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中國電影業始於1905年《定軍山》的拍攝,到今天已走過100多年的歷程,伴隨著為數眾多的佳片名作問世,也誕生出多位「影帝」、「影后」,他們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不過,就中國首位影后張織雲來講,她成名後的遭遇卻可謂極度坎坷。那麼,張織雲是如何成為中國首位影后的?她成名後都經歷過哪些變故?最終結局如何?
01 從女工到影后
張織雲,1904年生於廣東省番禺縣,自幼移居上海,因為父親死得早、家庭貧困,不得已從初中輟學到工廠做事。1924年,上海大中華影片公司登報招考女演員,張織雲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去應考,結果幸運入選。雖然張織雲的姿色一般、學歷很低,並且國語說的很差,但由於她謙虛好學、工作努力,因此公司高層經商議後,決定將她捧紅。
張織雲舊照
由於當時屬於默片時代,沒有臺詞,但對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的要求卻相當高,這反而成就了張織雲。在大導演兼攝影師卜萬蒼的悉心調教下,張織雲的演技進步神速,先後主演《人心》、《戰功》、《可憐的閨女》、《新人的家庭》、《空谷蘭》等名片佳作,最終因1926年《玉潔冰清》而達到演藝生涯的巔峰。
張織雲雖然顏值一般,但氣質卻是極佳,其飾演的角色總是雍容華貴、氣若幽蘭,眉宇間常帶著一種淡淡的憂愁,令見者無不心生愛憐,由此獲得「悲劇聖手」的稱號。1926年,上海新世界遊藝場聯合35家大型電影公司舉辦中國第一屆電影博覽會,並舉行「中國電影星後」評選。結果,張織雲在首輪投票中即力壓蝴蝶、徐素貞、楊耐梅等一幫女影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位影后,當時才22歲。
張織雲赴美前攝影
從不名一文的女工到紅透上海灘的影后,張織雲僅用了2年時間而已,由於成功來得太快,她很快便陷入迷失當中,頻頻出入高級社交場所,與達官顯貴、豪商富賈過從甚密,逐漸沾染上浮華奢靡、嫌貧愛富的惡習。成為影后之前,張織雲因感激卜萬蒼的提攜,自願委身於他,如今既已成名,便開始嫌棄愛人,兩人由此漸行漸遠。
02 情場變故
張、卜兩人感情生變後,常年混跡於電影圈的上海「茶葉大王」唐季珊趁虛而入,用甜言蜜語來引誘張織雲。由於唐季珊風流倜儻、位高多金,因此張織雲並沒有「抵抗」多久,便投身於他的懷抱。不諳世事的張織雲跟唐季珊同居後(註:此時唐季珊尚有妻室),自以為終身有靠,索性宣布退出影壇,跟著情夫一起到美國推銷茶葉。
唐季珊對張織雲始亂終棄
其實,唐季珊之所以追求張織雲,不過是看中她頭上頂著的「中國首位影后」名號,想以此引起美國人的關注,從而為唐家的茶葉生意打開銷路。不過,除華人圈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對這位來自遙遠東方的「影后」相當陌生,也缺乏了解的興趣,唐季珊的如意算盤就此落空。悻悻返回上海後,唐季珊見張織雲已無利用價值,索性狠心將她拋棄。
03 悲慘結局
由於張織雲跟唐季珊只是同居關係,因此在被無情拋棄後,沒能拿到一分錢的賠償。為了生存,張織雲只能重返影壇,但此時已是有聲片時代,她蹩腳的國語水平讓觀眾很吃不消,並且演技也大不如前,因此拍攝的影片均反響平平,最終被觀眾和公司徹底拋棄。被迫息影后,張織雲一蹶不振,在花光所有的積蓄後,只能靠親友的接濟過活。
關於張織雲的新聞報導
上世紀40年代,張織雲嫁給地下工作者張叔平,並於50年代移居香港。在香港生活期間,張織雲曾短暫復出,出演《天堂美女》,但並未就此迎來影壇新生。晚年的張織雲再度陷入窮困潦倒之中,有傳聞說她以乞討度日,並於70年代中期病死街頭,具體時間不詳。中國首位電影皇后,最終竟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實在是讓人萬分唏噓。
阮玲玉舊照
最後簡單談一下唐季珊的結局。在狠心拋棄張織雲後,唐季珊又成功地追求到另一位影后阮玲玉,但同樣始亂終棄,令後者因為難以忍受痛苦而選擇輕生。1948年,唐季珊又跟名媛王右家結婚,並在次年遷往臺灣居住。不過,唐季珊惡習難改,去臺後頻頻出軌,最終導致王右家跟他在1960年離婚。唐季珊離婚後,開始黴運連連,最終落得破產、淪落街頭而死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