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盡全身的力量,握住了一把沙子,並宣稱這就是整個世界,但某一天突然發現沙子全掉光了
聽狗哥撕心裂肺的講述完他的維權全過程之後,我忽然啞口無言。我答非所問道:」當你在一個浪漫的穿越自然與鄉村的騎行途中,你的摩託車壞了,你用什麼態度面對這個問題?」狗哥明顯一愣,我接著說道:「……一開始發現摩託車打不了火的時候,肯定會火冒三丈,心想非把它發動起來不可,對不對?」《禪與摩託車的維修藝術》裡頭約翰的妻子思薇婭雖然沒有對摩託車的故障表示憤怒,她是個愛浪漫的女人,樂於在美景之前振臂高呼,但對壞摩託車的修理與當初設想的浪漫完全背離,她不願意觸碰,甚至不願意面對長路騎行需要掌握一些摩託車維修的知識。很多業主跟思薇婭,或者狗哥一樣,想當然,想維權,但完全不懂一些維權的知識,更不懂法律。他們雖然知道開發商沒錢跑路了,但不知道即使跑路了,也可以通過重組、重整、清算等等等等手段復工,更不懂工程、造價、估算續建費用。
25%的人則像極了《禪與摩託車的維修藝術》中第十三章的那句話:沒有人會狂熱地叫喊明天太陽還會升起,因為他們很清楚太陽明天會升起的。
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我出了這麼多錢,難道白出了,拿房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怎麼會爛尾呢。4%的人開始罵罵咧咧準備去維權,但真正清醒並且能立即行動的人大概只有1%。某一天,大家驀然發現,啥,法院竟然開始查封工地了。頓時,70%的人開始著急了,大家一想,猛的一拍大腿,我靠,真的停工好長時間了,怕是真的不能按時交房了啊。此刻4%的人跑去找政府,眾人一瞧,呦,有人帶頭,好,我先等等,萬一這些帶頭大哥的鳴冤鼓敲得響,政府出面給開發商吹吹風放放水,房子又蓋起來了呢。但是上面那些可都是老江湖了,吃過的鹽比普通老農喝過的水都多,什麼樣的維權沒見過?開發商跑路了,你找我出錢?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嘛,咱們也不是獵槍,指哪打哪,撐死了安撫一下各位受傷的心靈,然後告訴大家:這事咱們管不了,要麼去找法院,要麼去找開發商,反正別來這裡鬧,來這裡鬧還是違法行為呢。
萬一鬧得不可開交,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得了,給你們成立個專案組,找個信訪局,或者乾脆住建局管信訪的同志來給你們協調。大部分地方上,就這樣使出了一個百試不爽的大招——拖字訣。又來了,好嘞,今天我們有個重要的會議要開,你們過兩天再來吧,兩天後,當人們真的不識相來了以後,領導便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出來了,說,開發商已經給我們承諾了,六月份復工,最早年底,最晚明年三四月份就交房。聽到這麼多好消息,有了正版大牌的背書,業主們一顆揪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第二天,忽然業主群裡有人說話:大家放一百二十個心,我有內部關係,這個項目爛尾是不可能爛尾的,這個開發商實力大得很,有錢,現在沒開工,不過是手續上出了點子問題,和施工單位產生了糾紛……到了這裡,大家已經不會去想這個突然冒泡的夥計,到底是哪裡來的消息,是真正的神仙,還是開發商的臥底?等,別行動。
然後,大部分人就真的徹底變成一隻只冬眠的蝸牛,將自己安安靜靜的藏在厚厚的殼裡,管他外面吹的是冬風還是春風。比如有些項目維權的帶頭大哥還是不會服這些軟刀子的,沒動靜了,他們還是會往政府裡頭跑,我見過不少這樣的帶頭大哥,總結起來,他們有幾個共同點:1:有大把的閒暇時間。
2:不懂法。
3:和體制內關係緊密,比如老黨員,退休幹部。
4:上了年紀。
是的,沒有哪個小年輕會帶頭去搞事,這也並非是996決定的,更多的是丟不起那人,哪怕有時間也是讓父輩去鬧。問題是,如果具備以上四點的帶頭大哥,往往是做的就是無腦信訪。多數情況下,帶頭大哥甚至連A+B=C這三個數字都搞不懂。甚至還有還是嚴重的英雄主義,享受一己之力推動政府給開發商施壓或者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對於結果是完全沒有概念了。這樣的帶頭大哥,再加上一群不是創造力,只想搭個順風車的吃瓜業主,在老大哥可笑的英雄主義之下,無形之中配合了政府和金融機構,將整個項目一期拖了下去。而在這個拖字訣的施展過程當中,各路債權人就像狼群、鯊魚、把一個肉骨頭一口一口的咬個一乾二淨,該保全的,都被保全,該轉移的,也基本轉移得差不多,也終於將從打官司有用,拖到了上訴法院也救不了了的程度。
