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進口冷凍肉製品及水產品集中監管倉(簡稱「東莞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建成投入使用,是我市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其施工進度如何,備受矚目。記者現場探訪得知,目前該項目總體施工進度超60%,擬於本月28日完工交付。
工程進度超60%
在增益冷鏈東莞港基地一帶,「東莞集中監管倉項目」工地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這裡也是東莞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所在地。
12月18日,記者來到該項目施工場地看到,現場大型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約70名施工人員正在進行緊張作業。沿河西二路一處進入工地,看到兩名工人正在進行放線作業。「這裡是新建核酸檢測室的位置。」項目生產經理沈敏說。
繼續往前走,鋼材碰撞「叮叮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這裡將新建『鋼平臺』,用於卸貨消殺。」沈敏說。「鋼加建平臺卸貨區,滿足載重5噸的叉車卸貨需求,進口凍品在這裡通過機器設備進行消殺,入庫集中監管。」
沈敏介紹,鋼加建平臺卸貨區設計所需300噸鋼材,正常安裝要一個月,現在工期壓縮到10天。
東莞集中監管倉應急工程由市委市政府籌建、市城建局直管、中建五局東莞分公司承建。疫情期間,承建方曾完成過市第九人民醫院防疫隔離建設工程等東莞多所醫院防疫工程建設。「我們加快施工速度的同時,都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務。」項目負責人周慶峰說。他和沈敏一樣,都戴著有「青年突擊隊」字樣的袖章。
記者了解到,為鼓舞士氣,項目組建了 「青年突擊隊」。這群平均年齡在26歲的青年管理人員個個都戴著有「青年突擊隊」字樣的袖章,卯足幹勁。
從12月7日晚進場,一天後正式施工,像周慶峰這樣的現場160名左右施工和管理人員,以「白+黑」的工作節奏連續奮戰在工地上。
指著施工現場醒目的22個大字——「建證力量築基石、戰『疫』一線亮旗幟,五局華南、使命必達」,周慶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連續作業11個「白+黑」,投入60臺機器設備,160人左右兩班倒作業,精益求精的同時,開足馬力與時間賽跑。」
記者現場了解到,項目建設使用面積約16.5畝( 11000平方米),9棟新建板房目前已經全部完成搭設,場地硬化。其中,2棟為監管人員宿舍,2棟為檢測人員宿舍,2棟為監管人員辦公室,3棟為裝卸工人宿舍,有5棟已經完成室內裝修。目前工程施工進度超60%,擬本月28日完工交付。
目前,「東莞集中監管倉項目」施工進度正有序推進。周慶峰說,「自開工以來,大家團結一心,目標一致,每天下午一次碰頭會,每天晚上一次協調會,以每一天為一個節點,匯報完當日完成進度次日完成計劃以及協調問題。」
進口凍品集中監管
「鋼加建平臺卸貨區,設計有10個卸貨月臺,同時滿足10輛進口凍品貨車消殺。」周慶峰說。鋼平臺卸貨區上方加建鋼雨棚,外圍採用彩鋼瓦加鋼籠柱子圍蔽。卸貨區前新建候車區488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至25輛大型冷藏車。12月28日,日處理能力達60個標準貨櫃的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要完工交付。
載有進口凍品的冷藏車,由河西二路駛入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區域,經過一條新建的寬11米道路,在新建候車區等待,再進入鋼加建平臺卸貨區消殺入庫,然後實施核酸抽檢全檢測,確保沒有陽性凍品流入東莞市場。
「入庫」即指凍品集中監管倉倉庫。其以增益公司一期冷庫B庫首層(4100平方米)作為集中監管倉倉庫;以增益公司四期部分空地作為工作專班辦公區、搬運工人生活區及停車場等基礎建設場地。
據施工信息公示牌介紹,集中監管倉建成後將用於對經國內各港口碼頭提櫃離港並在東莞儲存、銷售、加工的「應檢未檢,應消未消」進口凍品進行包裝消毒和抽樣核酸檢測。
「項目意在最大程度阻斷疫情傳播風險,尤其是防止疫情通過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貯藏、運輸、加工和銷售場所傳播。」周慶峰說,「中建五局參與建設防疫工程,是央企的責任和擔當的體現。」
據了解,東莞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管理及其配套系統建成後,對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進行集中出入庫管理、統一核酸檢測、集中消殺、安全出庫、信息公示及數據分析,實現對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全檢測、全消殺、全追溯」。
文字:付碧強
攝影:陳棟 視頻:陳棟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