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資訊
Retail News
As Coronavirus Pushes Shopper Online, Retailers Without E-commerce Are Paying the Prices
No one knows what will happen next with the coronavirus crisis, but when it comes to how Americans are shopping, there is one thing of total and utmost certainty: Online retailing will gain market share and become much more popular.
That irrefutable outcome of the pandemic will make retailers that have never truly developed e-commerce capabilities—or, worse, walked away from the channel—do a 180-degree turn and put a massive push behind getting their online operations into competitive shape. The coronavirus will eventually subside as all pandemics do. But the move to online shopping will continue to spread—it’s unstoppable. Eventually, those retail business without the right treatment will not survive. (Forbes News.)
超60萬人停薪休假,美國零售業成重災區
對於本來就受電商衝擊而身處困境的傳統零售業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給他們帶來了致命打擊。當地時間3月31日晚,標普道瓊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表示,美國老牌零售巨頭梅西百貨將被移出標普500指數,從4月6日起將成為標普小盤股600指數的一部分。雪上加霜的是,據彭博社報導,從3月30日當周開始,梅西百貨、時裝品牌GAP以及其他零售商擬讓數萬名員工強制休假。今年2月,梅西百貨對外宣布轉型計劃,在未來3年內關閉業績最差的125家百貨商店,裁減2000個工作崗位。
為了應對疫情,川普政府已經下令諸如零售服飾店面之類的非必要商業停工,相關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令又延長到了4月30日。全美零售業連鎖商店兩周前開始出現關閉門市潮,目前仍有數百萬名員工面臨無薪假或被解僱的風險。
智評
美國研究機構Coresight的分析稱,防疫措施將重創美國零售業,全美將有約63萬家零售業商店面臨關閉。美國零售商協會(NRF)預期,美國零售業未來3個月的營業額,恐少收4300億美元,多少業者能支撐到疫情過後成未知數。目前,美國政府批准了總共3000億美元的延期納稅,加上計劃推出的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有望為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零售企業紓困。
墨西哥啤酒巨頭莫德洛因旗下品牌因與新冠病毒重名引停產
4月4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墨西哥蔓延,生產科羅娜啤酒的墨西哥啤酒業巨頭莫德洛集團(Grupo Modelo)宣布,由於墨西哥政府已經關閉了非必要的商業活動,所以該公司正在停止其啤酒生產和銷售,科羅娜啤酒暫停生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墨西哥政府本周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並下令暫停公共和私營部門的所有非必要活動,直到4月30日,以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因為和冠狀病毒重名,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科羅娜啤酒就因為名字和病毒類似,遭遇尷尬處境。該品牌今年2月在社交媒體上的一份文案,也遭到外國網友的批評。「科羅娜美國」2月在推特上發布了4款新口味含酒精氣泡水的廣告,並用「馬上上岸(coming ashore soon)」來表達新品上市,結果卻遭到了網友的抨擊。品牌推廣與新流行病毒意外撞名,引發公關危機。
智評
疫情來襲,許多零售商針對自己的商品和商標進行營銷計劃調整。風口浪尖上意外「躺槍」的科羅娜啤酒儘管因為病毒疫情獲得了關注,銷售額小額上漲,也需謹慎應對隨之而來的負面印象。
3
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與711等1800多家便利店攜手
