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關於「爸爸帶娃」的趣事,把孩子交給爸爸總會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不論是國內國外,在帶娃這件事上,心思細膩的媽媽更加得心應手,神經大條的爸爸們總是被嫌棄,還鬧出很多笑話。
「人販子爸爸」走紅,醫院抱孩子舉止怪異,路人:差點報警了
網絡上有一位父親就火了,還被網友稱為「人販子爸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醫院的大廳裡,大家都在排隊等著醫生,突然出現了一位男子,懷裡抱著一個小嬰兒。這名男子抱孩子的姿勢都不對,神情慌慌張張地四處張望,舉止十分怪異。
正在眾人疑惑的時候,這名男子突然轉過頭,面部表情也非常誇張,黝黑的皮膚顯得很猙獰。兩個手抱孩子的動作一看就是新手,看起來就像是沒抱過孩子的「人販子」。
就在眾人都認為他是人販子,準備報警的時候,這名男子又轉了個身。這次,大家清楚地看到了他腰間別著的嬰兒毯子和紙巾等嬰兒用品。雖然抱姿生疏,但是佝僂著腰怕傷到孩子,應該是孩子的父親無疑了。
或許是媽媽在忙只能讓爸爸帶娃,爸爸才被路人誤解為「人販子」,看玩照片搞笑的同時,也反映出當代新手爸爸們的現狀——對帶娃一無所知。
當代年輕人都是從小上學讀書,念完大學後就結婚生子,對照顧孩子一竅不通,尤其是新手爸爸們。其實,照顧孩子也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新手父母們應該在產前抓緊時間學習產後知識,別等到孩子出生了手忙腳亂鬧出笑話。
孩子出生前,新手爸爸有兩項「必學技能」,學不會容易出笑話
1)學習帶娃技能
爸爸們要趁早接受自己「爸爸」的身份,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學會以下幾種基本帶娃技能。
抱娃姿勢:案例中「人販子爸爸」就是抱姿太生疏才被誤會,建議新手爸爸們提前學習新生兒的各種抱姿,比如哄睡時搖籃抱、洗澡時背立式、吃飯時橄欖抱等。
衝泡奶粉:衝奶粉也是一項技術活,學會給奶瓶消毒、40度水溫最佳、先放水再放奶粉以及水和奶粉的比例等。
換尿不溼:新生兒的脊椎比較脆弱,換尿不溼要掌握好翻身力度,還要觀察孩子大小便次數,及時更換。
哄娃入睡:產婦身體虛弱,丈夫要主動承擔哄娃睡覺的任務,記錄孩子的睡眠習慣,學唱兒歌、講睡前故事等。
2)學習照顧產婦
十人九剖,絕大多數產婦都是剖腹產,傷口的癒合時間在3個月以上,在這期間需要丈夫盡心的照顧,才能恢復得更快。
學月子餐:月子期不能隨意大補,補錯也容易留下月子病、產後肥胖等,爸爸們可以提前準備一本「月子食譜」,科學照顧產婦。
護理傷口:「剖腹七層」的痛用語言無法描述,丈夫要理解產婦的不易,充當產婦的手、腳、眼睛等,別然產婦隨意行動留下月子病。
疏導心情:產後1個月是產婦抑鬱高危時期,丈夫要提前了解妻子的心理、生理變化,盡最大能力陪伴、疏導產後心情。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