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關鍵詞是什麼?夏天,炎熱,冰淇淋,西瓜,空調,還有一個似乎已經與我們無關卻牽動千萬人命運的「高考」。
恰逢畢業季暑期檔,一大把青春電影向我們湧來,作為人生中最美好的曇花一現,青春永遠為我們所懷念。特別是當你經歷了快節奏的職場生活,更會想念那段無憂無慮的青蔥歲月。
今天小影要為大家推薦一部電影《當我們海闊天空》,它貼合當今時代背景,貼近青年群體,以大學生創業為背景,講述了一幫年輕人為了熱血創業,守護夢想的過程,最難得的是奮鬥歷程中他們初心不改,用自己所學所知為更多人創造更多價值。
電影中,劉秋實飾演的男主「凌雲」,是個天才式人物,首個創業成功人物,在學校極負盛名。中間一度經歷創業失敗,而他始終堅持初心,寧願不接訂單也拒絕以次充好。
李想,相比於凌雲,他身上背負了更多生活的坎坷和心酸,父親早早離世,母親一個人供養他和妹妹。而他也不負眾望考上雄華大學,成為了全村的驕傲,然而他上大學妹妹卻輟學了,所以他在初入大學時滿腦子都是掙錢掙錢掙錢。
剛進大學的時候是否也像李想一樣的迷茫,經常發出疑問「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幹什麼?」
這裡太大了,太豐富了,仿佛進入到了一個富氧環境,一時間有些難以呼吸。
大學是什麼?電影中給出了我們答案:所謂大學,不在於大樓,大師,而在於大平臺,大空間。大學是實現夢想的地方。
何琢言飾演的女主角夢媛是信科院院花,不同於以往校園女神的設定,這位女神不僅琴技書畫樣樣精通,還是一個計算機高手,參加雙創大賽校園賽的時候還擊敗了男主角團隊。
為人善良正直,為了不影響缺考的李想評優,黑進教務系統給李想改成績差點被退學。為了讓農村的小朋友們儘早讀書,後期自願退出雙創大賽,把自己的參賽項目滴海整合給了天之庚。
影片講述了一個近年發生、完全真實、可以複製的草根學生創造傳奇的奮鬥故事。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和兩個在校大學生,完全草根的三個人憑著一腔熱血開始了創業之路。
幾個有能力有熱血並且願意回報社會的年輕人湊在一起創業,剛開始他們的路走的很順,運用大數據幫助深山裡的村民賣蓮子,賺取了第一桶金。
沒想到後來村民拒絕賣蓮子給他們,創業遭遇創業瓶頸,這時候李想一時糊塗接下一單30萬的合同以次充好,實物與賣家秀不符,這是無數買家最反感的行為了!所以這一愚蠢的行徑使整個「天之庚」團隊背負90萬巨債。
愛情,是青春校園劇裡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當我們海闊天空》中對於愛情的著墨並不太多,但是卻讓人感同身受。試問誰在初入大學的時候不想談一場甜甜的戀愛?
凌雲在籃球館對夢媛一見鍾情,遂開始了漫漫追求路。拉橫幅告白,路上假裝偶遇,自習室幫女神佔座,這一切似乎都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青春,回想起來忍俊不禁。
還有李想那從未說出口的暗戀,沒有人知道他對夢媛學姐的喜歡,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暗戀。最後眼看著心上人選擇了最好的兄弟,躺在草地上淡然一笑。
還有兩位老師的愛情故事,學業VS愛情,少年的你會如何選擇?中年的你會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三個為了共同夢想湊在一起的年輕人,有過磨合,矛盾,衝突,一起熬過夜,一起打過架,幫兄弟追過女孩,也為兄弟頂了債務,最後他們冰釋前嫌攜手走向成功。
最後,他們可以自豪地說出:「我們,就是這個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還有那些為他們創業路上提供了最大技術支持和人脈支持的吳老師,鄭老師,還有教育學界泰鬥潘先生所說的「止於至善」,給學生心中留下善的種子。
汗水與淚水交織,激情與夢想碰撞,《當我們海闊天空》將幾位主人公的逐夢歷程一一展開,與以往的青春勵志電影不同的是,《當我們海闊天空》的創作背景完全源自現實。
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發布的中國00後群體研究報告顯示,當今大學生生長在鼓勵創新與自由的環境中,他們獨立自主,有想法,敢拼敢做,而且他們對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也更為迫切。在這種需求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了創業之路。
然而2018年年底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到5%,成功的只是少數,但是這並不妨礙無數懷揣著夢想與熱血的年輕人走向這條路。
《當我們海闊天空》不僅是一部青春電影,它還為我們為每個懷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獻上了如何改變命運與世界的熱血金課!
電影既有滿滿的熱血和正能量,也不乏現實的煙火氣,那些不願意依靠父輩坐享其成的年輕人們,一定會在其中找到共鳴。不管你是剛畢業走向職場的菜鳥,還是在校大學生,亦或是退伍軍人或者一個普通人,只要你有夢想有追求,你將會在電影中找到共鳴。
一群為理想打拼奮鬥的青年,一條荊棘遍布的創業徵程,《當我們海闊天空》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角色與真實的創業故事向觀眾們傳遞著當代年輕人的夢想與堅守。
關於創業,關於夢想,我們一直在路上。
你離夢想有10000步,你走向電影院1步,《當我們海闊天空》會帶你走完剩下的9999步。
6月6日,與你相約,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