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心、人性,看這30部心理學電影就夠了

2021-03-02 樂享心理課堂

以前看電影我就是圖個樂子,但自從學了心理學,我發現有什麼變了:看《破壞之王》時,我不明白,為何周星馳得戴著頭罩才能打贏大隻佬和他的小嘍囉?學了心理學後,才知道這角色有社恐的特質,蒙著臉不被人看見,才能激發自我的最大潛能。看《魅影縫匠》時,女主一次次下毒,為了得到她的照顧,男主心甘情願一次次中毒,這樣的關係令我詫異。學了心理學後,才明白這是依賴共生,他們都在逃避經營關係的痛苦,中毒只是兩人的共謀。看《貓鼠遊戲》,我並不明白小李子為何只因父母離異,就走上犯罪的不歸路。學了心理學後,知道這是童年創傷,小李子想向命運要回他的原生家庭……電影裡的人生,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卻變得能理解和接納。我為此著迷,後來歪打正著,遇上了一位電影&心理學的跨界大牛。我才知道不止人物心理,電影居然還能這麼看?還有,心理學居然還能這麼學?重點是,人生的問題還能這麼解決?不是我誇張,如果你早就不滿足於電影只是消遣,那麼我相信他能幫到你。他就是魏知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知乎電影話題優秀回答者,累計觀看4000+部優秀影片,前前後後寫了幾十萬字影評(相當於一本紅樓夢);他第一次在網上發表影評——用精神分析理論解讀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就一炮而紅。2014年,他創作的《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學秘密》,一經出版就榮登豆瓣年度好書榜。主理的心理學電臺,傳播心理學新知,全網播放5000000+。「電影是一門留白的藝術,而用心理學填補電影中一個人心裡的、人與人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智慧,就能真正為己所用。比如好萊塢最具爭議的系列電影之一《疾速追殺》,裡頭講了這麼個故事:退休的職業殺手John Wick與一隻小狗相依為命,小狗是妻子臨終前送給他的。可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個黑道上的混球看上了他收藏的老爺車,把他暴揍一頓,搶走了車,還把他的狗狗給殺了。結果John Wick衝冠一怒,為狗復仇,一路大開殺戒。據影評人統計,John Wick先後殺了410個人。看起來,這就是為了刺激而刺激,迎合觀眾生理需求的動作爛片嘛,畢竟為了一隻狗搞成這樣,導演不是瞎扯嗎?果然,很多人都抱怨這片簡單粗暴,毫無營養,浪費時間。可魏知超卻說:「憤怒最主要的功能是應對「不公平」,發怒能驅使我們討回公道。妻子早逝,John Wick早就覺得老天爺不公,現在狗狗也莫名被殺,這次其實是新帳舊帳一起算。所以,John Wick才會有這種看似無釐頭的衝動。而情緒有兩種功能,一種是推動人去行動,就像John Wick要去復仇,而另外一種呢,就是調節這個人和其他人的互動——在片子中,John Wick生活在一個黑社會橫著走的叢林世界裡,如果像綿羊一樣忍氣吞聲,那周圍千萬隻餓狼都會朝他撲過來。發火是控制不住自己嗎?不,是為了震懾這批狼,讓他們不敢再輕易冒犯,這樣John Wick才能保住他後半生的安寧。所以,John Wick的無名火,並非為了影片效果憑空捏造,背後是有心理學支撐的。不止挖出電影隱藏的底層邏輯,魏知超還延展出一個心理學主題:情緒。本以為他會像其他心理學大咖說,接納情緒,和自己和解之類云云。實際上,一個情緒算不算是消極的、有問題的,關鍵是看它能不能幫你改善未來。John Wick生氣去復仇對他有沒有好處?他生氣向周圍宣示威力有沒有好處?這種解讀不僅角度刁鑽,有心理學依據,而且提供的解法還很別致。對於憤怒,很多心理學書會建議我們深呼吸三次。可是往往沒啥用,生氣還是生氣。但魏知超從John Wick身上挖出了一條妙計,那就是從認知上調節怒火——如果否,繼續生氣也沒用。如果是,那麼繼續燃燒怒火,有何不可呢?舉個例子:你下班回家很累,還要煮飯,對象居然翹著二郎腿看電視,家務成堆他也不懂分擔,你很生氣,甚至對他發脾氣。