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就好嗎(原創)

2020-10-03 人生若只如初見1011

十年前馮小剛導演的一部《非誠勿擾》票房突破三億元大關,熱播了很多次。具體情節我已經忘記了,但是到現在還記得主角由舒淇扮演,很多人認為舒淇漂亮,我倒不覺得,就覺得舒淇長得讓人疼惜。尤其是心疼她扮演的笑笑,心疼她的懂事。

女人總以為自己懂事,就是對愛人最大的愛。可是懂事的女人往往是那個最委屈的人,她以為自己的付出會換來愛人的真心。事實是,男人往往疏忽了一個懂事女人給他帶來的所有好處,卻對那些刁蠻任性的公主性格的女孩子百般討好。要說是男人賤吧,似乎有點過分,但是他討好不到刁蠻的小公主往往還失落得不行,至於那個懂事的女人,他會欣賞,會欣慰,會放心,也會忽視與疏離。當然在他需要的時候還是會想起她們來而且是特別想念的那種,因為她們的懂事。

懂事的女人在外人眼裡是優雅的,在自己骨子裡是高傲的,在感情當中卻一定是那個受傷害最嚴重的。可要命的是,懂事往往又是這種女人受到的最良好的教育。她不是不想撒嬌,不是不想任性,只是她習慣為愛人著想,習慣犧牲自己。笑笑愛著的男子是個有婦之夫,她看著他們伉儷情深地同乘一機,還得微笑著為他們做好一個空姐應該做好的最好服務。對於那個有婦之夫來講,笑笑是個多麼懂事的好女人啊!此刻他會為她的懂事愧疚或者感動,但是時間久了呢?電影沒有演到他疏遠笑笑的那一步,秦奮就出現了。但是,你看到過童話故事裡王子和公主們婚後的故事了嗎?

趁著《非誠勿擾》的熱度,《非誠勿擾2》很快就上映了,我一點兒也不喜歡笑笑了。雖然那是個與笑笑基本沒關係的故事了,但是《非2》裡的笑笑已經完全不懂事了,難道跳海自殺一次,她就脫胎換骨了?我是不大相信的。一些性格是刻在骨子裡的,跳海一百次也改不掉的。不能說《非2》是《非1》的續貂狗尾吧,我是再也不會心疼笑笑了,因為她的不懂事,一作再作,似乎是情感傷害後遺症,再也找不到原來笑笑身上的影子了。編劇照著讓她由懂事到任性的路子改變,也是不無道理的,甚或是很明智的,但是我總覺得她已經不是笑笑了。當然《非1》裡的笑笑我也只是心疼而已,而不是喜歡。對於一個對悲劇情有獨鐘的觀眾來說,她再也打動不了我了。

我再疼惜懂事的女人,我也不會喜歡她們。她們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道德律中,痛苦掙扎,不能肆意地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只能囿於自己痛苦內心無法自拔,或者藉助外物麻痺自己(比如酗酒的笑笑,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樣子)。愛上有夫之婦固然是她自身的悲劇,可是既然不能夠肆意去愛,既然註定沒有結局,何不決絕轉身?反正等待或者離開都是痛苦,讓一個不該示愛的人跟著痛苦一把,也是能讓我覺得痛快淋漓的一件事兒。愛固然是不能自已的,但在感情的世界裡,憑什麼讓懂事的女人一個人一痛再痛?

