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
據海峽導報社報導,臺"交通部長"林佳龍12日出席一場研討會時宣稱,"臺灣過去有一點是角落生物,現在全世界都重視臺灣";臺灣成就不輸以色列與新加坡,"解決中國崛起的答案就在臺灣"。林佳龍還說,"當中國(大陸)崛起、中美對抗的局面下,臺灣很可能是拔河比賽中最重要的力量,甚至可以說是天秤兩邊中間的砝碼,變成非常關鍵的角色,臺灣是否可以左右逢源,是當前最重要的契機。"
無疑,這個臺灣高官不僅沒有表達臺灣要回歸祖國懷抱的意思,還試圖把臺灣視為一個獨立個體,在中美之間走平衡路線。更為過分的是,還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重要砝碼,是中美拔河的關鍵。不得不說,這位林姓官員完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了,完全沒有意識到臺灣不過是中國的一部分,遲早都是要回來的;同時,這位林姓官員還非常大言不慚,以臺灣那微不足道的成就為傲,試圖就地抬高身價,看似是為臺灣的將來著想,實際上,完全是把臺灣往火坑裡推。
因為,屁股坐歪了,世界觀自然也就歪了,那麼,一個只是建立在這位林姓官員中頭腦裡的虛幻世界,坍塌就是遲早的事。自己胡說八道,痴言妄語也就罷了,不要再坑臺灣2300萬同胞了。
首先,臺灣是中國的內政,不是中美之間的事務。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異議,也是中美的共識,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因此,這位林姓官員的說法,既不符合客觀事實,也經不起任何推敲。臺灣不是中美拔河的關鍵,而是美國試圖圍堵遏制中國的一個"人質",臺灣問題對於美國而言,只不過是利益罷了,但對於中國而言,它的意義遠遠不是利益可以概括的,這涉及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更涉及14億大陸同胞的情感牽掛,當然,這更是對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歷史的一個交代。因此,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兩岸都是必須要統一的,誰也阻攔不了。
其次,臺灣和大陸血脈相連,對美國而言不過是個籌碼。提及中美拔河問題,筆者想到了一個故事,那就是兩個母親爭孩子,縣官決定用拔河的辦法解決,一人拽孩子一個胳膊。最後,一方獲勝了,另一個母親悽然道,"正是因為我是他的親手母親,才不捨得使勁而放手的啊!"而今,大陸之所以遲遲不肯在臺灣問題上訴諸武力,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捨得,萬一把臺灣打個稀巴爛,美國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而中國呢,則要重建一個新臺灣。所以,臺灣問題並不是中美拔河的關鍵,而是它壓根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和大陸血脈相連,這也讓中國在解決臺灣問題的方式選擇上,多了不少躊躇。
最後,希望臺灣能迷途知返,不要再盲目抱美國大腿了。臺灣問題的徹底解決,是歷史的必然,這沒有任何懸念。因此,臺灣方面就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了,更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只要大陸下定決心,任何國家和勢力都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大勢所趨。美國無論是大規模對臺軍售,還是給臺灣開什麼"安全支票",都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利罷了,絕不會為美國的前途考慮分毫。從本質上講,美國方面的小動作,對臺灣而言不過是火上澆油罷了,絕不是臺灣的護身符。如今,臺灣當局林姓官員公然提及美國,還要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這不過是把臺灣往火坑裡推罷了。
從林姓官員的話中,不難看出臺灣當局的如意算盤,那就是藉助美國的力量,抗衡大陸,拒絕統一。而這註定是歪路、邪路,也註定是行不通的,還望臺灣當局能好自為之,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因為這註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難擋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