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健兒將衝刺奧運
中國藝術報記者 何瑞涓
「雜技演員也可以參加奧運會了!」一條重磅消息讓整個雜技界沸騰起來。8月7日,國家體育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決定面向國內外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攀巖、衝浪、滑板、小輪車國家集訓隊;8月11日,《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攀巖、衝浪、滑板、小輪車四個奧運項目跨界跨項選材工作的通知》正式發布。隨後,中國極限運動協會、中國雜技家協會、北京體育大學也發布了關於聯合開展極限運動跨界跨項選材工作的通知,表示將面向全國雜技系統和各地武術學校,以跨界跨項選材的模式選拔輪滑、小輪車項目運動員,助力我國極限運動備戰2020年奧運會。
雜技重藝術,體育重競技,奧運項目為何要從雜技界選材?跨界跨項選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曹衛東告訴記者,這主要是考慮到雜技和4個奧運項目尤其是小輪車和滑板在身體素質、基本技能、運動項目特點等方面具有相通性。此前,國家體育總局領導帶隊組織專家到中國雜技團、吳橋等地做了實地調研,調研過程中發現雜技演員所受的訓練以及他們在演出中展示出的靈敏度和技巧性,都使得他們適合作為小輪車和滑板運動項目的潛在人才進入人才庫。「4個項目都是首次入選奧運會,在國內起步較晚、底子較弱,跨項選材可以縮短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周期,提高成材率。」曹衛東說。
中國極限運動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雜技、武術與極限運動具有共性,對腰肢、騰空、平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幾乎一致,且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會只有3年,時間較為緊張,從雜技轉向極限運動,比從零開始培養要快很多。
中國雜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王仁剛介紹,此次跨界選材每個項目將從全國海選出300名選手,開展封閉集訓,集訓結束前進行系列測試,選拔出約5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專業集訓後最終確定若干核心隊員進入國家隊進行奧運備戰訓練。王仁剛說:「奧運會是國家大事,對雜技演員來說是機遇也是榮譽,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上為國爭光,雜技界義不容辭。」
雜技與奧運淵源頗深。雜技界人士介紹,跳水最早就是由體操運動員在水面上表演雜技而來,吊環的產生是受雜技演員懸空繩索表演啟發,現代彈性蹦床的開創者則是一位法國雜技演員,單槓的起源也是受當時西歐盛行的雜技表演的啟示,後來這些都成為了奧運會比賽項目。
「奧運項目跨界跨項選材並非沒有先例。」中國極限運動協會有關負責人透露,國內國際體育界跨項選材普遍存在,只是之前沒有對單一案例做大規模的宣傳。比如劉翔最早是跳高運動員,受身高限制改練110米跨欄,他的跨欄技術一直是最好的,跟跳高時積累的經驗密不可分;奧運會帆船冠軍徐莉佳,原本是遊泳運動員;跆拳道奧運冠軍陳中最早從事的是武術訓練;和雜技最為接近的項目是技巧,曾培養出多個其他項目的奧運冠軍,如滑雪空中技巧奧運冠軍韓曉鵬最早就是技巧運動員,也是當初組建國家滑雪空中技巧隊時專門到技巧項目中去選拔的。還有一種現象是,除體操、跳水等項目六七歲選材外,大多數項目運動員最早的練習是不分項目的,如籃球、排球、拳擊等,12歲之前以鍛鍊基本素質為主,練習到一定程度再看具體適合哪個項目。不過,體育和雜技、武術等融合跨界選材是新的嘗試,特別是像這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跨界選材是之前沒有過的。
「跨界跨項選材打通了雜技、武術與奧林匹克之間的通道,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一次握手。」中國極限運動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中國古老的文化與技藝進入奧林匹克,說明並不是一定要按照奧林匹克體系要求才能產生運動員,這也是中國人民給奧林匹克運動的一份厚禮、一個貢獻,也讓我們的古老文化與技藝更好地走向國際,可以說是一次雙贏。
河南省雜技團和濮陽市雜技學校是雜技小輪車技巧的佼佼者。7月30日,河南省雜技團和濮陽雜技學校選派25名小輪車演員赴京參加跨界選材調研活動。中國雜協副主席、河南省雜技集團董事長付繼恩對於跨界選材顯得格外振奮,認為這是體育界與雜技界的創新。他告訴記者,演員們在調研中展示了柔韌、協調、平衡靈敏、力量、空翻等素質和技巧,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領導和專家的普遍認可。「站在國家利益立場上,我們院團非常支持雜技演員參加奧運,如果能選拔上真為他們驕傲。」他說。
記者了解到,入選的雜技演員將有機會在北京體育大學學習。曹衛東介紹,選拔進入國家隊的雜技演員,按照年齡安排就學,年齡小的可以到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運動學校就讀,年齡符合升學要求的,在符合招生考試條件前提下,可經一定程序到北京體育大學極限運動學院就讀。付繼恩說,雜技目前最高學歷是中專,跨界選材將解決雜技演員人才培養的學歷問題。
奧運比賽結束後雜技運動員何去何從?王仁剛透露,跨界跨項選材有較好的後續保障,退役後根據個人意願選擇,可以回雜技院團,或推薦到北京體育大學學習,或推薦到相關單位任職、俱樂部從事教練工作,解決後顧之憂。不過,雜技藝術院團可能要犧牲一定的利益,因為選拔對象年齡在13歲到20歲之間,正是雜技演員舞臺表演的黃金年齡段,基本上是舞臺主力,甚至是「臺柱子」,因此後續也會有一些保障措施,對院團給予一定的補償,「我們會積極配合國家戰略,顧全大局,服從大局」。
曹衛東表示,選拔會尊重藝術院團的投入與付出,尊重雜技演員的意願與選擇,雜技演員一旦入選國家隊,如果院團同意,可以轉到國家隊走專業運動員的道路;如果院團希望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發展,也不排除和院團一起以類似共建的性質來培養運動員,在不影響比賽訓練的前提下,他們也可以適當參加藝術表演。
從雜技跨界到奧運,是一個不小的跨度。比如雜技小輪車多為獨輪車,而奧運小輪車項目則是小自行車。在三家單位聯合下發的通知中可以看到小輪車最終測試將有80釐米障礙跳、30米後輪滑行繞樁等。中國極限運動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極限運動是在運動中做動作,雜技則是靜止的藝術,是相對在速度慢的情況下做技巧,其間有不小差異。付繼恩坦言,雜技小輪車與奧運小輪車只是基本功有相通之處,要參加選拔,演員們都要從頭開始重新練習。
雜技演員怎樣才能跨越兩個不同領域,更順利地通過層層選拔,達到「奧運標準」?中國極限運動協會有關負責人分析,二者之間最重要的還是文化理念與項目理念的差異,雜技演員具備了很好的基礎,關鍵是要去認真了解極限運動項目的文化、項目特徵和訓練規律,在儘量保持原有雜技培養的優勢基礎上,儘量忘掉過去的訓練規律與項目特點,「原來你可能在雜技行業已經是明星,曾經輝煌,現在要全身心地融入到新領域當中,扎紮實實從零開始,這有點像鳳凰涅槃一樣,是一次重生」。
據透露,小輪車、滑板之外,將來在雜技中選拔奧運運動員的範圍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曹衛東表示,雜技最大特點在於「雜」,雜也就是對技術、體能各方面要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雜」為雜技演員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它具備了將來向別的運動項目轉換的前提,此次將極限運動中的幾個項目作為試點,探索一條競技體育奧運備戰的新路子,也是為下一步在更大層面上開展跨界跨項選材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