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性格軟弱、骨子裡自卑的人,總喜歡說這3種話

2020-12-22 騰訊網

我國古代心理學有許多關於人性的討論,習性論便是其中之一。

何為論習性?其先天的本性與後來社會因素所影響的社會本性之間關係的理論。

關於習性論,我國著名思想家都對其有所探討:孔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習相遠。荀子則認為,人格具有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的共同影響。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認為:環境對一個人具有決定作用。

無論古今中外,學者們對先天性格與後天行為之間的關係從未停止討論。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以及思維模式可以從他的行為舉止反映出來。

語言作為更直觀行為,往往帶有更多潛意識裡的特徵。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那些性格軟弱,我心底感到自卑的人更喜歡說這三種話。

1. 做這件事,有用嗎?

這類語言很直觀的表達出一種對利益的追求的態度,但其實這種態度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方方面面。

他們有一種對個人需求不斷擴大的追求,因為不曾得到,所以他們害怕失去,比起過去和未來,他們所擁有的更存在於當下這一刻。

他們更信奉活在當下,這代表著是一種沒有批判恐懼和更多欲望的狀態。他們更關注自己的缺失,試圖通過外界能藉助的力量進行彌補。

所以當出現一件事物,他們更想要收入囊中為我所用,只有通過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才能彌補自己的缺失感。

而這些缺失感可能是來源於早期經驗,例如從小沒有得到充分的父愛與母愛,缺乏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導致內心安全感低下。

所以他們總是試圖在外界尋找點什麼、抓住點什麼。相比那些精神更為富裕的人來講,他們更加理性、直接,因為對於他們來講,物質的彌補會讓他們帶來滿足感。

他們容易忽略情感,更多考慮利益。

並不是他們想要這樣做,而是物質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2. 過去讓我很痛苦。

曾經有這樣一個關於自卑心理諮詢的案例:在團體諮詢中,小蘭分享了自己所面臨的困難,但是由於分享,她再一次經歷了這些痛苦的情感。

幾次團體諮詢後,小蘭表示:我感到不會成功,現在我面臨著重重的困難,這讓我十分痛苦。

經過心理諮詢師分析,小蘭是因為有著不幸的童年,導致她產生了極度自卑的情緒。

由於多年來因為無人開解,自卑深深埋在心底,與意識融為一體。在小蘭的世界裡,她常常誇大對於過去痛苦的回憶,並且在回憶中反覆受傷。

對於未來,她極度不自信,感覺人生充滿了失望,沒有什麼值得可期待的,她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中一直迷失著。

但是這個世界一定真實嗎?

諮詢師給出答案,並不是。

我們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創造了一個虛偽的世界,並且在我們遇到問題時很容易誇大的情緒進入那個世界。

正是因為自卑在他心中埋下種子,於是,小蘭一次又一次強化自卑,到最後,自卑與小蘭合為一體,小蘭也在自己的世界裡難以走出。

3. 如何活在當下?

在心理諮詢室裡,一位60歲的男子問心理諮詢師:我該如何活在當下呢?面對那些難以處理的問題,我該怎麼辦呢?

諮詢師告訴他:活在當下,是情緒與心靈對現在狀態的一種感知。

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將事情想得太複雜,只有把握眼前的事情,腳踏實地,才能過好每一天。

當我們還是幼兒的時候,我們很難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做自己。

可以說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在上進行臨摹。在小的時候,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積極關注以及無條件的愛。只有我們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接納,我們才能夠更好的表達自己。