相關焦點

  • (原創)《製片雜記》
    你知道電視臺30秒廣告要多少費用嗎。、、、、、、我的一部電視劇如果不虧本的要賣大約5家電視臺。每二十集放一下的話。你看大概要100集的量。如果能賣10家電視臺你知道這個播放量嗎?全國大約有80家左右的電視臺和一些閉路有線等電視,您算過這個量嗎。?您得到的回報和您的這五千元能對等嗎?我這可是幫你的忙呀!再說。您這麼大的一個上市公司能看中我這點小費?和您說點實話。
  • 鄭爽說太早懂事不是幸福,那她現在懂事嗎?
    而這一次鄭爽上熱搜是因為在《奇妙小森林》裡直言自己是過早懂事型,從小就要求自己很多,但是太早懂事卻不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鄭爽是屬於很早就懂事的那一種性格,小的時候開始就不跟父母一起住,自己去外地上學。即使自己在學習很孤獨很想家,甚至是因為年紀小被欺負,她也是一聲不吭地堅持了下來。
  • 《吹哨人》觀後感(原創)
    今天下午飯後(我與死黨見完客戶),Ta說今天是周末,我說:是嗎?(對於我們從事商業保險的人來說,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宇宙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哈哈,有點兒跑題了)。Ta說要不去看電影吧,我說:現在哪有什麼好電影,啊?
  • (原創)
    君不見,置之死地而後生者,跌倒了再爬起者,大不了從頭再來者……他(她)們不就是篤信『』一切皆有可能!『』才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嗎?!『』的最好詮釋嗎?對,一切皆有可能!
  • 「你真懂事,你太好了」,太懂事的女孩,真的不適合談戀愛
    看到你臉色不好,會主動關心問你:「身體不舒服嗎?」可你還是很懂事,怕麻煩他。你習慣跟他說「沒事」「我可以」。最後,他問你:「你愛我嗎?」我再買一條就好了。」長大後,無論遇到什麼委屈,她都擠出微笑說「沒關係」。直到有天,她的臉突然變成了僵硬的面具臉,一敲就碎。懂事的女孩,真的很好很善良。但戀愛是兩人的事,請你也對他提點要求好嗎?
  • 為什麼好的綜藝都是抄襲韓國的,我們的原創在哪裡?(三)
    難道國內沒有好的節目嗎?中國的綜藝真的就那麼不好看嗎?其實我們國家上下五千年文化,怎麼會缺原創能力呢!只是引進的速度比原創的速度要快,風險更加小,接受度也更高,所以大家更喜歡吃快餐,不喜歡自己燒火做飯。
  • 《豪傑春香》純愛韓劇呀(自我記錄向)
    其實畫風不太喜歡 不過看著奸角愛而不得 有點爽 純純的愛情故事 連親密戲都很少(哭)韓彩英在裡面當社長以後很漂亮昂202004重溫 瑕不掩瑜 我以前怎麼會覺得男二這麼可恨呢 其實他也蠻可憐的 算了還是不要可憐有錢人了 愛情最大的敵人果然還是自尊心麼 男二拿出了充分的勇氣 夢龍的不懂事真是很傷人 成長型愛情真的 有點等不起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對其他女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女人的殘忍 怎麼就不懂呢
  • 肖戰語錄(6)新娛專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上)
    如果你一門心思的,比如說今天我的這個眼神,我的這個距離怎麼怎麼樣,那沒法做事情了,我覺得我們做好我們自己(就好了)。3.其實我還挺懷念以前工作強度大的時候,我比較喜歡那種忙碌的狀態,我覺得會讓人激發出最好的狀態。
  • (原創)
    因為這一點讓影片強調的人工智慧的本質的高端未能更客觀的表現出來甚至弄巧成拙的失去了某種應有的平衡,這未嘗不是一個小小的令人惋惜的bug,作為資深的觀影者的我們有必要放下一切不客觀的思維方式去儘量客觀的思考一下,就會明白,既然影片最後強調的人工智的冷酷無情被視作是合理的那麼反之亦然............個人覺得該編劇導演畫蛇添足的刻意表現人工智慧的冷酷無情來營造自以為高明的電影噱頭這一點其實並不可取,這就好比十之九九的那些沒有審美追求的所謂的歌手們喜歡依靠畫蛇添足不合時宜的彪高音方式來誤導十之九九的審美平庸的大眾群體覺得其是實力派的低端把戲一樣令人尷尬
  • (原創)明星和粉絲
    粉絲很賤,賤的連自己的人格都廉價處理了,卻不願問問自己,這樣值得嗎?明星和粉絲的實質是什麼?很簡單,明星給粉絲一個虛偽的微笑,實際上是為了自己賺錢,換句話說是為了賺粉絲的錢,這點明星很清楚,粉絲你知道嗎?粉絲花高價得到一張明星的演出門票,所得到的僅僅是心靈上虛擬的安慰,卻奉獻了金錢,粉絲你知道嗎?
  • 淺聊被稱為中國第一部微電影——《老男孩》(下)(原創)
