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木材加工產業17年的銀得隆木業有限公司,毅然入局定製,旗下宮良全屋定製,已成為全屋家居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從0搭建定製體系的辛酸,恐怕只有選擇跨界定製的企業,才能感同身受。宮良全屋定製也是走了近1年的彎路,才從迷局中出走。目前,已實現95%使用酷家樂下單,交付周期縮短至7~10天。
輾轉1年,宮良全屋定製之路走過了哪些坑?有什麼經驗可以給到更多轉型定製的企業?酷家樂對話宮良全屋定製技術中心負責人潘冬,你的疑問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
從0搭建定製體系
板材大咖入局定製
銀得隆木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專業生產LVL 板材與板材加工的公司。一直以來,以優秀的家居板材質量馳名中外。產品選用優質的環保膠水,達到F☆☆☆☆級標準,獲得過不少國內外體系的認證,並與多家日本企業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並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近幾年定製需求已經慢慢興起了,但總的來說定製市場還處於混沌狀態。2017年,憑著在板材生產與加工的專業優勢,開始往「全屋定製」的方向布局。宮良全屋定製前後端對接負責人潘冬,就是這個時候加入了公司,並參與到公司定製項目從0搭建的團隊中。從產品的研發設計、工藝落地、建模、車間所有的工具機特性掌握,包括設計師的培訓,潘冬都不遺餘力,全程積極參與。
潘冬在來到宮良全屋定製之前,有著10年汽車零部件設計開發的經驗。他有趣地發現,技術的事情是一通百通的,而原先汽車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遠比家居複雜,可以說是降維打擊。然而從0轉定製,對於企業而言是一次大改革,面對的困難依然重重。他先是瞄準了兩個痛點:
「一是人才缺乏,全屋定製是一個體系的產品,從設計、研發、生產各個環節人才遠遠不夠,本地專業性人才缺乏。後來高薪空降設計師工藝到企業,邊補強,邊培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二是進行設備升級,聯合1010後端軟體,打造工業4.0全流程標準化的智慧工廠。老闆也是有求必應,全力主持各項改革的推進。」
而想要做好定製這條業務線,這兩點遠遠不夠。定製行業從設計服務、到生產交付、安裝售後,都需要企業具備更好、更快的反應速度。潘冬說到:「直到在2018年,逐漸了解到了行業內有『出圖後直接一鍵導出生產』的模式。然後我們便著手設計軟體的更換。一開始到底能不能實施,能不能落地,我們心裡也沒底。」
對於前端軟體的選擇,潘冬坦言每家前端軟體都有各自優勢,很難說誰優誰劣:「選軟體需要根據自身企業情況選擇,除了設計功能外,我們最為關注的是能不能落地,因為生產製造型企業,效果圖做得再好,不能落地也是空中樓閣。」宮良全屋定製經過走訪調研後發現,2018年酷家樂宣布了跟1010的合作,在前後端對接領域內,也有不少成功落地的案例。不久後便換掉了用了2年的設計軟體,引進酷家樂雲設計平臺,滿足客戶想快速看到未來家的需求。
輾轉1年才走出迷局
項目實施踩過哪些坑?
潘冬談到,人都願意呆在安全區,而他天生就喜歡去研究新的東西。2019年,宮良全屋定製攜手酷家樂&1010正式啟動「設計生產一體化」項目。但由於初期沒有進行產品體系的梳理,兜兜轉轉走了一年的彎路,從去年12月份才算真正啟動了項目。後經半年時間,實現95%使用酷家樂下單。如果不算排單的時間,從下單到生產、安裝、交付大概只需7天。
結局是美滿的,而過程卻充滿辛酸。談及落地的經驗,潘冬總結到,前後端對接不單是與模型鬥智鬥勇的事情,還需要與人鬥智鬥勇:
首先,他認為生產對接從技術層面是不難實現的,宮良全屋定製先是購買了模型庫,洛森庫其實是很全的,行業常規的模型已經具備,理論上來說寬高深改一下,左右切板小改一下就能與酷家樂對接。
但在項目啟動前,企業需要梳理清楚自己的產品體系。「如果體系不完全,是組織不起來的。工藝標準、設計標準、產品手冊、工藝手冊都沒有,就是瞎子摸黑。」宮良全屋定製之前缺少產品體系的梳理,人與人的溝通很不順暢,而且並不配合工作。溝通流程就要花上三天。
第二,要做好人才儲備。本地人才缺乏是很致命的問題,所以更要避免因為人才流失而造成青黃不接,才能保證項目的落地。「團隊是需要花精力培養的,真正前後端打通最多也就兩個月的事。酷家樂體系是完善的,模型我們也是買了基本框架去梳理。所以真正問題是在人身上。」
第三,是企業需要強大的執行力。宮良全屋定製老闆執行力很強,確定了方向立馬開幹。同期也有很多公司要建庫,但是沒有多少能做起來,歸根到底企業沒有「死磕」的決心。
「不但老闆『死磕』,我也在『死磕』。像之前說的,沒有梳理產品體系讓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我們建模時每天都把問題記錄下來,一個個攻破,設計師跟車間有什麼需要我去處理的事情,都馬上響應。突然有一天發現沒人來煩我了。問題基本全解決了。」潘冬說到。
95%使用酷家樂下單
宮良的推廣經驗
產品庫搭建是攔在企業信息化發展前面的一座大山,除此之外,使企業認為前後端對接投入大、實施難度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新軟體推廣問題。
潘冬表示,使用酷家樂的第一年,推廣阻力很大,設計師都有自己的使用習慣。宮良全屋定製採取的方針是「強推」,「只要模型庫裡面有的,全部要通過酷家樂下單,而用CAD下單的話就會退單。因為這個原因超過了周期沒有交貨的話,需要自行負責。不能模型庫有而不用。」
在強推的方針下,目前門店95%使用酷家樂下單。如沒有的模型,設計師會先去申請工藝,通過以後安排建模,逐步補強模型庫,「從基本的板件到組合櫃體有上千個模型,到現在我一直加了120個左右。」同時,建模人員會對產品庫進行優化,讓庫變得更「傻瓜式」。
另外在潘冬的理念中,相對於培養新手,會更傾向招聘老手。「現在的企業都喜歡提到集中培訓、視頻培訓,但實操過程中人員基礎太差,培訓也難以進行。我們傾向於提高職業待遇,招聘老手,快速並熟練地發揮酷家樂帶來的優勢。」
打響全屋定製招牌
未來三年完成上市
整體來講,家居行業是一個智能製造信息化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酷家樂對接生產項目的完成後,潘冬表示,宮良全屋定製接下來需要思考的還有很多。
今年11月,宮良全屋定製聯合酷家樂實施「標杆門店」打造計劃,通過系統化、標準化的一系列培訓課程,提高了終端門店的服務水平,接下來宮良全屋定製將把這種規範化管理模式沉澱下來,複製到其他店面。
目前缺人才還是企業面臨的一個痛點,設計師如果沒有經過五六年的時間沉澱,品位、想法都停留在新手階段。新一年,宮良全屋定製會著重人才引進與管理這一塊,並擴張約5~6家直營店。希望打響「宮良全屋定製全屋定製」的招牌,完成未來三年上市的目標。
End
— RECOMM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