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的《九州·海上牧雲記》(以下簡稱《海上牧雲記》)終於開播了。優愛騰三家視頻網站同步播出,會員第一天就能看12集,這樣的播放模式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後臺君一樣,在去年3月出了那版六分鐘片花後就一直期待著這部劇。沒想到卻等來了被芒果臺退片的傳聞,原因是注水太多,質量太差。
壓了快兩年,《海上牧雲記》從上星大劇變成了網播劇。雖然沒有衛視接盤,但出色的網播成績也算對得起三億投資:開播五天播放量就破了十億,遙遙領先同期其他網劇。
口碑也不錯,目前豆瓣8.3,評價比較兩極,但還是好評居多。
後臺君也第一時間看了12集,現在已經追到20集了。先上結論:
優缺點都很明顯,但瑕不掩瑜;整體比較挑人,有人覺得難看很正常。
先說優點。《海上牧雲記》可以說是今年畫面最美的一部國產劇,美術上無可挑剔。
風景極美,實景拍攝大草原,每個空鏡都像旅遊風光片。
攝影也極美,很少有古裝劇這麼拍打戲的。
服化道非常精緻,宮廷部分畫面美輪美奐,服飾華貴而考究。
演員方面,三大男主黃軒、竇驍和周一圍都是有演技的,萬茜、王千源等演員的參演更是品質保證。
先不說劇情,光憑這些就足以讓《海上牧雲記》秒殺一大批玄幻劇。畢竟,我們已經見過太多號稱「玄幻巨製」的青春偶像劇了,用拍正劇的手法拍玄幻劇,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至於劇情方面,整部劇有三條線,分別對應三個男主:牧雲笙(黃軒 飾)、穆如寒江(竇驍 飾)和碩風和葉(周一圍 飾)。故事足夠豐滿,主題也比較宏大,說一句拍出了「史詩感」不為過。
首先科普一下今何在「九州系列」的基礎設定,天下分為九州,殤、瀚、寧、中、瀾、宛、越、雲、雷州。本劇的故事主要講生活在中、瀾、宛、越的華族(人)、魅族和瀚州的蠻族(人)。
第一集先從瀚州的碩風部講起,這條線的主題是「弱肉強食」。
碩風部屬於蠻族,自然條件惡劣,缺水少糧,馬匹老得無法趕上獵物。
因為少年碩風和葉救下了懷揣牧雲笙和穆如家秘密的逃犯,管理瀚州的穆如鐵騎罰沒了碩風部的族產。活不下去了,碩風部決定遷移到自然條件更好的瀚州中部,搶佔速沁部的地盤。
因為搶他人地盤違反了秩序,碩風部慘遭穆如鐵騎屠族。碩風部主君碩風達的兒子碩風和葉從此成了復仇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故事中多次出現了「馬」:馬老了不能捕獵,沒有獵物就要餓死人;沒有馬徒步去很遠的黑森林就是「一條命的距離」;沒有馬更無法推翻大端朝的統治。
馬是一切「好東西」的代表,隱喻著繁盛強大的大端朝。
而率領穆如鐵騎的穆如家,則是為皇族牧雲家看守大端朝江山的將族。這條線的主題是「維護秩序」。
因為崇尚秩序,穆如鐵騎按律屠了碩風一族,但也按照「留弱殺強」的規矩留下了女人和不到馬背高的孩子,碩風和葉因此得以苟活。
同樣為了維護秩序,大將軍穆如槊在得知兒子寒江註定會跟皇子爭奪帝位後,毫不猶豫地拋棄了他。
十幾年後再次見到兒子,相認後第一句話就是讓他死。
本劇的第三條線,圍繞著大端朝六皇子牧雲笙展開,這是《海上牧雲記》最重要的一條線。這條線的主題也即是全劇的主題:抗命。
大端朝篤信星命,少年蘇語凝剛進宮,就被星命推算出是未來新帝的皇后。
還是這位祭司,推算出牧雲笙是命定的未來皇帝。
但同時也算出,牧雲笙若登上帝位,必將天下大亂。
牧雲笙和穆如寒江都身負帝王命,碩風和葉也不例外。他也早早地被認定為是九州的鐵沁(大海與大地之王),將會帶來獻血和戰亂。
劇情還暗示著,大端皇后南枯明儀(蔣勤勤 飾)也是被命運選定的皇后。蘇語凝被算出鳳命後,皇后的侄女南枯月漓憤憤道,為何她有這天生的運氣。南枯明儀的話頗有深意。
或許南枯皇后說的就是自己,雖命中注定是皇后,卻一生無法贏得皇帝的心。
因為宿命,《海上牧雲記》的底色註定是悲涼的。雖然劇情還沒有完全展開,但劇中每個人物的悲劇性已經有所顯現。
牧雲笙半人半魅,從小就無人敢靠近,非常孤獨。少時的他拔出劍想救父王,卻無意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反而把父王重傷成半身不遂。長大後有心隱居避世,卻一步步被推向權力中心。
穆如寒江從小被拋棄,懷疑穆如家族崇尚的秩序,但又被秩序所制約。他不屑穆如家族的光環,隱瞞穆如姓氏從軍,卻還是被認了出來。
碩風和葉身負血海深仇,為了迅速強大自己,他自願投靠了間接害死自己妻子的赫蘭部落。這到底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漢,還是一個為了復仇不擇手段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註定的命運,越想逃離,越是避無可避。三大男主都是英雄,但勝利者只有一個。他們之間的衝突也並非簡單的善惡對立,而是各有各的立場和道理。
其實關於抗命的主題很多玄幻劇都有所涉及,比如《擇天記》,主要講陳長生逆天改命的故事,但最終還是淪為了少年闖關打boss的冒險遊戲。相比之下,《海上牧雲記》的格局更大,立意也更深刻。
但《海上牧雲記》也並非十全十美。前面說過,這是一部優缺點都很明顯的劇。優點說了那麼多,那它的缺點是什麼呢?且聽後臺君細細道來。
問題主要出現在劇情上。《海上牧雲記》的主題很宏大,但編劇似乎並不能很好地駕馭。有些情節意味深長甚至帶點哲理,有些情節則很狗血,甚至邏輯不通。
比如少年南枯月漓和少年蘇語凝的宮鬥戲,簡直拉低了整部劇的智商。群毆、扇耳光、推下懸崖……這些宮鬥伎倆未免也太蠢了。尤其是群毆戲,大白天的,秀女們就敢在皇宮對未來的皇后公開動手?