先不說生氣傷元氣,大部分時候他不旦改不好,或許這次依你做好了,下次又重蹈覆轍,甚至跟你鬧起矛盾。可是如果不生氣呢?可以想想,有沒有可能你比他更喜歡乾淨,所以你把家務都先做了呢,他根本沒有機會做呢,又或許他想看完電視再做呢?如果生氣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嘗試這種方式,找出問題的本質,何嘗不是一種智慧?一部看似沒啥學習價值的電影,竟然隱藏這麼豐富的內涵,這是萬萬沒想到的事。推陳出新聊電影,一本正經講心理學,支招起來接地氣,從現象到理論,從理論到實踐,不得不說,這種學習效果比看書更高效、更實用。有人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三倍。因為我們在電影中得到的生活經驗至少是我們生活經驗的雙倍。」要是能長年累月如此解構電影,得到的生活經驗遠遠不止2倍。結過婚的朋友很難「錯過」這麼個瞬間——「沒想到ta是這樣的人」。「沒想到她平時說話輕聲細語,吵起架來嗓門居然那麼大」;「沒想到他現在連門都懶得出了,過去可是陪我逛一整天都不嫌累」;「一結婚就變了樣,以前見我都是清清爽爽的,現在鬍子一周都不刮一次」……柴米油鹽戳破彼此的美好幻想,除了愛,還有什麼能帶領我們度過這段暗潮湧動,相親相愛攜手走下去呢?大部分時候,每對夫妻都在試錯中找答案,問題是只有少數人挺過去了,很多人都承受不起摩擦、消耗,最終分道揚鑣。比起問少數人怎麼做,得到細節尚待追究的故事,從電影中窺探他人的互動,這時候你不必去走那條不必要的彎路,在開始就選對方向。這部電影由《鐵達尼號》男女主角共同飾演,被網友這麼調侃:「如果傑克當年爬上了木板,他和露絲現在就是這副德性。」儘管有人嫌男主太自私,怪女主太異想天開,但看完都對婚姻徹底絕望。面對大家的驚異,他樂呵呵地說,這片子看似很沉重,內核實質很有深意——兩個人要想長久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擁有共同目標。男人把婚姻當作戀愛的終點,卻是愛的終極表達,因為他打算獻出自己,擔負養家餬口的重任。而對女人來說,結婚不是戀愛的終點,而是戀愛的升華,婚姻應該要比戀愛時過得更好。要中和這種矛盾,唯有樹立共同目標,將心綁在一塊,才能熬過婚姻中的雞零狗碎。這種對電影和心理非比尋常的洞見,真是令人慾罷不能。曾有一位朋友跟他訴苦:『』老魏,我最近分手了,心裡堵著堵著,白天想開了,可到了夜晚又忍不住回憶,一回憶就難受,難受到極點就想找他吵架,你說有什麼片子適合我看看?」於是,他推薦了兩部電影,一部是《火星救援》,另一部是《少年派》。對方特別納悶:一部科幻片,一部冒險片,跟愛情又不沾邊?他說,解決問題有兩種思路,一種是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看愛情片自然是這種,但另一種呢,是看見問題跳出問題:如果你覺得分手是情緒的問題,那麼《火星救援》的「悲劇樂觀主義」的心態,會教你如何掌控情緒。如果你覺得分手是動物本能的情愛問題,那麼《少年派》裡對精神裡神性的追求,也能帶你脫離情感囚牢。一般的心理學家,聊電影總是浮於表面談人物心理,與電影中隱藏的巨大內核擦肩而過;一般的影評人,只講外行觀眾不大感興趣的鏡頭表現、敘事特點、影史知識……。但魏知超偏偏不愛亂灑雞湯,不愛好為人師,只想正面硬剛問題,撥亂反正,結合前沿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用看電影這種有趣的學習方式,帶你領略科學、嚴謹、實用的心理學新知——當你難以走出創傷的悲痛,他解讀的《鋼鐵俠》能給你提供創傷後的成長指南;當你身陷感情泥濘難以自拔,他解讀的《當哈利遇上莎莉》能帶你領會兩性相處的秘密;當你總是無法專心工作學習,他解讀的《天空之城》能教你打造持久的專注力;當你在職場中迷失方向,他解讀的《長安十二時辰》能為你提供職業生涯的指引;當你身陷人際困擾時,他解讀的《哈利波特》會帶你與不同性格的人愉快合作……加入《電影裡的心理學:超實用的硬核新知課》聽魏知超用心理學講電影,你的改變和收穫遠不止兩倍:分析1部電影:看出電影裡的心理學元素,獲得欣賞電影的新視角;分析5部電影:開拓視野,解鎖用心理學看自己、看世界的無限腦洞;分析15部電影:跨界能力,能靈活把知識應用於生活,真正化為己用 ;分析30部電影:心智進化,拓寬人生體驗與生命厚度,豐盈精神世界;

