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氣溫升高超過20℃,知道真相後的我脊背發涼!

2020-12-26 懂球帝官方

繼續拖延、 折衷和自我安慰似的權宜之計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 取而代之的, 我們將開始生活於其後果之中。

——邱吉爾

南極氣溫超過20度!

最近, 「宅」在家裡抗疫的你可能多少都能注意到這一重磅新聞。而且, 很多媒體也將氣候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 與釋放遠古病毒結合了起來。

據法新社報導,巴西科學家卡洛斯·舍費爾及其團隊正在南極進行一項為期 20 年的研究, 主題是氣候變化對永久凍土的影響。

這位科學家表示,2月9日在南極北端一個島嶼的監測站,一度錄得 20.75 度的高溫。他直言從未見過南極氣溫如此之高。這也是南極洲的溫度首次超過20攝氏度。

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在2020年2月4日至13日拍下了鷹島(南極西北端外的一個小島) 的兩幅圖像,記錄了南極大陸創紀錄的高溫時期。在這兩個圖像之間,該島上大量的冰川消失了,露出了下面貧瘠的大片棕色巖石。圖片來源:NASA Earth Observatory

就在測得這個數據的上周,南極半島一個基地錄得攝氏18.3度高溫,打破2015年3月24日錄得的17.5度紀錄。

不過舍費爾也強調,「我們不能用它來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這只是一個數據。」「這只是一個信號, 表明該地區正在發生一些不同的事情。」

這或許是出於一個科學家的嚴謹,沒有更詳盡的大數據做支持,不能妄下結論。

消融中的冰川。圖片來源:pixabay

但氣候變暖越來越多地幹擾到人類生活,已成不爭的事實。舉個例子,過年回家與母親遛彎時,她指著牆角的一隻蒼蠅說:「看,為啥冬天了還有『綠豆蠅(家鄉的叫法,一種碩大而綠色的蒼蠅)』?」這只是日常生活的一個細節。

去年9月開始燃起來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至今都尚未撲滅。這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叢林大火」,已經燒毀了澳大利亞森林覆蓋總面積的21%。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燃起滾滾濃煙。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根據雪梨大學估計,全國超過10億隻動物因持續不斷的大火而喪生。而麥覺理大學估計,包括蝙蝠、兩棲動物和昆蟲等動物,約有數十億動物在這場大火中死亡, 一些瀕危物種可能已遭滅頂之災。

輿論將釀成大火的矛頭直指當地政府的不重視,不作為,但是,更深層的原因,各大媒體則出奇一致:全球變暖。

大火焚燒過後,滿目瘡痍的林木。

圖片來源:Matthew Abbott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報告, 2015~2019 年是地球最熱的五年,氣候變化的跡象與影響 (如海平面上升、 覆冰損失和極端天氣)有所增加,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上升到了創紀錄的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之前的五年高出近20%,種種證據都在說明地球氣候正在發生與過往不同的變化。

而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估計,截至2020年1月2日,澳洲山火已經向大氣中排放了3.06億噸的二氧化碳。毫無疑問,這會加劇全球變暖。是一個惡性循環。

末日冰川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形成的煙霧灰燼,漂洋過海到達了智利和阿根廷,甚至南極洲。這充分說明了氣候變暖的全球性。

覆巢危卵,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身。

斯維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位於南極西部冰原中心,是一塊異常廣闊而流動迅速的冰川,被科學家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冰川」、「最危險的冰川」,甚至是,「末日冰川」。

它的面積巨大,大約相當於英國的大小。每年它融化而成的水,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佔到了全球的4%。不要小瞧這個數字,對於一座冰川來講,這是個巨大的數字。如果它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半米。

斯維茨冰川所處位置。圖片來源:interactive.pri.org

國際斯維茨冰川合作組織的40多名科學家於2018年開始對該冰川的聯合考察,尚屬首次。考察計劃持續5年,以求了解斯維茨冰川變化如此迅速的原因,為南極歷史上規模最大、最複雜的科考計劃。