南枯皇后在皇帝癱瘓後能迅速奪權,也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皇帝並非完全不能說話啊,為何滿朝文武全都向著皇后?連看似很厲害的穆如槊都智商下線了,皇后激了他幾句他就交出兵權了?
當然,比起這些,《海上牧雲記》最受人詬病的還是緩慢的節奏。
關於節奏,網上也分成了兩派。一撥人覺得節奏慢並不等於劇情拖沓,這部劇就是要慢慢品味才行。一撥人則認為這劇就是很拖沓,各種注水猶如流水帳。
在後臺君看來,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因為本劇的「慢」確實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大量的空鏡和秀禮儀的鏡頭。第一集開頭就是層層累積的空鏡,一個僧侶走過了茫茫草原、萬重雪山、漫天黃沙……然後開始逃命,撲進一口泥塘。
這組鏡頭雖然慢,但起到了開篇奠定基調的作用,並不多餘。
還有第三集那場儀式感頗濃的「秀女進宮」戲,持續了十幾分鐘,細緻程度堪比紀錄片。
這場戲的節奏雖然也非常慢,但能迅速把觀眾拉入情境,感受大端朝的文明和皇家的威儀。作為一部奔著「史詩級巨作」去的玄幻劇,確實需要幾場秀禮儀的重頭戲壓陣。
這樣的「慢」鏡頭,「慢」得值得,「慢」得好看。
但《海上牧雲記》裡注水鏡頭也不少,除了無處不在的閃回外,敘事重複也是個問題。比如第19集蘭鈺兒把牧雲珠交給牧雲德這場戲,閃回+尬聊了三分多鐘。
其實上一集牧雲德就慫恿過蘭鈺兒把牧雲珠交給他,從蘭鈺兒埋怨這珠子「真是害人的東西」開始,觀眾就知道她要做什麼了,插一個蘭鈺兒進牧雲德府邸的鏡頭便已足夠,最多花三秒。
當然,《海上牧雲記》節奏慢的罪魁禍首既不是大量秀風景+秀禮儀,也不是無限閃回和敘事重複,而是敘事平淡,不會用畫面講故事。一集45分鐘裡有一大半時間都是各種人在交談,沒有動作也沒有配樂。
比如說第10集,王千源飾演的鄴王第6分鐘上線,開始和各種人聊天:
和夫人聊2分鐘天下→和下屬聊8分鐘奪權→和河洛人聊3分鐘兵器→和墨先生聊4分鐘秘術→(中間穿插了牧雲笙和蘭鈺兒對話3分鐘)→接著再和墨先生聊6分鐘秘術……大哥,你有完沒完?
王千源絮叨了半集,傳遞的信息只有一個:我和墨先生準備對牧雲笙下手了。
純靠臺詞推動敘事,這就是一些觀眾覺得《海上牧雲記》難看的本質原因。也是不少人覺得碩風和葉線好看,牧雲笙線無聊的原因。畢竟,一個是人狠話不多,靠行動證明自己的糙漢子,一個是整天枯坐書齋,念叨宇宙真理的弱書生。
其實像這種「話癆」影視作品有很多,比如理察·林克萊特的 「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前》《愛在午夜降臨前》),但這是電影,兩個小時就結束了,觀眾看起來並不累。你要是把它拉成75集的電視劇試試?
觀眾要看的是有原著精神的電視劇, 而不是有畫面和聲音的原著小說。
《海上牧雲記》就是這樣一部渾身毛病的好劇。雖然它有這樣那樣的瑕疵,但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就像今何在自己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有點可惜的美人兒。畢竟,粗製濫造的玄幻劇太多了,如果連這樣用心的作品都要被打成爛劇,你讓《擇天記》《青雲志》這種垃圾臉往哪兒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