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待產包,大大安全感。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即將分娩的孕媽心裡肯定都是緊張與興奮並存,期待早點迎接寶寶的準媽媽都會早早地準備好待產包,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小天使的降臨,一位二胎媽媽分享:進產房前,其他東西可以不帶,這幾樣必須備好。
產婦篇
1、產婦專用衛生紙、產褥墊
產婦衛生紙又被叫做「刀紙」,是產房的必備品,具有很強的吸水性,主要有兩大好處:
在分娩的過程中,隨著胎頭的下降,會對產婦的膀胱和直腸產生壓迫,繼而造成產床上大小便失禁的尷尬情況,且還不方便清理,甚至可能造成感染,如果備上了產婦專用紙就會方便很多;分娩結束之後,產婦會排出大量惡露,普通的衛生紙或者姨媽巾根本吸附不了,但這種吸水性強的產褥墊就是專門「對症下藥」的,避免了產婦衣服和床墊被汙染。
2、高熱量食物
生娃可是一個力氣活,順產媽媽一共需要經歷3個產程:
第一產程「開十指」,也就是宮口擴張的部分,有些初產婦甚至需要十幾個小時;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是需要產婦正確發力的部分,時間差異大,有的只要幾分鐘,有的要2-3小時;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正常情況只需幾分鐘,如果胎盤滯留可能需要手剝胎盤。在成功生下孩子之前,尚有漫長的時間需要產婦煎熬,如果不準備點高熱量食物,如紅糖水、巧克力等,產婦體力很容易衰竭,更加拖長產程,影響正常分娩。
3、寬鬆的睡衣及產婦乳墊
如果在不提供病號服的醫院,產婦需要自己準備便於穿脫的睡衣,裙裝有利於醫生觀察胎位,分娩經常會大汗淋漓,衣服最好純棉吸汗,以免黏到身上。
在生產完之後寶媽也不便於走動,需要餵奶的時候最好備上開胸式睡衣,以及防溢乳墊也能避免一些奶漬多的尷尬,一小盒其實就夠用了。
4、產婦一次性內褲
分娩過程中身體會排出惡露和胎盤組織,產後也會有一段時間的惡露排出,如果經常換洗內褲確實非常麻煩,而且容易感染,進產房前就可以多準備一些一次性內褲,方便更換,也避免抵抗力差的寶媽出現產後感染。
新生兒篇
1、隔尿墊
很多人認為寶寶反正是穿紙尿褲,還需要隔尿墊嗎?
一位二胎寶媽就建議,隔尿墊其實非常有必要,尤其是新手寶媽。
因為本身換尿布不熟練,如果一次不正確或者忘了換,寶寶的排洩物就容易弄到床上;
而且不少寶媽應該都遇到過正好換的時候寶寶給你來個「見面禮」吧,與其那會再手忙腳亂地換洗床單,倒不如準備隔尿墊反覆使用,一勞永逸,真正厲害的寶媽才不會打沒有準備的仗呢!
2、衣服和包被
新生兒抵抗力較弱,即使現在是夏天,也不能長時間光著身子,提前準備好,寶寶出生後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包被建議2條以上方便換洗,貼身衣物一般5套以內就足夠了,不需要準備太多,新生兒一天一個樣,長得快著呢。
3、奶瓶奶粉、吸奶器和儲奶袋
避免有些產婦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及時進行母乳餵養,奶粉可以先備著,或者有些產婦身體虛弱無法抱著孩子哺乳,也可以用儲奶袋儲存之後再餵給寶寶。產後堵奶是很多寶媽的通病,吸奶器自然不能忘記。
4、尿不溼
這個應該沒有產婦會忘記吧,比起傳統尿布來,乾淨衛生又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選好碼數,剛出生的寶寶一包NB(初生兒穿的紙尿褲)就夠用了,不建議一次囤太多,因為新生寶寶長得比較快,碼數也要跟著換的。
延伸閱讀:有幾種證件,最好寶寶一出生就要辦
我們都知道,在生娃之前要辦理各種證件,通常包括產婦身份證、產檢記錄、建檔卡、準生證、醫保卡等,每個醫院可能有細微差別。建議入院之前做好諮詢,以免到時候哪個漏掉了造成慌亂。
但你們知道嗎,其實寶寶出生後有幾個證件最好儘早辦,將來能省不少事,具體如下:
1、出生證明:是寶寶的第一個「身份證明」,上戶口必須要的證件,通常在出生後1個月內在出生醫院辦理;
2、預防接種證:既方便寶寶打疫苗,提高抵抗力,還是上學必備證件之一,出生後1個月內在當地衛生中心辦理;
3、新生兒醫保卡:孩子住院買藥的時候都能用上,報銷比例分為80%、70%和60%,出生3個月內在父母居住地社保中心辦理。