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來給你分析下,成都這邊樂器發展幾十年,以前只有幾家琴行,現在大大小小的各種小琴行很多,但是很多小琴行都是些小品牌鋼琴那怎樣才能挑選自己的一個鋼琴新朋友回家不被坑了?
第一:不要被洋名字給忽悠。
現在很多的國產小品牌鋼琴取個以為高大上的洋名字(什麼李斯特、孟德爾頌、貝多芬、蕭邦、舒曼能想到的音樂家都被註冊了)價格就敢翻一翻,拉大旗作虎皮說成什麼合資鋼琴、外國琴,其實人家國外真正的頂級歐美鋼琴大品牌根本就不是用音樂家來命名的,都是以家族名字來命名的。施坦威、舒密爾、梅森漢姆林等等。都是家族名字。所以特別需要注意,成都這邊目前智音鋼琴城是成都地區一線大品牌最齊全的鋼琴城,很多搞音樂都曉得滴。
第二:高折扣高優惠吸引眼球
就是折扣大,什麼五折、四折,感覺給消費者真正多麼大的優惠一樣的錯覺。你見過真真正大品牌專賣店有這樣打折扣的嗎?九成九以上都是雜牌鋼琴冒充大牌,沒有質量何談性價比。所以選擇大品牌至少質量上不會吃虧。
第三:進口配件為件為賣點
強調配置多高,其實鋼琴配置確實很重要,但是鋼琴設計更重要,沒有好的廚師,再好的原材料都是浪費。鋼琴是賣藝術品,不是賣家具。發不出好的聲音,再高的配置都是多餘,頂級的配置,加上頂級的做工和設計才能有頂級的鋼琴,缺一不可。
第四:低價釣魚銷售。
有些故意將一些知名大品牌鋼琴價格報很低,吸引消費者到底,然後將這些知名大品牌鋼琴聲音調得很差,跟他們推銷的雜牌鋼琴、暴利鋼琴一對比,感覺知名大品牌鋼琴都聲音都不好,殊不知這是琴行早就不好的套路等消費者來上鉤,如果消費非要買知名鋼琴,就以沒有庫存,需要等待為由,收取定金,拖住消費者,然後待消費者等待不下去了再回頭又來推銷暴利鋼琴,知道消費者失去耐心。
第五:狐假虎威
個別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極其便宜,工人的月工資相當於人民幣700元。而這些國家,中國為了扶持他們,關稅是免得,因此這些國家的鋼琴成本很低。這些東南亞鋼琴的品質與中國製造的普通檔次的鋼琴,質量是差不多的,甚至,中國一些一線大廠的質量會更好。東南亞鋼琴行業不管是熟練的鋼琴工人、還是鋼琴產業鏈的配套都跟中國鋼琴業不是一個檔次。
但這些產品在中國琴行卻被冠以「原裝進口」,包裝的富麗堂皇,可利潤是一般國產鋼琴的近十倍,實際進價和中國產普通檔次鋼琴都是一樣的,甚至一些比中國產的進價還低。
顧客被「原裝進口」吸引,實際買的產品未必比中國產的好,價格不菲,被「原裝」忽悠了。
所以消費者要想不被坑或忽悠,首選選擇大品牌,像施坦威、舒密爾、山葉、珠江等國內外都知名的鋼琴品牌。二個選擇一個靠譜的琴行,鋼琴最好是去鋼琴專賣店。很多琴行、培訓學校連全職的鋼琴調律師都沒有,這種琴行你能指望你買的鋼琴售後服務能得到保障嗎?成都智音鋼琴城是成都地區唯一擁有六位以上全職鋼琴調律師團隊的鋼琴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