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您看過文章能夠發表您的觀點甚至吐槽,或者對小編提出建議,因為有您的反饋,小編在今後的創作中才能更加努力和進步,從而為您提供更加優質的文章內容。在此感謝您對小編的支持與厚愛,祝您生活愉快!——心海擷英
瞄準劇照
電視劇《瞄準》已接近尾聲了。越看到最後越讓人揪心,甚至可以說心疼黃軒。這個劇本非常不錯,從劇情,節奏到陣容再到演員的演技,都比電影質量高,黃軒的這個角色很適合他。尤其是他的那雙眼睛,他的那雙眼睛雖然在經歷著人世間各種人間滄桑可依然保持著純淨,保持著善良。透過那雙純粹乾淨的眼睛,可以讓人感受到信任和踏實。喜歡黃軒的這個角色——蘇文謙。他把蘇文謙身上的那股勁,演得惟妙惟肖。把人物內心的活動以及感情表達得特別的到位。
和公安局的對手戲,面對歐陽湘靈的審問,他的那雙手一直緊緊地握著,隱忍和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情感,當內心的感情無法再抑制的時候,他留下了一滴眼,那滴眼讓人看著好難過。也讓人對黃軒的演技不得不佩服。
他原本可以不用暴露自己,只是因為同情弱者,幫助公安局救了那個孩子,讓所有的人當他當成了敵人。隱藏了多年的身份暴露了。一個保密局編外狙擊手神秘大人物,沒有相片沒有個人資料,他所有的信息在檔案裡不超過三十個字。就是這樣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偏偏喜歡隨身帶一枚牧魚,並用它做為彈弓。所有的人物故事的牽絆就在蘇文謙發射出彈弓的一瞬間,開始了。
這部劇的定位是在1949年6月的松江市,此時正是新中國的建國前夕,表面國泰民安下卻是暗潮湧動。
故事開場,一艘名為維多利亞的遊輪上,池鐵城不露聲色地殺死了一個西點師,代替了他的身份。緊接著碼頭上發生了一場狙擊事件。公安局獲取了特務葉冠英要與人在碼頭接頭的信息。緊鑼密鼓地做好布署,葉冠英一出現,就被包圍了,情急之下的葉冠英抓了一個孩子作為人質。
危難關頭,在碼頭依靠著木雕為生的蘇文謙暗中出手,依靠一顆木魚救了那個孩子,也讓自己躲過了暗殺組織「水母」致命的一擊。而他的善舉也讓他暴露了自己曾是「水母」搭檔「牧魚」的前塵往事,讓公安局的人誤認為他是敵人。
至此,《瞄準》這部劇的主線逐漸清晰。狙擊手與公安局的對弈,切入到那個特殊年代,城市的反暗殺戰場,展現出時代下不同人物的人性抉擇。
瞄準劇照
看點一蘇文謙與池鐵城
蘇文謙尤如他的名字一樣,太過於柔弱善良。為人正直。身處貧窮之中卻從不氣餒,一個忘卻自我,樂意奉獻他人的善良人。他的善良裡還有一層蓄勢待發的隱忍。對於舊事他銘記於心,猶如一具軀殼一樣遊走在人間,為過去的種種不斷地做著彌補和懺悔。
楊之亮的死是他心中永遠抹滅不掉的痛。那是他視如兄弟的人,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可他就死在了自己的狙擊下。他無法去改變曾經的歷史。而他可以幫助楊之亮完成心願,那就是秦鶴年。楊之亮拼了命也要保護的人。因此,他想盡辦法去保護秦鶴年。他想盡辦法去幫助紫舒母女,這三個人的人物關係是緊密相連的,而且紫舒的眼瞎他也有間接的責任,當年就是為了完成任務才會把紫舒牽扯進來,一個十七的少女,花一樣的年齡雙目失明,還要撫養一個年幼的孩子。不是楊之亮告訴他紫舒的一切,他都不知道這些年這個少女經歷過這麼多的磨難。
他內心的痛苦無法與任何人傾訴,他隱忍一切,三年來,他承擔起了小雪爸爸那個角色,為小雪營造了一個又一個爸爸的夢。在他以為,池鐵城和小雪相認以後,是真的浪子回頭拋下一切與他們團圓,他又一次隱忍對小雪的不舍,選擇了成全。而他的善良再一次遭到了踐踏。
池鐵城,鐵石心腸。在他的心目中任務高於一切,為達任務不擇手段在所不惜。他從骨子裡藐視社會,藐視他人的生命。他認為一切都可以玩弄於股掌之中,這個世界就是他的遊樂場,越正派的人越方便他來戲耍,如蘇文謙,他把蘇文謙對他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揉碎了,對於紫舒、小雪、秦賀年,他的手段之高明,做人之陰險,利用蘇文謙的弱點,善良,輕而易舉地讓他相信,說服紫舒、小雪,秦賀年離開松江,說是團圓,保護,實則是另外一個陰謀,圈套。
對於他的那些徒弟他更加是如魔鬼,每次任務失敗,看到他的那張臉,各各嚇得面無血色。他沒有感情的,他對他的徒弟心狠手辣,對他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陳赫在此之前一直都是演喜劇片居多,這次陳赫角色大翻轉,飾演的池鐵城性格中的狡猾與陰鷙, 正好和蘇文謙的正派、嚴密相反,從而不斷地產生了戲劇性的衝突。
蘇文謙和池鐵池又有著相同的不同之處。兩個人都用手藝來隱瞞自己的身份。蘇文謙是木刻師,池鐵城是西點師,全是用「刀」來完成的工作。蘇文謙就像他所刻的木頭一樣,榆木腦袋,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去做事情。池鐵城則不同,除了拿著刀子做蛋糕的時候,他還像一個人,在他殺手世界裡,他只會懂得用欺弱,狡猾,變通的手段對付他人。《瞄準》除了在此體現了兩位主角的謀生技能之外,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詮釋了亂世社會的生存格局,活著好人的生活是苦的,而壞人是甜的。
瞄準劇照
看點二生死時速
從這部劇開場到現在,劇情裡隨時都有時機緊迫的那種緊張感,有一種生死時速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是在看美國好萊塢的動作大片一樣,讓人看了還想看,欲罷不能。
