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集安、北埠丹東——尋古探幽邊陲行

2020-12-23 戶外資料網

   

說在前面

乘暑期出遊之餘趣,國慶偶有閒暇,興之所至,遂攜妻共赴集安、

通化

丹東

。尋古探幽,追尋高麗古國之遺蹟。

說句實話,時空跨越,對高句麗的歷史不甚了了,呵呵。

據說,中、韓、朝對高句麗的研究差異巨大,立場迥異。

韓、朝竟然屬於全民研究,專家、百姓觀點趨於一致。

而中國則屬於象牙塔式探究,只有少數學者偶爾介入,而大眾多屬於略有知曉或是漠然視之。

而我和一些人一樣,屬於一知半解都沒有達到的歷史愛好者,哈哈。

查看歷史圖譜.

公元640年,同時代有:

唐(李世民)、吐蕃(松贊幹布)、薛延陀(鬱都君山)、高昌(麴智盛)、南庭(葉護可汗)、北庭(乙毗射匱可汗)、吐谷渾(勤豆可汗)....

不知道高句麗是在哪個國家裡?

公元430年,南北朝時,同時代有:

宋、夏、北燕、北涼、北魏、西秦、柔然、吐谷渾。

彼時,高句麗又在哪裡?

哦——

公元前37年,西漢元帝時,同時代有:

西漢、高句麗、扶餘國、大昆靡、小昆靡、匈奴、烏桓、鮮卑......

公元前37年,高句麗在紇升骨城 (桓仁)建都,公元3年,遷都國內城(集安),公元427年,遷都平壤,公元668年,為唐與新羅聯軍所滅,傳28王,歷時705年!

真的,儘管去過

吉林

龍潭山,百度過幾次高句麗,知道有一處吉林集安洞溝古墓群,也聽說過桓仁、集安、平壤曾聯合申遺......

但是,對於高句麗的理解,應屬於小學科學常識的普及程度,僅此而已。

不想介入政治的紛爭。只是感興趣那一段歷史。

於是,國慶長假,攜妻經通化遠赴集安、丹東!

一路乘坐火車,快樂的旅程!

沉睡中的磐石站

「無座」的二車(

圖片

來自網絡)  

細雨中的梅河口站(圖片後更換的)

集安,我們來了

集安古蹟---古高句麗遺址一瞥  

(1)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號稱

海東

第一古碑。高句麗19代王碑刻。系洞溝古墓群中著名碑刻。發現於清末。碑身為角礫凝灰巖粗鑿而成,方柱形,高6.39米,幅寬不等,四面環刻漢字,隸書。此碑系高句麗第20代王長壽王為其父親19代王好太王所立。碑文涉及高句麗建國傳說,好太王功績及當時東北、

朝鮮

半島與

日本

列島倭人之間的關係。

碑前禁止拍照,只好遠遠地拍幾張。

好太王碑建立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 414 年 ) 。

追溯起來,這個時期的國家有:東晉、夏、後秦、西涼、北燕、北涼、北魏、南涼、西秦、柔然、吐谷渾和漸漸形成的吐蕃......

自古鑄鼎立碑,是為醒世記事。像向來碑刻銘文,但求標高證遠。

碑文:

惟昔始祖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餘,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命駕巡幸南下,路由夫餘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我是皇天之子,母河伯女郎,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應聲即為連葭浮龜。然後造渡,於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不樂世位,因遣黃龍來下迎王。王於忽本東岡,履龍頁升天。顧命世子儒留王,以道興治,大朱留王紹承基業。沓至十七世孫,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二九登祚,號為永樂太王。恩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

掃除不,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豊熟。昊天不弔,卅有九,晏駕棄國。以甲寅年九月廿九日乙酉遷就山陵。於是立碑,銘記勳績,以示後世焉。其辭曰:

永樂五年,歲在乙未,王以碑麗不息人,躬率往討。過富山負山,至鹽水上,破其三部洛六七百營,牛馬群羊,不可稱數。於是旋駕,因過襄平道,東來候城,力城,北豊,五備海,遊觀土境,田獵而還。百殘新羅,舊是屬民。由來朝貢。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

您一生戎馬,一切,已歸於沉寂---好太王墓地  

記載成就,頌揚功績---好太王碑

多數學者認為高句麗始祖鄒牟王出自北夫餘 (扶餘是以現吉林市為中心的兩漢時期最強盛的民族政權)。高句麗始祖由扶餘南下至渾江流域的卒本川(現桓 仁五女山城 )創立了高句麗政權。