1. 影評界 &心理學界 雙重跨界

可能是全網獨一份充滿電影趣味的深度心理學科普

也是全網獨一份用前沿科學心理學解讀電影的課程。

 

2. 趣味性& 科學性 兼具

角度刁鑽、新奇的電影解讀,最資深的影迷都會大呼過癮

態度認真、嚴謹的心理新知,偽心理學泛濫時代的一股清流

 

3. 內容啟發性 & 方法實操性 並重

帶你上天入地開腦洞,深入宇宙人性求真知;

回到日常生活解困惑,對照自我他人悟人生。

 

4. 多到燒腦的乾貨新知

以電影彩蛋之形,裹有料乾貨之實,收穫驚喜超300%

精看30部電影,你會有哪些改變

每期10+分鐘,得到自己反覆刷100遍電影也看不到的豐富內涵用心理學的視角,從故事、創作、技術、文化等方面,真正全方位看懂一部電影刷新心智底層認知,掌握不同領域的跨界思維,系統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在影片裡體驗生活、反抗生活,用心理學與生活和解、實現自我救贖30部影視劇、領略30種人生,在高倍數的密集體驗下,領悟複雜人性

▍課程形式

共30節音頻課,每節課10-15分鐘。


A:報名後搜索關注【樂享心理課堂】公眾號,點擊底部閱讀全文→ 課程中心 → 我的課程,即可查看已購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電影裡的心理學30講

