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渣孩子的報恩故事全紀錄

2021-02-08 丹媽讀童書

最近兩周都在忙周年慶的事,乾貨文章雖然沒寫幾篇,但也一直在關注著熱門話題。


比如前幾天在朋友圈刷屏的「學渣」孩子報恩話題,很多人說,這是給焦慮中的媽媽一劑自我安慰的良湯。


「學渣」孩子到底能不能報恩,這個尚無定論。但我記得曾看看過一部電影,非常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學渣孩子的報恩故事全紀錄。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弱點》


豆瓣評分8.4,好於90%的家庭片。


這部影片譯名為弱點,寓意就在於說「每個孩子都有弱點」。


說到弱點,男主角麥可絕對是那種弱點滿滿的小孩!



和之前和大家分享過的電影《貝利》《讓孩子從自卑變自信,這才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一樣,是由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選秀狀元麥可奧赫的真實成長經歷改編。


麥可的成長環境比膚色更黑暗:父親坐牢,母親吸毒,性格孤僻,不擅交流,從小流轉於不同的寄養家庭,還常常遭人嫌棄——



更慘的是,他的智商還還不高,考試成績長期徘徊在0.6分左右(丹媽打聽了下,美國的分數體系大概是A:4分;B:3分;C:2分; D:0分)……



這種一出生就是「問題孩子」的出廠配置,似乎未來就註定走向偷摸拐騙無業蹲牢房的的孩子。


但在麥可16歲那年,命運卻意外地被改寫了,改寫的正是他後來的養母陶西太太。


先插入一下,陶西太太自己本身有兩個超級可愛的孩子,麥可因為個子大,又不善言談,沒人和他玩,打個招呼都能嚇跑小朋友:



只有陶西太太的小兒子SJ會主動和麥可說話,還教他怎麼與人交往:


一次偶然的機會,陶西太太全家開著車在路上撞見了流落街頭的麥可:



SJ告訴媽媽這是他們學校的大個子麥可,陶西太太問麥可這大晚上的是準備去哪?


麥可說去體育館,陶西太太問:「體育館都關了,你去體育館幹啥?」


麥可的回答一下就燃起了陶西太太的母愛

這母愛一泛濫,陶西太太就把他領回家住了一晚。一開始他們還懷疑麥可會不會是個把家裡東西偷走的壞孩子

△(早上起床,陶西太太和丈夫打趣說客廳可能會被麥可弄的一片狼籍)


但早上起來下樓一看,麥可不見了,還把昨晚給他鋪的鋪蓋整整齊齊地疊好了:

又愧疚又感慨的陶西太太,決定要幫幫這個不愛說話的大個子。


和所有看似「一無是處」的熊孩子一樣,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認為麥可無藥可救。

但陶西太太卻注意到,他的一項未來職業測試中顯示,自我保護意識高達98分。


普通家長看到這可能會覺得,自我保護意識強有啥用?能當飯吃嗎?


但陶西太太就還真幫麥可這個優點找到了用武之地!

自我保護意識強,意味著他擁有橄欖球運動員的天賦


當陶西太太發現這點後,開始從未來著眼,重新編輯「麥可」的人生之路——


鎖定目標,全家一起幫助麥可成為橄欖球運動員。


但僅僅是發現優點,定好目標是不夠的,咱們定的目標有啥用,得孩子願意配合啊!


一開始,麥可並不領情。


面對心門緊閉的麥可,陶西太太沒有硬來,而是選擇像剝洋蔥樣一層層剝:


「告訴我和你有關的事,至少說一件你最願意說的。」



麥可說:「我不喜歡別人叫我大個子麥可」。


於是,她立刻改口叫他麥可。


當丈夫不小心稱呼他「大個子麥可」時,她也會認真地去糾正他。


●  麥可被邀請到他們家過感恩節,看到其他孩子都歡樂地坐在電視機前吃大餐,麥可一個人默默坐在餐桌旁吃。

陶西太太二話不說,關掉電視,讓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和麥可一起吃:

●  陪麥可買衣服的時候,她選的,麥可都不喜歡,看到麥可自己拿起一件在那比劃時,陶西太太立馬肯定麥可的品位,尊重他的想法——

麥可這才第一次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陶西太太帶孩子們去書店,大女兒拿起一本童書回憶起媽媽小時候給他們講故事的場景

陶西太太問麥可:「你媽媽給你讀過故事嗎?「,麥可愣愣地搖搖頭

晚上,陶西太太便把孩子們小時候的書拿出來,給已經是大個子的麥可講故事:


這才一點點地打開了麥可的心扉,一點點地讓麥可有了家的感覺。


開始慢慢學會怎麼交朋友:


(和開頭那兩個不願理他的小菇涼玩的很high)


開始認真地把陶西一家當作自己的家人:

△(一次車禍中,麥可為了保護SJ, 用手臂生生擋住撞擊,弄了一身血)


要知道,其實越是缺點滿滿的孩子,從小遭遇的不重視、不尊重就越多,


那些看似很橫的熊孩子,其實內心都脆弱的很


只有我們給孩子尊重,孩子才會給父母尊重;我們給予孩子自主,孩子才會更願意配合。


而影片的後半部,則向我們生動演繹了,所謂愛的力量,在孩子的生命中到底有多重要:


麥可雖然很有運動天賦,但進入球隊後,木訥的個性使他一直無法進入狀態,氣得教練經常領著他的領子又吼又叫,麥可卻依然不得要領。


陶西太太見勢不對,便立馬親自下場指導,怎麼指導?


用孩子最在乎的事情,用孩子最容易理解的語言——


橄欖球運動最重要的一環在於防守,保護自己的領地和隊員,陶西太太便讓麥可回想自己以前是怎麼保護她:「如果有人撲向我,你會怎麼做?」


讓麥可回想他在車禍中是怎麼保護SJ的:你能擋住車禍!你就能擋住對手!

陶西太太讓麥可把球隊想像成家人:「四分位就是我,跑鋒就是SJ,整個球隊就是你的家人,你要保護我們。」


麥可立刻豁然開朗了,再次上場後屢屢獲勝


陶西太太和教練分享自己指導麥可的訣竅,丹媽覺得這個訣竅在任何親子關係上都能用得上:


對孩子,吼沒有用,有用的是「了解」,有用的是因勢利導。


是信任,是愛,只有愛才能激發出孩子最大的潛能。


教練立馬對陶西太太的教育技巧心領神會,在比分落後時,在賽場上用同樣的方式,保護了被裁判欺負的麥可:

充分調動了麥可的優勢,激發了他最強大的保護意識:

促成了麥可揚名立萬的一擊。

(把對手直接從中場阻抗到了賽場外去)


這個畫面被SJ錄成了光碟,發給了各個橄欖球隊看,一瞬間,麥可成了眾多球隊、學校爭相搶奪的爆紅球員,從此走向了成功人生。



而影片結尾,講述了一個和麥可有相似經歷男孩的故事:一樣是出生混亂的家庭,一樣擁有超強運動天賦,一樣是曾被收養,但那些人沒有給他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即使擁有天賦,最後也墮落至黑幫打殺。



試想一下,如果他被一個陶西太太這樣的媽媽養育,結局又會怎樣呢?


我想到了最近,大家都在討論通過通過改變基因,讓孩子變得更完美,你們會選擇嗎?


如果讓陶西太太選,她會選擇用改變基因的方式幫助麥可,還是用愛與陪伴的方式?


我想她一定還是會選後面這條,看似更難、更緩慢的路,


任何事,包括養育孩子,若不是親力親為,與孩子一同經歷過跌宕起伏,共度過爭吵和淚水,又哪裡能那麼真切地體會到那種為孩子成功的驕傲。


與孩子別離的不舍。


(麥可上大學那天,陶西太太躲在車上哭)


在孩子成人之時,滿滿幸福感、成就感地能享受每一個孩子滿愛與感恩的擁抱:

正如陶西太太當初在眾人誇她收養麥可是偉大之舉時說到的,


「不,不是我改變了他,而是他改變了我」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叮噹,我要感謝叮噹給我帶來的快樂,也感謝叮噹給我帶來的麻煩。