好太王名談德 , 是故國壤王的兒子。 " 生而雄偉 , 有倜儻之志 " 。公元 391 年 , 只有 18 歲的高安繼承王位。好太王在位 22 年 , 高句麗國家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 , 軍事力量強大。好太王一生東徵西討 ,開拓疆土 。

公元 395 年,王以碑麗不歸口口 , 躬率往討。

公元 396 年,王躬率水軍討伐殘國。

公元 398 年,教遣偏師觀帛慎土谷 , 因便抄得莫斯羅城,加太羅谷男女三百餘人 。

公元 399 年 , 百殘違誓 , 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

公元 400 年 , 教遣步騎五萬 , 往救新羅。

公元 404 年 , 倭不軌 , 侵入帶方界 , 王躬率徵討。

公元 407 年 , 教遣步騎五萬 , 攻打百濟。 ; 斬煞蕩盡。

公元 410 年 , 王躬率大軍討東夫餘。  

(2)將軍墳

將軍墳,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建於公元五世紀初,為高句麗王朝第二十代王長壽王之陵。整座陵墓呈方壇階梯式,共七層,邊長31.58米,高13.1米,用石條 1100多塊,極其宏偉壯觀。其中最大一塊長5.7米,寬1.12米,厚1.10米,重約32噸左右。

長壽王之陵---將軍墳

將軍墳  

(3)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於集安城北的

高山

上 , 與國內城相距 2.5 公裡 ( 千米 ) 。是高句麗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 , 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 , 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 , 互為都城 ,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 , 為世界古代都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丸山城始名 "尉那巖城"。文獻記載 , 西漢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於國內 , 築 "尉那巖城"建安二年 ( 公元 197 年 ), 高句麗與同臣屬於曹魏的公孫氏政權發生過一次大規模戰爭 , 高句麗潰敗 ,國內城被毀。建安三年( 公元 198年) 高句麗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擴建尉那巖城 , 修築大型宮殿 , 尉那巖城更名為丸都城。公元 209 年 ,山上王移都於丸都 , 至此 , 丸都山城的整體布局基本完備 , 成為高句麗時期唯一一處以大型宮殿址為核心規劃整體布局的山城王都。

丸都山城是憑藉自然山勢的走向構築城垣 , 城牆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險峻處築低矮城垣或不築,山脊平緩處 , 高築城垣 ,使城外高培絕壁 , 防禦能力增強。山城北高南低 ,形若向南傾斜的 " 簸箕 "。城垣呈不規則的長方形 , 周長 6395米。

高麗古城---丸都山城  

(4)洞溝古墓群

洞溝古墓群是高句麗墓葬。1966年實測時有古墓葬11 300座,大

多為

中國東北古代高句麗民族於公元3~7世紀留下的遺存。墓群現劃分7個墓區,自東而西為長川墓區、下解放墓區、禹山墓區、山城下墓區、萬寶汀墓區、七星山墓區、麻線墓區。墓葬大體可分為石墳和土墳兩大類。相對而言,石墳年代較早,是高句麗人固有的埋葬方式;土墳年代稍晚,既有高句麗人接受漢文化影響後形成的,也有在高句麗居住的其他民族的墓葬。石墳可分為積石墓、方壇積石墓、階壇積石墓和階壇石室墓;土墳可分為封土石室墓、方壇封土石室墓和封土洞室墓。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成行,其中不乏營造宏大的王陵。重要的有將軍墳、太王陵、千秋墓等。墓群中還發現30餘座內容豐富、色彩絢麗的壁畫墓,主要有舞俑墓、三室墓、冉牟墓、長川1號墓、五盔墳4、5號墓等。高句麗採石場是高句麗大型建築石材的主要來源地。洞溝古墓群分布廣大,內涵豐富,堪稱高句麗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對於研究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古代東北疆域史和東北亞文明史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已發掘墓葬l000餘座,出土文物數千件,其中許多重要墓葬曾經維修,還為著名的好太王碑新修建了碑亭。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麗人的祖墳---洞溝古墓群

鴨綠江古稱霸水,漢為皆水,益州水等。唐朝始稱鴨綠江,鴨綠江為滿語Yalu ula(讀音:鴨綠烏拉)的音譯。「yalu」一詞在滿語中本是「土地的邊端,疆界的分野」之意。Yalu ula其語意是「邊界之江」。其二:「鴨綠」為這條河流中生長著的一種被稱為「鴨綠」的魚。這種魚在現鴨綠江上遊的長白鎮到臨江一段仍有生長,只是其滿語的讀音寫為「雅羅」魚。江是因魚而得名。鴨綠江發源於吉林省長白

