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報告,我國GDP總量2017年就已超過美國,是怎麼回事

2020-12-22 希財網

文/龍小林

我國是公認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大概是美國的三分二左右。由於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較快,未來很有希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因此,圍繞我國GDP總量何時能超美國的話題,也是經常有人討論。不過近日的一份報告卻說,我國GDP總量早已經超過了美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早在2017年,我國的GDP總量就已經超過了美國。世界銀行作為一家權威性較高的國際性銀行,給出的報告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而且這份報告是歷經4年才得出的,中間做了大量統計和研究,進一步表明了它的可靠性。

不過,世界銀行在這份報告中得出的我國GDP總量超過美國的結論,並不是按匯率計算的GDP總量,而是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按照這個方法計算,我國2017年的GDP總量達到了19.6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當時的19.49萬億美元。

除了我國之外,還有幾個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也有較大提升,比如印度,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GDP總量居然超過了日本排到了第三位,如果按照匯率計算,其GDP總量僅能排在全球第五位。此外,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按匯率計算的GDP總量都沒能進入前十,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分別為第六和第十名,義大利和加拿大則被踢出前十。

其實按照購買力計算出的我國GDP總量超過美國的說法並不算新鮮,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得出過同樣的結論,而且時間還要更早。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我國按購買力平價算出的GDP總量在2014年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當時我國的GDP總量超過了18萬億美元,而美國僅17.5萬億美元。

對於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美國的說話,並不值得沾沾自喜,反倒要更加認清自己的地位,誰知道這是不是有意吹捧我國,然後想讓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以購買力平價衡量各國經濟規模的大小之所以不能成為主流,是它還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反應一國的真實經濟實力和在全球的影響力大小。所以美國至今仍是全球經濟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國家。

況且就算是我國GDP總量超過了美國,但富裕程度仍然不及美國。按照19.6萬億美元的GDP總量計算,2017年的人均GDP也不過才1.4萬美元,距離富裕的發達國家還有不小距離,而美國2017年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6萬美元。所以毫無疑問,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想要成為富裕國家仍需繼續努力。