了解此處發生的事情, 對於科學家能夠準確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至關重要。

在BBC為此次科考製作的紀錄片《末日冰川》裡,一個科學家稱,假如要想像十年後海平面將變得如何,不論是在小鎮周圍修建排水渠,還是要預測佛羅裡達州海岸線會往大陸後退多少——斯維茨冰川就是回答這些問題的關鍵。

斯維茨冰川。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目前科考工作已初見成效。科學家們認為,末日冰川的行程是氣候、大氣和洋流相互間複雜影響的結果。

斯維茨冰川大約有1.6公裡位於海平面之下,而在海平面之上還有1.6公裡。冰川底部原本與海床緊密連接。但由於氣候變暖,洋流將更多的溫暖海水帶到此處,不斷從底部侵蝕冰川。

隨著融化面積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冰川也將消融。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

圖片來源:interactive.pri.org

隨著冰川前端不斷變薄,後面巨大冰層的重量使得冰川不斷向前推進,這就是斯維茨冰川為何流速如此之快,每年融化兩公裡的原因。

事實上,南極洲的冰儲存了世界上90%的淡水資源,其中80%位於該大陸的東部。通常認為,雖然南極洲東部的冰層很厚,但大部分都位於陸地上,向海裡滑行的速度很慢。

冰架。圖片來源:interactive.pri.org

不過, 滑行慢的原因之一,是大陸周圍海基冰層的存在,也被稱為冰架。這些冰架,把陸地上的冰蓋阻攔在陸地上,擋住了流向大海的冰川。

2002年,拉森B冰架的斷裂引起了軒然大波。之後,曾被它擋住的冰川流向海洋的速度加快了6倍。而這些流向海洋的冰川,將會分解成小塊浮冰,逐漸消融,最終會使得海平面上升。如果你想更全面的了解全球變暖對兩地地區、冰川地帶的影響,建議去看BBC的另一部紀錄片《冰凍星球》。

圖片來源:《冰凍星球》

2017年7月,南極洲西部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發生斷裂,形成了面積達5800平方千米的冰山A-68。

2019年9月,南極洲東部的埃默裡冰架末端斷裂,1636 平方千米的冰山隨波逝去,成為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巨大冰山。

冰架來源於陸地冰層的向海流動,末端破裂進入海洋是正常冰架消解過程,但它們發生的速率和規模正越來越大,從側面反映了整個南極冰蓋的消融正愈演愈烈。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數據,過去50年來,南極半島的溫度上升了近3攝氏度,而西部海岸約 87%的冰川已經「退縮」。

南極沿海冰架的厚度和體積變化(最近18年間)。左下角坐標圖表示冰架體積的變化趨勢,其中紅線表示西部冰架,呈明顯減少趨勢;藍線是東部冰架,穩定慢速減少趨勢;黑線是整體趨勢,表現為減少。圖片來源: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

南極洲西部由眾多島嶼組成,因此該地區的海基和陸基冰蓋之間此消彼長的作用更為明顯。

如果南極西部的冰蓋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6米多。

與此相當的是格陵蘭島。如果格陵蘭島的冰蓋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將上升6米多。

《難以忽視的真相》海報。

或者可以這樣想,南極西部和格陵蘭島各融化一半,海平面也會上升6米。

這將對全球沿海低地產生災難性影響。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 用動畫方式展示了對北京和上海的影響——這兩個中國最大的城市大部分被淹沒,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這將導致北京和上海的大部分地區被淹沒。圖片來源:《難以忽視的真相》

世界地圖也許會重新繪製。

全球變暖是21世紀最大的謊言?