其實,從法律上來講,爛尾樓是可以打官司的,這個程序無非就是執行和破產而已。退一步講,地皮總是值錢的,再退一萬步講,即使將樓炸了,土地賣掉,也有錢退給業主的,既然如此,大家為什麼只能眼巴巴的拍鬍子瞪眼乾著急呢?而在整個房地產利益鏈條之中,食物鏈最頂端的是政府,中間是銀行或者金融機構,下遊是開發商,再下遊便是建築單位這樣的施工方,最末端是廣大業主。
前面四個都是企業,而業主往往只是單兵作戰或者一盤散沙,這種戰鬥力在前面四個久經沙場見慣了大場面的正牌軍面前,真的不堪一擊。如果有幸能夠將散沙捏合到一起,維權領袖的選擇更加是重中之重。倘若帶頭大哥什麼都不懂,看起來,老大哥日夜奔走的確是努力了,但是這個努力,卻是大方向的不對頭。多數時間都是在喊冤和鬧事的邊界上來回摩擦,一不小心就是15天拘留、3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訴法院未必有用,但上訴,找一個懂法懂行的專業人士必須要用。然而,大多數無辜躺槍的業主,壓根就不知道爛尾樓真正的性質,幾乎都在想當然,因為普通人沒接觸過工程,也不可能知道爛尾樓的複雜程度。事實上,有些樓盤甚至已經五通了,花個小几十萬就能徹底收尾,但開發商就是無論風如何吹,老子八風不動。這是因為每一棟爛尾樓後面必然跟了一屁股的爛帳,而十有八九的爛尾,壓根就不是工程問題,而是債權問題。
一個項目的房子總體價值是1億,開發商往往已經在中X銀行抵押貸款7000萬,在農X銀行抵押3000萬,在招X銀行抵押貸款1000萬,一些膽子大的興許在利率高得嚇人的金融機構再貸個幾千萬,然後,還拖欠著上千萬的工程款。
完工的瞬間,以上貸款機構一湧而上,肉只有一塊,但有十幾個人搶著吃,到最後留給開發商自己的,估計渣都不剩。你瞧,現實就是這樣,總會無情的抽打著弱小群體的臉。
雖然我不忍心繼續對他降維打擊,但仍舊沉重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唯一能盼望的就是本地房價漲起來,否則兇多吉少,什麼都沒用,跟買的股票退市了一樣的道理。」是的,唯有漲價是最優解。
1994年到2004年中國經歷過一個階段的樓盤爛尾。但之後的十年,房價一直在漲,一線城市翻十倍,二線城市翻五倍,三四線城市翻三倍,上面數學題中的總價值1億,變成了3億,5億,無形之中就解決解套了。他們被暴漲的房價消化掉了,或者復工,或者他人接盤改造,或者拆了夷為平地重建,不約而同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但今時不同往日,經過長達幾十年的暴漲,又迎來轟轟烈烈的棚改去庫存,地產江湖很明顯就跟金庸世界中的《射鵰英雄傳》到《鹿鼎記》一樣,武力值直線下滑,徹底進入一個疲軟期。再加上今年疫情的衝擊,用房價上漲來解題的歷史經驗,很明顯已經不再適用了。說到底,商品房預售制度這個玩意兒,真就是一把明晃晃的雙刃劍。
如果沒有它來支撐房地產這個前經濟的大柱石,中國的飛黃騰達不可能來得這麼快如閃電,但由於相關法律滯後,保險等市場工具不完善,政府資金監管等歷史原因,所以受傷的總是最為弱小和無辜的購房者。雖然去年已經放出了風聲探路,要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但真正落地,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很多年前託馬斯皮克提把人類之前幾個世紀的數據統計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於是這位我心目中的大預言師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悲觀地寫道:在所有時期,資本回報率都遠遠大於勞動回報率,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來還會是這樣。
我們的地產江湖也是一樣,在接下來的一兩年,或者在遙遠的未來,會迎來更多的爛尾樓,所以現如今的購房者也必須慎之又慎,一二線的城市還好,不會缺少接盤俠,但小城市的購房者,千萬得記住:買現房很重要,如果萬一買不到現房,那麼,就得選對開發商。
一定要選品牌開發商,越大越不會爛尾。
2006年,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上映,電影的結尾,這個極度沉重的現實故事裡摻入魔幻一幕:一座紀念碑在火箭的助推下升入天際。很多觀眾不知道,這座在《三峽好人》中出鏡的華字塔,真實存在於現實中:為了紀念三峽移民搬遷,重慶奉節建起這座移民紀念塔,在2003年完成三十米高的主體結構,遠遠看去,形似繁體「華」字,所以也被稱為華字塔。賈樟柯也許不會想到,這座紀念碑始終沒有完成,成了一座怪異的爛尾建築。
這狗娘養的爛尾樓啊。
最後,真心希望所有購房者都心眼都能擦亮一些,對未知領域裡一顆迷茫而拘謹的心靈當中,永遠都有摩託車在遠方突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