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喊話:我們晶片100%自主可控,沒有美國技術

2020-12-22 清單科技

最近這一兩年的時間裡,華為時常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而為什麼會出現在頭條呢?原因就是因為三天兩頭,就有關於華為被斷供的消息,而華為作為我們國內首屈一指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被斷供肯定會使華為的未來發展受到影響,所以華為肯定就備受關注。而且如今華為在國內的名聲也是如日中天,不被關注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根據最新的消息,從9月15日開始,已經可以確認的是幾大核心供應商,臺積電、三星、美光、海力士、東芝、索尼、聯發科等等都分別斷供了華為。這些廠商不僅僅只是智慧型手機元器件,其中還包括了其他的智能設備需要用的元器件,比如內存、CMOS晶片等等。而斷供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供應商都使用了美國技術在生產設備,所以這一次禁令下來之後,這些供應商就選擇了斷供。

根據最新的禁令,任何一家使用了美國技術和美國設備的廠商,在沒有得到許可的前提下,都不得為華為提供任何服務,因此這些廠商也只能無奈選擇斷供了,他們也不是自願斷供的。其實這些廠商也都在奮力爭取申請繼續為華為供貨,但如今卻僅僅就一家ARM通過申請,能夠繼續為華為供貨,其他廠商依然還在申請中,但可想而知通過的概率並不大。

所以如今要想直接為華為供貨,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不使用美國技術。而在半導體方面,美國其實是領先很多的,不然也不會到現在華為依然沒有找到替代廠商了。但近日就有這麼一家企業,滿足這樣的條件,這家公司就是德國的英飛凌公司。

德國英飛凌公司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廠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子晶片廠商,在車載晶片方面,佔據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而這家公司所生產的晶片,正常不採用美國技術,前兩天這家公司的CEO就表示,我們的核心智慧財產權都在德國澳大利亞,確保技術100%可控。也就是說不含有美國技術,完全可以為華為供貨。

確實如果能夠拿下華為這個大客戶,對於英飛凌來說業績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同時英飛凌也並非就看重了華為這個大客戶,英飛凌還看重了中國晶片市場,因為華為事件爆發之後,國內廠商其實都開始未雨綢繆了,紛紛擔心重蹈華為覆轍,所以其實大家都選儘可能的選擇不含有美國技術的供應商。同時最近這兩年時間,我們國內的晶片進口金額是左右進口產品中最高的,高達3000億美元。