美國前副總統、環保主義者阿爾·戈爾在《難以忽視的真相》中,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證明全球變暖真實存在,且必將帶來嚴重的後果。

阿爾·戈爾在演講中。圖片來源:豆瓣

有懷疑論者會說,這不過是循環現象,中世紀不也存在溫暖時期?但阿爾提供的數據證實中世紀的溫暖時期與現在相比微不足道。

並且,藉由現代技術,科學家可以將65萬年以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與遠古的冰河時期、間冰期(兩個相鄰冰河時期之間相對溫暖的時期)相比對,二者確實是交替出現的。

冰河時期由於二氧化碳濃度較低,因此也更寒冷。但以往65萬年中,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未超過300ppm(百萬分之三百)。

峰值中間即為冰河時期。圖片來源:《難以忽視的真相》

而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5月大氣二氧化碳月均濃度超過415ppm,為過去80萬年來最高。

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前所未有。

阿爾指出,有三個誤區迷惑了大眾。

1科學界對於全球變暖有沒有分歧?

事實上沒有。

一項科學論文大型調查活動,對從2006年起,過去10年的有關全球變暖的科學論文進行了抽樣調查。活動抽取了10%的樣本,共計928篇,其中沒有一篇反對「全球變暖是人類引起」這一論調的。

可是為什麼大眾還是被迷惑了?阿爾直指背後石油大鱷們對政治和科學家的操縱。他們的目的就是「將全球變暖重新定義為理論而不是事實」。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阿爾用40年前「醫生都愛抽『駱駝牌』香菸」的醜聞類比。圖片來源:《難以忽視的真相》

2經濟和環境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是個大問題,很多人都這麼認為。

但阿爾認為不對。

原因有二,一是倘若我們沒有地球了,要經濟何用?二是如果我們做的正確,同樣會財源滾滾,也會帶來很多就業機會。

阿爾以汽車公司的續航裡程(指汽車輪船等行駛工具在最大的燃料儲備下可連續行駛的總裡程)舉例。日本汽車公司的標準遠遠將美國甩在背後,而前者公司的效益也遠遠高於美國。

《難以忽視的真相》用大量的數據和動畫來闡釋全球變暖這一現象。

3就算承認這一問題的存在,我們也無能為力了。

有人從直接否認徑直走入絕望,卻不知道停下腳步,著手解決問題。

阿爾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2015年的巴黎氣候大會上,在他的斡旋下,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說服印度在《巴黎協定》上簽字,最終促成了《協定》的通過。

巴黎氣候大會在另一部優秀紀錄片《愚昧年代》也有體現。影片通過一名年邁的檔案管理員皮特的視角,向我們講述了這位生活在2055 年,地球已被摧毀的未來世界中的老人,翻看2015年以前影像資料的悲哀和悔恨。

《愚昧年代》海報。

為了幫助窮人也能坐上飛機,印度富豪Jeh Wadia計劃建立一家廉價航空公司,雖然受氣候變暖影響,印度正遭受700年不遇的洪水和乾旱,而飛機的碳排放又相當驚人。

82歲的法國登山嚮導Fernand Pareau,1956年就獲得了「登山嚮導」的資格,他的一生見證了阿爾卑斯山的巨大變化——冰川幾乎完全消失。

冰川退卻留下的「懸崖」,而今只能安裝梯子供遊客上山。老爺子囁嚅著問,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愚昧年代》

2005年的卡特琳娜颶風是美國史上破壞最嚴重的氣象災害。這個天災讓家住紐奧良的Alvin DuVernay失去了一切,而他卻是石油巨頭殼牌公司的老員工,通過分析化石以便增加找到石油的機率。

22歲的Layefa Malin是奈及利亞一個村落的醫生。由於她所處的尼日河三角洲石油資源豐富,引來殼牌公司的進駐。

豐富的石油並沒有讓當地人致富,相反卻越來越貧窮落後,環境被汙染,沒有醫院、學校,這種現象被稱為「資源的詛咒」。

圖片來源:《愚昧年代》

因為伊拉克戰爭而成為難民的一對兄妹, 跟隨媽媽歷盡艱辛逃到了約旦,他們的父親被美軍殺死,因此對美國人充滿領隊仇恨,揚言要找他們報仇。為了生計,他們低價購買從歐美國家淘汰下來的舊鞋子,修補之後再去售賣。

