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天都會喝水,只有多喝水,才能幫助人體補充水分,充足的水分是人體維持生命的基本保證。在生活中,很多人一喝完水就想上廁所,而很多人喝水卻不怎麼想上廁所,導致很多人都很懷疑自己的腎臟是否出現的疾病。為什么喝完水之後就會想上廁所?真的是腎臟出了問題嗎?醫生提醒,2個異常要警惕。
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尿多,是不是腎有問題?
水分在進入人體後,會隨著腸道往下流,直到流入小腸,就會被吸收進入血液,開始稀釋人體的血液,隨著血液進行循環。研究表明,在空腹的情況下喝水,水分能在5分鐘左右進入小腸,然後隨著血液進入人體的器官以及組織,經過血液循環後就會進入腎小球,腎小球10秒之內就會過濾出尿液,這個過程最快只要6分鐘左右。因此一喝水就想上廁所並不能說明是不是腎臟出現了問題,還需要結合多種因素考慮,比如過於緊張也會導致上廁所的次數增多,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腎臟疾病,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才能確定。
排尿增多,不一定是腎臟的問題,2種異常要警惕
01一天之內排尿數十次:膀胱括約肌太鬆弛
膀胱是人體儲存尿液的地方,成年人的膀胱容量通常為350~500毫升左右,所以腎臟產生的尿液不會馬上通過尿道排出,而是在膀胱中積聚,達到一定的水平線後,才會刺激大腦產生排尿反應。膀胱是一個具有彈性的器官,儘管腎臟產生尿液的速度比較快,它也不會立馬就讓人想排尿。如果飲水之後,就出現非常想排尿的感覺,很可能是因為膀胱的括約肌太鬆弛,不能承載太多的尿液,所以腎臟一旦產生尿液就會刺激人體排出。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排尿的次數不會超過8次,如果一天之內排尿數十次,很可能就與括約肌鬆弛有關。
02血尿:膀胱內可能有腫瘤出現
如果一喝完水就想上廁所,可能與膀胱的腫瘤有關。隨著腫瘤的慢慢增大,會對膀胱造成一定的擠壓,導致膀胱容量減少,存儲的尿液容量就會有所降低,導致患者一喝水就會產生尿意。所以在平時頻繁出現這樣的情況也需要引起重視,小心是腫瘤導致的。如果是膀胱癌症,在上廁所時可能還會出現血尿、尿液顏色洗肉水樣,如果出現這些異常現象,就更加要警惕疾病的發生。
多喝水能幫助人體排毒,造成喝水就尿頻的原因很多,如果在尿頻的同事還出現生殖道疼痛或者尿血的症狀就應該警惕疾病的發生,像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疾病都會導致尿頻的情況發生,如果上廁所的次數非常多,就需要儘快去醫院查明病因,才能進行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