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彩色寬銀幕立體聲3D動畫故事片
電審特(進)字[2018]第35、36號 電審進字[2018]第41號
美國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
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
超人總動員2
編劇 導演
布拉德·伯德
製片人
約翰·沃克
妮可·帕拉迪思·格林德爾
執行製片人
約翰·拉塞特
音樂
邁克·吉亞奇諾
故事指導
泰德·馬託特
影片剪輯
史蒂芬·沙費爾
美術總監
拉爾夫·埃格爾斯頓
高級技術總監
瑞克·塞爾
製片經理
塞賓·科克·歐蘇利文
分鏡製作
麥可·沃爾奇
動畫總監
阿蘭·巴裡拉羅
託尼·法希爾
戴夫·穆林斯
攝影
馬亞·阿布薩迪
巴鮑伯 配音 馮盛
巴荷莉 配音 季冠霖
巴小倩 配音 毛毛頭
巴小飛 配音 鞠豪陽
伊芙琳 配音 馬小驥
文斯頓 配音 張震
酷冰俠 配音 劉琮
託尼 配音 楊天翔
大使 配音 劉芊含
衣夫人 配音 高增志
穿越俠 配音 林蘭
迪瑞克 配音 任亞明
暗中破壞狂 配音 武文
查克 配音 凌雲
市長 配音 陳喆
其他配音演員
張雲明 郝祥海 藤新
李銚 伍鳳春 嶽陽
譯製職員
翻譯 許諾 傳神語聯
導演 張雲明
錄音 王經緯
對白編輯 王經緯 趙朋飛
演唱指導 白勺
臺本統籌 郭龍
製片 王進喜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進口
八一電影製片廠
譯製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聯合發行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盼來了《超人總動員》的續集,等了足足14年!
遙想14年前,我還是一名二年級小學生,那個時候還是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看電影,不過自打我上小學以來,因為學校旁邊有家文化宮式的單一大廳那種的電影院稱為「電影公司」,激發起了我開始喜歡電影的興趣。每天早上上學,巴士總會停在這家電影院的路邊,那時候像這樣的影院總是會撿院線市場上映完畢的片子來放。當時對我蠢蠢欲動想進入這樣影院看電影的片子叫《總統與奶牛》,小時候對這張貼在影院的海報充滿了好奇,非常想進入影院一探究竟,但最後未能如願。後來看到這家影院要放映《烈火雄心(Ladder 49)》時,激發了我一定要去影院看這片子的熱情,我當時在學校就把作業寫好了,可是一到影院,卻因為「只有兩個人不給賣票放映」而沒能實現我在影院看第一次電影的欲望。那時候好多影院都這樣,說的都是怕虧本。
直到《超人總動員》要在這家影院放映,當時貼出的海報,我便對海報上寫的「中文版 姜文 徐帆 精彩演繹」給吸引住了,原來那是我第一次對「明星配音」有所感興趣。院線上映是2005年1月底,我在影院看好像是已經上二年級下學期來。反正當時也是,為了看這片,又一次在學校就把作業寫完,而且這次運氣不錯,有幾個家庭觀眾帶孩子也一起來看,這也促成了我第一次在影院,第一次在類似文化宮的影院看的電影!
我至今還記得,前頭貼片預告片裡有《狂蟒之災2》的預告片,可是把我們這些小孩和來看動畫片的觀眾給嚇個不輕。現在想想也是中影那時候咋想的,把恐怖片的預告貼片在小孩看的動畫片前面,不過這也給我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令我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學校也組織全校師生一起看了《超人總動員》,也是在學校旁邊的這家影院,要說那時候學校組織看電影次數可多了,其中就有看《紅孩兒大話火焰山》《一個獨生女的故事》等這些令我忘記情節但經歷印象深刻的電影。然而突如其來的是,學校組織看《超人總動員》的這一天,我竟然感冒了!很遺憾我沒有跟同學們一起再次觀看,不過正好因為我捷足先登而感到慶幸。看過後班主任要求寫觀後感,可我沒跟同學一起看,我就跟班主任說「我沒看就可以不用寫了吧」,班主任說「那你也得寫」,班主任不知道我已經看過一遍,但我還是以一副不情願的態度寫了,但班主任說我寫的不認真,我無奈的重寫,才得以通過。
而且那時候我經常愛上迪士尼中國官網玩遊戲,正好有超人總動員的宣傳頁面,點進去一看,與影片風格一樣的網頁設計,可對於那時候愛玩電腦的我來說愛不釋手死了!