山南

麓,流徑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裡,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徑丹東市約300公裡。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

海口

一帶,盛產大

銀魚。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 後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市建了二座。第一座建於1909年,是座開閉式橋梁。1950年韓戰中被

美國

飛機炸毀,橋墩至令猶存。第二座橋建於1940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國朝鮮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遊人觀光覽勝的景點。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因鴨綠江及鴨綠江橋得名。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在早以前,鴨綠江的古稱為馬訾水。鴨綠江古稱壩水,漢稱為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因其水色青綠、恰如鴨頭而得名。鴨綠江發源於吉林省長

白山

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裡,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裡。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後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

鴨綠江為中朝界河,1950年10月1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一部從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最先秘密入朝。一軍、十六軍等42萬志願軍從集安口岸入朝作戰,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中朝國界~鴨綠江畔

遙望異國~心繫中華  

秋江水寒鴨先知  

山水集安

邊陲小鎮集安如今已晉升為集安市,市民勤勞樸實,市容整齊乾淨,新鋪設的路面街道和高標準的

大理

石人行道都透露出集安的生機與活力。

集安市標~太陽鳥

記錄歷史~集安博物館  

來去自由~無人機

喜迎重陽~菊花展  

街邊小溪~小橋流水

街邊造型~九月楓紅  

高勾麗遺址公園  

雲峰大壩

雲峰大壩修建於偽滿時期,由佔領東北的日本人設計、偽滿洲國和當時的朝鮮當局共同出錢,朝鮮負責建設大壩主體,偽滿洲國負責建設電廠,40萬千瓦裝機。一直沿襲日偽時期原來的管理方式,大壩由朝鮮管理,發電由中國管理。此時的大壩正在維修、改造中,是在朝方的委託下由中方負責的,主要是開鑿新的引水洞和維修大壩主體,要增加發電裝機。它坐落在集安市以東、鴨綠江上遊40公裡處,象徵中朝友誼紐帶的雲峰大壩,和大壩截流形成的海拔218.5米,面積102.5平方公裡的人工湖組成。 對岸即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泛舟湖上,能夠看到朝鮮人民勞動生息的身影,體會獨特的民族風情,不用出國,卻能感受到異國情調。雲峰大壩截流於鴨綠江中上遊,大壩為混凝土寬縫重力壩,全長828米,高105米,寬7--14米,中孔閘門4個,溢流閘門21個(重65 噸)。壩上設四臺大型的門式起重機,最大起重量350噸,是由中國

太原

生產的,最小起重量180噸是由朝鮮生產的。當水位超出警戒線海拔318.75米時就要提閘門洩洪了,每個閘門每秒洩洪量900立方米。大壩洩洪如玉湖飛瀑,場面壯觀。

徒步

到達集安客運站,乘集安--青石鎮的客車,在青石鎮發車駛往雲峰大壩。

雲峰大壩隧道  

雲峰大堤

隔岸觀火~  

雲峰大壩下朝鮮居民

右側區域是朝鮮第二大木材加工廠  

勞動間歇的朝鮮居民

小鎮首富之家  

運送木材的大卡車

朝鮮小女孩  

紅葉下藏個向遊客討要食物的小男孩

洗衣歸來  

邊防哨所

砍材歸來  

邊陲第二站~丹東

丹東[圖片]丹東市

遼寧

省以輕紡工業為主的邊境城市,省轄市。位於省境東南部鴨綠江下遊北岸,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新義州隔江相望。轄元寶、振安、振興3區,東港、鳳城兩縣級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戰國時丹東在燕國「障塞之內」,秦、漢屬遼東郡,設置都尉,駐軍固邊。唐置安東都護府。明為邊牆東端,設立邊防城堡。清光緒二年(1876)設安東縣,1937年始設安東市,1965年改丹東市。市境依山臨河,距海近,氣候受海洋影響。年均溫8.5,1月均溫-8.2,8月23.2,無霜期161天。年降水量1019毫米,迎風山坡降水量高達1200毫米,是遼寧省溼潤地區。輕紡工業發達,以柞蠶絲為主要原料的絲綢暢銷國內外。紡織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1/5強。其他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電子、化工、造紙等。市區沿鴨綠

