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餘音
真的有人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嗎?我還以為都是去炫富的。
英國路易小王子誕生7小時後,就被他的母親凱特王妃抱著亮相於公眾。
彼時的凱特王妃化著淡妝、腳踩高跟鞋、10度左右的氣溫下光著腿穿連衣裙,誰能想到她剛生完孩子?/新聞圖片
與「生完孩子即能出門社交」的西方女人不同,中國自古就有坐月子的習俗。
根據傳統說法,「月子」是產婦恢復身體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不能出門吹風,不能洗澡,甚至不能看電視.這哪裡是「坐月子」,簡直是坐牢!
對於人們需求異常敏感的服務業,必定不會「放過」坐月子的女性。
為了能讓「上帝」——服務對象把月子坐舒坦,保姆、月嫂、營養師等各種「月子服務」職業層出不窮。但是各職業功能各異且單一,怎麼辦?
這時,「全能一把抓」的月子中心誕生了。
五星酒店級的住宿環境、營養不重樣的美味佳餚、各種專業人員的貼心帶娃.月子還能這樣坐?
有這樣的環境,誰還會反感坐月子?
但是還沒來得及享受,擺在眼前的高昂價格就將不少人勸退。與此同時,許多「過來人」在月子中心的糟心歷程也讓人憂心。
月子中心的服務到底值不值得「肉疼」一把?光鮮亮麗的月子中心是否表裡如一?先看看具體情況再說吧。
進不進月子中心
各家有各家答案
月子中心也稱月子會所,是為新手媽媽以及新生兒提供專業護理的地方,最早流行於注重養生的臺灣地區。
短短20年,大陸的月子中心經歷了萌芽、探索、快速發展三個階段。截至2019年,月子中心的市場規模就達到158.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7.86%,發展迅猛。
近些年,月子中心遍地開花。/ 中國產業信息網
現在,產後住進月子中心越來越受女性追捧。即使收費在四萬到十幾萬不等的月子中心價格不菲,但這並未影響它的火爆程度。
甚至有產婦表示,許多月子中心的排期都約到了明年6月份,自己正愁「來晚一步」呢。
01 優質醫療資源是吸睛核心
劉女士的預產期還有3個月,但她早就訂好了一家月子中心。
劉女士並不是廣州本地人,住在番禺區的她一直希望能夠聯絡到海珠區某家醫院的資源,但由於從未與醫院打過交道,在聯絡醫院時感到非常「抓瞎」。
「由於產後老公上班,自己沒人照顧,所以找月子中心本是為了方便。沒想到現在的月子中心不僅有產後服務,還能聯繫到各大醫院的產檢服務。可真讓我碰對了!」
月子中心的服務已經不限於產後康復,從備孕諮詢到產前檢查再到產後康復,形成了完整的服務鏈。這是他們的「賣點」,也是產婦的需求點。/圖蟲創意
產前能幫約建檔醫生、產檢服務,產後還有婦產科醫師來巡房查看。這樣的服務已不僅是「錦上添花」的存在了。對於像劉女士這樣的外地人,與各大醫院建立合作的月子中心簡直是「雪中送炭」。
劉女士預訂月子中心後,幾個月來都在享受他們的「移動產檢」服務。
「我住在番禺區,醫院在海珠區,如果每次產檢都得跑過去就會比較辛苦。月子中心這邊就會派產檢車過來,很方便。」用幾萬塊錢打包個一條龍服務,的確安全省心。
產檢車就是大巴車改造而成。一般由月子中心出車,醫院出人,檢查設備就日常放在車裡,能夠保證產檢的專業性與便捷性。/圖蟲創意
看來,現在只有高端門面、周到服務的月子中心已經不足以吸引產婦的目光了,優質的醫療資源才是它們的核心競爭力。
02 月子中心不是永遠的「避難所」
現在大多數的年輕夫婦都無法獨立撫養孩子,尤其是新生兒。這就需要「有經驗」的長輩來幫忙,而矛盾往往出現在這些「有經驗」上。
老人帶娃,是件「不可控」的事情。
在專業護理理念與新興育兒方式的衝擊下,老一輩兒的經驗往往站不住腳。
姚女士是位25歲的年輕媽媽,她明確表示不希望婆婆或媽媽來照顧自己坐月子。
「不論是婆婆還是媽媽,都不是完全可以『聽命』於我的人。生產之後我一定非常需要清淨的環境休養,然而新生兒的情況很多很雜,她們某些陳舊的育兒方法又可能會跟我產生矛盾.」
所以,姚女士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月子中心「逃過」這段手忙腳亂的日子。
事實證明,這是有效的。在月子中心那段時間,簡直「世界大和諧」。加上專業人士的呵護,姚女士恢復得也很好。
把自己和孩子「全託」給月子中心,會有什麼副作用嗎?/圖蟲創意
「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自己出院後老公卻當起了『甩手掌柜』。」姚女士老公認為,既然她在月子中心已經足夠養精蓄銳,並且跟隨專業人士學習了育兒技巧,那麼回家後自己帶娃理應遊刃有餘。
「剛離開月子中心那段時間,非常不適應。家人總覺得自己享受夠了,不該這麼嬌氣,可是自己獨自帶娃還是力不從心。最後請了3個月的月嫂作為過渡。」
這段月子中心的經歷讓姚女士有苦難言。本以為逃過了代際矛盾就萬事大吉,但是卻忽略了育兒中另一位重要角色,造成了孩子爸爸責任心的缺失。
月子中心只能給身體暫時休養的空間,從子女到父母的角色轉換還是得自己完成。/圖蟲創意
月子中心的周期有限,卻唯獨是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帶娃的實際需求並不能依靠月子中心來獲得,家庭矛盾從來無法依靠逃避來解決。
除了經濟達標,觀念是否合格也是住進月子中心的一道門檻。
滿足產婦要求、迎合家庭需求,月子中心的出現的確救人於水火。但是要不要去住,還是要從自己的家庭情況出發,以免造成「水土不服」。