其實針對美國的禁令受傷害的不僅僅就華為一家,同時這些供應商也損失也很大,不少供應商在失去華為這個客戶之後,業績都出現了嚴重下滑。就算如今英飛凌能夠為我們國內提供晶片,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關於晶片我們還是需要實現完全國產化,這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關於晶片,華為和英飛凌宣布重要決定,這次美國坐不住了
    關於晶片的研發技術,美國在這樣技術當中,擁有著許多的晶片巨頭研發公司,在技術上,也是世界晶片技術中,掌握著最為尖端的生產技術。早期,美國向中國實行了「禁令」,對於美國本土的晶片供貨商的眼裡,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 突破種源「卡脖子」技術,我國水稻育種晶片實現自主可控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關乎糧食安全。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種業市場,中種集團是我國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的「國家隊」。9年前,該集團國內最大水稻研發基地——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入駐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 繞不過的英飛凌?
    曹彥飛現在是德國汽車電子半導體巨頭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兼汽車電子事業部負責人,這家公司今年4月以90億歐元成功收購美國同行賽普拉斯(Cypress) 。由此,英飛凌一舉超過老對手恩智浦(NXP),成為了全球業務最全面、體量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巨頭,並躋身於全球十大半導體生產製造企業。
  • 答卷2020|晶片被卡脖子,高鐵、北鬥卻不怕,產業鏈自主可控沒那麼難
    儘管如此,當中美貿易摩擦與新冠肺炎疫情兩隻黑天鵝相繼起飛之後,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問題備受關注。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中國經濟周刊》撰文指出,我們要看到我們產業鏈上有一些短板,有些甚至是致命的短板,容易被人家一劍封喉的短板,一旦面對不可控的政治或自然因素,產業鏈就有可能斷裂的危險。
  • 中國進口晶片市場巨大,超3000億美元,英飛凌保持供應量
    如此大的市場份額背後蘊藏著高額的利潤,對此,德國晶片巨頭英飛凌並沒有打算像美國多家晶片公司一樣斷供中國,而是選擇與ARM一起做出了不會受美國影響而斷供中國的表態。英飛凌原為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它曾在1998年時虧損超過12 億馬克,而在1999年時,部門成員決定獨立出來,重新組建一個名為英飛凌科技公司。
  • 英飛凌CEO:公司專注於電源管理晶片,避免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德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CEO Reinhard Ploss於當地時間周三表示,英飛凌專注於電源管理晶片,因此較好地避開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圖源:路透社該報導稱,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實施了嚴格的「制裁」,旨在限制其5G發展。
  • 大眾汽車「晶片荒」 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最近一年,我們頻繁看到關於晶片產業爭端的相關新聞,但大多是圍繞著手機 CPU、顯卡 GPU 這些消費類電子晶片展開,很難預料到汽車產業也會面臨這種「缺芯」困境。也許很多人可能會疑惑說:高端手機晶片我們生產不了,難道汽車晶片我們也造不出來嗎?
  • 英飛凌曹彥飛:新雷達晶片採用28納米工藝
    2、當前,英飛凌是最大的車用77GHz雷達晶片供應商,全球市場份額佔比達到三分之二。其下一代77GHz雷達晶片將採用28納米工藝,此後還會推出點雲成像毫米波雷達技術。3、收購賽普拉斯後,英飛凌的整體戰略方向依然是圍繞三個核心觀點展開:零排放必然會實現(涉及電動化)、駕駛員變為乘客(涉及智能化、網聯化)、車還是那輛車(涉及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舒適性要求)。
  • 大眾汽車「晶片荒」,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沒有這些關鍵零部件,汽車整車就沒有辦法組裝下線,而提供這兩大晶片模塊的主要是全球兩大Tier1供應商的大陸和博世集團,現在為他們供貨的汽車半導體晶片上遊廠商正在遭遇產能不足的問題。根據大陸集團的回覆,儘管這些半導體廠商已經在大力擴充產能,但新增產能要在接下來6-9個月內才能補上。
  • 英飛凌的國產野望
    英飛凌是全球極少數採用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模式的垂直整合製造商,包含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以及投向消費市場全環節業務,擁有自己的晶圓廠、封裝廠和測試廠。 今年4月16日,英飛凌以90億歐元成功收購美國同行賽普拉斯(Cypress)。
  • 大眾「缺芯停產」敲響汽車半導體警鐘,自研晶片迫在眉睫
    此外,考慮到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猶存,佔據全球汽車晶片市場的半壁江山的恩智浦、德州儀器、英飛凌、瑞薩和意法半導體等晶片廠商,隨時有受到疫情影響而停工停產的可能性。  因此,汽車晶片產能吃緊的情況,短期內仍很難得到有效緩解,全產業鏈的漲價行情也有望繼續維持較長時間。
  • 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英飛凌特供晶片支持計劃TC364&TC...
    尊敬的參賽隊伍: 日前我們公布了英飛凌針對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的免費晶片支持計劃TC264&TC212,詳情見卓老師微信公眾號或英飛凌汽車電子生態圈: A. 如同一所學校有多支相同組別隊伍,英飛凌隨機選擇隊伍進行晶片銷售,本校自行決定晶片協調工作。
  • 歐洲巨頭送千億晶片支援,無美國技術川普管不到
    圖為華為商標自從美國方面宣布對華為進行晶片禁運之後,很可能將導致華為市場萎縮,與此同時,歐洲巨頭馬上就送來了千億晶片支援,這家晶片巨頭就是英飛凌,並且它還宣布將無限制對華供貨,因為沒有美國技術所以川普也管不到
  • ASML和英飛凌將布局中國:任正非拜會中科院院長背後意味深長
    根據外媒報導,來自德國的半導體巨頭英飛凌,也將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瞄準了中國市場。9月18日,英飛凌CEO萊因哈特·普洛斯(ReinhardPloss)表示,我們的技術專利、智慧財產權都是在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註冊的,這確保了該企業對相應技術100%的可控。
  • 美國怎麼都沒想到
    眾所周知,今年自5月起,美國商務部先後修改、升級其半導體出口規則,來限制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至此,華為目前已經無法實現自研晶片、向第三方採購晶片。
  • 【芯觀點】行業龍頭英飛凌加碼、比亞迪跑步入場,IGBT究竟有多香...
    【芯觀點】行業龍頭英飛凌加碼、比亞迪跑步入場,IGBT究竟有多香;供應鏈確認高通獲得向華為出售4G晶片的許可證;亞馬遜將部分雲計算轉移到自主設計晶片上
  • 深度:汽車晶片的「危」與「機」
    儘管如此,這次晶片斷供仍然引發了對「晶片自主可控」的擔憂,自主汽車晶片也在一場危機中迎來發展的新契機。經銷商:「倒是沒有因為晶片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廠家也沒有給我們任何消息,車也是正常給我們去發售。明年年初的時候給大家稍微減少一些發車,往年也是這樣,這個之前已經定好的了,跟晶片沒關係。」
  • 封面人物 | 專訪英飛凌曹彥飛:從產品到系統——英飛凌的汽車半導體躍遷之路
    隨著全球新能源政策切換節點的臨近,新能源車型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為英飛凌展現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收購能帶來「1+1=2」的市佔比增長,而要創造「1+1>2」的綜合競爭力,依靠的更是技術的儲備和供應鏈的管理。尤其對於應用更長效、供應體系門檻高的車規級晶片而言,更是如此。
  • 科藍軟體:公司GOLDILOCKS資料庫擁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
    該項技術在國內其他技術企業的類似合同中報價是否具有優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自主可控的國產化資料庫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公司擁有100%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分布式高性能GOLDILOCKS資料庫,與智慧財產權屬於國外廠商的開源資料庫軟體無關。截至目前,在國內外擁有四項專利和三項軟著。
  • 新思科技汽車電子VDK陣容加強,助力英飛凌AURIX TC4xx系列
    虛擬開發套件(VDK)加速英飛凌軟硬體開發,縮短由概念到驗證所需周期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2020年12月22日 -- 要點: 聯合開發的VDK支持英飛凌下一代AURIX TC4xx 32位微控制器,集成了並行處理單元可實現有競爭力的強大人工智慧算法和高速控制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