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千古流傳,至今不變。雖說現在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傳統的歷史文化一直流傳至今並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學習、研究。而墓碑文化也是傳統喪葬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在這部分中,傳統墓碑造型最具有歷史性的代表,它受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就如下面這座傳統墓碑造型,每塊石頭的造型及雕刻內容都深受影響!
傳統墓碑造型比較複雜些,分別由:碑頂,主碑,碑柱,蓋板,護欄、底座等部件組成;上圖中的傳統墓碑的石材質除了底座採用的是英國棕之外,其餘的均是採用我國最出名的山西黑石材質。這兩種顏色石材組合可以凸顯逝者身份地位的高貴!
傳統墓碑的碑頂以浮雕的技術雕出一株蓮花,蓮花邊上以浮雕磨光技術雕出蝸牛旋渦與水珠般的黑石,整體看起來像一頂三角形的蓮花冠,像似給主碑帶上一頂華麗、美觀、雅致的冠帽,如此一來,可以突出雕刻師藝術思維高超,技術精湛!
傳統墓碑兩側碑柱高度磨光,且雕刻畫風不同,左邊的碑柱線雕雕刻竹子造型,竹子乃是「四君子」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子象徵著生命長壽,表現逝者是一位性格堅韌,瀟灑挺拔的人。而竹子本質空心,象徵逝者又是一位謙虛之人。
主碑右邊的碑柱以線雕雕刻著「四君子」之一的梅花,梅花造型繁花似錦,栩栩如生。在傳統文化中,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有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在墓碑上雕刻梅花圖案,表現逝者又是一位品格堅強,高風亮節之人。
這樣一來,左右兩側的雕刻圖案與主碑相映襯,襯託了主碑的高貴,大氣!凸顯整座傳統墓碑意義非凡!
傳統藝術墓碑的兩側護欄都採用砂雕技法雕出「回形紋」圖案,回形紋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藝術圖案,它曾廣泛運用在古代建築物的裝飾中。由於「回形紋」寓意有著生生不息、九九歸一,止於至善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精髓,現運用裝飾在墓碑上,使得護欄大氣、美觀、又有視覺感。而回形紋的圖案中間還雕刻「風火輪」裝飾,寓意後代子孫事業興旺,紅紅火火!
傳統墓碑前有擺放一對抱鼓,抱鼓表面高度磨光,兩側均是按噴砂雕刻技法雕刻「風火輪」的造型,從而與護欄相互映襯,體現墓碑豪華、氣派的形象!
傳統墓碑的蓋板是一塊山西黑石材質構件的,雕刻師採用磨光技法把蓋板雕刻出層次感,即簡單又大氣。而傳統墓碑的印度紅石材底座是用噴砂雕刻出方塊形圖紋,這樣修飾底座,使得底座不會太單調。
整套傳統墓碑的造型結構及雕刻內容均採用豐富的傳統文化來組合製作而成,一座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傳統墓碑,可以體現傳統殯葬文化的精髓,從而表現逝者的一生事跡和性格,逝者為人謙和,才智過人,應受世人尊敬、緬懷。因此,傳統墓碑的造型是非常有講究,且意義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