城內的人在暗殺與反暗殺,追捕與逃離中鬥智鬥勇。城外國共雙方也沒有停歇,各自做著各自的準備工作。一切都看城內的動作。時間就在幾個畫面來回的切換,每個人都在各自的生活裡緊張有序地各盡其責。該吃飯的吃飯,該上學的上學,該休息的休息,公安局的人,特務,狙擊手各個都扮演著平民百姓的角色,在生活中穿梭著,風平浪靜,看似沒有任何的問題,實則處處是危機。
必須是全神貫注地去看,否則一不留心就連不上。這和以前看過的電視劇不同,可以跳著看,可以加速看,《瞄準》不行,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時速裡會發生什麼。看這部劇我的那顆心一直是懸著的。這一刻看似天下太平了,下一秒風雲突變。
就像這兩天的劇情,誰能想到蘇文謙費盡心思勸說紫舒和小雪以及秦鶴年離開,都只不過是池鐵城另外的一個圈套,誰能想到池鐵城連自己的妻兒都可以那麼冷血。那一刻看到秦鶴年的船開走,心裡的那個著急呀,把池鐵城從心裡罵了一百八十遍。所有的事情做得滴水不露,沒有露出任何的破綻,不是歐陽湘靈一而再再而三地堅持,只怕是他們都送去了臺灣囚禁都會認為他們在香港生活得很幸福。
看著歐陽湘靈把消息傳遞給蘇文謙,蘇文謙衝向碼頭的那一瞬間,那種絕望無法用語言來述說。一切都是與時間賽跑。讓人看得驚心動魄,為紫舒母女的安危,為秦鶴年的安危,為了岸上蘇文謙的焦急等待。那個時候爭取的第一分每一秒都是最為寶貴的。
瞄準劇照
看點三繁華的大上海
1949年的上海當時是全中國的經濟重地、是亞洲最大的城市、繁榮程度遠超同時期的亞洲東京、富麗堂皇程度比肩巴黎。
1949年的上海,雖然沒有手機,但是有——移動式步話機
看著曹必達拿的那個大電話,我當時嚇了一跳,還以為是電視裡的道具,原來這是行動電話的祖師爺,移動式步話機。那個年代上海就有了。是因為1949年解放以後,上海松江在解放後歸軍管,接收了國民黨的步話機,軍管的公安局因此配備步話機,用於對抗敵特工作。
小雪口中所說的白雪公主蛋糕。
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放映後票房席捲全球,中國也不例外,1938年6月2日《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中國上映,《瞄準》劇中,小雪喜歡的白雪公主蛋糕,足以說明那個時候的上海電影產生的發達。
還有電話亭,幻燈片,傳真機,電影等等。這些我們看似或認為不可能出現在那個年代的東西,其實,都是那個年代已經出現的。有人說那些東西不是只有現代才有的嗎,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把裡面對應的所出現的這些全都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的資料發現,每一個都是有跡有尋,都是事實存在我們的歷史中的。那個年代的上海是我們想像不到的繁榮。也是為什麼大上海會成為兵家,商家的必爭之地的原因。
瞄準劇照
看點四人物實,劇情緊湊不拖沓,符合時代
57集的一部諜戰劇,這是我所看過的最長的諜戰片。諜戰裡帶著懸疑,帶著一部分的文學作品的內容,還帶著時代的特性。沒有那種東拼西湊的文字,編劇花了不少的心思,劇情看似複雜其實簡單,只是中途不能斷,中途斷了容易銜接不上。
裡面說的那些普通的話,如蘇文謙打電話給紫舒,「蹭了一身黑、洗乾淨就回去」,這句話是想解釋因為救人把他自己給搭進去了,他需要自證清白。如他要離開的時候,讓紫舒彈的那首鋼琴曲,原曲是四四拍的,蘇文謙哼的是六八拍,這些都是暗語。不是用那種嚴肅刻板的方式去說,而是通過生活化的方式表達出來,處處都有玄機,處處都有關連。都是與劇情相關的暗殺的術語。
裡面的人物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純粹的普通百姓,有著歷史背景的人物,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國民黨,共產黨,狙擊手,特務,校長,老師......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和平,百姓安寧,在做著努力。只是這個努力裡面有幾個關鍵的人物,第一個出場的就是葉冠英,然後出場的就是殷千素,第三個就是秦鶴年。這部劇的核心人物就是圍繞著秦鶴年所展開的一系列故事,所有發生的一切皆因為秦鶴年。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去撕開。
正義與邪惡,善良與醜陋,好與壞,對與錯,黑與白這部劇裡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僅說的是那個時代的人性特點,也反映了社會生存形態下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現狀。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說明,為何中國能持續穩定地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有著更多的像蘇文謙這樣的人的奉獻,正是因為一直有那麼多的熱血青年,愛國人士不斷的為之無私付出。編劇沒有刻意的去寫而是通過一個個人物的故事串聯出來,讓整部劇真實而又豐滿。
結局在即,期待著最後孤膽英雄蘇文謙與魔鬼池鐵城較量中精彩的表現。相信通過所有人的努力,大上海終將回歸到過去的繁華,寧靜與和平。
END.
作者:心海擷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