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14時10分,安徽省六安市看守所民警馬崢和往常一樣,提前20分鐘來到所裡,準備開始下午的工作。「奇怪,平時這個時候汪平哥已經把材料準備好了,今天怎麼現在還沒到?」馬崢走進辦事大廳,看到一向來得最早的同事汪平沒在。她覺得奇怪,但因手頭有材料需要準備就忙起來了,直到辦事單位和準備會見的律師都進來了,她仍沒看到汪平的身影。
想到汪平的身體不太好,馬崢趕忙找人一起尋找,卻發現汪平已經倒在衛生間裡。視頻監控顯示,當日10時許,剛將辦事人員的材料遞送完畢,回到辦事大廳的汪平雙手撐在桌子上歇了一口氣,又到座位上坐了一會,隨後有些步伐不穩地走進了衛生間,卻再也沒出來。年僅40歲的汪平因勞累過度,倒在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永遠離開了他的親人和戰友。
2009年,汪平從部隊轉業到六安市看守所工作,一幹就是10餘年。他熱愛監管事業,用堅守磨礪初心使命,紮根一線、任勞任怨,遵紀守法、為警清廉,在平凡的崗位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帶病堅守,從不喊苦叫累
今年年初,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六安市看守所實行封閉管理,汪平主動請纓要求走上封閉崗。考慮到他身患糖尿病,每天要注射胰島素,所長周浩然多次找到他談心談話:「封閉隔離40天,你的身體情況不允許,家裡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顧,你還是跑跑外圍,暫時轉到接待崗吧。」「所裡還有其他女同事,不用特別關照我一個人,我以前在部隊幹過,完全能夠堅持下來。」在所領導和同事的反覆勸說下,汪平才接下了負責接待和外圍資料傳送的工作任務。
封閉管理期間,汪平在接待崗負責來所人員體溫檢測、消毒登記、查驗健康碼、法律文書的傳遞以及提詢(審)辦案人員、律師會見引導等工作,忙的時候一天要接待近百人。除了承擔給辦事人員測體溫、消毒、登記等工作之外,汪平做得最多的就是來來回回傳遞材料。由於監區仍處於封閉狀態,外人不能進入,所需材料只能由接待崗人員來回傳遞。作為接待崗唯一一名男民警,他主動擔起這份「跑腿」的活,從不讓女同事跑路。夏天氣溫高達40攝氏度,他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幾乎全天都頂著烈日來回往返,身上的執勤服幹了又溼、溼了又幹。
「以往我一拿起材料準備去送,他就搶過來說『我來我來』,汪平哥走後,我自己送材料一天跑了20多趟,真是忙得連一口水都喝不上,回家後就癱在了沙發上。」馬崢說。20多趟對於汪平來說並不算多,他的微信運動步數幾乎每天都在3萬步以上。
當天倒下前,汪平還在不停地傳遞法律文書、證件等材料,上班不到3個小時,他的行程就超過1.4萬步。後來,同事去他的臨時宿舍中收拾才發現,他的早飯還擺在那裡。「打完胰島素都要進食的,不然容易低血糖,不知道他那天是不是不舒服,連早飯也沒吃。」與汪平共事的民警張紅葉說,「他就是這樣的性格,不舒服也自己扛,不願給別人添麻煩。」
默默奉獻,崗位上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對待工作細緻負責是汪平一貫的工作態度。
今年夏天雷雨天氣頻繁,一次,汪平去收押窗口區給辦案單位拿材料時,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把衣服外套脫下來,仔細地包裹住一沓沓材料,一路淋著雨跑回接待大廳,自己被淋得透溼。「我們勸他不要急,等雨小一點再送。他卻說,天熱衣服一會就能幹,只要沒弄溼這些法律文書,不耽誤辦案人員工作就行。」張紅葉說。疫情發生以前,汪平主要負責監所收押巡控工作。一間值班室,100餘塊監控顯示屏,工作枯燥單調,他卻一刻也不敢放鬆,時刻關注在押人員動態。白天每15分鐘、晚上每20分鐘汪平就要到每個監室實地巡查一次,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
值班期間談不上午休,凌晨三四點交班換崗……長年累月的工作,汪平的精神和身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他深知監管工作是「100-1=0」,工作細心謹慎,平常總隨身攜帶一瓶風油精,時不時塗在太陽穴處提提神。2017年7月,犯罪嫌疑人張某因故意傷害被刑事拘留,羈押在六安市看守所。當天晚上,汪平在巡控過程中,發現張某在監室內出現頭暈、站立不穩、口角歪斜、流涎症狀,立即向帶班所長報告、通知駐所醫生,使得張某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
據統計,在看守所工作的10餘年時間裡,汪平在工作中消除各類安全隱患60餘起。
熱心親和,待人溫暖如春
同事對汪平的評價十分一致:熱心、親和、樂觀,待人溫暖如春。
馬崢回憶說,前不久,一位辦事律師在大廳等材料時,特地跑過去問了汪平的姓名,對他說:「每次來辦事你都是笑臉相迎,讓我感到特別親切。」不論是其他單位的辦事人員還是在押人員親屬,汪平都笑臉以待、熱心幫忙。今年,看守所辦事大廳新配備了自助存取款一體機,很多辦事群眾不會用,他在工作間隙就會站在一旁手把手教。看到有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的老人來所辦事,他立即推門出去將老人攙扶進來,辦好事後再將老人送到乘車點。
汪平對待辦事群眾如此,對待身邊同事也是如此。在接待崗,他主動承擔後勤工作,消毒水、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快用完時,他總能細心察覺並提前準備好,從沒讓其他同事插過手。「汪平哥平時非常照顧我們,總是自己多幹。」搭檔王潔回憶起汪平離開的那天早晨,他一如往常第一個到達辦公室,王潔到崗時,乾淨整潔的大廳,熱氣騰騰的開水,這一幕是那樣的熟悉又親切。回憶起汪平的種種貼心做法,幾位女同事都紅了眼眶。
汪平出生在革命家庭,受紅色家風的影響,他的性格堅毅,對人對事一向熱心正直,「每逢過年過節,他經常幫別人代班,讓別人回家過節。我們有時埋怨他,他總說所裡人手少,平時請不了假,同事家遠,不像他能天天回家。」汪平母親說起這些一半埋怨一半驕傲。
汪平家中,女兒的書桌就擺在他的房間裡,「平常一回家他就和女兒膩在一起,輔導作業、看書、做手工,只要有時間他都陪著女兒。」汪平的母親說。不久前,汪平剛給女兒買了一本書,名為《我不怕困難》,父親走後,她走哪都帶著這本書翻看。在她心中,一個當警察的夢想也在悄悄生根發芽。(中國警察網記者 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