當然,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GDP也並不是完全沒意義,至少可以反映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與富裕的發達國家差距有縮小。比如我國2017年的實際人均GDP不到8800美元,可這8800美元在我國的購買力就相當於的1.4萬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這是因為我國的物價水平更低,買同樣的商品花的錢就比較少,而美國卻恰恰相反。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17年我國GDP,已超美國,為何我國「默不作聲」
    這不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購買力平價與世界經濟規模——2017年輪國際比較項目(ICP)結果》報告,按照購買平價(PPP)法計算的話,2017年我國的GDP為19.6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19.5萬億美元,成為了全球第一。
  • 2017年,中國已成「發達國家」?世界銀行:GDP超美國 成世界第一
    在國際中,一直都有著這麼一個問題:「中國何時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眾所周知,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首次超越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在短短3年之後,中國的GDP總量就達到了日本的兩倍。
  • 中國GDP三年前已超美國?事情是這樣的……
    (觀察者網訊)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按購買力平價(PPP)法計算,2017年我國GDP為19.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9.5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這是說中國GDP三年前已超美國?中國統計學會援引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按PPP法計算,2017年,全球176個ICP參與經濟體的GDP總量為119.5萬億美元,比匯率法總量79.7萬億美元高出50.0%。這176個經濟體中,PPP法GDP高於匯率法GDP的達到了161個。
  • 20年前,美國GDP佔全球總量的30.4%,我國僅佔3.5%,那麼現在呢?
    其實早在1894年,GDP這個概念還並未出現之時,美國在工業產值上就已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一。此後,美國繼續在各個領域不斷前行,逐漸全面超越英國,並確定了超級大國的地位。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美國成為了全球首個GDP總量突破10萬億美元的國家,高達10.28萬億美元,而當年全球GDP總量僅為33.62萬億美元,美國佔全球GDP總量的30.4%,足以見得美國的強大。而在當時那個年代,我國剛剛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經濟實力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
  • 麥肯錫2019中國報告:2018年中國的GDP約佔全球總量的16%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在2014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按名義GDP總量來計算,中國 在2018年已達到美國的66%,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MGI連接指數"根 據商品、服務、金融、人員和數據流動情況對各個經濟體的參與度進行了排名,結果顯示,中國2017年的連接程度位居全球第9。2018年中國的GDP約佔全球總量的16%。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20年暴漲10倍!中國2020年GDP突破100萬億,有望提前5年超美國?
    1月18日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015986億元(約合15.7萬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2.3%。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首次突破100萬億,20年內經濟總量規模擴大10倍,同時也表明,中國確如預期,成為2020年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分季度來看,2020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受疫情的影響同比下降6.8%。
  • 20年漲10倍!中國2020年GDP突破100萬億,將提前5年超美國?
    1月18日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015986億元(約合15.7萬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2.3%。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首次突破100萬億,20年內經濟總量規模擴大10倍,同時也表明,中國確如預期,成為2020年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分季度來看,2020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受疫情的影響同比下降6.8%。
  • 今年GDP總量超過100萬億已無疑問,按照最新匯率,會是多少美元
    文/李閏在當前的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的GDP總量超過了10萬億美元,哪怕是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也只有16個。在2010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可以說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將會是我國在GDP總量上面的最終目標。
  • 世界銀行最新《全球經濟展望》指出: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增長4%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2021年全球經濟預計增長4%本報訊(記者高偉東)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發布2021年1月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若2021年能大規模推廣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接種,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
  • 2021年中國GDP增速或達7.8%,10年內有望超美國
    2020年即將結束,按中國今年的表現來看,中國將成為世界唯一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GDP也將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明年經濟的表現也備受期待。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給出了自己的預測答案——明年中國GDP增長可達7.8%。
  • 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日本比我國早38年,美國呢
    文/李閏目前全球前三大經濟體為美國、中國與日本,從經濟總量上面來看,美國毫無疑問目前領先各大經濟體比較多,從增速以及目前的形勢上面來看,我國是最有可能超越美國的國家。日本雖然現在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因為增速以及GDP總量的原因,讓它這個第三的位置坐的並不穩。
  • 2018年全球gdp總量是多少?中國GDP何時超越美國?
    但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8年全球的GDP總量約為84.84萬億美元。  2017年的全球GDP總量為80.684萬億美元。美國GDP總量為19.39萬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的24.4%;中國GDP12.24萬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的15.4%;其他國家的GDP佔比都在10%以下。那麼,2018年美國、中國以及印度GDP佔全球GDP多少呢?
  • 各國人均GDP:印度2100美元,美國6.5萬美元,我國怎麼樣?
    也許,我們可以從媒體發布的一系列數據中找尋到答案。瑞士(人均GDP高達8.2萬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瑞士在2019年的人均GDP高達8.2萬美元,是同期日本的2倍之多。作為歐洲的「小國家」,瑞士的總人口僅有850萬人,而這裡卻坐落著14家世界500強企業:雀巢、諾華、羅氏、ABB集團、瑞銀集團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世界銀行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唯獨提高中國GDP增速預期至7.9%
    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組織發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世行表示,假設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廣泛推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 但是,如果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甦可能會緩慢乏力。
  • 1995年和2019年,日本GDP都只是略微超過5萬億美元,那中美呢?
    最近20多年,日本GDP總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原因就是最近20多年,日本的GDP總量長期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經常超過了5萬億美元,然後又下滑到不足5萬億美元。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在1978年的時候,日本的GDP總量突破了1萬億美元。
  • 預測長沙2019年GDP數據
    但是我們可以從已公布的數據推算出長沙今年的情況。湖南省14個地市中,目前包括嶽陽、株洲、湘潭、常德、邵陽等12個城市已經公布了去年地區生產總值,這12個地市經濟總量之和為25553億元,用全省經濟總量減去這12地市之後,剩下的gdp餘量為14199.12億元,而尚未公布地區生產總值的衡陽市去年初步核算的gdp為3046億元,這意味著,即使衡陽相較去年一分也不增長,繼續保持2018年的經濟總值,那麼長沙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最高也只有11153.09
  • 2017年中國GDP總量,換算成美元是多少?看完後明白了!
    1、2017年中國GDP總量 2017年,我國GDP實現了82.7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9%。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平均的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為6.7518,如果按照2017年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平均匯率來計算,2017年我國GDP折合美元是12.25萬億美元。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來源:南生今世說下圖是今年4月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先將2019年全球GDP作為100,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未爆發,那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略微超過103。但近期IMF多次表示:4月份的預估偏向樂觀了,5月、6月疫情在美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智利、秘魯等多國繼續肆虐,全球經濟降幅或將因此出現更大的下滑。因此,IMF表示將在近期出具新的預測報告,下調經濟增速預期(預計是「負5%到負6%之間」)。
  • 世界銀行發布簡報 中國經濟復甦「快於預期」
    世界銀行23日在京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稱,得益於有效的疫情防控和政策支撐等因素,中國經濟以快於預期的速度實現復甦。這份報告名為《從復甦走向再平衡:2021年的中國經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