    個人看法:有些人說,看電影就是為了娛樂,沒必要花這麼多心思去揣摩影片,開心就好。確實是這樣的。
  • 盤點那些表情豐(搞)富(笑)的鋼琴家們,全篇高能
    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Khatia Buniatishvili)Lim)誰給我菜裡放芥末了!葉甫格尼·基辛(Evgeny Igorevich Kissin)法佐·賽依(Fazil Say)本文由音教藝術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請多多轉發,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
  •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你看到了自己的嗎?(原創)
    《以上原創文章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
  • 《家人》賀子秋:不是沒心沒肺,是太過懂事,決定去英國也是如此
    在播出了幾集之後,鯉娛覺得小哥賀子秋真的是太懂事了,尤其是在昨天播出的這件事情上更能看出來。凌爸甚至還說:「如果凌霄也能像子秋那樣沒心沒肺就好了。」凌爸你錯了,賀子秋並不是沒心沒肺,而是他太懂事了,不願意讓大家為他操心。
  • YY的相聲必須沒落(原創)
    而歌誦相聲,卻是在將生活本身提高,一開始是拿特殊當一般,如將先富起來的很少的一些人的生活狀態說成是所有人的生活狀態,後來還嫌不過癮,就將創作完全建立在YY(意淫)之上了。某對相聲演員的某段相聲,還在某相聲大賽中獲獎,其風格就是如此。逗哏的扮演一農民,捧哏的扮演一城裡人。
  • 為什麼好的綜藝都是抄襲韓國的,我們的原創在哪裡?(一)
    雖然說我國的綜藝節目近年來大放異彩,但是其實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基本全是抄襲(我認為花錢買版權的也屬於抄襲,區別在於花錢買答案),很少有原創內容。比如說之前大火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嚮往的生活》、《密室逃脫》等等。
  • 《向陽而生》或將成為2020年末的爆款劇(原創)
    「吃瓜影視劇,戲說真生活」,《楚人木易的劇說》內容原創,歡迎[鼓掌]在評論區表達你的觀點。)就用哭把我「震」住了,我對此劇中女主熊頓的理解是,熊頓應該是「用那種樂觀那種向上來展現整個時代的變化」(此劇導演劉家成語,引用來自《澎湃新聞》記者2019年10月24日此劇開機時的採訪稿,以下多處引用,不再另外標註),熊頓說白了就是一個很樂觀的女人,她說過「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要抱著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心態」。
  • 鄭爽說太早懂事不是幸福,評論全部認同引發質疑,她真懂事了嗎?
    2020年8月20日,她在綜藝節目《奇妙小森林》中的一段感慨又上熱搜了,這段重點為太早懂事不是幸福的內容,評論區一順水的都是對鄭爽的認同和憐惜,可惜在被認同之餘,最後還是被網友看破,並且受到質疑,她真的懂事嗎?
  • 「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真的現實嗎?
    一句「我未來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更是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有人說,人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作為孩子,陪伴在父母身邊快樂成長;第二次是作為父母,守護孩子成長的同時懂得第一次生命的難能可貴。「我的女兒,只要健康快樂就好」真的現實嗎?當我們走出影院,走出故事,走出第一個階段的自己。
  • 懂事的你,請停下來抱抱自己……
    圖片源自網絡你是一個懂事的人嗎?就像兩個小朋友,一個聽話乖巧,一個會哭會鬧兩個人都想吃糖,但是糖只有一塊兒,你還會把糖讓給另一個小朋友嗎?如果你會的話就可以繼續往下看了。那些懂事的人,反而沒人心疼。」是什麼讓你變成了現在的你?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脾氣好,善解人意,會照顧人又懂事得你反而沒有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