江西

岸伸展,街道整潔。丹東是瀋丹鐵路終點,經中朝友誼橋(鴨綠江大橋)通朝鮮。公路以丹霍、鶴大、丹普等線為主,通

瀋陽

大連

、新金等地。沿江有丹東、浪頭2港,可上溯長甸河口,下

通遼

寧沿海及國內各港口。

錦繡山公園  

中朝邊界

江畔廣場  

玫瑰廣場

錦繡山上  

走下錦繡山

錦繡山內  

登山

途中  

月亮灣  

抗美援朝紀念館

夜市  

斷橋

朝鮮漁民  

朝鮮女兵

秋收

相關焦點

  • 尋古探幽——辛莊朱宋
    尋古探幽——辛莊朱宋視頻
  • 丹東鴨綠江遊記:「山水如畫,田園如詩」綠江村
    丹東人問充分利用了她的這份厚贈,打造了鴨綠江景觀旅遊帶,發展了水豐、太平灣、虎山、大橋、江口和綠江六大景區,使丹東成為熱門旅遊地。我們一行四人便慕名對丹東的鴨綠江景觀帶進行了自駕遊。綠江村則是我們行程的最後一站。
  • 青島琅琊臺:尋古探幽的濱海勝地
    琅琊臺「帝王宮」,放豬江湖 攝8月14日,「美麗中國行」大型媒體採風團抵達青島琅琊臺景區,該景區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琅琊鎮,屬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秦始皇三登和徐福東渡▲琅琊臺景區植被。
  • 尋古探幽——龍口丁氏故宅
    尋古探幽——丁氏故宅視頻看了老於所寫《尋古探幽—遲浩田上將故裡》後,與老於取得聯繫,加為微信好友。由於志趣相投,成為無話不說、無事不談的忘年之交,並誠邀老於到龍口市黃城丁氏故宅進行尋古探幽。留有《說文古籀補補》、《續字說》、《說文抉微》、《還倉室述林》、《古璽初釋》、《古陶初釋》、《說文部首啟明》等著述。1930年任國民大學文字學教授,1931年1月19日年病逝於北京。噩耗傳開,海內外賢達名流敬贈儀幛、輓聯,《大公報》發表社論《悼丁佛言先生》,推崇其人品、氣節、學問,稱之為「一代之範」。
  • 山海江田共繪丹東旅遊新容貌
    (資料片)  核心提示  丹東氣候宜人,素有「北國江南」的美譽。  丹東有聞名中外的鴨綠江斷橋,有「國門名山」美譽的鳳凰山,春賞百花秋摘果的大梨樹村,也有戲水衝浪的大鹿島……100多個景點星羅棋布,構成一幅獨具風情的邊陲美景畫卷。
  • 鴨綠江邊的東北小城集安歌舞昇平,對岸卻寂靜無聲
    文:貓左先生 | 攝影:貓左先生 從遼寧丹東奔赴長白山時,我們在小城集安住了一晚。 「集安,是氣質明媚的東北小江南;是幾千年前高句麗的國都;是鴨綠江邊的邊境小城;是中國對朝三大口岸之一。」 以上,是前往集安的路上,我的朋友小牙籤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照著官方文案給我誦讀的。 除此之外,我對這座城市的全部認知,來自於一部2017年上映的叫《縫紉機樂隊》的電影。
  • 【楓紅杏黃 美在丹東】【遼寧最美楓葉地圖-丹東篇】
    林中小路(來源:新浪博客飄揚行攝)  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丹東附近的寬甸縣境內,景區配套設施較完善。賞葉最佳時間:10月上旬。天橋溝國家森林公園享有「遼東小廬山」的美稱,大片的楓葉火紅豔麗,形成秋色主調。
  • 《縫紉機樂隊》中的搖滾之城——集安,竟是東北的潔癖之城!
    有人問我集安真的是「搖滾之城」嗎?這問題問得我一頭霧水。在集安轉悠兩天,沒有察覺到與搖滾有關的任何線索。我以為落掉了這個城市很關鍵的一個看點,去百度裡「集安+搖滾」搜索之後才知道是因為一部叫《縫紉機樂隊》的電影,集安被蒙上了一絲搖滾的色彩。
  • 丹東這麼多的景點 你去過哪個?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鴨綠江位於丹東境內鴨綠江下遊的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沿江區,全長210公裡,面積約4000平方公裡。景色秀麗,人文會萃,歷史悠久,為遼東名山 大孤山遊覽區分為三部分:古建築群遊覽區、小島遊覽區和大鹿島嶼覽區。古建築群坐落在大孤山山腰,分山上、山下兩部分,共有殿宇樓閣104楹,佔地5000多平方米。大孤山建築始於唐代,現存建築多為清代所建。其磚雕藝術遠近馳名。小島景區又稱小島子,距孤山鎮約15公裡,是孤山的延伸部分。由大小14個島嶼和半島組成。
  • 【惠民】丹東公交 「安東行」 手機APP充值有優惠
    【惠民】丹東公交 「安東行」 手機APP充值有優惠 2020-03-03 2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東這個東西上央視啦!