如果這時父母一味的否定,還可能會導致孩子自卑、無力。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重大的,但並不一定是持久的。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是自卑的,並從自己成長經歷中找出原因來,我們便能做出改變的第一步。相反,那些為對自己有一定認識的人,他們只會重複著傷痛,難以從噩夢中醒來。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那些因為受原生家庭影響而自卑的孩子,需要花上一生的時間去改變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而對過去的創傷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意識到它,接受它,承認自己的痛苦,在此時進入到當前最真實的狀態。當我們對自己了解更加全面時,我們更容易去改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如果你喜歡做這3種事,說明你骨子裡很自卑
    「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有些人會過分的輕視自己,而有些人總會一步步的走向心理扭曲。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你特別喜歡做這三種事,說明你的骨子裡非常的自卑。
  • 骨子裡很自卑的人,特別害怕做這3種事,細節不騙人
    人生不是一座孤島,身處塵世,每個人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都需要與人產生交集,面臨人際關係問題。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平時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通常都跟這個人的性格有關,性格不同,導致人際關係也會有好有壞。
  • 骨子裡自卑的人,會有這三個表現
    無論是好的,壞的,醜的,美的,都是相對的, 而人的性格也一樣,對於外向型性格的人而言,內向型性格的就顯得要沉靜許多,而內向性格的人,又多多少少透露著一些自卑情緒,讓他們不敢在人前展示自己,做事情總是唯唯諾諾的樣子。
  • 性格軟弱,內心自卑的人,都有固定的語言習慣
    語言表達對於人類來說是一件極具藝術性的事情,內心強大的人,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對他人產生觸動,還能夠給自己信心,讓自己始終處於正向的能量當中。而一些性格較為軟弱,內心又比較自卑的人,在使用語言時也會暴露出他們的缺點。這類人通常會以逃避的姿態出現,而在語言當中也或多或少會透露出一些信息。
  • 一個人性格越軟弱越自卑,通常有這三種特徵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聊,聊一下這個內心軟弱和自卑的人,通常會有的三種特徵。第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內心柔弱自卑的人,他們怕麻煩別人,他們怕向別人提出某些要求了,不會被答應,他們怕丟人,所以他們去敢去說,而且有時候他們也不怎麼愛說話,那提出這些請求之類的話的時候,就更難開口了,即使說出來口了,那相信也是在內心裡演習了很多遍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只有你會麻煩別人了,那才會跟別人產生某種聯繫,然後你麻煩我,我麻煩你
  • 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但作為男孩父母,不要這樣有這些行為,這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陰影。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能有什麼出息!」其實,作為家長,無非是抱怨。而這種情況出現,往往與父母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有些家長較為直接,當他們看到孩子做不好,就喜歡直接用這種話發洩不滿。他們認為這種小事很簡單,為什麼兒子卻做不好?
  • 性格軟弱的人,會不自覺說些「自責」的話,很準
    通常來說,性格軟弱的人,喜歡讓步,與世無爭,稍微碰到別人的嚴厲態度,就會謙讓和退縮,別人語氣略微強硬,就覺得這是不友好的態度,若別人說話聲音大一點,還會被嚇到,更像是膽子小,但是比膽子小還讓人心疼的一點是,他們凡事喜歡「自責」,總是為別人考慮很多,卻不經意間忘記了自己。
  • 骨子裡自卑的人常有兩種表現,心理學家:與原生家庭難逃干係
    案例同事琴琴是那種自卑到骨子裡的人,從小家庭條件不好的她,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做什麼事情都自信心不足,每次領導下發任務時,她都不敢當「領頭羊」,非得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做,在公司工作5年,一直處在最基礎的崗位。
  • 心理學:潛意識的暗力量,正在操控你成為一個骨子裡自卑的人
    而正是這股俗稱為「潛意識的暗力量」的力量,正在操控你成為一個骨子裡自卑的人。一般自卑到骨子裡的人,通常與他的原生家庭,以及因原生家庭問題而造成的心理創傷有直接關聯。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卑是什麼。
  • 【健康心理】骨子裡自卑的人,會有這幾種表現,你「中槍」了嗎?
