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花開半夏,疫霾漸去。5月11日,經歷了「超長待機」的寒假後,鄭州市小學生迎來復學首日。細化流程、走心禮物……復學第一天,溫情在校園裡湧動。
鄭州龍門實驗學校學生們測量體溫後進入教室。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鄧放 攝
不見「測溫區」,滿目是溫馨
「再不開學,我都要忘記座位在哪裡了。」「這個假期夥食不錯,你都吃胖了喲。」當日,鄭州市惠濟區藝術小學校門外,許久未見的同學互相問好打趣。萌娃返校了,原本安靜的校園熱鬧起來。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各校嚴格入校流程,但嚴格中有溫馨。「歡迎回家」「校園美好依舊、歡迎學子歸來」……在惠濟區藝術小學門口,測溫區域用歡迎詞取代「測溫通道」之類的表達。「希望孩子們能夠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校園。」該校校長楊麗梅說。
鄭州市緯五路第二小學的學生們聽老師講解疾病預防知識。張亞龍 攝
鄭州市緯五路第二小學教學樓、廁所前的地面上,貼著小腳丫標識和「小黃鴨」一米隔離線,可愛有趣。為迎接孩子們返校,老師們還提前搜集了他們假期學習、生活的照片,懸掛在校園的樹上,照片裡一張張笑臉格外動人。
鄭州市金水區四月天小學實施了「班本課時管理」,取消了課間鈴聲,進行班級閉環管理,減少師生接觸。學校還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準備了粉色、橙色、藍色三種顏色「星星卡」,指導學生持卡分批錯時上學放學,強化校內管理。
如廁排排隊,供餐有秩序
「孩子們不要嬉戲打鬧,排好隊保持間距,沿著箭頭指示行走!」當日上午9點多,鄭州市緯五路第二小學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孩子們正排隊如廁,幾位老師在不斷提醒他們注意事項。「我們學校採取不同年級錯時如廁的辦法,同時對課程進行調整,每節課留出一定的自習時間,孩子們需要如廁時隨時可以舉手示意。」該校德育處主任任琳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校均將如廁、接水等一日流程細化,在開學第一天通過視頻、實地演練的方式,幫助學生適應新學期生活。
11點30分,鄭州大學實驗小學開飯了,餐廳的餐桌上裝了小隔板,貼上了專屬標籤;幸福路小學的送餐車和送餐人員經過消殺等程序後進入校園,午飯經過快檢、測溫後端上餐桌,孩子們穿上統一的黃色圍裙,大快朵頤。
金水區在復學前投入2500餘萬元加快13所學校食堂改擴建、給32所學校加裝了餐梯,為13所學校食堂接通天然氣,同時規範校外配餐,確保50所區屬小學在復學三周內能夠全部實現午餐供餐,尤其是13所學校採取「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的模式供餐,不僅破解了學校學生多、就餐面積小的供餐難題,又縮減了飯菜出鍋到學生餐桌的時間。
走心開學禮,生動第一課
為迎接孩子們回「家」,老師們精心準備了禮物。緯五路二小二(2)班的教室裡,孩子們拿著專屬棒球帽,開心溢於言表。「跟學生分別了三個多月,真的很想他們,就為我的每一個『暖小娃』做了頂帽子。」二(2)班班主任張寧說。她用軟體把每個孩子的照片轉為Q版形象,印到帽子上,作為定製禮物送給學生。
在鄭州大學實驗小學五(6)班教室內,張子琳和班裡其他19名同學一起,拿到了學校發放的專屬勳章。勳章分為小畫家、小書法家、運動小達人、居家小達人、安全小達人、環保小達人等,分別用於表彰假期期間表現優秀的學生。
當天,各學校還舉行升旗儀式,並開展「復學第一課」。早上7點20分,鄭州市鄭東新區昆麗河小學的孩子們間隔一米排起長隊,每個孩子都拿了一面小紅旗。「我們舉行了一場歡迎儀式,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孩子們在復學前自製一面五星紅旗,入校時手持紅旗入校。」該校校長孟曉莉說。隴西小學舉行了主題為「感恩祖國,致敬逆行者」的復學第一課,英雄後代常青老師勉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知識,錘鍊生活技能,腳踏實地,報效祖國。
編輯: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