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在古代神話體系裡,西方教是和闡教、截教、人教同時存在的古老教派,其中,菩提道人曾經是二把手,至於一把手則是接引道人,菩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是和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同時代的牛人。封神之後,接引道人又到更西的地方創立了佛教,成為佛教的接引佛,也就是阿彌陀佛。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得從佛教三世佛說起,佛教的三世佛分別是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豎三世佛是指,過去佛的燃燈古佛,加上現在世的釋迦牟尼佛,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而橫三世佛則是指,東方藥師佛,中方佛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
眾所周知,如來佛祖就是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則是接引佛,如果按《封神榜》來說,其實大乘佛教教主「阿彌陀佛」就是西方教的接引道人。阿彌陀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稱為釋迦牟尼如來的「接引導師」,這就是「接引」二字的由來,他身高丈六,麵皮黃色,長年累月不曾離得清淨之所,後來受人之約,三顆舍利取下戮仙門,與老子、元始共破通誅仙陣,《封神演義》如此描寫:
接引道人如準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只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
而準提道人因信念不同,並未隨接引道人一起創立佛教,他繼續留在西方教,後來接引道人接引了釋迦牟尼進西方教,而釋迦牟尼修成六丈金身後,逐漸勢大,接引也逐漸推出佛教事務,釋迦牟尼借佛教徒信仰之力成就聖人,而後趁機又把西方教吞併,準提無奈隻身引退。
但釋迦牟尼並未從此放過準提,這許多年來一直尋覓其下落,但準提也並非等閒之輩,他出身於混沌時期,曾親聽鴻鈞道祖宣道,自有保身之法,由於習慣在西方修行,他選擇了就地隱居,並將隱居的高山命名為「靈臺方寸山」,正好與「天竺靈山」相對,並對外自稱菩提道人,這就是《西遊記》裡的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自立道觀修身養性,除了山中居民,沒人知道他的住處,就是那如來,也不知菩提原來一直就在西牛賀洲,如來曾這樣評價西牛賀洲:「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見《西遊記》第八回),從如來這段話可以判斷,菩提的道行應和如來接近,甚至可以避開如來的法眼。
菩提祖師一心追求天道,不管人間俗事,而孫悟空到來後,他卻也見獵心喜,原想這補天石原本也是混沌的存在,可以繼承自己的衣缽,但不料這猴頭資質雖好,卻缺少磨練,始終不得圓滿,於是他只能找了個藉口將其逐出師門,為了保護孫悟空,他甚至要求猴子不得洩露自己的存在。
孫悟空兩次大鬧天宮,菩提祖師想藉此磨練猴子的心性,並未出手,但他想不到的是如來在和孫悟空鬥法時居然也看中了猴哥,後來更是利用西天取經一事將之引入佛門,取經結束又封他為鬥戰勝佛,成為佛教的最高級打手。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成功,佛教已經勢大,大唐中土也分了一半人口成為佛教信徒,此時就連天庭也避讓三分,菩提再無回天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