後來,有一位同學,日常性以欺負我的方式,告訴我說,「我看到《超人總動員》的續集啦」,我就一直堅定的問「你在哪兒看到的」,他就說「不告訴你」,這也成為我小時候一直解不開的問題。
還有,那時候的我因為家裡貪便宜,使我買了幾次盜版碟,《超人總動員》就在其中,還有《碟中諜3》《小馬王》等片。有一次去北京,在當時王府井街頭的「FAB精彩無限」買了德加拉出的正版雙碟DVD,以及泰盛出的《加菲貓》VCD(只有公映配音普通話),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除了新華書店之外的正版音像店的魅力,看來版權意識真得從小培養。當時我就對這《超人總動員》正版雙碟DVD愛不釋手,尤其是花絮碟,裡面內容每次都會反覆看,幾乎每個選項裡都附有彩蛋,尤其是這個彩蛋,看了不下N遍,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正版DVD帶來的魅力!直到後來長大我才發現,這正片和花絮碟是直接複製來臺版的,這也才解惑為啥菜單字體和片中字幕都是繁體。而且當時,正片碟DVD不小心在家裡找不到了,給我傷心好一陣,直到搬家的時候才找到。後來也買了藍光碟,但砍掉了好多原本DVD的精彩內容,使我有點不喜歡藍光碟這版。
直到2015年,續集開始創作,2018年,續集終於上映,足足十四年的時間,身邊各種事物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旁邊的電影院拆了,老家已經成為了有十三四家左右影院的三線城市,我來無錫十年了,我成為了「配音專家」⋯⋯你要問我那位自稱早在14年前就看到續集的那位同學在幹什麼,前幾年參加了什麼「伯克利商學院」的活動參加了好幾屆,現在的他在澳洲考律師,根本就不看電影了,估計也不知道電影是什麼了。當年我的小學同學,幾乎沒有一個像我這樣從小到大一直喜歡並熱愛於看電影。不過只有一位女同學,她考了中戲,還是董子健的師妹,只希望她不要去參演那些「國產可怕片」就好。看著沒,十四年,各奔東西的我們誰都有著驚人變化,小時候的感覺再也回不去了!也就只有我,獨樂樂的享受這十四年的情懷。
第二部一開頭,如果你看過《小傑克的攻擊》那部短片就會明白,迪瑞克探員是在問訊託尼,並用了如出一轍的方法使他失憶,只因為他看到了超人!而且還是一開頭,就圓了上部最後留下的梗,我心裡不禁大呼「十四年了終於把這個梗給圓啦!!!」暗中破壞狂襲擊了城市,超人一家再次拯救城市,不過破壞狂卻跑了,這又一次留下了懸念。上部是超能先生當主角,這部是彈力女超人當主角;而且乍一看,這部感覺巴夫婦兩人都肥了一圈,荷莉在這部感覺更像侏羅紀世界的女主。仔細看,這部的畫風比上一部要更上一層樓了,皮克斯一直追求的毛髮感在此次片中展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尤其是衣服上的起球。
這部我感覺之所以讓彈力女超人當主角,肯定是受到近年持續的「girl power」影響,而且在這部裡荷莉的戲份更加吃重,讓鮑勃成為了「家庭婦男」的擔當。這一點使我想起我的一家,我爸爸現在就成了專門做飯的「家庭婦男」,而我媽就像彈力女超人一樣退而不休的做著她願意做的事。
此次巴小傑在片中表現絕對是眼前一亮,因為巴夫婦倆還不知道傑克有超能力,所以他倆都感到特別意外。為什麼夫婦倆才知道傑克有超能力,這你就要去補補上部了。還別說,小傑的超能力,就好像哪吒有三頭六臂一樣,各種超能力他都能使得出來,尤其是對付浣熊那段,更是笑死我了,而且浣熊會使我想起了銀河護衛隊裡的浣熊,總覺得是一個彩蛋。
新角色溫斯頓和伊芙琳,尤其是伊芙琳這個幕後大boss,為了統治超人還把超人給操縱了,感覺這樣寫的反派角色可以說是任何超級英雄類電影中難得一見的。最關鍵的是,用來回閃的屏幕來控制人類。就是這個來回閃的「屏霸」,據說因此在北美上映時出現了光敏感引發的癲癇,迪士尼還特地將此通過進出口公司通知要求咱們影院上映一定要通知到影院避免發生此類情況。其實對我來說,看了來回閃的幾段,我只感覺到神經和皮膚都在緊張。
這一部的巴小倩,讓我們真正看到了她青春期的一面,為了失憶的託尼,她也是煞費苦心能讓託尼能夠想起她來,最後也算是圓了上部結局留下的看電影的梗,可最後一到關鍵時候又出任務了,不知道這個梗是否最終真能圓上也說不好了。
皮克斯電影最大的一個樂趣就是彩蛋,最出名的就是A113,A113是加州動畫學院的一間教室門牌號,皮克斯的畫師大多都畢業於此。作為紀念,每部皮克斯都會出現這個編號,這個就好比漫威每部都有斯坦李客串一樣,成為皮克斯不可缺少的娛樂。這次的A113又一次好找,就在電影院大門上寫的電影片名中。