而現在關於當年美軍之所以入侵伊拉克,普遍認為不是因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是石油。

圖片來源:《愚昧年代》

皮特靜默地看著這些片段,百思不得其解,「好奇怪。看著這些視頻片段,就像透過望遠鏡觀察遠處海灘上的人們。他們不停地在一個圈子裡追逐,對腳下踩著的沙地持續迷戀著,就算海嘯就要席捲而來。」

《南極洲:冰上的一年》裡提到,現在或許是南極洲的「黃金年代」。很多科學研究正在進行中,目前已經有規定來這裡就是為了團結協作,共建和平,並為了全人類探尋知識。世界上還有哪裡能做到這些?

《南極洲:冰上的一年》海報。

不過,或許有一天會有人找到這裡的石油並將其商業化;有一天,以上這些服務於全人類的規定會被終止……

誰會想看到這些?我相信沒有人。誰願意去想像當年偉大的探險家沙克爾頓、斯科特、阿蒙森們探索南極,最終竟會導致那般景象?

《南極洲:冰上的一年》劇照。

「我們不是第一種毀掉自己的生物,但我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是在知曉的情況下自取滅亡。為什麼我們不趁著尚有機會的時候拯救自己?從某種角度來說,答案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值得拯救。」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在遠離地球 60 多億千米的角落,為地球拍攝了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就是後世所傳的「黯淡藍點」( Pale Blue Dot)。照片中,地球如一粒閃光的微塵,漂浮在無垠太空中。

「黯淡藍點」(Pale Blue Dot)。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為這張照片曾寫下一段著名描述:「如果再看一眼那個光點,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所有。你所愛所知的每一人、所聽說乃至所存在過的每一人,都在小點上度過一生。」

「歡樂與痛苦,宗教與學說,獵人與強盜,英雄與懦夫,文明的創造者與毀滅者,國王與農夫,情侶、父母、兒童,發明家和探險家,崇高的教師,腐敗的政客,耀眼的明星,至高無上的領袖,歷史上所有的聖人與罪犯,都住在這裡——它僅僅是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她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切,反之不成立。

相關紀錄片

《難以忽視的真相》

《愚蠢年代》

《末日冰川》

《冰凍星球》

《南極洲:冰上的一年》

延伸推薦:

