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墓碑造型深受傳統文化影響,體現逝者一生事跡和性格!

2021-01-09 墓碑廠家凱瑞石業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千古流傳,至今不變。雖說現在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傳統的歷史文化一直流傳至今並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學習、研究。而墓碑文化也是傳統喪葬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在這部分中,傳統墓碑造型最具有歷史性的代表,它受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就如下面這座傳統墓碑造型,每塊石頭的造型及雕刻內容都深受影響!

傳統墓碑造型比較複雜些,分別由:碑頂,主碑,碑柱,蓋板,護欄、底座等部件組成;上圖中的傳統墓碑的石材質除了底座採用的是英國棕之外,其餘的均是採用我國最出名的山西黑石材質。這兩種顏色石材組合可以凸顯逝者身份地位的高貴!

傳統墓碑的碑頂以浮雕的技術雕出一株蓮花,蓮花邊上以浮雕磨光技術雕出蝸牛旋渦與水珠般的黑石,整體看起來像一頂三角形的蓮花冠,像似給主碑帶上一頂華麗、美觀、雅致的冠帽,如此一來,可以突出雕刻師藝術思維高超,技術精湛!

傳統墓碑兩側碑柱高度磨光,且雕刻畫風不同,左邊的碑柱線雕雕刻竹子造型,竹子乃是「四君子」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子象徵著生命長壽,表現逝者是一位性格堅韌,瀟灑挺拔的人。而竹子本質空心,象徵逝者又是一位謙虛之人。

主碑右邊的碑柱以線雕雕刻著「四君子」之一的梅花,梅花造型繁花似錦,栩栩如生。在傳統文化中,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有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在墓碑上雕刻梅花圖案,表現逝者又是一位品格堅強,高風亮節之人。

這樣一來,左右兩側的雕刻圖案與主碑相映襯,襯託了主碑的高貴,大氣!凸顯整座傳統墓碑意義非凡!

傳統藝術墓碑的兩側護欄都採用砂雕技法雕出「回形紋」圖案,回形紋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藝術圖案,它曾廣泛運用在古代建築物的裝飾中。由於「回形紋」寓意有著生生不息、九九歸一,止於至善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精髓,現運用裝飾在墓碑上,使得護欄大氣、美觀、又有視覺感。而回形紋的圖案中間還雕刻「風火輪」裝飾,寓意後代子孫事業興旺,紅紅火火!

傳統墓碑前有擺放一對抱鼓,抱鼓表面高度磨光,兩側均是按噴砂雕刻技法雕刻「風火輪」的造型,從而與護欄相互映襯,體現墓碑豪華、氣派的形象!

傳統墓碑的蓋板是一塊山西黑石材質構件的,雕刻師採用磨光技法把蓋板雕刻出層次感,即簡單又大氣。而傳統墓碑的印度紅石材底座是用噴砂雕刻出方塊形圖紋,這樣修飾底座,使得底座不會太單調。

整套傳統墓碑的造型結構及雕刻內容均採用豐富的傳統文化來組合製作而成,一座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傳統墓碑,可以體現傳統殯葬文化的精髓,從而表現逝者的一生事跡和性格,逝者為人謙和,才智過人,應受世人尊敬、緬懷。因此,傳統墓碑的造型是非常有講究,且意義頗深!