行業繁榮背後的市場亂象
月子中心最早流行於注重養生的臺灣地區。近20年,大陸各一線城市也逐漸摸索出一條發展道路。
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女性獨立意識的崛起,月子中心的繁榮是大勢所趨。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它有巨大的利潤潛力,與此同時隱藏著規範危機。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月子中心已經不是豪門、明星的專屬。/中國產業信息網
目前,一線城市的月子中心逐漸規模化、規範化。而其他城市的許多月子中心豔羨著其中的巨大利潤,奈何只能學到皮毛,無法獲得精髓。最終淪為商業噱頭,甚至以此欺騙大眾。
03 巧立收費名目
產婦身不由己
受到各種大V的洗腦,黃女士一直認為生完孩子不去住月子中心好像怠慢了自己。
越來越多的女性把住進月子中心標榜為經濟富足、老公寵愛的證明。 /pexels
「即使這個價格超出我的預期,我也想努力試試。」黃女士選擇了一家連鎖型月子中心,由於無需特殊服務,所以選擇了標準的「28天休養計劃」。
剛住進去時黃女士感覺很好,自己能享受公主級別待遇,孩子也能完全交給月子中心。可後來就慢慢出現了問題。
「月子中心會請產康老師為我做身體評估,每次做完後都會向我推薦艾灸、泡浴、發汗等一系列服務。剛開始有些心動,但想先休息兩天就沒有答應。沒想到後來天天安排各種老師過來推薦..」
名目各異的產康服務像個黑洞,拼命想從產婦身上「榨取」更多價值。
黃女士最終沒有答應。然而月子中心還是有辦法。
「在醫院期間,雖然很累但還是堅持了幾天母乳餵養。進入月子中心後,大家都在強調好好休息、放鬆,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有專人去負責,所以自己也偷了懶。」
住進月子中心的黃女士只有在早中晚——月子中心所稱的「泌乳高峰期」才會進行母乳餵養,其餘時間都有專人添加奶粉作輔。
然而每個人的「泌乳高峰期」是不同的,這樣形式化的流程不僅讓黃女士的奶水日漸不足,也讓孩子不再依賴母親的餵養。
「後來月子中心又向我推薦了催乳服務,我才恍然大悟,他們其實在變相地給我創造這樣的需求,而我原本不用。」
孩子全託管,母親盲目跟著月子中心走,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pexels
不夠正規的月子中心就是「赤裸裸」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各種巧立名目的隱性收費層出不窮,如果放鬆警惕就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到那時,各種「促銷體驗」是免不了的。
04 光鮮背後
是形式大於內容
在決定預訂前,王女士在一家月子中心進行了試餐。
「本來擔心月子餐少油少鹽會沒有味道,但是試吃的月子餐徹底打消了我的顧慮。各種菜餚琳琅滿目,山珍海味樣樣齊全,甜品點心也沒落下。擺盤很精緻,看著就有食慾。」
許多產婦追求「尊貴服務」帶來的心理滿足,就很容易被各種精緻的形式蒙蔽雙眼。/圖蟲創意
由於試餐很滿意,加上一對一月嫂的誘惑,王女士就預訂了這家月子中心,準備度過愉快的一個月。
然而殘酷的現實來得太快。
「真正的月子餐與試餐相比,簡直是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區別。每頓標準4菜1湯, 食材也很普通,比起試餐完全掉了N個檔。詢問原因,只回答貴价食材也不是頓頓都有。」
王女士瞬間明白,之前的試餐只不過是月子中心精心包裝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引她上鉤。
一對一月嫂則更可笑。都說月嫂行業水很深,沒想到在月子中心找月嫂更是「深上加深」。
「給我分配的這個月嫂明顯沒有什麼經驗。餵奶、哄睡還湊合,但是遇到嬰兒吐奶、哭鬧這些問題就不知所措了。最後還得我自己來。」
沒有經驗的月嫂很可怕。按摩手法不當導致新生兒受傷、緊急情況處理不當釀成悲劇.不合格月嫂事件層出不窮。 /圖蟲創意
不正規的月子中心並沒有自己培養的月嫂,有了客戶後再去月嫂市場現找,之後包裝成「金牌月嫂」,以此作為賣點。
在月子中心這個充滿誘惑的新興行業中,泥沙俱下。如果不考究月子中心的成立資質以及其中護理人員的從業資格問題,就很容易被其包裝出的「高大上」所欺騙。
只關注月子中心的人員是否服裝統一、環境是否優美、月子餐是否精緻等表面功夫是遠遠不夠的。其成立標準、人員資質、營銷方式、價格依據才是最該認真了解的部分。/圖蟲創意
月子中心的價值是以「真槍實彈」的服務切實解決每個家庭的燃眉之急,不是「包裝創意大賽」。否則,靠人們心血來潮催旺的火,遲早還是要滅的。
消費者要想不被天花亂墜的的套路拐跑,就要明確自己的需求,然後提要求,提要求!
參考資料:
https://new.qq.com/omn/20190822/20190822A0689W00.html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2008/888311.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9549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