《偉大的白色寂靜》

《築夢南極》

《在世界盡頭相遇》

《我們的星球》

《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2020,南極氣溫20度 | 地球知識局
    20.75℃的氣溫,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南極洲首次測得超過20℃氣溫值;另外,過去的1月也是全球最暖的1月。從1850年代到現在,全球氣溫升高了大約1°C。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七個年份全部產生於過去十年間(2010-2019),而最熱的五個年份則全部是在自2015年後。
  • 南極氣溫超過20攝氏度的背後,2020年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南極洲的氣溫到底是怎樣呢?怎樣監測到20度之高的南極溫度?
  • 讓你炎炎夏日感到脊背發涼
    雖然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悶熱的「三伏天」已過,但是天氣仍舊炙熱難耐。這種時候就需要打開一些恐怖遊戲來給悶熱的暑期降降溫。近日外媒盤點了史上最恐怖的二十款恐怖遊戲(近20年),準備好關上燈,戴好耳機體驗脊背發涼的感覺了嗎?20.
  • 讓人脊背發涼的國產動作片,真敢拍!
    2019 VOL.399炎炎夏日,一部緊張刺激的犯罪動作片堪稱降溫神器,再高的氣溫都能讓你後背發涼看過它就知道了——《沉默的證人》今天,電影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發布會。《大追捕》中,張家輝是心懷秘密的啞巴。
  • 南極首現20℃以上超高溫?事是真的,但沒你想像中那麼恐怖
    關於全球變暖問題的討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前陣子又出了個大新聞,網上有消息說,南極已經出現了驚人的高溫,達到了20℃以上!>突破歷史記錄很多生活在南極的動物受到極大影響企鵝數量更是銳減75%要知道現在中國多數地方氣溫都沒有回暖到20℃本該是極寒氣候的南極
  • 論變態電影,非東野圭吾莫屬——讓你脊背發涼的電影《白夜行》附資源
    「我的人生就像在白夜裡走路」——《白夜行》如果你想讀極其變態的小說,你可以去日本文學裡找,如果你還想看一部讓你脊背發涼,瑟瑟發抖的電影,我推薦電影——《白夜行》十分敬佩原著作者東野圭吾的表達張力,他的作品屹然地直指現實社會,發掘生活之中真實而殘酷的悲劇。
  • 南極溫度破20度?若是南極冰川全部融化,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人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了,夏季的溫度一年比一年高,冬季的降雪也不如原來多;除了人類經常生活的區域外,還有人類不經常去到的地方也遭受到了氣候變暖的影響,例如:南極。說起南極,我們都知道,那是一個極寒之地,不適合人類居住,只有一些特別耐寒的動物,比如企鵝。
  • 南極大陸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布宜諾斯艾利斯記者倪瑞捷、駐聯合國記者林遠報導: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7日分別證實,阿根廷位於南極大陸的科考站日前監測到超過18攝氏度的氣溫,打破了南極大陸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 乘風破浪的新褲子,看得我脊背發涼
    《別在問我什麼是迪斯科》《Bye Bye Disco》《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了一些原本並沒有什麼必要的嫁接手術,以適應各種舞臺的需要。剛看完樂夏第一季的時候,我像大多數人一樣,忽然間狂熱地喜歡上了新褲子,我從他們的第一張專輯聽到最後一張,反覆聽了很多遍。
  • 首破20攝氏度!南極大陸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研究人員日前表示,科學家在南極測得20.75攝氏度的新高溫紀錄,這是南極洲氣溫有記錄以來首度跨越20攝氏度門檻。據報導,巴西科學家雪佛(Carlos Schaefer)告訴法新社:「我們從沒見過南極洲的氣溫如此高過。」據悉,這項數據取自南極洲北端外島鏈上的西摩島(Seymour Island),這個島嶼上有阿根廷的馬蘭比奧(Marambio)研究基地。
  • 這種形象並非捏造,真實原因讓人脊背發涼
    此形象非空穴來風,起因讓人脊背發涼!文/散道人眾所周知,東西方都有屬於自己的靈幻文化,比如西方的喪屍、吸血鬼和巫師等形象,而我國在一些神話故事中有魔王、妖怪以及殭屍形象。尤其是香港電影中林正英的殭屍片,殭屍的形象也大多都是蹦跳行走,露出大獠牙咬人,而且一直都是身著清朝官服,也沒有其他形象,那這是為什麼呢?
  • 5本腦洞大開、懸疑燒腦的靈異小說,看後讓人不由脊背發涼!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5本腦洞大開、懸疑燒腦的靈異小說,尤其是喜愛靈異小說的書迷們,一定要看這5本小說,相信你們看後一定會愛上的!小說懸疑燒腦,總會出現你們意想不到的情節!看後讓人不禁脊背發涼!《七人環》 作者:青丘周玦無意間從圖書館裡,得到一本名為《七人環》的書,從此怪事屢發,先是噩夢連連,隨後室友莫名其妙跳樓自殺,緊接著發現書中詭異情節逐漸與現實生活重疊。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打破歷史最高紀錄,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少?
