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第二期開播後,節目依舊精彩,但評分卻從7.5下滑到7.1。
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出現在郭敬明身上。按照規則規定,每位導演手中有兩張S卡,可以發給任意一位自己覺得好的選手,讓其擁有對劇本的主動選擇權。
趙薇、陳凱歌、爾冬陞雖也會根據個人喜好發出S卡,但拿到S卡的選手業務能力都過關。
既有胡杏兒、黃奕這的實力派前輩,也有天賦異稟的任敏、施柏宇這樣的年輕新人。總的來說,這幾位獲得S卡的演員可謂實至名歸,觀眾對其也是贊同、認可。
但郭敬明送出的兩張S卡,每一張都引發了腥風血雨,並且讓規則變得更模糊。
除了發出S卡的導演本人,其他人,包括臺上的演員以及屏幕前的觀眾,完全搞不清發卡的原則。
演得好的不一定能拿到卡,反倒演得一般般、甚至看起來有些尬的新人,反而拿到S卡。
郭敬明的兩張S卡,一張給了丁程鑫,另一張給了何昶希。
小一點的丁程鑫剛滿18歲,大一點的何昶希也不過23歲。說到兩人的共同點,少年感十足、都擁有年輕的肉體。長相完全符合郭敬明的審美,於是二人雙雙拿到S卡。
但從表演上來看,不論丁程鑫還是何昶希,連A級的標準都達不到,何況是S級。
早先,爾冬陞因為「說話沒分寸」,懟的陳宥維太慘,想發S卡時,被趙薇、陳凱歌趕忙攔下。
那時四位導演對S卡的認知相對一致,代表導演對演員的要求和標準,發出必須謹慎的發出。
但是,到了郭敬明這裡,完全開始放飛自我,將S卡發給了一段全場最差的表演。
究其原因,還是趙薇道出真相,以玩笑的話挑明郭敬明的審美很鎖定。
說白了,打動郭敬明的不是何昶希的表演,而是他的長相。郭敬明本人也直言不諱道,日後作品是想找何昶希合作,頗有種投桃報李、禮尚往來的感覺。
為此,郭敬明第一次被李成儒懟,畢竟如此隨意就把S卡發出,對後面表演的演員不公平。
S卡一共就8張,有兩人拿到S卡就意味著有兩人要失去S卡。李成儒的說法合情合理,甚至站在前輩的立場去說教,告訴郭敬明要怎麼做。
但郭敬明天生便是「叛逆少年」,自然不會對李成儒的教誨感恩戴德。
看過《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的觀眾都知道,兩人的「辯論賽」比選手的表演還精彩。在第二季中,當郭敬明被李成儒懟了之後,便開始他慣用的詭辯伎倆,明明是強詞奪理,聽著卻覺得很有道理。
郭敬明不愧是作家出身,打嘴仗從來沒輸過!
郭敬明的行為其實有些擾亂視聽之嫌,甚至會對某些演員產生誤導,導演喜歡比演得好更重要。
甚至讓人覺得,導演發S卡的標準一直在變。沒顏值的演員只能靠演技,到了顏值出眾的演員,演技反而變成第二位。因為不管演員演技再怎麼差,總有一群人會為顏值買單。
《小時代》系列讓郭敬明嘗到甜頭,所以他一直墨守這個規定,他電影的賣點恰好是演員的顏值。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所出現的種種情況,恰好是當下娛樂圈真實現狀的縮寫。
現實往往會比大家在節目中看到的更殘酷,有實力但接不到戲的演員比比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那麼幸運,遇到願意為你才華買單、發給你S卡的伯樂。
行業內的頭部大花還在為資源發愁,何況是空有演技、沒有人脈、沒有商業價值的小演員。
郭敬明此舉有很大的私心,但其他人又不能說什麼,畢竟坐在他也是做到導演席上的評委之一。
但強行捧新人未必是件好事,拔苗助長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
比起一步一個腳印艱辛的向前走,突然出現個一步登天的機會,自然會牢牢把握住。
何昶希、丁程鑫都沒錯,即便沒有他們,郭敬明依舊會我行我素的發出S卡。
不過,既然拿到了S卡,何昶希、丁程鑫接下來的路無疑更難走,因為不止有五雙眼睛盯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