這部又增加了幾個新的超人角色,我比較喜歡那個「穿越俠」,她的穿越方式可與以往的那種穿越大有不同,她是能想穿哪兒就穿哪兒,從這兒進去從那邊出來,特別是雜耍仍杯子那段,這與以往那些超級英雄的設定有些獨特。
很多人看了都有個疑問,衣夫人到底是男是女,其實就是女的,故意配個男聲,原聲中是導演布拉德·伯德自己配音的,感覺外形設計是照著安娜·溫圖爾來畫的,尤其是髮型。
音樂作曲依舊是麥可·吉亞奇諾,十四年的的第一部,是他第一次為電影創作音樂。有了第一部的前車之鑑,使得他在《碟中諜》三和四的創作音樂中,讓碟中諜的主題曲更有像超人總動員主題曲一樣,融入了卡通風格。
👇這三首曲子有點意思
其實我從小就對咱們翻譯的中文譯名感到奇怪,為什麼要強行和咱們中文中的名字模式一樣都是三個字的,後來才知道是那時候迪士尼經常愛沿用臺灣的譯名到內地來,臺灣人翻譯外國人的名字就總愛按中國人的先姓氏後名字來給外國人「起名,就拿這一家來說吧,這家人姓「Parr」,按照咱們翻譯,巴鮑勃完全應該翻譯成「鮑勃·帕爾」,而臺灣人翻譯喜歡把外國人的姓,翻譯成中文的第一個字,就比如「帕爾」就會取「帕」這個字就給放到第一位成了「帕鮑勃」,但由於中文裡沒有「帕」這個姓氏,就給取了諧音「巴」,姓巴的就有中國著名作家巴金。於是這些譯名,到了續集就延續下來了,不過放在現在這個時代看,總感覺有些不妥了。還有,對於把彈力女超人本名Helen翻譯成「荷莉」還是有點不解,雖然都是取諧音,但現在看還是覺得彆扭;以及巴小倩本名「Violet」翻譯成「小倩」,難道是因為會隱身就成「倩女幽魂」嗎,我總感覺這個名字絕對是那時候愛用「頭腦風暴」來起譯名而產生的。還有衣夫人,英文名Edna E. Mode,給翻成「莫衣娜」,取的就是「莫」的「Mo」,「衣」取的「E.」,「娜」取的「Edna」中的「na」。不得不說,臺灣人這種譯名方法,我真給跪了。
前文也提到了,遙想十四年前,我對海報上寫的「中文版 姜文 徐帆 精彩演繹」給吸引住了,當時這三位明星的以及光頭王凱毛毛頭和當時的李逸飛小朋友的配音,對我的童年來說都是不可磨滅的記憶,現在再看當時的配音演員裡,還有邊江、小王凱、褚珺、邱秋、張磊等出身北京電影學院明星配音班的學生們參加配音,那陣容放到現在真是逆天了!十四年過去了,今非昔比,參與上部配音的各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毛毛頭透露,當年的李逸飛小朋友現在在美國是一名大兵。
挖出一些當時第一部首映的照片和新聞👇
我記得還有當時姜文徐帆陳佩斯配音現場的照片,就在當時的官網裡,現在都完全找不到了。
對於大家都關心的,此次第二部是否還會讓姜文徐帆陳佩斯回歸配音,早在大半年前,張雲明導演就明確告訴我,此次他們不會再次回歸。為什麼,因為早在此前,三位都曾有與張雲明導演再次合作的經歷(姜文是俠盜一號,徐帆是海底總動員2,陳佩斯是愛寵大機密),張導演發現他們的聲音隨著年齡的變化都變得僵硬了,不再像以前那樣配起來輕鬆好調教,所以不會讓他們再來配音了。但為了延續明星配音,這次準備請「火華社長」和「國際章」來配鮑勃和荷莉,試音已通過,但因為沒有檔期,所以換成了專業配音演員來配音。
不過日本那邊依舊還是三浦友和配鮑勃、黑木瞳配荷莉、綾瀨遙配小倩。這一說我才發現,我總覺得小倩長得很像日本哪個女演員,原來就是綾瀨遙,難不成日本那邊也是按長相來試音的嗎。
👆十四年前的小遙,cos的還真像
馮盛配的鮑勃更有父親那種慈愛般的感覺他配出來了;沒想到反而劉琮配的酷冰俠,倒是喜劇效果十足了。
季冠霖配的把荷莉的性感人妻魅力給配出來了,彈力女超人的這番魅力之前我還真沒get到。
這次讓高增志配衣夫人,雖然沒了喜劇效果,但卻很惟妙惟肖。
小飛換人是必然中的必然,鞠豪陽小朋友配的,還是有些生疏,臺詞感還不夠流暢,有些句子說起來有點吃力。
小倩依舊是毛毛頭,唯一沒有換人,沒想到十四年了,她的聲音一直沒有變化,真能使我找回童年看的那份兒感覺。
託尼這次是楊天翔配的,友情提示上部是邊江配的,我不禁想,這樣的安排意味著,天翔憑藉自己的實力,將來絕對會成為下一個邊江也不為過!
張震配的文斯頓和馬小驥配的伊芙琳配的很不錯,特別感覺伊芙琳跟馬小驥長得很像,估計也是照樣貌選配音的吧。
總之,沒有辜負我14年的等待,太精彩了!
配音片段欣賞:
歡迎讚賞,您的支持是譯製片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