    南極冰川在加速融化「氣候變暖」這個概念最先是由美國科學家布羅克在197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來,布羅克表示地球平均氣溫在不斷的上升,人類要注意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並且他指出導致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人類向大氣層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增強,從而引發氣候變暖這個問題。
  • 南極血紅一片,上萬隻企鵝消失,一場危及75億人的災難正在發生……
    然而,「西瓜雪」背後的真相一點兒都不浪漫。經研究發現,「西瓜雪」並非神跡,一種本不該在南極大片出現的藻類—— 「極地雪衣藻」是其始作俑者。雪衣藻通常在寒冷的氣候中生存,低溫情況下保持「休眠」,氣溫升高後就會迅速繁殖、聚集。南極「血紅一片」就是氣溫升高後,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結果。
  • 南極「高燒」20℃,凍土現遠古病毒,世界還好嗎?
    而在遙遠的南極洲西摩島,巴西科學家測到了20.75℃的氣溫,達到了歷史最高值,也是首次超過20℃。巴西科學家表示:「我們從沒見過南極洲的氣溫如此高過。」很多人震驚之餘不免對這個數據感到困惑:南極竟然比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高,那冰川不就早都化完了?
  • 海象自殺式跳崖、北極熊開始吃幼崽……這些照片讓人背脊發涼
    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測得20.75度的高溫記錄這是有記錄以來,南極首次超過20度!20多度的氣溫對人類來說也許是最適宜的氣溫可對南極來說,卻是最為致命的打擊企 鵝南極的代表性動物企鵝已經身處這場危機的最前線南極西部的帶帽企鵝(chinstrap penguins)距離上一次測算已經縮水了75%南極氣溫的快速上升導致冰川迅速融向大海企鵝的家隨著冰川的融化而慢慢消失
  • 適合夏天玩的恐怖遊戲,令人脊背發涼,《瘦長鬼影:降臨》
    正值炎炎的夏日,你是否滿頭大汗,悶得難受,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款,讓你渾身發涼,頭皮發麻的恐怖遊戲。《瘦長鬼影:降臨》,在美國都市傳說中有這麼一個令人膽寒的人物,瘦長鬼。而玩家需要在瘦長鬼的一步步緊逼之下,搜尋與主角相關的線索,隨著遊戲的進程,抽絲剝繭,尋覓真相。遊戲中主視角通過攝像機畫面來傳達,但時不時會出現被幹擾的跡象。加上一閃而過的人影,身後時隱時現的腳步聲,讓玩家不由自主的產生聯想脊背發涼。
  • 像《遺傳厄運》這樣讓人脊背發涼的電影,我一口氣推薦你好幾部!
    為什麼我們會主動享受讓我們背後發涼的「驚悚懸疑片」?有專家做出可能的解釋是,當你在經歷高度的恐懼時,大腦皮層會認為你正處在危險之中。當電影結束,你的恐懼停止,無論如何,大腦都視作是你將自己從恐懼中解救了出局,作為獎勵,恐懼在消散後,釋放快樂因子。而快樂,是某種很偉大的東西。
  • 南極沒有雪?這場顛覆想像的抖音直播,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南極……
    圖源:綠色和平然而,抖音直播中,我們也看到南極如同荒漠的一面,這裡很難見到冰雪的痕跡。雪地之所以變紅是因為一種叫「雪衣藻」的藻類,它原本在低溫情況下保持「休眠」,實在不該大片出現在極寒南極。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南極氣溫上升讓雪衣藻大量繁殖,雪衣藻大量繁殖又會加速南極氣溫上升。南極氣溫升高、冰雪消融對生活在那裡的動物而言,無異於滅頂之災。2019年5月,南極海冰面積達到有記錄以來最小值。我們無法估計將有多少生靈會因此失去活的機會。
  • 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帽帶企鵝數量明顯下降
    一項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是有記載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十年。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是受氣溫影響最大的地方之一。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南極有一種企鵝的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在這裡,南極科考隊隊員利用點數器、無人機等設備,數出帽帶企鵝的每一位成員。他們想知道,象島上的帽帶企鵝是否像南極其他地方一樣,數量正在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