相關焦點

  • 關於人心、人性,看這30部電影就夠了
    以前看電影我就是圖個樂子,但自從學了心理學,我發現有什麼變了:看《破壞之王》時,我不明白,為何周星馳得戴著頭罩才能打贏大隻佬和他的小嘍囉?學了心理學後,才知道這角色有社恐的特質,蒙著臉不被人看見,才能激發自我的最大潛能。
  • 30部不可不看的心理學電影
    《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3.
  • 30部心理學經典電影
    《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3. 《大象》 elephant心理學看點:青年心理學4.
  • 50部必看的經典心理學電影
    為什麼看電影?「對於心理學工作者來說,理解電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部成功的電影反應了民族集體無意識的再現與映照,聲色光影中有大量的隱喻與投射」—本體心理學創始人 安東尼奧·梅內蓋蒂心理學是一門治癒的科學,
  • 20部經典心理學電影
  •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
    20部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心理學電影往往與犯罪、驚悚電影連在一起,可能剖析心理,本是件令人害怕的事。
  • 5部顛覆人性的電影,部部揭露人心險惡,全看過的都是大神!
    不知道對於電影的題材,你們是喜歡看文藝的還是商業的呢?畢竟每個人有不同喜好,有的時候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但有些人不一定認為好看了,但當你不喜歡一部電影時呢,別人又覺得好看,所謂一百個人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 5部顛覆人性的電影,部部揭露人心險惡,全看過的都是大神
    不知道對於電影的題材,你們是喜歡看文藝的還是商業的呢?畢竟每個人有不同喜好,有的時候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但有些人不一定認為好看了,但當你不喜歡一部電影時呢,別人又覺得好看,所謂一百個人中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 關於2019年,看這十部電影就夠了
    而在今年成千上萬的電影作品中,明範君為大家挑選出十部堪稱傑作的電影,來為這個豐富多樣的2019年作最後的告別吧~在第69屆的柏林電影節中,王小帥帶著他的《地久天長》一舉包攬影帝影后雙桂冠。《地久天長》講述的是兩個家庭之間長達30年的羈絆,以小人物的故事講述大背景下中國人的喜與悲。其中,王景春與詠梅在電影中沉穩克制的演技令人眼前一亮,銀熊榮譽實至名歸。
  • 關於宗教、暗黑、人性,這4部電影值得收藏
    每個人都有黑暗面,「這世上的任何靈魂都是半人半鬼,湊的太近誰都沒法看。」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大女兒也只是他收養的一個孤兒,但他一直視若己出,關於女兒的身世,自己一直隻字未提。看過韓國幾部類似的電影,很有感觸,可惜電影的主人公沒有男主這樣超群的智商、情商,她們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母親。
  • 看電影學心理學
    速速投稿郵箱453972583@qq.com讓心理學滋養每個心靈!學習了心理學後,我們好像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可以用新的眼光去看文學作品、電影、美劇。用心理學的眼光,可以看到之前看不到的精彩、深刻。這是犯罪心理學的經典影片。茱迪•福斯特是聯邦調查局的見習特工,她為了調查一個專剝女性的皮的變態殺人犯的案件,奉命去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尋求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的幫助,漢尼拔是一位智商極高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他是個食人狂魔,極擅於把握人心、利用人心,裡面他對於茱迪•福斯特 及罪犯的幾段分析非常精彩。有犯罪心理學愛好的同學,可以繼續看美劇《漢尼撥》《犯罪心理》。
  • 30部心理學電影、25部口語練習電影、20部最浪漫電影、20部商業電影、50部人生不可錯過的電影
    30部心理學電影­1.
  • 《想見你》沒看夠?還有這20部結局反轉電影
    20部結局反轉電影盤點,來了。①《心理遊戲》大衛·芬奇早期作品,演員陣容有麥可·道格拉斯和西恩·潘的「雙影帝」配置。故事講述億萬富翁範先生在弟弟的推薦下參與了一個遊戲公司的定製遊戲,因此引發了一系列離奇事件。
  • 人性類—關於人類七情六慾類的經典電影
    ,最可怕的也是人心。這世界是個好地方,值得為其奮鬥。我同意後半句。(ps:略重口血腥,看的時候不要吃零食哦|ω・))另:最不缺的就是反映人性的好電影,韓國這幾年也湧現了不少此類主題的好片子。所以只推了這兩部。
  • 7部觸動人性的經典心理學電影
    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自壹心理人性是什麼?
  • 【系列片單】關於臺灣電影,看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臺灣電影,只需要看這一篇就夠了。強烈建議先收藏,後面翻出來慢慢看。
  • 11部揭露人性的電影,看完汗毛直豎
    人性是最難以解讀的,人心隔肚皮這句話從古至今適用在任何場合。特別是在威脅到自己生命的時候,那就是赤裸裸的拷問人性的時候。下面這10部經典電影就直觀的反應了這一問題,看完之後假設一下你處在當時情境下會怎麼做呢。
  • 電影社區丨這十部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每一部都刺痛人心!
    今天區長為大家推薦十部豆瓣高分的校園暴力電影,這些電影的目的是使我們重視此類問題,以及學會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電影《告白》的並非一場日式純美之戀,而是一場震人心魄對人性陰暗超常規的揭露,中島哲也一黑到底對何為「惡」的呈現是那般殘酷予人深思,慢鏡頭與唯美畫面的交織皆為將一切美好打破,罪與罰以暴制暴極度的渲染,陰暗的心魔營造了最好的驚悚。
  • 據說看完這8部電影,你就懂了一半心理學
    很多影迷心中,電影不僅能夠給生活一些指引,最重要的是在電影中可以學到很多平時生活中學不到的知識,今天社長就來推薦幾部電影,看完了你就懂了一半心理學了~1、《沉默的羔羊》——變態心理>《沉默的羔羊》被稱為迄今為止美國影史上最成功的一部「精神分析電影」。
  • 如果你內心夠強大看看這5部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直擊人性最低點
    如果你內心夠強大,看看這5部真實故事改編的國產電影,直擊人性的最低點第一部《天狗》豆瓣評分8.7分先看了張平先生的原著《兇犯》,再看了改編的電影《天狗》。小說有小說的妙處,電影有電影的高招,相對比而言,因為目前的內地電影生態環境,結尾做出了重大的調整,相信觀眾和讀者能夠理解其中的變數,而這變數是絕對不可以被剔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