用編輯基因的方式改變孩子可能很省力,但上帝之所以讓每一個孩子都帶著「弱點」出生,是在教我們學會愛。



                丹媽碎碎念                    


想到之前去做公益活動的志願者時,看到一些被世俗定義的問題孩子。


父母覺得厭棄、或是無奈,把他們被送到一些特殊學校、機構,而這些環境參差不齊,很多真的是靠體罰、武力來解決問題的。這些環境下的孩子,眼神都是空洞的,多看一眼,都會讓人揪心,也不敢想像他們的未來會是怎樣。


我們總是期待孩子的改變,但有沒有想過,有時候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因為假如我們換一種眼光,換一種教育方法。或許每個「問題孩子」,都會變得沒有問題。


說說我們的周年慶,總算是告一段落,能回歸正常的文章更新。昨天的文章👉發優惠券卻被懟 ?周年慶大補團的收入,我都將用於公益 雖然有極個別讀者不能理解,但我卻收到絕大多數讀者的支持。本來心情還挺受影響的,但你們鼓勵的聲音,讓我豁然開朗。非常感恩,也非常知足。愛你們。



你好,我是丹媽

童書編輯,童書推廣人

分享提升孩子幸福感的精神食糧

童書 / 電影 / 英語啟蒙 / 藝術啟蒙


0-15歲各年齡段

超詳細書單和閱讀建議

請在後臺回復  書單  查看文章

相關焦點

  • 一個強行報恩的故事
    ​​💓雙處~承君一諾 作者:那隻狐狸簡介:主要內容:本文講述身為妖精卻熱心慈善樂於助人的女主救助了高武力值高智慧值高信念值的男主後遭其強行報恩的一段狗血小白的愛情故事中心思想:通過講述這個愛情故事,展現出[劃掉]好人有好報[劃掉]……咳咳,當愛情到來時,勇敢地接受吧~深層含義:本文表達了作者在單身節當天自然還腹誹著「羨慕嫉妒恨,燒燒燒」,但其內心深處依然對愛情抱有積極正面的態度
  • 孩子為什麼選你做父母?你不甚在意的孩子,很可能是來報恩的
    《陪孩子成長》裡面有這樣一段話:「孩子能夠投胎到你家,無非就是四個可能:報恩、報仇、討債、還債,這些既是恩賜也是劫難。」男孩大火中救了整棟樓的人:這個學渣孩子,是來報恩的還記得那個被央視點讚的9歲小男孩嗎?深夜子時,正在睡覺的小男孩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穿衣起身出來開門,發現外面濃煙滾滾,大火已經蔓延。
  • 我的學渣兒子被逼成學霸,結果扎心了:那個平凡的孩子,更值得我們去愛
    我們習慣稱之為「學渣」。 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男主角阿衍,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但捫心自問: 什麼時候起,成績成了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 哪怕一個孩子手段殘忍、心理扭曲,但只要他學習好,是不是就都可以被原諒?
  • 【色難 孝順的故事】報恩與感恩
    中國大陸實行一胎化,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陽,大人把孩子寵成了小霸王。時代的變遷,人心不古,臺灣不也是這樣嗎?作父母的常說,「我不能太晚回家,孩了要讀書,如果不陪在他身邊,他的分數就不保了。」「孩子要帶便當,為了要煮什麼菜,很傷腦筋。」這種現代「孝子」,是父母孝順孩子,而不是子女孝養父母。
  • 一位中國學渣的母親講述孩子成為美國學霸的故事
    從中國學渣到美國學霸,我的兒子如何改變的—一位母親對兒子成長今昔的所感所思。從中國學渣到美國學霸,我的兒子走過一條與其他同齡孩子非常不一樣的成長之路。我在想,這孩子無疑是非常獨特的個體,他特別貪玩,特別愛打遊戲,性格特別倔強,特別叛逆,受不得半點委屈,受了,一定要以砸東西的暴烈方式加以宣洩。
  • 《貓的報恩》幕後的故事