相關焦點

  • 現代藝術墓碑風格獨特,與墓園景觀文化融為一體!
    墓碑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一直都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墓碑更是人在世間所保留的最後的載體。每一塊墓碑都飽含情感的祝福,都是生命最後的告別,因而人們對墓碑的選擇尤為慎重。隨著近年來殯葬改革的大力推行,墓碑行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原本繁雜豪華的傳統墓碑逐漸轉變為簡潔美觀、風格獨特的藝術墓碑。
  • 墓碑上刻字有何含義,很多人都不知道,既是哀思,也是榮譽!
    雖然結構看似簡單的幾個部分,也是有各種講究的,包括刻字的位置和大小、文字的上下左右定位、文字稱呼、字體顏色等等,如為母親立碑需尊稱為「妣」,父親叫做「考」等。以上這些組成墓碑基本的碑文格式,意在展現逝者本人在世間所存在的信息,更是表達出對逝者滿滿的不舍和思念。
  • 傳統文化中修墳立碑有什麼講究?
    傳統文化中修墳立碑有什麼講究?我是大夫覺成,歡迎點讚、收藏、關注、評論、轉發。01修墳有什麼講究?一、什麼時候需要修墳?「碑」,本身就有坐標、指向的作用,看墓碑的方向,就知道墓穴的朝向,特別是後人祭拜,或者晚輩去世後再建新墳,不至於弄錯方向。墓穴的朝向15°為一個大的朝向,碑的朝向一定要和墓穴保持一致,角度不同,會影響後代的運勢、命運和人丁興旺。
  • 墓碑上刻名字禁忌除了常見的,還有哪些?
    墓碑碑文主要包括逝者稱謂、出生過世日期、立碑人及直系親屬等後輩姓名、立碑時間,一般來說這幾個是傳統碑文內容基本通用的要素。當然,還有一些會加上人物生平、橫幅、對聯等內容,另外還有一些需要刻制印者頭像的,現在頭像最常用的兩種刻印方式,一種是烤瓷後貼上去,還有一種更為美觀和耐久,就是直接手工在主碑上面做影雕頭像,此處不做展開說明。
  • 傳統文化在香港
    這煩惱尤其體現在港人日益加深的對內地的反叛情緒。前些年,高額獎學金、優質師資力量、中西合璧的教學模式,讓香港高校深受內地學生傾慕。但近兩三年間,申請港校的內地學子人數逐漸減少。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泛政治化氣氛滲入象牙塔,影響招生。目前,包括港大在內的幾所高校過於重視政治,輕視學術讓本該和諧的學習交流變得舉步維艱。
  • 宗族文化||墓碑也是一種文化 墓碑碑文的寫法
    請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濰水于氏春秋」關注,並讓您的親朋好友也關注,同時也歡迎您將本平臺發布的文章轉發,或者轉到您的朋友圈,讓我們一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 你知道墓碑上常出現的五個字的意思嗎?不知道的話,快來學習!
    就讓綠茵覆蓋我的軀體,帶著雨水和露珠的潤溼,如果你願意,就把我懷念,如果你願意,就把我忘記。這首美麗的詩表達的對於死亡的豁達態度。人生本質上就是生和死兩件事,其他的事情都是這兩件事的衍生品。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出生開始,各不相同,但是我們的人生終點卻是同一個目的地,那就是死亡。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仿實物造型和抽象造型形式
    例如東吳、六朝、西晉、東漢、宋、唐等墓葬品中的陶瓷樓榭、塢堡、院落、屋宇、風車、牛車、豬圈、狗圈、雞籠、鴨舍、水井、水桶、穀倉、灶、磨、榻、鍾、船、轎子等的模型,所體現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各種古瓷模型和各類瓷俑,都是古人專為逝者而燒制的名器。內容包括其生前住室、出行工具、炊事用具、加工農作物用具、關養禽獸的欄舍、堆放穀物的場所以及男僕女婢、侍從武士、五禽六畜等。宋代以前名器殉葬之風盛行。
  • 北大教授:沒有傳統喪禮,中國文化就沒了希望
    他們更多的是將這些禮儀當作一種傳統的風俗來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都是歷史悠久的,喪禮時人們的悲傷與痛苦更是一種親情的延續,相信著人去世以後還有著靈魂所存在,所以喪禮是一種對逝者最好的尊重和表達我們內心悲傷之情最好的方式,更是我們對逝者最好的敬意。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傳統意義的弱化
    入了苗族社會經濟中,新的科學生產技術和現代生活用品大量引入,苗族青年接受現代學校教育,這一切變化使得苗族原始巫文化對其服飾文化的主導作用逐漸削弱,而現代文化對其影響作用則越來越明顯。苗族服飾傳統意義的弱化表現在苗族服裝製作的傳承機制的沒落、傳統服飾禮服化、商品化等現象上。
  • 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墓碑是緬懷逝者的方式之一,在墓碑上刻上逝者的生平、表明與逝者的關係,在紀念逝者的同時也供後人懷念。悠悠中華擁有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歷經踏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許多的優秀文化不但沒有被遺忘,在經過時間的沉澱後剩下的精華更是成為不同時代的精神支柱。一直流傳至今的祭祖傳統是我們孝道的體現,體現出後輩對祖先以及前輩的深深愛戴和懷念之情。