    喜歡炫耀的人,內心是比較空虛的,甚至在他內心和物質方面越缺乏什麼,通常就會喜歡炫耀什麼。一個人炫耀的目的就是讓外在世界肯定他的得到,滿足他的虛榮心,這是骨子裡的自卑感作祟的緣故。在集體的討論之中,自卑的人習慣性的認為別人說的是有問題的,只有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
  • 塔羅佔卜:你覺得4種眼睛哪種好看,測你骨子裡的真實性格!
    塔羅佔卜:你覺得4種眼睛哪種好看,測你骨子裡的真實性格! 別人在你心中總有一股神秘感,這個世界沒人真正的懂你,習慣性帶顏色看別人,做人也特別不真誠,大家對你的印象也逐漸變得不好。
  • 骨子裡自卑的人,才最愛吹噓自己,希望不是你
    在《自卑與超越》中作者阿德勒認:自卑是人人存在的一種弱點,但有些人能通過正向力量將自卑轉化為自信,而有些人卻用愛吹噓自己,來掩蓋骨子中的自卑,也希望你不是這種人。而是骨子裡自卑的人,卻愛經常高調做這3件事,即:愛表現,喜歡與別人攀比。經常貶低別人來證明自己。
  • 心理學:性格內向而又軟弱,你可以嘗試這幾種方法去改變
    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人被性格內向和軟弱的人格特徵所困擾,逆來順受,膽小怕事是他們表現的主要特徵,其實他們也不願意這樣,但是又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將自己擺脫這種狀況,常常使自己的身心陷入痛苦之中。那麼我們怎樣戰勝軟弱呢?
  • 心理學:越是容易憤怒的人,骨子裡越自卑,內心越軟弱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好的關係,同時也能活出自己。歡迎來到付費專欄《活出自己的心理學大課100講》第40節。本專欄的100節陸續更新,詳情請查看專欄簡介。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摘要:1、憤怒的背後往往是恐懼,對於自我虛弱的恐懼,可以說越是容易憤怒的人,骨子裡越自卑,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
  • 心理學:骨子裡自卑的女人,會出現這三種「肢體語言」
    所以,那些骨子裡自卑的女人,是很難做最好的自己,因為自卑會讓她們畫地為牢,將自己囚禁起來。 而骨子裡自卑的女人,常常會出現這三種「肢體語言」。 有的女人,總是習慣性獨來獨往,不喜與人交流。但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結果,她只是害怕,害怕自己因為一時的言語不慎,得罪了別人。 大學的時候,同寢室的女孩小蘭就是這樣一個自卑的女孩,作為室長的我,被老師囑託開導她的工作。
  • 自卑的人往往成長中有三種經歷,中一個都是重傷,長大後很難治癒
    她嘴很硬,在感情裡顯得很強勢,而這一點跟她母親很像,從小到大,母親很少誇她,經常喜歡打擊她,說她這也不行,那也不如人,在母親的攀比下,她努力學習希望獲得認可,可是對方好像並不買帳。婧婧說:「那些在充滿愛和幸福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的那種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這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這種刻在骨子裡的自卑跟她形影不離。其實,每個人的心理問題和性格缺陷都和成長經歷脫不開關係。
  • 骨子裡非常自卑的人,藏不住這三個表現,別不承認了
    自卑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緒,而產生自卑的原因,是有很多種的,大多數其實跟童年經歷是有比較大的關係的,而且這樣的情緒一旦產生,其實就比較難以消滅,也正是因為對於自卑的負面評價,使得很多人其實根本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自卑。
  • 性格軟弱的人如何當領導?
    性格軟弱的人在職場上被拿捏住的例子比比皆是,性格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因此建議在遇到問題和工作時,輕易別表態,多觀察多聽多看,如果表態一定要堅決,千萬不敢朝令夕改,或者被誰軟硬兼施一下,就改變自己的決定。
  • 如果你不願意做這三種事,說明你骨子裡很自卑
    骨子裡的自卑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發現的,因為在別人眼中優秀的人,可能也是自卑的,只是因為某一方面的優秀,將這種自卑感掩蓋,埋在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如果你是一個自卑的人,對於下面3種事情,是非常排斥的:1、與他人對視我們在日常與人交往中、說話中,會經常用眼神進行交流。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且能讓溝通雙方建立連接,使得溝通更加有效。
  • 心理學:當你「故意逃避」這些事時,說明你骨子裡「自卑」到極點
    因為一個人的驕傲,就是「自卑」表層的外衣。 一個人最不願承認的一件事,就是別人說自己「自卑」。其實在這個社會,「自卑」的人佔了多數,只不過我們都不願意去面對。 正如某位作家寫道:「人總想有強有力的身體去掩飾內心的卑弱感。」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為何我們都討厭別人說自己「自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