    那麼究竟《貓的報恩》是如何誕生的,兩者又因何而產生了關聯呢?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貓的報恩》劇照)企劃誕生的契機是一個主題公園的宣傳片《貓的報恩》的企劃最初被提起是在1999年的春天,《隔壁的山田君》製作漸入佳境的時候。
  • 《鄰座的怪同學》學霸與學渣的愛情故事
    此片講述了一對學渣與學霸的愛情故事,只不過,他們的愛情無法用正常人的行為準則去預測。學霸女名叫水谷雫(土屋太鳳 飾),是個高中女孩,性格冷漠,獨來獨往,除了學習,對其他事都漠不關心。他會對著雫直抒心意,「我的心跳得撲通撲通,我好像喜歡上你了,還是異性層面的喜歡」,也會被雫傷害像個孩子對雫說「我還以為你會理解我的」。
  • 動物報恩的故事催人淚下!
    動物報恩的故事催人淚下動物有沒有「報恩思想」,好像誰也說不清楚。但是動物的「報恩」行為,自古以來,在中外史籍中都記載了很多。 我們熟知的「銜環投珠」的故事,大概是最膾炙人口的歷史佳話了:東漢人楊寶救了一隻受傷的小黃雀,小黃雀傷好後叼來四個玉環來報答楊寶救命之恩,並在夢中告訴楊寶說他的子孫四代都因此慈悲義德而入仕做官,並且人品都如這玉環一樣高潔光亮,後來楊寶的子孫果然個個成為棟梁。《淮南子·覽冥訓》記載: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以藥封之,蛇乃能行,歲餘,蛇銜明珠以報之,謂之隋侯珠、明月珠。
  • 聊齋故事:男子被白狐所救,白狐開口讓報恩,孩子出生長三條尾巴
    大利的奶奶年輕時,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姑娘,習得很多知識,儘管嫁到這偏僻的小山村裡,可是她的生活卻過得相當的有情調。儘管奶奶年邁,可是卻教會了大利許多的知識和文化,讓大利懂得了很多知識,更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年輕的他,不像是這個村莊裡土生土長的人,反倒像是縣城裡來的翩翩公子一樣。儘管衣著樸素,可也架不住大利身上的那股氣質。
  • 當學渣開始講段子是什麼場景?媽媽:自家孩子氣死,別家孩子笑死
    雖然腦迴路清奇的孩子時常做錯題,但試卷上天馬行空的答案總會讓老師和家長笑哭。有些「經典錯題」還在網上走紅了,逗樂不少人,網友們直呼:原來學渣才是隱藏的段子手。就連媽媽看完孩子的作業也不免感慨:自家孩子會氣死,別家孩子能笑死。
  • 「成績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這位校長的講話刷爆朋友圈!
    這位校長的話,原文如下,拜讀一下: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慢養。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讀書的資質,有的孩子沒有。沒有資質的孩子是用來報恩的,因為讀書特別好的,將來會去美國、英國、加拿大,見面只能靠視頻。前兩天,作家凡小西,就講了一個關於她學渣兒子的故事:孩子爸爸是985的工科博士,她是985碩士,他們在最佳生育年齡生下了兒子。在孕期,他們做足了優生優育的功課,可兒子上小學後,竟然是個「學渣」,至少目前是這樣的。一開始,她感到非常焦慮,給兒子報了各種補習班,請一對一家教,她自己也努力輔導孩子功課。
  • 學渣媽瘋魔實錄曝光:養娃像買彩票,抽到學霸還是學渣,全看天意
    誰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的名列前茅的,輔導作業也不用父母過多的操心。可是,生個什麼樣的孩子,完全是看老天爺的分配,跟父母是學霸還是學渣沒有一點關係。如果不小心分配到了一個學渣孩子,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今天,我採訪了一位媽媽,來聽聽她的感受。Q:您好,先介紹一下您的基本情況吧?我是個學霸,從小到大學習很輕鬆。
  • 哪些胎夢預言孩子來報恩