  • 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什麼意思?可別弄錯,會鬧笑話的
    而對於那些已經離去的親人或朋友,人們總會對他們有著無盡的懷念,也會在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方式緬懷他們,比如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祭祖傳統就是我們緬懷逝去的先人的一種方式。  ,可千萬不要搞錯,不然會鬧大笑話的,其實從墓碑上常見的這幾個字中也能讀出我國獨特而深遠的歷史文化。
  • 古代內衣色彩和圖案有什麼特點?體現文化的深厚積澱和傳統的審美
    這些圖紋的形成,是一種集體對天地萬物無意識的滲透與影響,是人們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這種反映受中華民族自身心理的制約,是一種民族心理的體現。民間服飾圖紋的傳承是自然而然和約定俗成的,在內衣中也是如此,往往前人創新的格局成為後人學習的範本,本是個別性的圖形在不斷的被模仿中就轉化成普遍性的了,成為-種典型的圖紋, 進而成為某種實物的象徵或者某種精神的寄託。
  • 濟南地區墓碑的相關知識
    濟南地區合法性公墓較多,墓碑款式、材質和其相關事物也不盡相同,今天就來聊聊墓碑的相關知識。(一)墓碑按外形分為:中國傳統式、簡約式、藝術式、歐式等。濟南長清區慈航園公墓(二)墓碑石材:常用的墓碑石材有大理石、花崗巖、大青石等。
  • 周斌 | 臺灣倫理片創作與中華傳統文化 ——以李行導演的影片為例
    我們不難看出,上述各個歷史時期中有代表性的國產倫理片所體現出來的藝術特點,均與中華傳統文化密切相關。中華傳統文化重視人格情操之完善和人際關係之和諧有序,強調仁義之道和捨生取義的精神,讚揚個體人格美和自我修養。上述倫理片在創作中都根據不同題材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較好地演繹與表現了這些思想內容,從而使影片的思想文化內涵得以深化、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墓碑影雕工藝案例有哪些
    墓碑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殯葬用品,是用來紀念逝者的一個載體。對於逝者,我們是儘量的保證墓地的安靜,墓碑立好後一般不會有什麼變動,所以在立碑之前款式的選擇要慎重,防止因為不合適而更換。現在墓碑雕刻經常會採用多種工藝進行雕刻,其中影雕工藝的使用是比較突出的。
  • 農村墓碑樣式有哪些,不常見的又有哪些?
    墓碑是中國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墓碑涵蓋了許多墓碑樣式,相當於殯葬文化的縮影。農村墓碑是墓碑的典型代表,其樣式造型涉及面廣泛,樣式規格差距也多。小編整理了近期農村墓碑常見的樣式,及一些不常見的墓碑樣式。
  • 《刺客伍六七》: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
    惟其如此,伍六七身上才隱含著豐富的文化意蘊,才更能引起很多觀眾的共鳴。 其次,從作品的主題呈現來看,也可以體現出濃鬱的傳統文化元素。由於國內的動漫起步較晚,在設計過程中盲目模仿國外動漫風格成為主流,使得缺乏創新成為制約我國動漫發展的障礙,實際上是方向迷失的一種體現。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與業界人士已經認識到本土傳統文化元素對推動動漫影視發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很有講究
    一個人生前的所有生平事跡,他的豐功偉績亦或者頭銜名譽,都可以在墓碑上有所體現,因此大部分人都非常看重墓碑上面的刻字,無論到時候自己,因為這是作為評價他們一生的東西來存在的。雖然這樣說,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此特別看重,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在死後立下的是一塊無字碑,她不屑於受到後世人的評價,因為她自己本身內心就有對於自己一生的考量。
  • 傳統文化的衝擊,在當今的印度電影中也有著很多的體現
    有關英國殖民對印度傳統文化的衝擊,在當今的印度電影中也有著很多的體現,如反映反殖民思想的阿米爾·汗的影片,如反映當今印度社會存在的弊端的沙魯克·汗的影片,這些影片中,對殖民文化對印度傳統文化的影響都有著深刻的體現。在沙魯克·汗主演的《寶萊塢生死戀》中,西方文明對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的衝擊就有著深刻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