據外媒報導,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於當地時間 4 月 2 日宣布,即日起將與全美 1800 多家便利店合作,從而讓消費者能便捷地獲取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如廁紙、清潔用品、非處方藥、冷熱餐食、飲料和小吃等。據悉,DoorDash 合作的便利店品牌覆蓋了 7-11、Wawa、Circle K 和 Casey’s General Store 等。DoorDash零售合作主管 Mike Goldblatt 和新業務垂直市場主管 Fuad Hannon 在公司博客中指出:「(受疫情影響)當地企業被迫改變經營方式,我們希望通過新的業務來支持和賦能商戶和便利店通過DoorDash平臺吸引消費者。」 此前,DoorDash 一直與7-11有合作,為7-11旗下的 7Now delivery 軟體的自營商品提供配送解決方案,7-11也就成為了DoorDash在測試階段的首家便利店合作品牌。而在合作框架方面,便利店商戶的費用框架與其他商戶相同,DoorDash將根據每個商戶的需求單獨定製合作協議。
智評
全球電商與生鮮快運平臺都藉此次疫情發展了更大的市場,而與此同時傳統零售渠道受困於隔離導致的客流減少,亟需探尋度過困境的助力。
4
德國生鮮外送公司HelloFresh第一季度銷售額大幅上漲
德國生鮮外送公司HelloFresh日前表示,由於疫情導致的送餐需求增加,該公司第一季度銷售額大幅上漲。三月以來,德國政府關停了餐館及外食場所。疫情限制民眾外出活動,在家做飯的需求也大幅上升。而HelloFresh主推的生鮮外送為Meal Box形式,即配送菜單搭配好,方便烹飪的生鮮食材包。產品與服務正中消費者需求,HelloFresh第一季度營業額同比增長近40%。
智評
由於全球經濟大環境受疫情影響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HelloFresh並未發布全年銷售目標及公司展望。但生鮮食品外送平臺在疫情之下普遍目睹增長,或許會推動行業數位化普及。
5
電商平臺ManoMano獲得1.35億美元投資,淡馬錫領投
法國DIY、家居裝飾和園藝產品在線交易平臺 ManoMano 宣布完成1.35億美元(1.25億歐元)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領投。ManoMano是法國一家專注於提供DIY產品,家居裝修和園藝用品的在線交易平臺。成立於2013年,旨在成為歐洲地區家居家裝和園藝領域的領導者,重建行業標準,該在線交易平臺不僅以最低價格給買家提供最有競爭力的產品,還有活躍的交流社區為用戶提供各類小技巧。ManoMano方面表示,全球家居裝飾產品市場預計將增長2923億美元,DIY細分市場的增速超過4.6%,有望在2025年達到超過8526億美元的規模,歐洲地區的需求預計將超過200億美元。ManoMano和其他電商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低廉的價格、豐富的選擇和貼心的服務。為與Amazon競爭,ManoMano通過直接與第三方零售商合作,同時提供Mano Fulfillment服務,兼顧物流,倉儲,最後一公裡配送等服務。
智評
目前歐洲DIY市場擁有超過4000億歐元的規模,這是一個與歐洲時裝行業相比肩的行業,ManoMano意在徹底改變消費者購買DIY、家居裝飾和園藝產品的方式。儘管行業市場龐大,在線平臺滲透率僅有8%,已有的平臺仍未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完全數位化的市場參與者以及在線平臺專家,ManoMano在DIY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
國內
新聞
每周IN語錄
中國貿促會:疫情期間電商行業表現最好;短期消費將回彈,然後恢復正常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趨穩,我國消費市場步入快車道。目前,多部門正醞釀更多支持政策,各地行業扶持政策也相繼發力。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指出,我國商品消費在疫情期間受到一定影響,隨著各地政策實施和企業復工復產,餐飲零售電商三類行業將率先擺脫疫情影響,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商品消費將出現回彈。同時,當前國際形勢、經濟形勢為我國部分行業帶來新的挑戰,企業應提前研判,也應積極關注線上線下融合的新趨勢。
貿促會指出,零售行業將快速恢復。疫情形勢趨穩後,消費者去超市不必為了減少停留時間而「直奔目的」,交叉銷售的概率提升了,日用品的銷售額將迎來快速增長。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陸續恢復營業,消費需求的釋放和即將到來的換季高峰,將為零售行業提供增長動力。
1
生鮮到家在春節後一個月MAU接近7000萬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生鮮到家在春節後的一個月MAU接近7000萬,去年同期為4400萬,同時,日人均使用次數、時長增幅均在20%以上。從用戶畫像上看,新增用戶以一二線城市、31歲以上、線上消費能力較高的用戶為主。2020年2月,生鮮電商領域Top3的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MAU分別達到了1719萬、1454萬、1030萬。超市到家領域Top3的多點、大潤發優鮮、永輝生活,MAU分別達到1730萬、248萬、234萬;社區到家領域Top2玩家百果園、蘇寧小店,MAU分別達到143萬、98萬。與此同時,微信小程序也成了關鍵入口,沃爾瑪小程序日均活躍用戶規模近百萬,京東到家買菜超市生鮮電商增至76.6萬,永輝的YH生活+也增至65.1萬,大潤發優鮮微信小程序日活從5萬增至26萬,增長近4倍。
智評
整個疫情期間,行業玩家入局數量從21個變成了26個,觸達用戶也向36歲以上用戶、二線城市用戶蔓延,這些都是行業進一步爆發的前兆,生鮮到家領域會不會是下一個電商呢?