    然後幫我開路這個場景[彩虹]老公是800年不做夢的人,同一天也做了一個夢但是他缺心想醒了就記不得內容了[狂汗]自己去查了一下說夢到豹子生文武雙全的兒子。但是我懷疑可能是個女兒。(女漢子)[笑眼]下面分享一篇關於胎夢的分類[禮物][玫瑰]1、夢見太陽,月令,星星,較為明亮,投懷之兆,預示著有星宿下凡,多主生孕貴子貴女。
  • 《貓的報恩》|神隱少女與貓的故事
    作為吉卜力工作室在《千與千尋》之後推出的又一新作,由新導演森田宏幸執導的《貓的報恩》於2002年與觀眾見面了。該作沿用了1995年《側耳傾聽》中的一些設定,由於前作中貓男爵的人氣空前高漲,所以此次特別製作了貓男爵攜手人類少女小春的冒險故事。影片講述了冒冒失失、神經大條的人類少女小春在貓王國的一系列夢幻經歷,並在遭遇了奇妙又不失驚現的旅途後重拾自我的故事。
  • 「我老公985博、我985碩,我們兒子是學渣,但我為他感到驕傲!」
    那年暑假,我給他報了數學和英語輔導班,兒子竟然主動說:「媽媽,給我報一個語文班吧,不然我怕暑假過完,我會落後……」 我一陣心疼,兒子努力又聽話,但就是學習不好。這難道怪他嗎?
  • 來「報恩」的寶寶,一般都有這4個特點,若你家娃全佔,恭喜了
    父母都希望生一個聽話好帶的寶寶,但孩子之間是有差別的,有的讓父母省心,有的則非常鬧騰,狀況百出讓父母受累。我們常聽老人說不好帶,愛哭鬧的孩子這輩子是來索債的,而乖巧讓父母省心的孩子則是來報恩的。今天就跟著靖媽一起來看一下來「報恩」的孩子,八成都有這4個特點,若你家寶寶全佔,恭喜了!1、食慾好、不挑食現在很多寶寶都被慣壞了,很挑食,只喜歡吃雜七雜八的東西,不喜歡吃主食。曾經聽同事說她家孩子每頓吃飯都要追著喂,心累啊。
  • 我老公985博、我985碩,我們兒子是學渣,但我為他感到驕傲!(寫給天底下的父母們)
    學校裡一般容易被老師記住的就是兩類人——學霸和學渣。學霸的家長們,每次去學校都是自帶仙氣,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信和光華。可是,作為一名學渣的老媽,每次去學校,我都會悄悄坐在角落,故意選擇一些深色的衣服,很怕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為了讓兒子學習成績趕上去,我也給他報了許多輔導班,甚至請了一對一的家教。竭盡所能的花錢出力。
  • 宮崎駿佳作《貓的報恩》: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原來小貓是貓王國的王子,為了報答小春的恩情,貓王國舉國上下展開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報恩行動,只不過它們視為「上品」的老鼠令小春哭笑不得。不久後,小春接受王國的邀請前去做客,期間竟稀裡糊塗答應成為王子的妃子。女孩眼看就徹底變成了一隻貓,神秘的男爵(袴田吉彥 配音)成為她的救命稻草……小雪好腹黑,明明她已經和月牙王子相愛,會成為王妃,她當然不願意小春代替她的位置。
  • 其實,這是一個關於日本AV女優報恩臺灣的真實故事.
    當然,波多野結衣的日本粉絲們覺得自己的偶像並不只是性感有名而已,「希望別帶著批判眼光,做公益也是好事吧」,不過就連他們也質疑波多野結衣「一個人需要有兩張代言照嗎?」實際上事件發酵一個星期以來,島內支持波多野結衣的明星和網絡紅人也不少。但也有人表示懷疑。臺灣藝人劉樂妍就在臉書上直接點破矛盾之處,「報恩?蛤?所以妳是免費代言嗎?
  • 【藝火人兩周年故事會004】學渣壯壯在藝火人的故事,未完待續
    當時我還發了一個朋友圈,說這幾天的笑點全靠一個叫壯壯的姑娘。人生百態,壯壯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那個時候她發自拍都是九連拍,扎著小學時候才會扎的那種往兩邊甩的辮子。她畫的畫許老師誤以為是小朋友畫的,壯壯特地在第二幅作品上註明:壯壯不是小朋友。許老師說:只有小朋友才不承認自己是小朋友。搞得壯壯要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