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秋冬季如何防疫?張文宏說堅持戴口罩、注意保暖和營養均衡
秋冬季來臨,在新冠與流感「雙流行」風險下,如何防疫?
9月22日晚8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於康、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兼職教授張旭光三位專家接受人民網採訪,回應了大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今年秋冬季節疫情趨勢如何,張文宏對此表示樂觀。他認為,現在正處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態勢,東亞和歐洲一些國家基本疫情都在可控範圍內,中國在這種情況下面一直維持著比較好的防控態勢,他相信下一階段中國疫情防控仍然會延續現階段的防控策略。同時他呼籲,公眾不要過度擔心疫情,只需要持續做好防護措施。
秋冬季來臨後,還存在新冠和流感疊加流行風險,是否會給疫情防控帶來一些難度?老百姓又該如何面對?
張文宏對此建議,在流感高峰到來之前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身體免疫力低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可以藉助流感疫苗。另外秋冬季來臨以後,一定要注意保暖和營養均衡,儘量避免流感發生。還是要堅持佩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等。這些措施如果能做到位,既能減少流感的發生,又對預防新冠非常有用。
「今年的秋冬季節,出現流感病例時如何進行有效的鑑別診斷,會成為一個主要挑戰,但我相信中國一定能夠有效應對。」張文宏表示。
對於大家都很期盼的新冠疫苗,張文宏希望大家先別著急。他強調,即使是疫苗的上市也並不能代表防疫的成功,疫苗僅僅只是防疫的一個工具,我們現在對防疫的要求和措施仍然不能放鬆。同時他特別強調,提高個人免疫力也是一種防疫的措施,即使將來有特效藥上市,免疫力也是最重要的特效藥 。
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張文宏再次肯定了蛋白質對免疫力的作用。他指出,在今年的抗疫當中,自己在不同的場合提出來,希望大家在攝入營養方面儘量地做到均衡,同時在產生抗體等免疫物質的時候,蛋白質是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原料,所以要保證一定量的蛋白質攝入,如牛奶、肉等。另外,當病原菌進入人體的時候,人體如何積極響應,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保持愉快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睡眠都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的實現,這些方面如果做得好,就可以調動整體免疫力去抵抗一些疾病甚至腫瘤。
於康同時也指出,攝入優質蛋白質對人體免疫力來說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如果體重為70公斤,他一天就需要攝入70g蛋白質。
針對老年群體,於康特別指出,老年人天冷後活動能力弱、腸胃功能減弱,子女不在身邊,加上吃的種類偏少,營養結構有待完善。他建議,老年人群體在做好生活作息規律的同時,要保證吃的食物廣泛,一天吃12種食物,一周吃25種,這對於老年人必須做到,不然營養就「虛」了。他還呼籲,年輕一代要「多回家陪老人」,這是讓老人多吃東西、吃得廣泛的最好的辦法,老人自己吃、孤單地吃,心情會受到影響,而子女在身邊,會改變他們吃飯的習慣。
張旭光則建議,微量元素的攝入同樣重要,一旦微量元素缺乏並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在我們平時飲食要注重食物的全面化,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微量元素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D、鐵和鋅等,這些微量元素能夠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免疫力,甚至提高我們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