2
北京京客隆2019年淨利下降16.39%, 關店34家
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客隆」) 發布未經審核的2019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京客隆實現營收116.58億元,同比增長0.07%;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93.54萬元,同比下降16.39%。報告期內,京客隆零售主營業務收入下降約3.4%。京客隆給出的原因是:1、同店銷售下降約3.01%,而2018年同店銷售下降約0.44%;2、2018年下半年關閉2家綜合超市、2019年關閉2家綜合超市及1家百貨商場造成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直營零售業務(除百貨商場外)的毛利率由2018年的16.4%上升至約17.2%。京客隆給出的原因是:1、報告期內優化商品結構,提高定製、買斷、自有品牌商品的比重;2、在線實現的銷售平穩增長。
智評
京客隆2019年關閉門店34家,繼續推進小型小區生鮮店的拓展,將21家傳統便利店通過裝修改造升級為「京捷」生鮮便利店。同時加強在線與線下業務融合發展,上線微信小程序,利用生鮮商品綜合優勢與乾貨商品價格優勢吸引消費。
3
全國320座萬達廣場將派發384萬張消費券
為提振信心,促進消費,萬達商管集團宣布自4月1日10時起,面向全國萬達廣場消費者派發「萬達廣場消費券」。這一派發措施將連續30天在全國320座萬達廣場進行,萬達商管集團總共將向全國消費者派送384萬張面值50元的萬達廣場消費券,以推動市場回暖。消費者每天上午10時起,只要登錄萬達廣場小程序或者親臨廣場參與搖一搖抽獎,就有機會贏取。得到的消費券將自動進入消費者微信支付卡包,消費者在7個自然日內到萬達廣場參與活動的商家進行消費就可以使用。
萬達廣場集中派發消費券是萬達商管集團自新冠疫情突發以來採取的最新一項幫扶合作商家的措施。在疫情初起的時候,萬達率先做出了給所有商戶免除35天租金的決定,減免金額超過40億元。隨後萬達又宣布商戶三、四兩月的租金可以延期繳納,並聯合微眾銀行為入駐萬達廣場的商家提供了百億元的貸款額度。
智評
疫情終將過去,推動市場回暖、促進經濟恢復已成為各大商家當下著力進行的事情。
4
重慶商社集團換帥 物美張文中任董事長
重慶百貨今日發布了系列公告,其中《重慶商社集團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重慶商社集團人事大調整:選舉張文中為公司董事長,聘任何謙為公司總經理。新任董事長張文中來自重慶商社集團引進的戰略投資者物美集團方,而何謙原為重慶商社集團董事長。重慶商社集團引進的佔股45%的戰略投資者天津物美,另外佔股10%的戰略投資者步步高零售。
智評
此前物美與步步高集團聯手向重慶商社投資86億,混改完成後,重慶市國資委、物美集團和步步高集團將分別持有重慶商社45%、45%和10%股權。無任何一個股東能夠單獨實現對商社集團和重慶百貨的實際控制,重慶百貨無實際控制人。
5
IDC調查顯示,疫情期間,數位化領先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小。
關於疫情對企業業務的影響,IDC上個月在中國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有好有壞。其中,三大負面影響是:無法拜訪客戶、銷售業績下滑和無法復工生產。
三大正面影響是:提高了遠程合作工作的企業能力、全體員工廣泛認識到數位化轉型和信息技術的價值、具有在線營銷和業務發展的能力。
疫情期間,數字經濟比非數字部分遭受的損失少得多,數位化領先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小。從疫情中得到教育:線上化不是可選,而是必須,如何把線下業務同線上相結合,重要性甚至僅次於外部輸血(資金鍊支持)。據了解,疫情期間運營商網絡流量同比增長超過40%,而IDC數據顯示,疫情也大大加速了企業雲採購的周期,從以前6個月的縮短到了1-4周,有的甚至縮短到了1-3天。
智評
疫情猶如加速器,帶來了數位化的爆發,加快了行業的數位化普及。2020年是技術革新兌現新時代的開始,而疫情的暴發加速了這個過程。IDC曾預測,到 2023 年數位化轉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將驅動全球一半以上的 GDP,全球經濟也將達到一個臨界點。但從疫情期間數位技術全面滲透到各個行業,並實現跨界融合和倍增創新的現象來看,數位化轉型的「臨界點」正在提前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