    還等什麼呢~小編說:咱大丹東有種世界級珍貴商品,你知道是什麼嗎?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四世同堂柞蠶業是鳳城的傳統產業, 柞蠶,是鳳城、寬甸、岫巖、桓仁、集安等遼東山區和朝鮮新義州一帶的特產,產量佔全國的百分之八十。
  • 中國曆險第一名山,丹東鳳凰山
    丹東鳳凰山位於遼寧省鳳城市,由東山和西山兩大景區組成,最高峰「攢雲峰」海拔836米,面積182平方公裡,被譽為「國門名山」、「萬裡長城第一山」、「中國曆險第一名山」。鳳凰山現已建成西山景區、東山景區,位於古城景區的丹東鳳凰山山城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丹東鳳凰山最高峰為攢雲峰,海拔836米。
  • 【4月】全新219國道之多彩雲南邊陲(春季)攝影團
    2021年4月30日至5月10日,四川西部風光攝影文化旅行社將組織「全新219世界級景觀大道之多彩雲南邊陲(春季)攝影團」。清晨離開六庫經騰衝前往盈江,盈江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山水相連,是橫斷山脈高黎貢山南延支系西南餘脈構成的山地地勢,是我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的主要出境通道。
  • 【卓展超市】看過《縫紉機樂隊》知道了小城集安,其實集安的物產比電影還精彩
    故事裡是一群有趣的搖滾愛好者重拾音樂夢想有夢想的力量,有小人物的逆襲而故事外,很多人開始好奇電影裡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集安(這部電影的導演兼主演——大鵬的故鄉就是集安哦~)位於吉林省最南端,長白山腳下、鴨綠江畔的集安素有「東北小江南」之稱夏季山清水秀,冬天避風溫暖可以說是地饒水美,物產十分豐富了
  • 「五一」暢遊丹東!旅遊指南請拿好|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旅遊景區|...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鴨綠江斷橋等丹東數十家精品景區敞開懷抱迎接遊客的到來賞花觀鳥正當時絕美春色在丹東這有一份丹東最新景區指南請您收好!斷橋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抗美援朝遺蹟景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丹東地標性旅遊景點。
  • 秋遊記:行在襄陽山水間,兩天一夜愛上這座城
    【行前準備】:1、衣物:因是短途旅行,不用準備太多行李,所以只帶了一身換洗衣服。生活用品、身份證、手機、相機等物品自然是不用再特意強調啦~2、其他:疫情期間,口罩、消毒溼巾等務必攜帶,尤其是在高鐵或景區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切記帶好口罩。
  • 丹東溫泉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恆溫經濟帶」
    丹東地區溫泉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溫泉文化源遠流長,共有11個溫泉區,其中以五龍背、東湯最為有名。但長期以來,丹東的溫泉開發一直以療養院、家庭住宅療養、溫泉住宅、洗浴售水等四種經營形態為主,模式單一、規劃滯後、同質化嚴重,基本是「遊泳池+澡堂子」或「溫泉酒店」的傳統模式。「截至去年底,丹東還沒有一個規模化、品牌化、具有明顯地域特點的溫泉品牌。」
  • 頭條|記康美時代2017集安「參」度遊——山河美景,浪漫「參」情, 此時成追憶!
    古有「九月授衣」的時節刻痕,被歷代詩家生生演繹出悲愁深情的意味,而今雖然不明海子的詩意,但那強烈的畫面感和洶湧而至的無名情感,卻也成為澆注我的九月印象的源泉。「它應該如畫般美麗,也應如詩一般深情!」這是我對時間的貪想,卻不曾料能在這個九月裡美夢成真。五天四夜,跟隨康美華夏遊集安「參」度遊的步伐,我帶著「一晌貪念」來到集安,也帶回來許多令我追憶翩然的過往畫面。
  • 行攝甌江山水詩路 中國(溫州)國際攝影大展揭曉
    在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各地文旅部門大力支持與配合下,中國攝影報依託全媒體平臺矩陣和專業媒體聯盟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對溫州山水全貌,以及各市(區、縣)風情特點進行整合傳播與推介,針對溫州最佳旅遊拍攝點的「詩畫山水,溫潤之州」宣傳視頻在中央數位電視攝影頻道滾動播出後,更是在業界引發了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