有辦法從中間解脫出來。這個時候婆婆媽媽也全都參與了進來。雖然以前也吵鬧,還是過下去了,但到了那個階段我就覺得真的過不下去了。」從分居開始,到孩子兩歲辦理離婚,終於結束了內裡已經壞死的婚姻。
▲ 女兒現在是Q的旅行搭子,母女倆一起去過很多地方。
現在單身的Q還是想談戀愛,她會在適當的場合向朋友透露這個意願。只是通過朋友介紹各方面都合適的對象比較困難。「我曾經交往過比自己年齡小很多的弟弟。弟弟的感情的確很強烈,很真摯。但交往到後面就發現,人生的階段真的不一樣。所以之後我應該不會談差距很大的姐弟戀。如果對方是希望生小孩的,我也不會考慮,我已經有孩子了,現在只想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想再經歷一遍養育孩子的過程。但這也不意味著沒有適合的對象,就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群體,比如同樣經歷過婚姻的人,比如丁克,就不要在那種不匹配的對象中盲目地瞎找。」
Q參加過離異大齡專場相親會。來參加的女性,各個都有自己的事業,愛好廣泛,長相條件都很不錯。但男性要麼就是沒有穩定收入,要麼就是特別沉悶。所以最後Q反而通過相親活動認識了好幾個聊得來的女閨蜜。
通過手機約會軟體她也曾見過幾個男網友,最後覺得太浪費時間,慢慢也就不在上面花費精力。還是在生活中遇到的人最靠譜,首先大家本身有一個信任的基礎,然後再發展感情。很多女性會覺得生活中接觸不到男生,「歸根到底你還是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好,儘量擴大生活半徑,多出去參加活動,多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這種我覺得是最有效的。我離婚後談的戀愛都是從熟人發展起來的。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你認識不到男生,自己的生活也豐富了,然後遇到男人那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Q的工作穩定,早年也買好了房子,經濟上並沒有很大的壓力,身邊也有朋友,也有豐富的興趣愛好,還會對尋找伴侶有強烈的需求嗎?
「我對婚姻沒有要求,但是對親密關係是有需求的,我是非常需要陪伴的一個人。離婚對我來說其實經濟上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擺脫,特別是獨自做重大決定的時候,非常希望能有一個人在身邊,和我一起承擔。但無論你怎麼孤獨,都還是不要過分地暴露自己的孤獨感。談戀愛歸根到底還是靠吸引力,你是不是能吸引到別人和你在一起。而不是告訴別人我好孤獨,你來陪我。」
對於今後的戀愛和婚姻,Q不再抱著結婚的目的去談戀愛,戀愛到最後能不能結婚就要看具體情況。談戀愛的門檻不高,結婚的門檻就會比較高。「現在想想第一段婚姻中,我自己也不成熟,如果再遇到合適的人,我肯定能處理的比原來要好,因為更有智慧了嘛。」
說起單身媽媽這個身份,如果自己以前還會稍微介意,現在的Q覺得真沒什麼影響了,而且她相信度過40歲這個最難的階段,以後會越來越好。「到了50歲,像我這樣子就可搶手了,為什麼?因為我覺得女人的生命力比男人更旺盛啊。你看那些老阿姨可能折騰了,跳舞唱歌各種興趣愛好,但是男人一般老了以後就一個人萎靡在家裡面,他們是需要女人照顧的。很多女人完全可以一個人退休以後,把家裡打理得特別好,生活得井井有條。」
「到了50歲,我女兒就18歲了,她已經不需要我守在她的身邊,這個時候我就徹底自由了。如果我的經濟到時能自由,我的精神也是很自由的,那就是相當立於不敗之地了。我不一定非要去找,但是如果要找一定要找好看的、吸引我的老頭。」
說到50歲的幸福生活,Q的眼神充滿了嚮往。
本文作者:莉莉安,前外企亞太區高管,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一切美好事物, 有志於成為多元斜槓的中年少女一枚。
本文配圖均由受訪者提供,封面為電影《忘不了》劇照,講述單身媽媽再次收穫愛情的故事,版權均屬於原作者。
虛度推薦
讓情感有所表達
讓日子過得有聲響
在餐桌上的時刻
可以更美
點擊下圖或 「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公眾號|微博|豆瓣|荔枝電臺
搜索:好好虛度時光
商務合作/投稿:hhxdsg@qq.com
應聘請發送「應聘」至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